- 年份
- 2024(5237)
- 2023(7541)
- 2022(6234)
- 2021(5552)
- 2020(4244)
- 2019(9518)
- 2018(9225)
- 2017(16225)
- 2016(8637)
- 2015(9639)
- 2014(9727)
- 2013(9753)
- 2012(9582)
- 2011(8901)
- 2010(9215)
- 2009(8317)
- 2008(8187)
- 2007(7612)
- 2006(7054)
- 2005(6696)
- 学科
- 济(45308)
- 经济(45274)
- 业(23531)
- 管理(21413)
- 地方(20128)
- 中国(17367)
- 农(16308)
- 企(15746)
- 企业(15746)
- 业经(12476)
- 农业(12151)
- 地方经济(10951)
- 发(10379)
- 技术(9764)
- 融(9027)
- 金融(9026)
- 方法(8900)
- 银(8666)
- 银行(8648)
- 行(8536)
- 学(7911)
- 发展(7903)
- 展(7875)
- 贸(7868)
- 贸易(7853)
- 环境(7723)
- 易(7486)
- 制(7295)
- 数学(7223)
- 数学方法(7155)
- 机构
- 学院(128906)
- 大学(124564)
- 研究(54073)
- 济(53439)
- 经济(52158)
- 管理(44306)
- 中国(41108)
- 理学(35960)
- 理学院(35452)
- 管理学(34868)
- 管理学院(34628)
- 科学(33662)
- 京(28912)
- 所(28582)
- 农(26365)
- 研究所(25638)
- 中心(24009)
- 财(23748)
- 江(22016)
- 农业(20106)
- 院(19899)
- 业大(19500)
- 范(19419)
- 北京(19412)
- 省(19381)
- 师范(19234)
- 州(18238)
- 科学院(17288)
- 财经(17251)
- 发(16082)
- 基金
- 项目(81256)
- 科学(62949)
- 研究(61672)
- 基金(54369)
- 家(48376)
- 国家(47906)
- 科学基金(39285)
- 社会(37589)
- 社会科(35604)
- 社会科学(35599)
- 省(34206)
- 划(28832)
- 基金项目(28376)
- 教育(25786)
- 发(25643)
- 编号(25272)
- 自然(23417)
- 自然科(22734)
- 自然科学(22720)
- 自然科学基金(22238)
- 资助(21300)
- 成果(20716)
- 发展(20556)
- 展(20185)
- 课题(19294)
- 重点(19172)
- 创(17780)
- 创新(16694)
- 部(16252)
- 科技(15604)
共检索到2229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程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江建全
上海高新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1991年3月,上海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成为首批国家级高新区之一;1992年上海的国家级高新区更名为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张江高科技园区成为其组成部分;之后,上大科技园、中纺科技园、金桥园、嘉定园等其他4个园区陆续成为其组成部分,于1998年形成了目前"一区六园"的格局。2006年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杨畅 白雪洁 闫文凯
本文以我国科技兴贸战略以及高新区二次创业发展为制度背景,在利用SBM-VRS模型测算了我国国家级高新区经营绩效与创新绩效的基础上,从城市贸易环境和高新区贸易水平两个方面实证考察了贸易对高新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城市的贸易开放水平显著推动了高新区经营绩效的增长,并且这种效应会在具有开放型导向政策的高新区中变得更为明显;而城市贸易水平以及高新区的开放政策对其创新绩效的影响却并不显著。进一步研究表明,高新区自身对外贸易水平的上升也只是推动其经营绩效的增长,且具有开放导向政策的高新区会更偏重对贸易规模与生产效率的单纯性扩张,忽视了对研发效率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
贸易开放 高新区 经营绩效 创新绩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姜琴 胡先杰 苏思骐 陆红姝
为系统研究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的构建与实施,采用单案例研究法,结合南京高新区1991—2021年发展历程的分析进行系统性研究,并从创新效率视角对个体国家高新区评价体系实施的效果进行测度评估。研究表明,(1)高质量发展评价要以统计为抓手、以制度为保障,建立统计监测制度是开展评价工作的首要环节;(2)高质量发展评价体系要有延续性,兼顾动态调整的基础上,更加注重阶段性的实施周期;(3)高质量发展要充分发挥评价指挥棒、风向标、助推器作用,引导高新区聚焦“质”的提升全方位推进工作,以提高创新资源利用效率。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林玮
科技服务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新型业态,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力量。发展科技服务业有利于提高高新区的产学研合作水平、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增强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度以及优化区域创新环境。文章认为,高新区应把发展科技服务业作为促进其转型升级的重要途径来推进。在发展科技服务业的过程中,要完善机制体制,促进科技服务业规范化发展;结合高新区及区域产业发展需求,确立和强力推进科技服务业发展的重点领域;加强科技中介服务机构建设并提高其科技服务能力;整合优化科技创新资源,建立科技服务业产业联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代瑞红 和金生 张自强
经过20年的发展,我国高新区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生力军、国家创造税收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存在着功能错位、机制落后、协同度低和创新不足等问题。文章从问题出发,探索了基于产业集群的高新区发展模式,分析了高新区集群发展的条件,提出了高新区集群培育和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
产业集群 高新区 发展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盖文启 王缉慈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葛秋萍 王珏
东湖高新区创新的基础与动力源于光谷文化,光谷文化不是孤立的个体行为的简单组合,而是以追求变革、崇尚创新为价值取向的多种独特文化形态的总和。光谷文化对东湖高新区创新的推动力,包括各参与主体在交互的创新文化推动分力下,与管委会倡导的园区整体文化形成合力,体现为以创新为导向的价值理念培育、文化实践、制度安排和社会评价系统等。在今后的创新推力中,光谷文化宜在"创新型国家主导"的文化范式下寻找进一步的路径突破。
关键词:
光谷文化 东湖高新区 创新文化 创新创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戒辉
产业集群与高新区发展密不可分,产业集群可以优化高新区产业结构、促进产业分工合作和提高高新区影响力与竞争力;高新区的发展又为产业集群的形成和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南宁高新区面临着产业集群机制、产学研合作机制、风险投资机制不完善,融资渠道有限和有效公共技术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其产业集群建设应该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目标,扩大集群范围与效应;完善优势产业链和产业体系;完善产学研合作机制,增强区域创新网络功能;健全风险投资机制,拓宽企业筹资渠道。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南宁高新区 互动发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徐代明
高新区与城市的协调互动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城市发展离不开高新区的引领和带动,高新区发展需以城市的基础条件为依托。文章认为,高新区应实施工业振兴战略,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城市产业结构升级;聚集和整合创新资源,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园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高新区所在地方政府应加强城市环境建设和优化高新区发展规划,为高新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促进城市与高新区的良性互动发展。
关键词: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高新区 城市 互动发展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卫红 魏巍
本文针对广东高新区与美国硅谷在发展背景、创新能力、投融资体制、企业制度、服务体系、创新文化等六方面的发展与管理模式进行比较,总结出硅谷的成功经验主要在于密集的大学与高技术人才、健全的风险投资体系、强大的小企业衍生能力、创新的个性文化环境等。广东高新区与硅谷的差距在于,创新资源短缺、风险投资机制不全、企业制度与管理模式不善、创新文化氛围不浓等,对广东高新区的发展提出了五点建议。
关键词:
广东高新区 硅谷 发展与管理模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国家有关部门已经决定,北京、沈阳、重庆、武汉和广东中山市的五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率先实施新的改革计划,其中包括开发区内的科研实体可实行多种形式的股份制并可向社会发行股票。在这些开发区内,将通过企业实行股份制。就解决棘手的产权关系问题进行试点,以便取得经验,在更大的范围内进行推广。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具恒 杜万坤
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形成了自我特色,呈现新的发展态势。找准政府定位,建设产业联盟,完善服务体系,实行梯级孵化,完善投资机制,强化人才队伍,发挥市场配置功能是西安高新区科技企业孵化器的路径选择。
关键词:
科技企业孵化器 西安高新区特色 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曾建国,王永杰,谭文柱
本文以世界科技园区的发展历程为背景,论述我国国家高新区和大学科技园的发展历程,并探讨它们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提出未来发展设想。以期为促进我国这两类园区建设起一定启示作用。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秀萍 张秀霞 肖应芬 刘爱华
发展完善科技金融是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是深圳创建国家科创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重要内容,是深圳高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本文在此背景下,结合科技金融的相关理论,研究深圳市高新区科技金融发展现状,剖析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存在的问题和需求,形成加强科技金融融合发展的对策建议,以促进深圳市高新区科技型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科技金融 科技型中小企业 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