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97)
2023(3508)
2022(2978)
2021(2732)
2020(2523)
2019(5456)
2018(5327)
2017(10602)
2016(5768)
2015(6306)
2014(6335)
2013(6223)
2012(5682)
2011(4948)
2010(5139)
2009(4887)
2008(5283)
2007(4662)
2006(3976)
2005(3754)
作者
(15354)
(12645)
(12444)
(12051)
(8245)
(6168)
(5902)
(4881)
(4798)
(4652)
(4397)
(4389)
(4096)
(3980)
(3972)
(3855)
(3833)
(3773)
(3690)
(3607)
(3180)
(3044)
(2969)
(2959)
(2935)
(2830)
(2793)
(2698)
(2516)
(2512)
学科
(23624)
(20964)
经济(20934)
管理(20798)
(19985)
企业(19985)
方法(12454)
(12118)
数学(11468)
数学方法(11364)
(10730)
保险(10639)
(10470)
财务(10463)
财务管理(10447)
企业财务(10094)
(7807)
(6821)
银行(6816)
中国(6617)
(6286)
(5614)
金融(5613)
(4441)
各种(4405)
类型(4306)
种类(4290)
各种类型(4287)
体制(3979)
业经(3851)
机构
大学(79919)
学院(78738)
管理(32856)
(32248)
经济(31527)
理学(27385)
理学院(27156)
管理学(26756)
管理学院(26613)
中国(23050)
(21989)
研究(21037)
财经(16869)
(16204)
(15393)
财经大学(12964)
(11617)
(11464)
中心(11293)
金融(11265)
科学(10632)
北京(10513)
经济学(10106)
(9985)
商学(9639)
商学院(9569)
(9536)
公司(9312)
(9257)
经济学院(9160)
基金
项目(47551)
科学(38352)
基金(37075)
研究(34041)
(31298)
国家(31055)
科学基金(28095)
社会(23167)
社会科(22001)
社会科学(21994)
基金项目(19166)
自然(18750)
自然科(18402)
自然科学(18397)
自然科学基金(18100)
(17119)
资助(16436)
教育(15670)
(14510)
编号(13158)
(11284)
成果(11101)
教育部(10278)
重点(10225)
(10085)
人文(10033)
(9852)
国家社会(9731)
科研(9451)
大学(9405)
期刊
(32417)
经济(32417)
研究(26031)
(20128)
(17217)
金融(17217)
中国(15151)
管理(12271)
学报(9944)
科学(9048)
财经(8685)
大学(8204)
学学(7952)
(7799)
(7096)
财会(7040)
会计(6477)
技术(5711)
理论(5046)
统计(4906)
经济研究(4896)
通讯(4730)
会通(4718)
农业(4654)
实践(4591)
(4591)
保险(4311)
(4311)
(4304)
业经(4229)
共检索到1236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腊生  贺诚  
道德风险测度的困难在于无法直接观测信息优势方的心理活动及情感价值,而经济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及情感价值又存在明显的异质性。本文以价值函数理论为依据,以上市企业实控人股权质押行为为研究对象,通过在实控人价值评价中引入情感价值函数,构建了实控人行为异质特征识别模型。在此基础上,利用潜在剖面分析与贝叶斯分层模型,提出了一套针对不同类型实控人股权质押道德风险测度方案,并结合我国上市企业的实际数据,运用实证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上市企业实控人进行了分类并测度了其股权质押道德风险。实证结果发现: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实控人中,虽然“利益”型实控人占比最小,但其道德风险值却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异质实控人之间道德风险差异较大,高道德风险群体主要集中于“利益”型民营企业与非民营企业,而“情感”型实控人具有低道德风险演化的特质;非民营企业实控人的道德风险整体高于民营企业。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牛煜皓  卢闯  鲍睿  李馨子  
现有股权质押的研究仅关注了质押数量,忽视了质押价格的重要作用,难以准确地刻画控股股东质押压力。本文基于手工整理的单笔质押价格数据度量质押压力,研究控股股东质押压力如何影响企业违约风险。以2008—2018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本文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质押压力越大,企业的违约风险越高。机制检验表明,质押压力通过加剧企业的融资约束和控股股东的掏空行为提高了企业违约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场内质押和股市为熊市时,质押压力对违约风险的影响更强;较强的内源融资能力和较好的外部监督环境能够缓解质押压力对违约风险的影响。本文为更加准确和直接地度量控股股东质押压力带来了有益借鉴,也为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资本市场平稳运行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浩  陈瀚斌  雍红艳  
运用2010-2019年A股公司数据,本文从事前和事后系统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控制权转移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从事前来看,控制权转移风险越大,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可能性越小;从事后来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会通过削弱控股股东的“自救”能力,加剧股价下跌压力,增加其他股东减持公司股票的可能性等路径造成上市公司更容易被举牌、控制权更容易变更。国有产权性质和牛市周期会减弱上述经济后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翟胜宝  许浩然  刘耀淞  唐玮  
本文以20032015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审计师风险应对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对于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审计师会增加审计投入、收取更多的审计费用且出具更多的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进一步的机制检验表明,控制股东股权质押增大了审计师面临的业务风险和审计风险,进而导致了审计师的上述风险应对行为。此外,本文还发现:(1)相对于非国有企业而言,审计师针对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风险应对行为在国有企业里显著弱化;(2)相对于非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而言,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针对控股股东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卜华  杨宇晴  张银杰  
股权质押以其门槛低、便于操作、流动性强等优势拓宽了上市公司的融资渠道,然而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后掏空动机会随之增强,其高杠杆特点也会加剧股价的波动性,从而使上市公司面临股价崩盘风险。文章以2008—2018年上证A股上市公司数据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负收益偏态系数衡量股价崩盘风险变量,通过OLS回归实证分析控股股东的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存在股权质押行为的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更高,并且这种正相关关系随着股权集中度的提高而得到缓解,说明股权集中度通过发挥监督作用来抑制股价崩盘风险,进而在股权质押与股价崩盘风险中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同时基于不同产权性质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国有企业中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更强,股权集中度对股价崩盘风险的影响则在非国有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黎  
文章以2013—2021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了股权质押和市值管理水平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股权质押显著提高了上市公司的市值管理水平,并且在股权质押后,上市公司并购频数、送转比例、增发次数显著增加,减持比例相对降低,说明大股东会兼顾上市公司的壳资源和长期的控制权收益,以规避控制权转移风险,而非一味地进行掏空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性质和市场化水平对市值管理效应具有调节作用,其中,非国有企业的市值管理水平要显著高于国有企业,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水平高,其市值管理水平也显著高于市场化水平低的地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郝项超  梁琪  
本文分析了2000~2006年间我国沪深股市上市公司的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价值的影响。论文从最终控制人的研究角度提出了股权质押行为影响公司价值的弱化激励效应和强化侵占效应假说。基于面板数据的嵌套模型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最终控制人的股权质押行为存在明显的弱化激励效应和强化侵占效应,而且这些效应对于私人控股公司更为显著。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晓庆  马连福  高塬  
股权质押使控股股东面临控制权转移风险,其有动机进行市值管理。本文以2011—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是否存在调整广告投入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控股股东进行股权质押后,公司广告投入水平显著提高,说明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会通过策略性地增加广告投入进行信息管理,而非通过削减广告投入进行向上盈余管理,证实广告具有短期股票回报效应;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时,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广告投入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说明股权质押情境下控股股东增加广告投入是出于缓解控制权转移风险的动机。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散户规模较大和产品直接与消费者接触的企业,广告更容易吸引投资者注意力,此时控股股东增加广告投入的动机更强,该行为短期内可以提振股价,但没有起到改善经营业绩的作用,且加剧了股价波动。本文为资本市场和产品市场的联系提供了证据,且对相关部门加强上市公司广告费用监管具有一定的政策参考价值。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卉  
本文基于2004-2020年针对负面传闻的上市公司澄清公告样本,探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高了澄清的详细性、技术性和合规性,提升了澄清公告信息质量,改善了公司的澄清信息披露行为。此发现在控制传闻类型,采取倾向得分匹配、Heckman两阶段模型或工具变量法之后仍然稳健。当控制权转移风险较大,即市场股价下行压力较大或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较高时,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的影响更为显著。异质性检验发现,机构投资者持股和媒体关注等公司治理机制有利于股权质押对澄清信息披露改善作用的发挥;股权质押改善澄清信息披露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进一步研究表明,澄清公告的信息质量对其市场反应产生正向影响,且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交易日发布的澄清公告中。并且,股权质押背景下澄清公告信息披露质量的提高还能有效降低股价崩盘风险。结果说明,为降低控制权转移风险,控股股东将促使企业主动改善澄清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蔡祖顺  王双微  刘浩思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随着金融体制不断深化改革,金融风险得到有效防范,金融服务也不断趋于完善和多样化,以满足企业日益剧增的融资需求,参与股权质押融资的企业也越来越多,但是股权质押融资会不会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本文使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企业作为样本进行实证研究,发现:股权质押融资确实会加剧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1)股权质押融资会随着杠杆率加大而加大股价崩盘风险;(2)民营企业通过股权质押融资比非民营企业对股价崩盘风险的正向影响更大。希望本文的研究发现能够为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微观证据。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荆涛  郝芳静  栾志乾  
股权质押在资本市场中广泛存在,其对资本市场造成的经济后果尚有待研究。文章基于2007-2016年间股权质押的沪深两市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单纯的股权质押行为并不会引发股价崩盘风险,原因可能是质押会使市场的流通股供给相对减少,在流通股供给小于需求的情况下,股价崩盘风险可以有效降低;而利率水平则通过股权质押对股价崩盘风险起到反向调节效应,利率上升会导致大股东面临强制平仓及爆仓的风险进而加剧股价崩盘风险。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傅立立  陈震  吴风云  
基于2003~2019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本文研究了大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供应链风险的影响,结果显示大股东股权质押比例越高,公司供应商集中度越低,并且该效应在财务风险更大、第一大股东股权集中度更高以及市场化水平更高的公司中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供应商视公司大股东股权质押为一种“风险信号”进行了风险规避,大股东股权质押引致了公司的供应链风险。进一步研究发现,质押比例越高的公司,其短期和长期的偿付风险越高,供应商对股东质押行为的风险规避是对未来偿付风险的理性预期。本文的研究关注了一个新颖而重要的课题,即股东股权质押不仅仅是一种股东融资行为,而且可能衍生公司经营层面的供应链风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向群  
文章描述了我国资本市场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现状,从案例出发阐述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所给银行带来的风险及危害,并给出了相应的理论解释。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雪梅  陈娇娇  
基于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视角,以2007~2016年沪深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控股股东是否会通过分类转移盈余管理的方式增加核心盈余。研究发现,面临强烈的资金需求及质权人的监督,控股股东在股权质押前会进行向上分类转移盈余管理以体现盈利能力的持续性,而且核心盈余的增加使得股价有了显著提升,控股股东通过股权质押获得大规模的质押融资。本文研究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以外的第三种盈余管理方式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关系,为质权人、监管层和审计师监督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提供新的视角。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赵立彬  李莹  胥朝阳  
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热情依旧,加持杠杆的逆向之举是否加大股价崩盘风险是值得讨论的重要现实问题。文章利用2014—2018年A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显著加剧了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相比高成长性公司,低成长性公司二者的关系更强。进一步研究发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导致投资者财富缩水,上市公司通过金融对冲可以缓解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行为对公司的负面影响。研究揭示了在去杠杆情境下,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是一种非理性行为,不仅损害公司价值,而且可能加剧市场大幅波动,触发金融系统风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