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50)
- 2023(11226)
- 2022(9368)
- 2021(8844)
- 2020(7266)
- 2019(16355)
- 2018(16440)
- 2017(28560)
- 2016(16913)
- 2015(19241)
- 2014(19860)
- 2013(18444)
- 2012(16999)
- 2011(15148)
- 2010(15866)
- 2009(14458)
- 2008(14640)
- 2007(13687)
- 2006(12064)
- 2005(11384)
- 学科
- 管理(51540)
- 济(47637)
- 经济(47531)
- 业(43724)
- 企(38069)
- 企业(38069)
- 财(30362)
- 中国(22624)
- 教育(22250)
- 制(18535)
- 方法(16339)
- 农(15671)
- 务(15274)
- 财务(15235)
- 财务管理(15177)
- 理论(14807)
- 企业财务(14380)
- 财政(13955)
- 学(13535)
- 体(13532)
- 数学(13013)
- 数学方法(12789)
- 业经(12473)
- 银(11432)
- 银行(11410)
- 政(11268)
- 行(10722)
- 教学(10625)
- 融(10526)
- 金融(10519)
- 机构
- 大学(227192)
- 学院(223349)
- 济(79256)
- 研究(78498)
- 经济(77009)
- 管理(74758)
- 理学(62025)
- 理学院(61223)
- 管理学(60021)
- 管理学院(59567)
- 中国(56560)
- 财(52219)
- 京(50194)
- 科学(44802)
- 所(39638)
- 江(38867)
- 范(38454)
- 师范(38132)
- 财经(36137)
- 中心(35201)
- 教育(35049)
- 研究所(34677)
- 北京(32680)
- 经(32408)
- 农(31807)
- 师范大学(30736)
- 州(29918)
- 技术(28969)
- 院(28399)
- 业大(28065)
- 基金
- 项目(135179)
- 研究(110308)
- 科学(106209)
- 基金(92509)
- 家(79275)
- 国家(78064)
- 社会(66148)
- 科学基金(65586)
- 社会科(62153)
- 社会科学(62139)
- 教育(58815)
- 省(54985)
- 编号(48798)
- 划(47052)
- 基金项目(47027)
- 成果(44952)
- 自然(38545)
- 课题(37798)
- 自然科(37582)
- 自然科学(37569)
- 资助(37397)
- 自然科学基金(36881)
- 重点(31999)
- 年(31766)
- 部(31620)
- 制(31234)
- 性(30869)
- 项目编号(30128)
- 发(29201)
- 创(28346)
- 期刊
- 济(98340)
- 经济(98340)
- 研究(82773)
- 中国(64013)
- 教育(61913)
- 财(48320)
- 学报(33325)
- 农(29870)
- 管理(29650)
- 科学(27948)
- 大学(27085)
- 学学(23460)
- 技术(22963)
- 融(22408)
- 金融(22408)
- 农业(19542)
- 财经(19084)
- 职业(16927)
- 经(16351)
- 业经(15143)
- 经济研究(15034)
- 财会(13074)
- 会计(12947)
- 图书(12481)
- 坛(12441)
- 论坛(12441)
- 问题(11785)
- 版(11445)
- 技术教育(11168)
- 职业技术(11168)
共检索到3751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刘淑华
实名制国家财政券是俄罗斯自2002年以来在高等教育领域推行的新举措,它引发了俄罗斯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深刻变革。这一新制度与世界上某些国家在高等教育领域谨慎推行的教育券有雷同之处。本文拟就这一新制度推行的背景、具体措施、成效与俄国内对它的不同反应,作一阐释与介绍,以期读者增加对教育券的进一步理解,并希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财政体制的创新有所借鉴意义。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玉波 唐莹
分析地方土地财政形成的经济、政治、社会驱动因素,选用分税制改革后样本区间为1995~2010年16年间的中央、地方财政与土地出让金及税费收入数据,定量分析得出:一是分税制财政体制致使地方财政总收入在全国财政收入中的比例与土地财政收入在地方财政总收入中的比例是"此消彼长"的关系;二是地方财政总收入对于土地财政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在此基础上,提出治理与完善地方土地财政与国家财政体制关系的具体对策建议,为构建地方政府可持续的土地财税收益(经营)模式奠定理论基础。
关键词:
地方土地财政 国家财政体制 关系 治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昕明
为了加速卫生事业发展,以适应社会对医疗保健的要求,必须改革现行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管理体制。国家财政对卫生事业的管理要从目前单纯的收支拨款管理转为分配和调节并重。不仅要发挥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军
财政联邦主义是联邦主义政治理念在财政领域的应用。在单一制政治体制下实行财政联邦主义,中央和地方之间的财政关系有其特殊之处。文章通过构建两种异质群的演化博弈模型,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研究了中国"中央—地方"财政关系的演化特征。研究发现,当前的固定分权格局使中国的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之间处于一种失衡状态,存在"一放即乱,一收即死"的"治乱循环"。
关键词:
单一制 财政联邦主义 演化博弈 财政关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孙文学
国家财政的分类问题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因为它有助于我们深入研究财政的本质、职能等理论问题,又是我们设置复式预算的理论依据和出发点。所以,研究财政分类问题很有现实意义。对国家财政进行分类应首先考察其所涵盖的基本内容,根据其涵盖的基本内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元江
加强财政法制建设振兴国家财政李元江一、新时期财政法制建设的社会效应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法制建设发生社会功能的领域非常广泛,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但是,由于财政是国家实现职能的工具和财政法所调整的主要经济关系这两个特点所决定,财政法发...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家林
虽然财政从它产生的那一天就跟法制紧紧联系在一起,但是要真正做到完全按财政法制办事却很难。因为财政分配涉及到各个地方、各个方面的切身利益,财政又是保证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因此,各个地方、各个方面都打财政的主意。过去是如此,现在仍然是如此,而...
[期刊]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作者]
朱锡平 陈英 唐英
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费短缺成为全球高等教育的突出问题之一,拓宽教育经费渠道、提高财政投资的效率和效益、建立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现代高等教育财政体系势在必行,并已成为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普遍趋势。中国高等教育财政体制改革,既要学习和借鉴国外经验,又要立足中国国情,在公共财政框架下探索和建立高等教育财政与管理体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宋文献
经济理论和发展的实践表明,提高人力资源的质量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因为,在现代社会里,尽管是劳动和资金共同决定经济的成长,但人力资源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远远超过资金要素,这也正是各个国家和地区重视对人力资源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孙文学
根据马列主义的国家学说和对历史的考察与分析,笔者认为国家财政基本涵盖三个方面,或者说存在三种类型,亦即经济性财政、公益性财政和行政性财政。将国家财政划分为经济、公益、行政三种类型的目的在于充分地认识国家财政的本质、特点和职能范围,进一步完善财政管理,以不断提高国家财政的宏观调控能力
关键词:
财政分类,经济财政,公益财政,行政财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达昌 王宁 王映松
整体性是国家财政固有的根本我特性之一,贯穿于财政工作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和整个过程。深入研究我国财政的整体性,对于正确处理各级财政之间的关系,从根本上缓解各级财政困难,实现整个国家财政振兴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坚持、维护国家财政的整体性,我国财政改革才能取得全面成功。
关键词:
国家财政 整体性 财政改革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仲藜
一、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财政 的发展变化 党的十四大以来,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按照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国家财政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1992年,初步实行了由经常性预算和建设性预算构成的复式预算制度,从财力分配的角度反映了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和国有资产所有者的双重职能。1993年,实行了《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改变了长期以来按所有制、部门和行业设置财务会计制度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馨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关系析辨张馨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共财政”一词在我国的出现愈益频繁,该词及其相关的“公共财政论”和“公共产品论”等对我国财政理论和实践产生着日益广泛的影响。最近,财政学界对于“公共财政”及其相关理论的公开批评多起来了,从而...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尹红群
省县财政关系是地方财政体系的重要内容。抗战前期,地方财政体系重省薄县,形成省县财政统筹体制,削弱了县地方财政的扩张能力。省统筹下的财政紧缩政策与县政的实际扩张,造成县地方事权与财权之间的深刻矛盾,事权与财权的矛盾反映了地方财政体系的利益分配问题,集中体现在省与县的财政关系上。县与省之间矛盾的扩大,成为1941年国民政府国家财政系统改制的内在动力。
关键词:
省与县 事权与财权 地方财政 国家财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伟 阎华 赵洪亮 王丙 刘锡田
目前国家财政面临的问题不是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低的问题,而是财政立法滞后,体制活力不足,财政政策体系缺乏完整性以及支出渠道不畅、监督职能弱化等的问题。为此振兴财政的目标不应仅仅局限于提高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而应从市场经济赋予财政的职能和要求,从政府和社会公众对财政新的期望出发,重新定位财政的作用,使之尽快到达市场经济条件下应有的地位区域
关键词:
振兴财政,财政立法,财政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