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9)
2023(13753)
2022(10807)
2021(9688)
2020(8159)
2019(17868)
2018(17751)
2017(33654)
2016(17936)
2015(19865)
2014(19760)
2013(18935)
2012(17023)
2011(14555)
2010(15398)
2009(15057)
2008(13947)
2007(12911)
2006(11423)
2005(10834)
作者
(49647)
(41050)
(40747)
(38633)
(26369)
(19257)
(18605)
(15653)
(15569)
(14719)
(13881)
(13859)
(13280)
(12918)
(12754)
(12498)
(12133)
(12033)
(11726)
(11571)
(10212)
(10106)
(10033)
(9423)
(9274)
(9137)
(9114)
(9077)
(8406)
(8153)
学科
(81591)
(75611)
企业(75611)
(72605)
经济(72512)
管理(66042)
业经(30189)
(27776)
(27772)
金融(27765)
方法(27540)
中国(27538)
(25599)
(25563)
银行(25545)
(24813)
(22156)
(21468)
财务(21428)
财务管理(21355)
企业财务(20290)
农业(19048)
数学(18828)
数学方法(18709)
(17511)
技术(17233)
理论(16122)
地方(15131)
(15026)
体制(14124)
机构
学院(248469)
大学(239003)
(103246)
经济(101103)
管理(97409)
理学(82074)
理学院(81363)
管理学(80298)
管理学院(79861)
研究(77024)
中国(70547)
(53782)
(50972)
科学(43684)
财经(41769)
(41632)
(40520)
(38337)
中心(37925)
(37794)
研究所(33681)
业大(33656)
农业(32415)
(32317)
北京(31195)
经济学(30962)
财经大学(30678)
商学(29007)
商学院(28753)
(28242)
基金
项目(156158)
科学(124297)
研究(118720)
基金(112962)
(96603)
国家(95631)
科学基金(84236)
社会(76484)
社会科(72568)
社会科学(72550)
(63963)
基金项目(59411)
教育(53342)
自然(52624)
自然科(51438)
自然科学(51427)
(50740)
自然科学基金(50560)
编号(48840)
资助(44847)
成果(39007)
(36241)
(36157)
重点(34907)
(34354)
课题(33809)
(33522)
创新(33007)
(31551)
国家社会(31502)
期刊
(122381)
经济(122381)
研究(75657)
中国(56321)
(47542)
管理(41824)
(40521)
(39734)
金融(39734)
学报(32976)
科学(31713)
农业(26927)
大学(26293)
学学(25275)
教育(23119)
技术(23058)
业经(23024)
财经(21221)
经济研究(19752)
(18303)
(16158)
财会(15642)
问题(15342)
会计(13630)
技术经济(13382)
现代(12917)
商业(12238)
世界(11847)
(11688)
(11236)
共检索到3946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陈玮鹏  徐凤菊  
本文基于2009—2019年我国A股上市非金融企业样本,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定价越高,在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分析发现,高管审计背景会显著加剧实体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定价的正相关关系。同时作用机制检验结果表明,实体企业金融化会通过加剧企业经营风险提高审计师投入成本及审计风险,最终导致审计费用增加。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兵  杜绘策  
本文以2012年至2020年沪深A股实体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不同类型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基于烙印理论研究高管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金融资产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蓄水池”效应,而长期金融资产则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总体而言,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蓄水池”效应。基于高管金融背景的分析表明,具有金融背景的高管会抑制短期金融资产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及长期金融资产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总体上,具有金融背景的高管会抑制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亭亭   刘孝敏   汪亚楠  
本文基于2009—2021年中国A股非金融上市企业的年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影响,以及企业高管研发背景和政治关联在其中起到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显示:第一,中国上市企业金融化对企业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十分明显,这种效应存在异质性;第二,高管研发背景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资,缓解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该作用在弱融资约束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加明显;第三,高管政治关联会加强企业金融化对创新投资的挤出效应,这种负面影响在强融资约束企业、民营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中更为显著。因此,本文从企业和政府两个层面提出避免实体企业过度金融化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杜勇  谢瑾  陈建英  
近年来,实体经济增速放缓,与之相反,金融业却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越来越多的企业为了转型发展和扩大利润而涉足金融行业,中国逐渐出现了"企业金融化"现象。在此背景下,基于烙印理论,本文选取中国沪深A股2008—2016年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CEO金融背景与企业金融化的关系,并探讨了其中的作用机制、作用环境以及CEO金融背景在企业金融化产生的经济后果中扮演的角色。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非银行金融背景产生的正向作用更为强烈;在控制内生性之后,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地,作用机制检验表明,CEO金融背景主要通过提高CEO自信程度和缓解融资约束来促进企业金融化。研究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的作用环境时发现,在国有企业和制度环境较好的企业中,CEO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最后,本文还发现,尽管实体企业金融化会加剧企业的经营风险,但CEO金融背景的存在会弱化企业金融化对企业风险的作用。本文从管理者行为的视角拓展了烙印理论的应用范围,丰富了高管金融背景和企业金融化相关领域的研究。同时,也为企业和监管部门防范金融风险、引导投资者树立正确的心理认知和价值理念提供了相关依据。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戴泽伟  潘松剑  
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是中国当前经济一个特征。针对这一经济现象,本文从微观层面入手研究高管经历特质对企业金融化的影响。研究发现,高管的金融经历促进了实体企业金融化,表现在提升了企业金融化参与度、金融化密度与金融化增速。从动机来看,高管配置金融资产主要是基于金融套利动机,缓解投资不足的防御性储蓄动机并不明显。进一步地,金融资产配置对实业均表现出挤出效应,反哺效应并不明显,这也补充说明了储蓄动机不成立。这些结果表明金融化虽然使企业短期获利,但长期并没有反哺实业发展。本文研究为企业金融化提供了微观高管层面证据,对于理解企业金融化异质性行为,引导企业"脱虚向实"有一定参考价值。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惠丽丽  谢获宝  胡华夏  
结合我国实体企业"产融结合"和"脱实向虚"共存的现状,验证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内部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导致审计定价提升。其作用机制主要体现在,金融资产配置使得审计工作的复杂程度增加,行业内特定知识和审计经验的积累促使行业专长较强的注册会计师更加倾向于借助提高审计定价来获取投入补偿。同时,在一般状态下,金融资产配置形成的风险机制对审计定价缺乏调整能力。具体表现为,当被审计客户重要性程度较低时,注册会计师倾向于通过提升审计定价实现风险补偿;伴随被审计客户重要性程度增加,审计定价中的风险补偿部分逐渐消失。研究结果表明,金融资产收益较强的波动性和较差的持续性特征导致企业整体业绩波动形成的风险并未在审计定价中完全体现,审计师对不同重要性程度的客户投资金融资产形成的风险存在认知差异。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杜勇  王婷  
高层管理者是公司的核心和灵魂,现有研究表明管理者个人特质会对企业的经营决策产生重大影响,但尚未揭示高管内部治理机制对企业金融资产投资决策的影响。文章以我国2007—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为样本,以非CEO高管独立性作为切入点,从非金融企业“金融化”视角,探讨非CEO高管的内部治理效应对企业资产组合配置的影响。研究发现:非CEO高管并非总是能够发挥内部治理效应,非CEO高管的独立性水平与企业的金融化水平呈显著的倒U形关系。进一步的研究发现,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对二者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从作用机制可以发现,当非CEO高管的独立性水平低于阈值时,非CEO高管的“自利性动机”促使企业持有更多的金融资产以提升个人收益;当非CEO高管的独立性水平高于阈值时,非CEO高管将更加关注企业发展和个人职业前景,从而抑制企业金融化的短视行为。研究结论对丰富企业金融化及管理层内部治理的相关文献及推动企业优化上市公司管理层结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鲁清仿  王艺倬  
本文以2010—2021年A股上市的非金融行业公司为样本,实证研究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收费的影响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收费产生显著正向影响;在调节效应上,经由前“十大”注册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公司,实体企业金融化对审计收费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在中介效应分析中,实体企业金融化通过增加管理层与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来提高审计收费。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一涛  刘津  
具有财务背景的高管往往更加保守稳健,盈余也更加稳定,预期财务背景高管会投资较少的金融资产。文章利用2009—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验证这一预期,并且在控制上一期金融资产投资、控制高管金融背景后该结论保持不变。对其中影响机制检验发现,高管财务背景有助于提升企业的融资能力,进而降低了金融资产投资这一替代性决策。此外,文章发现在高管权力更大、行业竞争程度更激烈时,高管财务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的抑制作用更显著。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常筠依  周媛媛  朱喜安  
在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探究企业管理者特征和金融资产配置决策至关重要。文章在实体企业金融化相关理论、高阶梯队理论和相关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2007—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实体企业CEO金融背景与资产金融化的关系。研究发现:CEO金融背景对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比例有显著提升,通过内生性检验和稳健性检验后上述结论仍然成立。进一步利用DEA-Tobit模型测算实体企业管理者能力,通过构建调节效应模型研究发现,管理者能力在CEO金融背景和资产金融化之间起到显著正向调节作用,企业管理者能力越强,越有助于有金融背景的CEO提升企业资产金融化程度的决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叶建华  摆上毅  
在金融业同实体企业利差较大、实体企业竞争加剧、生产资料成本上升、外贸下滑压力加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实体企业加大了金融资产投资力度,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现象明显,这种现象产生的经济后果日益引起理论和实务界的关注。文章分析并实证检验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的资产定价效应,发现实体企业脱实向虚会导致公司股票在当前被显著高估,并在下期产生显著为负值的超额收益率。文章丰富了实体企业脱实向虚经济后果的研究,对提高实体企业金融资产投资监管效率具有一定的政策启示意义。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杜勇  何硕颖  陈建英  
当前"脱实向虚"经济问题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微观主体层面表现为许多非金融企业金融化现象。文章研究了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基于2007~2017年我国A股上市非金融公司的研究发现,企业金融化程度越高审计定价越高,进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该结论依然成立。进一步考察后发现,在由高审计质量事务所审计时及在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地区时,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更为显著,但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之间无明显差异。而且金融资产种类越复杂,审计定价越高。通过机制分析发现,企业金融化通过正向影响公司的代理成本增加了审计风险和审计复杂性,提高了审计费用。文章丰富了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相关研究,为审计定价决策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席龙胜  万园园  
以2007-2018年我国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讨并实证检验企业金融化、内部控制与审计定价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定价正相关,内部控制在企业金融化与审计定价之间的正相关关系中发挥负向的调节作用;企业金融化主要是通过影响审计业务复杂度进而影响审计定价;企业金融化对审计定价的正向影响在企业规模越大、受融资约束越高、内部控制缺陷越严重的企业更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胡秋阳  张敏敏  
在现代企业制度及治理体系下,满足股权和债权投资者的资本报酬率要求成为企业首要任务,故而企业始终面临资本成本压力。金融领域的高利润不仅是实体企业金融化的逐利诱因,还通过推高资本成本而成为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压力因素。高资本成本会减少满足实体企业成本要求的实业投资机会,促使其通过金融投资获益以减缓资本成本压力。基于2007—2020年非金融上市公司样本的实证结果支持了这一结论,而且权益资本表现出比债务资本更高的逐利性,给企业施加更强的成本压力,进而加剧企业金融化程度。进一步分析表明,不同所有权性质、盈利能力和资产专用性的企业在资本成本压力对其金融化的影响中存在异质性;行业垄断、套利空间等市场因素也由于关系到作用机制的发挥而在双方关系中表现出一定的调节效应。上述结论为通过“金融让利”及“节制资本”以促进实体企业“脱虚返实”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张俊民  胡国强  
基于高管角色视角,考察公司高管审计背景对审计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高管无审计背景的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对高管有审计背景的公司并没有收取明显不同的审计费用,这主要是由于审计师察觉到具有审计背景的高管的角色差异并将这一角色差异反映在审计定价中。进一步的分类回归发现:会计师事务所对决策高管尤其是执行董事与财务总监具有审计背景的公司收取了相对较高的审计费用,但对监督高管尤其是独立董事具有审计背景的公司收取了相对较低的审计费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