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5665)
- 2023(22424)
- 2022(18527)
- 2021(17277)
- 2020(14712)
- 2019(33209)
- 2018(32630)
- 2017(62433)
- 2016(33982)
- 2015(37973)
- 2014(37711)
- 2013(37072)
- 2012(33730)
- 2011(29677)
- 2010(29802)
- 2009(27754)
- 2008(26790)
- 2007(23603)
- 2006(20532)
- 2005(18097)
- 学科
- 济(131702)
- 经济(131544)
- 业(112323)
- 管理(107415)
- 企(98866)
- 企业(98866)
- 方法(59830)
- 数学(49396)
- 数学方法(48794)
- 财(47476)
- 农(40216)
- 中国(39912)
- 业经(37799)
- 制(30661)
- 融(29504)
- 金融(29496)
- 务(29487)
- 财务(29398)
- 财务管理(29332)
- 银(29029)
- 银行(28954)
- 企业财务(27873)
- 行(27715)
- 农业(27711)
- 地方(27436)
- 学(26886)
- 理论(25116)
- 技术(23363)
- 贸(23073)
- 贸易(23056)
- 机构
- 学院(472295)
- 大学(469163)
- 济(186960)
- 管理(185134)
- 经济(182998)
- 理学(159768)
- 理学院(158049)
- 管理学(155185)
- 研究(155010)
- 管理学院(154347)
- 中国(122567)
- 京(99284)
- 科学(97658)
- 财(94269)
- 农(85544)
- 所(78271)
- 业大(74111)
- 财经(72310)
- 中心(72165)
- 研究所(71094)
- 江(70698)
- 农业(67375)
- 经(65773)
- 北京(61699)
- 范(58594)
- 师范(57879)
- 州(56626)
- 经济学(56444)
- 院(56371)
- 财经大学(53574)
- 基金
- 项目(322585)
- 科学(252782)
- 基金(234014)
- 研究(231399)
- 家(205870)
- 国家(204099)
- 科学基金(175197)
- 社会(146142)
- 社会科(138507)
- 社会科学(138471)
- 省(127307)
- 基金项目(123777)
- 自然(115351)
- 自然科(112730)
- 自然科学(112698)
- 自然科学基金(110675)
- 划(106596)
- 教育(106495)
- 资助(96016)
- 编号(93320)
- 成果(74811)
- 重点(72453)
- 部(69982)
- 创(68338)
- 发(68294)
- 课题(64576)
- 创新(63510)
- 科研(62245)
- 国家社会(60483)
- 教育部(59791)
- 期刊
- 济(204178)
- 经济(204178)
- 研究(136219)
- 中国(92663)
- 学报(79984)
- 农(78433)
- 财(78388)
- 管理(70791)
- 科学(70689)
- 大学(60464)
- 学学(57606)
- 农业(52883)
- 融(50294)
- 金融(50294)
- 教育(47935)
- 技术(41014)
- 财经(35875)
- 业经(35315)
- 经济研究(32566)
- 经(30868)
- 业(29338)
- 问题(26721)
- 版(24170)
- 技术经济(22918)
- 科技(22696)
- 财会(21864)
- 现代(21376)
- 商业(21094)
- 理论(20827)
- 业大(20597)
共检索到6985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郑淑霞 张晓明
为规避因主营业绩持续亏损而被退市,企业可能会选择进行金融投资,但此举可能诱发资本“脱实向虚”,过度时甚至会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利用面板数据模型,研究金融化水平对亏损上市企业不同类别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整体上市公司的金融化水平呈现持续上升趋势,且主营绩效亏损企业的金融化水平显著高于主营绩效良好的企业。金融化水平与亏损企业的绩效呈线性结构关系。短期金融投资的正收益超过了其对短期主营绩效的挤出效应,综合表现为短期正向绩效;长期金融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未能弥补其对长期主营绩效的挤出效应,综合表现为长期负向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产品市场竞争在二者之间体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研究结论有助于企业家厘清金融投资和实业投资的长期平衡关系,促进主营绩效亏损的企业重视主业经营,同时也为监管部门制定政策防止资本“脱实向虚”提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彭前元
亏损企业路在何方彭前元当前,企业通过转换经营机制,深化内部改革,其亏损额都得到了有效地遏制.但由于"沉疴"根深蒂固,扭亏增盈工作发展极不平衡,有的甚至形成恶性循环,亏损愈来愈严重,已资不抵债.索析扭亏之路,已刻不容缓.黑洞无底之亏损国有企业亏损面大、...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林国强
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开始了金融化活动。在此背景下,中国也存在经济金融化趋势,非金融企业金融化问题日益凸显。文章以2008年12月31日至2018年12月31日中国A股上市旅游业企业数据为研究对象,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非金融企业资产金融化对财务绩效的影响进行探讨。文章研究发现,非金融企业资产金融化对企业的经营业绩有抑制作用。
关键词:
非金融企业 资产金融化 财务业绩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道根
国有亏损企业破产难、重组难的一个突出问题,是长期累积的债务负担过大。庞大的债务不仅使其承受沉重的利息负担,而且严重影响其吸收、筹集外部资金的能力。还不断造成日益增大的资金、产品积淀,企业运营陷入困境难以自拔,破产因债权人太多很难破掉,兼并因债务过大无人敢兼并。因此。如何处理债务问题。探索合适的途径,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崔兵 杜绘策
本文以2012年至2020年沪深A股实体企业为样本,实证分析不同类型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绩效的影响,并基于烙印理论研究高管金融背景对企业金融化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短期金融资产对于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蓄水池”效应,而长期金融资产则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表现为“挤出”效应。总体而言,企业金融化对企业绩效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表现为“蓄水池”效应。基于高管金融背景的分析表明,具有金融背景的高管会抑制短期金融资产对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及长期金融资产对企业绩效的负向影响,总体上,具有金融背景的高管会抑制企业金融化对于企业绩效的正向影响。
关键词:
企业金融化 高管金融背景 企业绩效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世兴 刘旭原 万琳
以2011—2022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考察过度金融化对实体经济财务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过度金融化与实体经济财务业绩呈负相关性,即过度金融化行为会严重降低实体经济财务业绩,产生“挤占”效应。异质性分析发现,处于成长期和成熟期阶段以及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的样本企业,过度金融化对财务业绩的“挤占”效应更加明显。文章为企业过度金融化行为对实体经济造成的危害提供了微观层面的经验证据,并且为政府引导我国市场经济“脱虚返实”提供了合理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
过度金融化 实体经济 财务业绩 生命周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刘红霞 周晓敏 李任斯
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结构具有高股本、高资本公积、低盈余公积与高负向未分配利润并存的失衡特征。合理设计历史亏损企业所有者权益内在结构,既有利于协调股东、债权人、管理层之间的契约关系,又有利于提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7—2016年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发现,对历史亏损企业而言,历史亏损越高,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股本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好;资本公积(特别是股本溢价)越大,债权人利益保护程度越差;盈余公积占比较小,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没有显著影响。本文研究聚焦历史亏损企业,首次从所有者权益结构视角探讨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旨在为国家政策制定提供经验证据。
关键词:
历史亏损 债权人利益保护 所有者权益结构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国有亏损企业破产、倒闭与产权流动研究上海社科院市场经济研究中心一、国有企业扭亏思路的战略性调整部分国有企业长期亏损是制约、影响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的老大难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有企业的亏损数额长期保持在占国企数总量三分之一的水平之上。帐面亏损额居...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俞永法
税务管理要注重亏损企业亏损额的纳税调整俞永法所得税的纳税调整,是指税务机关对企业税前会计利润和纳税所得之间由于计算口径或计算时间不同而产生的差额,在缴纳所得税时,按照税收规定进行的调整。盈利企业所得税的征收历来是各级税务机关和税收专管员的工作重点,尤...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广奇 崔西桃
以我国沪深A股上市企业中1 177家非金融企业2016—2021年共6年的平衡面板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动态面板模型,用系统GMM两步法实证检验了企业金融化对财务柔性的总体影响和在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影响,并进一步探讨了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化程度的加深显著增强了企业的财务柔性,蓄水池效应明显,但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影响差异较大,震荡期的影响最小(0.097),其次是成长期(0.102)、初始期(0.122),成熟期较大(0.137),衰退期的影响最大(0.262),约成熟期的两倍。进一步研究发现这种影响存在债权融资和股权融资门槛效应。债权融资为双门槛,呈现出倒U型关系,随着债权融资增高,促进作用逐渐转变为削弱作用。股权融资为单门槛,跨过门槛值后,金融化对财务柔性的促进作用增强。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笃池 贺玉平 王曦
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企业金融化已成为近年来中国非金融企业发展的重要趋势。该文以2008-2014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基于SuperSBM模型的三阶段组合效率法剔除管理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后,测度了经营性业务全要素生产率,进而构建了滞后一到三期的回归模型,并用该模型分析企业金融化在总量和增量上对实体企业经营性业务生产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无论在总量还是增量上,企业金融化对经营性业务的全要素生产率都存在抑制效应,并且这种效应在国企与非国企中都存在。具体而言,金融化程度造成的抑制效应长期存在,且对国企的抑制效应更加明显;提升金融资产投资强度对国企和非国企的影响在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均存在差异...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俊韡 罗海东 张苹苹
鉴于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的收益存在巨额利差,目前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利率市场化正是发挥市场竞争的作用,由市场力量锚定资金价格,利率市场化的推进会逐步破除金融投资与实体投资的利差鸿沟。选取沪深A股上市的实体企业为样本,实证考察了利率市场化对实体企业金融化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利率市场化会抑制实体企业金融化,利率市场化会通过提高实体企业负债合理性、缩减金融投资超额收益及加强银行债权治理三条路径作用于实体企业金融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席雅峰 姚云琦
对于亏损企业股权价值的评估是处置这些不良资产的重要前提。传统股权评估方法在评估亏损企业股权时存在诸多局限。因此有必要寻找一个更为合理的评估方法。本文用期权方法来看待和评估亏损企业的股权价值,希望能有助于对亏损企业股权价值的评估。
关键词:
期权 不良资产 股权评估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朱琴琴
随着资本市场的发展及实体投资收益率下降,实体金融化趋势明显。随着企业的金融化程度不断加深,对实业的经营存在“挤出”效应,导致企业的经营偏离主营业务,出现实体产业空心化现象。在此背景下,文章研究我国实体企业金融化问题,包括金融化对实体企业的财务后果,希望对引导和规范企业金融化行为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实体 金融化 财务后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