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883)
2023(5545)
2022(4661)
2021(4020)
2020(3316)
2019(7167)
2018(7258)
2017(13288)
2016(7240)
2015(8218)
2014(8545)
2013(8232)
2012(8003)
2011(7671)
2010(7866)
2009(7433)
2008(6921)
2007(6435)
2006(6028)
2005(5561)
作者
(23044)
(19405)
(19237)
(18390)
(12346)
(8949)
(8722)
(7553)
(7374)
(6873)
(6801)
(6475)
(6342)
(6273)
(6185)
(5913)
(5709)
(5637)
(5405)
(5279)
(5219)
(4772)
(4770)
(4566)
(4449)
(4273)
(4157)
(4065)
(3955)
(3863)
学科
(53481)
经济(53438)
管理(19642)
地方(15773)
(13219)
方法(12854)
地方经济(12007)
数学(11219)
数学方法(11162)
中国(11045)
(10809)
(10346)
企业(10346)
业经(8715)
(8221)
(7827)
(7746)
(6848)
(6816)
金融(6809)
经济学(6624)
环境(6348)
(6077)
银行(6064)
(5946)
理论(5911)
(5662)
(5548)
农业(5496)
产业(5119)
机构
学院(112683)
大学(111603)
(55881)
经济(54762)
研究(45544)
管理(37140)
中国(33805)
理学(30772)
理学院(30383)
管理学(29841)
管理学院(29631)
科学(26121)
(24137)
(23911)
(23686)
研究所(21315)
中心(19475)
(19144)
财经(18589)
经济学(18491)
(18297)
(16679)
(16218)
经济学院(16188)
北京(15315)
业大(15242)
农业(14895)
(14701)
师范(14510)
(14036)
基金
项目(68489)
科学(52942)
研究(50694)
基金(48271)
(42266)
国家(41934)
科学基金(34712)
社会(33150)
社会科(31346)
社会科学(31338)
(27413)
基金项目(24477)
教育(22684)
(22349)
自然(20233)
资助(20086)
编号(19904)
自然科(19722)
自然科学(19711)
自然科学基金(19329)
成果(17070)
(16527)
重点(15866)
课题(15256)
(14627)
国家社会(14112)
发展(13730)
(13552)
(13492)
(13285)
期刊
(73437)
经济(73437)
研究(39085)
中国(25432)
(18482)
学报(18244)
(17966)
管理(16012)
科学(15829)
大学(13764)
学学(13230)
经济研究(13071)
农业(11775)
教育(11684)
技术(11137)
(11120)
金融(11120)
财经(10535)
业经(9693)
(9319)
问题(9070)
技术经济(7018)
统计(6668)
世界(6632)
(6401)
国际(6003)
经济问题(5934)
改革(5677)
(5677)
(5609)
共检索到1872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步艳红  卜振兴  
去杠杆初见成效2015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16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就是"三降一去一补"。之后,在历次中央级别的会议上反复提出要去杠杆。过去两年去杠杆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呢?表内主要是控制广义货币M2的供给。自1985年至2017年4月份,广义货币供给基本都是两位数的增长。去杠杆的政策实施后,自2017年4月份M2的同比增速就降到了个位数,并还在下降。表内资金控制是显而易见的。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高善文  
2013年的"钱荒",导致金融市场广谱利率的攀升和社会融资量的下滑,这是随后总需求超预期大幅下滑的关键因素之一,或者说至少是促成这一转折的重要催化剂。此轮金融去杠杆同样带来了广谱利率的走高,但迄今社会融资规模的下降不明显。这可能与清理整顿更多地集中在"虚拟经济"领域以及实体经济动能韧性的增强有关,同时也表明此轮金融去杠杆对经济活动造成的冲击有望更为温和。即便如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司瑞灏  
论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各部门的杠杆率分布情况,进而对国际主要经济体进行了横向对比分析,指出了宏观和微观杠杆率的背离原因,从企业所有制和行业属性角度分别探索实体经济的杠杆率分布。最后,结合国家相关政策提出了实体经济"去杠杆"的着力点和方法,并论述了几种主要商业银行投行业务在"去杠杆"中所起的作用。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万建华  
杭州市玉皇山南基金小镇作为新实体经济的代表,一方面,可以创造产值、带动就业、贡献税收;另一方面,基金小镇的产业、私募股权、风险投资基金能够有效地支持"双创"发展,服务于实体经济。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不论经济发展到什么时候,实体经济都是我国经济发展、在国际经济竞争中赢得主动的根基。"汇集社会资本,优化金融资源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贾润崧  
近年来,我国经济债务增长较快,尤其企业杠杆率较高,债务负担不断加重。尽管各界关于中国经济高杠杆问题提的很多,对高杠杆深表忧虑,但是我们对于中国经济杠杆的特点、成因等方面的了解依然有限。文章从杠杆率的衡量指标选取、中国经济杠杆率情况、高杠杆风险及去杠杆路径选择四个方面对中国经济高杠杆进行了分析,认为导致高杠杆的重要原因在于投资回报率的下降,当前应加快企业结构调整,将资源重新导向有生产力的地方,并着力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探索构建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张莹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增长和通胀的低波动;二是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成长出体量相近的影子银行体系。这和美国1982-2007年的大稳定时期颇为相似。大稳定使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忽视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为后来的大衰退埋下伏笔。我国影子银行发展非常迅猛,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资金脱实向虚和全社会杠杆率攀升等问题,增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2016年下半年开启的金融去杠杆,其实质是对影子银行的规范和监管。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去杠杆取得了初步成效,实体经济也维持了稳中向好的趋势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汤铎铎  张莹  
全球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我国经济出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增长和通胀的低波动;二是在传统金融体系之外成长出体量相近的影子银行体系。这和美国1982-2007年的大稳定时期颇为相似。大稳定使美国的政策制定者忽视了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为后来的大衰退埋下伏笔。我国影子银行发展非常迅猛,导致资产价格剧烈波动、资金脱实向虚和全社会杠杆率攀升等问题,增加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难度和复杂性。2016年下半年开启的金融去杠杆,其实质是对影子银行的规范和监管。目前来看,我国的金融去杠杆取得了初步成效,实体经济也维持了稳中向好的趋势。未来,在珍视和保持实体经济低波动态势的同时,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新的货币政策和金融监管框架,积极预防金融风险,促进金融业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
[期刊] 清华金融评论  [作者] 刘晓春  
在当前以"三去一降一补"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过程中,商业银行服务实体经济需要发挥好帮助企业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功能。本文认为,银行需要重新审视金融在企业整个经营管理过程中的作用,沿着企业资金流、物流、信息流切实发挥资金结算、交易增信等功能,形成全面的金融服务体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程晋鲁  方荣慧  
利用跨国面板数据对47个国家经济增长与杠杆率间关系进行阈值效应检验,得出债务杠杆与经济增长之间呈非线性“倒U形”关系,杠杆率影响经济增长的阈值为163.6%。在不同金融效率水平下,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效果不同,金融效率的阈值为65.85%,并且金融规模的变化也影响着债务杠杆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基于此,提出长期要以总体稳杠杆、结构性去杠杆为基本思路,需要统筹考虑杠杆率的总量与结构、水平与速度、增量与存量;分部门、分债务类型提出不同要求,努力实现宏观杠杆率的总体稳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曲凤杰  
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前美国经济的高杠杆率形成的主要因素,以及金融危机后美国经济的去杠杆化的主要途径,得出了去杠杆化对美国经济的影响。通过去杠杆化,美国经济实现了危机成本的对外转嫁,使金融业务模式更趋稳健,金融机构垄断程度提高,也为金融监管改革创造了条件。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李枢川  
无论从企业层面还是国家层面,杠杆率都是衡量债务风险的通用指标。在企业财务中,杠杆率一般用公司权益资本与资产负债表中总资产的比率衡量。但是在国家层面,由于权益资本和总资产都难以进行测算,因此一般使用负债总量占GDP的比例进行衡量,严格来说,这是债务率的概念。杠杆修复之所以重要,与私人部门的杠杆活动具有明显的顺周期特性有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丹红  
微观上,杠杆率是指经济主体通过负债实现以较小的资本金控制较大的资产规模的比例;宏观上,杠杆率可以用负债与国民收入(GDP)的比例来衡量。对杠杆率高低的判断,不能仅看绝对值,更重要的是看加杠杆的速度,过快增长的杠杆率更应该引起警惕。2012~2017年,我国实体经济杠杆率提高62.2个百分点,远超"5-30"规则提出的5年杠杆率提高30个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马草原  朱玉飞  
在我国大力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背景下,探索去杠杆如何影响实体企业生产率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政策意义。基于中国1998—2013年制造业企业大样本数据,本文在微观层面构建去杠杆变量,实证研究去杠杆对实体企业生产率的作用效果及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去杠杆整体上对实体企业生产率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该结论在考虑了样本选择偏误、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去杠杆指标之后依旧稳健。进一步基于最优资本结构的研究发现,只有对负债不足的实体企业去杠杆才会对其生产率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而对过度负债的企业去杠杆则有利于提高其生产率。这意味着政府在推进企业去杠杆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虑结构性问题,通过调整负债不足和过度负债企业间的资金配置提高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马永强  张志远  
去杠杆是保证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考察去杠杆对实体企业经营决策的影响,对于及时调整去杠杆的工作方向和有效促进实体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发现,实体企业在降低杠杆率后会增持金融资产,且这一增持效应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银行主导的地区。然而,实现去杠杆的企业在增持金融资产后,经营风险随之上升,这种经营风险上升的后果主要体现在金融结构偏向于市场主导的地区。此外,去杠杆导致金融资产配置增加的作用在资产周转率较低、融资约束较强的企业和国有企业中更为明显。因此,积极稳妥推进去杠杆要与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有机结合,并及时监测防范去杠杆可能带来的实体企业金融化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王静  刘玉杰  
高杠杆是相对于适度杠杆而言的,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有着明显的抑制作用,但是其具体的传导路径还有待研究。文章通过梳理现有的关于杠杆的文献,分析了非金融企业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发展负面影响的三种传导路径,分别是高杠杆带来的挤出效应降低了市场运行效率,损失了全要素生产率;对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产生了抑制性的影响;引起金融体系的不稳定,进而可能诱发金融风险。针对于这三种路径,文章立足于当前的经济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机制:政府应当着手于发挥市场机制,有效处置僵尸企业;通过完善信贷渠道促进金融与实体经济协调发展;精准去杠杆。鉴于"控杠杆"与"稳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一致性,有效利用微观机制降低非金融企业的高杠杆对于实体经济和整体经济而言都具有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