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32)
- 2023(9902)
- 2022(8866)
- 2021(8413)
- 2020(7161)
- 2019(16703)
- 2018(16674)
- 2017(32365)
- 2016(17954)
- 2015(19865)
- 2014(19821)
- 2013(19746)
- 2012(18113)
- 2011(16131)
- 2010(15888)
- 2009(14337)
- 2008(13793)
- 2007(11838)
- 2006(10151)
- 2005(8681)
- 学科
- 济(67074)
- 经济(67009)
- 管理(48592)
- 业(45673)
- 企(38734)
- 企业(38734)
- 方法(33080)
- 数学(28728)
- 数学方法(28392)
- 学(18112)
- 农(17024)
- 财(16417)
- 中国(16161)
- 业经(14723)
- 地方(13743)
- 制(11649)
- 贸(11441)
- 贸易(11436)
- 理论(11398)
- 农业(11286)
- 和(11214)
- 易(11099)
- 务(10844)
- 财务(10786)
- 财务管理(10770)
- 技术(10448)
- 环境(10435)
- 企业财务(10198)
- 融(9118)
- 金融(9117)
- 机构
- 大学(251497)
- 学院(249110)
- 管理(98194)
- 济(90809)
- 经济(88724)
- 理学(86085)
- 理学院(85096)
- 研究(84698)
- 管理学(83434)
- 管理学院(83016)
- 中国(59579)
- 科学(58108)
- 京(53897)
- 农(46618)
- 所(44059)
- 业大(43588)
- 研究所(40915)
- 财(39855)
- 中心(37087)
- 农业(37040)
- 江(34918)
- 北京(33829)
- 财经(33045)
- 范(32263)
- 师范(31813)
- 院(31564)
- 经(30095)
- 州(28750)
- 技术(27879)
- 经济学(26240)
- 基金
- 项目(181223)
- 科学(139393)
- 基金(129598)
- 研究(126604)
- 家(115730)
- 国家(114801)
- 科学基金(96532)
- 社会(76182)
- 社会科(72075)
- 社会科学(72054)
- 省(71852)
- 基金项目(69923)
- 自然(66213)
- 自然科(64573)
- 自然科学(64555)
- 自然科学基金(63405)
- 划(61010)
- 教育(57259)
- 资助(54080)
- 编号(50722)
- 重点(40990)
- 成果(40765)
- 部(38632)
- 发(38254)
- 创(37413)
- 科研(35665)
- 计划(35530)
- 课题(35292)
- 创新(34980)
- 大学(32925)
共检索到3444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甘小洪 陈启贵 汪海 温中斌
依据Harper的构件生物结构理论和种群生态学方法,对实心狭叶方竹种群的生物量结构和地下茎生长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实心狭叶方竹种群各构件单位的生物量配置为:秆(36.30%)>叶(21.13%)>枝(17.82%)>篼(13.43%)>鞭(10.18%)>根(1.14%)。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75.25%,主要集中在1~3龄;不同年龄地上部分各构件单位的生物量分配有较大差异。秆、枝、叶的含水率均以1年生新竹最高,并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减小。(2)实心狭叶方竹秆基、秆柄和竹鞭等地下茎各构件较小;秆基和竹鞭上萌芽转化为壮芽的成功率较低;竹鞭主要生长在0~15 cm的土层,幼壮龄鞭有趋浅的...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黄石嘉 李铁华 文仕知 何功秀 彭颖姝
为了了解青冈栎的生长规律,合理保护和培育青冈栎珍贵用材资源,对湖南省永顺县的43年生青冈栎林进行了样地调查,通过树干解析法、分层切割法所得的数据,探讨青冈栎的生长规律和生物量的分配格局。结果表明:树高连年生长量在第16年时与平均生长量相交;青冈栎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在第23年与平均生长量相交;青冈栎材积的连年生长量在第43年时与平均生长量仍没有相交,说明此时青冈栎尚没有达到数量成熟。43年生的青冈栎单株总生物量高达280.74 kg/株,地上部分和地下部分分别占总生长量的69.89%和30.11%,整株各器官
关键词:
青冈栎 生长规律 生物量 分布格局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婷婷 高永 吴新宏 李鹏 贺晶 吴昊
【目的】研究小针茅(Stipa klemenzii)群落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规律,为荒漠草原碳储量研究提供基础数据与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典型样地调查,测定内蒙古苏尼特右旗小针茅荒漠草原2种草地类型(小针茅+无芒隐子草和狭叶锦鸡儿-小针茅+无芒隐子草)生长季(2011年5-9月)各月的地下生物量,分析了小针茅草原2种主要草地类型0~60cm土层地下生物量5-9月各月的垂直分布规律。【结果】小针茅草原2种主要草地类型总地下生物量及各层地下生物量的季节变化均表现为"N"型,地下生物量峰值出现在7月;小针茅草原地下生物量呈明显的垂直空间分布格局,之后随土层深度的增加递减趋势明显,呈"T"型分布;0~...
关键词:
小针茅草原 地下生物量 垂直分布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杨同辉 达良俊 李修鹏
森林生物量测定一直是森林生态系统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长期监测所必需的基础性研究。以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常绿阔叶林为研究对象,于2003年10月份采用收获法(草本层、灌木层)和标准木法(乔木层)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以木荷Schimasuperba,米槠Castanopsis carlesii为优势种的群落地上部分生物量。结果表明:群落地上部分总生物量为(141.0770±17.4298)t.hm-2(平均值±标准差,n=3),其中接近90%集中于乔木层,其他层生物量分配较少。群落及其各层生物量种间分配差异较大,以优势树种木荷和米槠生物量为主,其生物量主要由树干组成,器官分配大小顺...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林立彬 李铁华 文仕知 杨柳
以金洞林场14年生闽楠木荷人工混交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树干解析和分层收获法对闽楠与木荷的生长规律以及生物量分配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闽楠与木荷胸径的速生期均为8~12 a,胸径的连年生长量分别在10 a和12 a时达到最大值;2)闽楠与木荷树高的连年生长量分别在第12 a与第10 a时达到最大值,随后急速下降,闽楠树高连年、平均生长量在13 a左右相交;3)0~8 a时,闽楠与木荷的材积生长速度缓慢,8 a以后生长速度上升,14 a时仍处于材积增长的速生期;4)闽楠与木荷单株材积生物量分别为61.43 kg和83.29 kg,各个器官生物量大小顺序均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树皮;5)林分总单位面积生物量为136.29 t·hm~(-2),其中乔木层所占比值高达93.09%,各层次单位面积生物量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乔木层>半分解枯落物层>未分解枯落物层>草本层。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董文渊 黄宝龙 谢泽轩 谢周华 刘厚源
依据Harper的构件结构理论 ,从群落和个体两个水平上研究了筇竹无性系种群的生物量结构与动态。结果表明 :(1)筇竹无性系种群分株的生物量优化模型为 :W =344 .0 96 3D - 2 2 .6 0 12。(2 )筇竹无性系种群中各分株生物量在 1 5年生的分配为 31.94 %、37.0 1%、13.30 %、16 .2 4 %、1.5 1% ;生物量在各构件单位的分配为秆 4 2 .72 % ,枝 5 .82 % ,叶 6 .5 2 % ,根 6 .70 % ,鞭 2 7.13% ,篼11.11%。(3)筇竹无性系分株生物量在笋 -幼竹生长时期符合Logistic增长 ;叶生物量...
关键词:
筇竹 无性系种群 生物量 动态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彭玉华 黄志玲 申文辉 朱积余 郝海坤
研究台湾桤木年生长动态、植株生物量积累与分配模式以及植株生长指标与生物量组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台湾桤木年生长规律符合Logistic曲线特征,据此方程可以建立株高、地径与生长时间的拟合模型,决定系数(R2)均大于0.94,达到显著相关,具有非常高的可靠性,因此利用Logistic曲线方程对台湾桤木株高和地径年生长节律进行拟合是可行的;根据Logistic曲线方程上两个曲率最大的点准确地将台湾桤木年生长进程划分为:渐增期、速生期和缓增期,其中处于速生期植株的株高和地径生长量均超过全年总量的70%;苗木生物量积累与苗高和地径的相关性极为密切,其中地上部分生物量占全株的78.06%,枝和叶的干质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丁贵杰 王鹏程
采用以空间代时间的径级标准木收获法 ,研究了从幼林到成熟林的 5种不同林龄的林分生物量。结果表明 :树木干物质是按一定比例分配到各器官 ,其比例与径阶大小无关 ,而与发育阶段有关。林分平均木及林分各器官生物量均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平均木在 18 2 2a生物量年增加速率最大 ,而林分是在 12 18年生。树干生物量所占百分比 (占 4 8%以上 )随林龄增加而增加 ,而枝、叶、皮刚好相反 ,18年生以前 ,根所占百分比随林龄增加而下降 ,此后趋于稳定。各器官所占百分比由大到小依次为 :干、枝、根、皮、叶。 8、12、18、2 2、30年生的林分乔木层生物量分别为 :33.94、89.94、...
关键词:
马尾松 人工林 林龄 生物量 生产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漆良华 张旭东 周金星 李志辉 黄玲玲 杨模华
以湖南省马尾松飞播林176块样地资料为基础,通过立地条件、林分年龄、林分密度的分级组合,对马尾松飞播林单株和林分生物量、生物量结构特征与林分生产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马尾松单株生物量最大为181.12 kg,最小为15.73 kg;马尾松林分生物量最大为84.49 t.hm-2,最小为8.85 t.hm-2;单株和林分生物量最大者分别是最小者的11.5倍和9.5倍,单株生物量的变化幅度较林分大;单株和林分各组合的生物量排序为树干>树根>树枝>树皮>树叶;不同年龄、不同立地、不同林分密度马尾松飞播林净生产力差异显著,最大者比最小者高出5.52 t.hm-2.a-1,是它的19.4倍;研究结果可...
关键词:
马尾松 飞播林 生物量 生产力 结构特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卓文 汤景明 熊艳平 曾纪双
雷竹引种后地下鞭生长发育实地调查结果表明 :雷竹地下鞭生长发育和分布存在空间规律性变化。鞭龄及土层深度对鞭长的影响显著。鞭龄对壮芽数及出笋芽数影响达极显著水平。竹鞭节位第 6~ 2 0节段上出笋最多 ,竹鞭节位对出笋芽数的影响达显著性水平。竹鞭生长方向以顺坡向下的最多。跳鞭露出地面的部分 ,竹鞭直径细小且节密 ,无发笋现象 ,应及时覆土。母竹地径与竹鞭直径 ,及竹眉高直径与竹笋地径之间存在相关关系。应适当地挖掘鞭梢以促进分岔鞭数目 ,同时竹鞭长度以 1~ 2m为宜。松土、除草、施肥和适宜厚度的覆盖有利于竹鞭的生长和单位面积笋的产量
关键词:
雷竹 食用笋 鞭侧芽 竹鞭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贾风勤 张娜 纳森巴特
于2015年5月采用野外生态学实验方法和室内分析相结合方法对伊犁塔克尔莫乎尔沙漠四爪陆龟保护区和林地生境内短命植物角果毛茛(Ceratocephalus testiculatus)种群生物量分配和生长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保护区样地角果毛茛种群株高、总生物量、叶、花葶和果序生物量均显著高于林地(P0.05);但根、叶和花葶生物量分配却显著低于林地(P<0.05),仅果序生物量分配显著高于林地(P<0.05),而在林地内仅极显著影响着生殖生物量(P<0.01)。角果毛茛种群通过调节营养构件和生殖构件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安艳飞 周本智 温从辉 王刚
对不同经营方式的绿竹林根系结构和生物量分布开展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粗放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317.61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45 304.91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98.6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018 1 m3.hm-2;在集约经营的绿竹林内,竹根干质量总量为1 333.12 kg.hm-2,竹根长度总量为143 338.46 m.hm-2,竹根表面积总量为3 089.15 m2.hm-2,竹根体积总量为0.583 1 m3.hm-2。无论是粗放经营的绿竹林,还是集约经营的绿竹林,0~40 cm土层都是竹根干质量、长度、表面积、体积4项指标集中分...
关键词:
经营方式 绿竹 生物量 根系分布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曾学健 沈涛 胡继学 王延风 穆炳青 宗晓莉 李涛
【目的】探讨相同栽培条件下,不同品系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生物量茎、叶分配特征和多糖含量差异。【方法】测定云南3个品系铁皮石斛植株茎、叶生物量、多糖含量等相关性状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多变量分析。【结果】祥馨2号的株高(23.22 cm)最高,茎、叶鲜重(5.59,4.21 g)最重,茎、叶生物量(0.58,0.97 g)最高与其他品系植株差异显著(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株高与茎、叶鲜重,茎、叶生物量等性状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研
关键词:
铁皮石斛 生物量 分配模式 多变量分析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朱慧 马瑞君
采用全挖法,对粤东地区的皱果苋、刺苋、空心莲子草等3种苋科入侵植物在两种不同生境下的种群构件生物量结构特征进行测量和比较,且以本地苋科植物尾穗苋为对照,旨在分析粤东地区苋科入侵植物的不同功能构件生物量特征的一般规律及生物学适应性。结果表明:4种苋科植物在构件生物量分配比率方面表现出基本一致的规律,即茎>叶>根>花,其中空心莲子草的茎生物量占全株生物量的百分比达到75%左右;与本地植物尾穗苋相比,在异质性生境中,3种苋科入侵植物构件生物量的分配具有明显的表型可塑性,其中空心莲子草的可塑性最强,在干旱、贫瘠的生境中,根冠比显著提高;通过多种数学模型拟合4种苋科植物的地上部分生物量(Y)与地下部分生...
关键词:
苋科 入侵植物 构件 生物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江泽慧 范少辉 冯慧想 张群 刘广路 宗亦尘
应用相对生长法对不同密度华北沙地小黑杨人工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用模型W=aDb估测的27年生1000、500和250株.hm-2的小黑杨林分生物量分别为85.23、102.60和86.74t·hm-2;29年生小黑杨林分生物量分别为88.64、104.90和90.94t·hm-2。林分生物量与林分的密度和年龄密切相关,呈现出随着密度增加而先增加后减少、随着林龄增加而增加的规律。密度对小黑杨器官间生物量分配有重要影响。密度不同,器官生物量所占比例不同,其中,叶和皮生物量所占比例均随着密度增加而增加,干、枝和根生物量所占比例随密度增加没有表现出明显规律性。在3种密度中,干生物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