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850)
- 2023(21301)
- 2022(17662)
- 2021(16252)
- 2020(13761)
- 2019(31093)
- 2018(30871)
- 2017(59123)
- 2016(32066)
- 2015(36043)
- 2014(35926)
- 2013(35200)
- 2012(31979)
- 2011(28734)
- 2010(29214)
- 2009(27700)
- 2008(26511)
- 2007(23870)
- 2006(21191)
- 2005(19334)
- 学科
- 济(144713)
- 经济(144548)
- 业(105970)
- 管理(101809)
- 企(93896)
- 企业(93896)
- 方法(58282)
- 数学(47782)
- 数学方法(47040)
- 中国(39839)
- 业经(38887)
- 农(38106)
- 财(37657)
- 地方(30879)
- 融(29592)
- 金融(29583)
- 制(29070)
- 银(28494)
- 银行(28445)
- 学(28035)
- 行(27402)
- 农业(26585)
- 理论(26257)
- 务(25938)
- 财务(25843)
- 财务管理(25806)
- 企业财务(24464)
- 技术(22839)
- 和(22696)
- 体(22017)
- 机构
- 学院(457143)
- 大学(452646)
- 济(188613)
- 经济(184628)
- 管理(178001)
- 理学(152203)
- 研究(152162)
- 理学院(150573)
- 管理学(147752)
- 管理学院(146937)
- 中国(120741)
- 京(96812)
- 科学(92271)
- 财(87872)
- 所(76742)
- 农(74118)
- 中心(69537)
- 江(69521)
- 财经(69427)
- 研究所(69280)
- 业大(65767)
- 经(62859)
- 北京(61184)
- 范(58155)
- 农业(57888)
- 师范(57579)
- 经济学(57162)
- 州(56151)
- 院(55171)
- 经济学院(51200)
- 基金
- 项目(299217)
- 科学(235536)
- 研究(220317)
- 基金(215998)
- 家(187192)
- 国家(185572)
- 科学基金(160368)
- 社会(139180)
- 社会科(131909)
- 社会科学(131871)
- 省(118336)
- 基金项目(112949)
- 自然(103310)
- 教育(101608)
- 自然科(100975)
- 自然科学(100954)
- 自然科学基金(99124)
- 划(97974)
- 编号(90416)
- 资助(89806)
- 成果(73441)
- 重点(66942)
- 部(64917)
- 发(64253)
- 创(63230)
- 课题(62731)
- 创新(58604)
- 国家社会(56974)
- 科研(56490)
- 教育部(56017)
- 期刊
- 济(218412)
- 经济(218412)
- 研究(137767)
- 中国(91062)
- 管理(72109)
- 财(70429)
- 学报(68890)
- 农(68829)
- 科学(64100)
- 大学(52878)
- 教育(50687)
- 融(50398)
- 金融(50398)
- 学学(50044)
- 农业(46665)
- 技术(43027)
- 业经(35937)
- 经济研究(35301)
- 财经(35177)
- 经(30349)
- 问题(27564)
- 业(26213)
- 技术经济(24586)
- 统计(22105)
- 现代(21661)
- 商业(20991)
- 图书(20938)
- 理论(20817)
- 版(20686)
- 科技(20572)
共检索到6961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东晖
在我国实体经济空心化趋势愈演愈烈的背景下,产融结合模式受到大中型国有和民营企业的青睐。本文首先对实体经济空心化困境与产融结合模式的关联性进行研究;然后对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实际动因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其次针对当前形势下企业集团的技术性选择,详细介绍产融结合的模式并对其适用性、优势及风险进行比较分析;最后针对我国产融结合模式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性建议,以期为我国未来产融结合的发展提供制度建设借鉴。
关键词:
实体经济 市场经济 产融结合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天平 王丹芳
近年来,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和资本市场的逐渐成熟壮大,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对产融结合发展模式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将我国企业集团产融结合模式梳理为财务公司、参(控)股金融机构、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公司)、财务公司与金融控股平台(公司)并存四种模式,认为设立统一的金融控股公司模式可以锁定金融机构风险,保护企业集团整体利益,形成规模效应,是企业集团进行产融结合的较为理想模式。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郝瑾
"产融结合"是现代企业发展的大方向,中央企业要走向世界具备国际竞争力,必然要加快产融结合的步伐。本文通过企业集团产融结合的价值链分析,归纳了开展产融结合的动因,指出实现路径及主要模式,最后提出了企业集团在产融结合实践中应注意的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丰伟 王凤华
农村互助养老模式在当前农村空心化背景下是一种符合趋势的选择。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农村地区面临着严重的养老问题,传统方式已无法满足需求。农村社区具有紧密的居住环境和共同体意识,通过互助组织、合作社等机制实现养老互助是可行的。农村互助养老模式降低了个体养老成本和风险,促进了社会融合和互帮互助的氛围,还可以解决弥补养老资源不足的问题,提供全面、个性化的养老服务。但推广该模式仍面临一些挑战,如组织管理、资金来源和政策支持等。需要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和局限性,并制定相关政策和措施,以确保其可行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
空心化 农村互助养老 现实困境 优化路径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林琳 纳鹏杰
近年来,中央企业纷纷加快在金融领域广泛布局的步伐,并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和促进主业发展等方面成效显著。但是,产融结合在发挥积极作用的同时也会给企业带来很多风险,比如投资风险、经营风险、整合风险和政策风险。文章结合华电集团产融结合发展现状探讨中央电力企业集团如何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围绕主业发展金融产业。
关键词:
产融结合 企业集团 风险管控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巍
产融结合的国际实践与启示从国外企业实践看,众多企业通过实施产融结合战略,实现了自身跨越式发展和迅速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成功的产融结合具有内生性、基础性、特色性和阶段性这四个基本特征。内生性:产融结合是企业集团发展的内在要求和趋势产融结合是提升集团化运作水平的关键因素。企业集团的特点是所属子企业数量多、管理链条长、各级子公司各自开设银行账户、各自存贷款,有的甚至横跨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谭晓峰
产融结合是指工商企业通过设立内部金融机构或参股外部金融机构的方式,以促进主营业务发展为目的,而进入金融领域的企业经营行为。体制成熟与否是保障市场有效运行的关键因素,新兴市场界于发达经济体和发展初期的经济体之间,即存在必要的体制,为市场提供了发展空间,但其体制还不够完善,从而造成市场失灵,这促进了多元化企业的诞生。企业多元化是指企业在原主导产业范围以外的领域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也包括企业进入金融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何涛 程小舟 孙寅 方明哲
产融结合是我国企业集团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过程中不断探索的发展理念。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国有企业债务危机问题突出,人们把国营企业股份制改革和银行商业化改革有机结合,探索出了一条产融结合的道路。虽然之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成玉 马爽
伴随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和老龄化的格局日渐成型,并对传统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形成挑战,要求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适时改革与创新。基于"空心化"、老龄化的农村人口新形势和公平效率兼顾原则,本文从供给主体、供给数量与布局、供给结构、供给方式、需求表达与供给决策,以及管护体系等方面提出了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模式创新的方向与路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唐华清 袁艳平
农民组织化作为繁荣我国农村经济的一条有效途径,虽然在其发展历程中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也不能忽视当前组织化程度仍然较低的客观事实。近年来,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致使各种新旧矛盾日益凸显,对农民组织化发展的要求也显得更为紧迫。组织化的研究,必然离不开农村最现实的各种具体情况。为此,文章结合农村空心化这个最大的现实背景,探讨它对组织化发展进程所带来的各种阻碍,并最终落脚于在空心化的背景下如何加快组织化发展这个重点问题的研究之上。这有利于避免组织化的盲目发展,提高农民参与市场经济的谈判力度
关键词:
农村 空心化 组织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向倩雯
农村大量青壮劳动力进入城市逐步形成空心化,与农忙时节的农村劳动力供给不足形成鲜明矛盾。文章在对广东省阳东县大沟镇、河南省原阳县葛埠口乡葛庄村以及四川省西充县黄竹坝村等地进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结合2014年4月社会资源研究所发布的关于中国农业雇工现状的报告,从对农村空心化背景下的农业雇工现状的研究中发现我国广大农村地区存在雇工难、雇工费用上涨等现象,接着对这种现象的成因进行分析农业规模化和产业化对劳动力需求增加、失地农民数量增加及农民观念的转变,并通过文献研究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揭示了空心化背景下农业雇工的特征即:农村空心化使农业雇工具有技能水平低、年龄性别失衡、易季节性失业、权益难以保障、...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志红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推进,融合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和农村社区建设难的思考摆在我们面前。经济增长缓慢、资源利用率低下、社区建设存在较多障碍以及乡土文明逐渐消失是现阶段其两者共同面临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要立足农村现实情况,找准二者融合点,实现协同联动,在治理农村空心化过程中为社区建设指明方向,在加强社区建设时为破除农村空心化问题提供推力。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谢瑾 陈建英
近年来,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与之相反,金融业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转型发展和扩大利润而涉足金融行业,中国逐渐出现了"企业金融化"现象。在此背景下,基于烙印理论,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2008—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CEO金融背景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作用环境以及CEO金融背景在企业金融化产生的经济后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非银行金融背景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强烈;在控制内生性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地,作用机制检验表明,CEO金融背景主要通过提高CEO自信程度和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研究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环境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中,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本文还发现,尽管实体企业金融化会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但CEO金融背景的存在会弱化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作用。本文从管理者行为的视角拓展了烙印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了高管金融背景和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和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和价值理念提供了相关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沈菊
农村空心化加大了精准扶贫对象识别难度,虚化了扶贫的社会基础,弱化了扶贫的发展主体,对精准扶贫工作提出新的难题和挑战。治贫先治弱,治弱先培本,精准扶贫实践中应调动扶贫对象的主动性,加强精准扶贫对象进行主体意识(包括主体地位意识,主体能力意识,主体价值意识)的培育,加入优势视角,加大资金、政策支持力度,创新培育方式,促进社会力量参与,形成社会合力,提升精准扶贫效果。
关键词:
农村空心化 精准扶贫 主体意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