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735)
- 2023(6252)
- 2022(4867)
- 2021(4514)
- 2020(3612)
- 2019(8051)
- 2018(7321)
- 2017(13878)
- 2016(7722)
- 2015(8681)
- 2014(8665)
- 2013(8144)
- 2012(7161)
- 2011(6196)
- 2010(6492)
- 2009(6140)
- 2008(6481)
- 2007(6062)
- 2006(5351)
- 2005(5027)
- 学科
- 企(63721)
- 企业(63721)
- 业(57287)
- 管理(44941)
- 济(34431)
- 经济(34365)
- 财(18353)
- 业经(17914)
- 务(16447)
- 财务(16446)
- 财务管理(16443)
- 企业财务(15637)
- 方法(14176)
- 技术(12252)
- 企业经济(11669)
- 理论(9938)
- 经营(9661)
- 技术管理(9604)
- 划(9473)
- 和(9457)
- 策(9098)
- 制(8907)
- 体(8836)
- 决策(8046)
- 计划(7340)
- 数学(7333)
- 数学方法(7209)
- 经济理论(7152)
- 农(6658)
- 体制(6580)
- 机构
- 学院(113909)
- 大学(108757)
- 管理(49458)
- 济(46470)
- 经济(45571)
- 理学(42372)
- 理学院(41983)
- 管理学(41482)
- 管理学院(41259)
- 研究(29454)
- 中国(24011)
- 财(23927)
- 京(21421)
- 财经(18908)
- 江(18437)
- 经(17019)
- 商学(15452)
- 商学院(15302)
- 科学(14932)
- 州(14603)
- 中心(13881)
- 财经大学(13796)
- 范(13290)
- 经济学(13280)
- 北京(13228)
- 师范(13210)
- 所(13206)
- 经济管理(12277)
- 业大(12192)
- 经济学院(11992)
- 基金
- 项目(69995)
- 科学(57854)
- 研究(56587)
- 基金(51545)
- 家(42485)
- 国家(41889)
- 科学基金(38830)
- 社会(37594)
- 社会科(35503)
- 社会科学(35494)
- 省(28556)
- 教育(27471)
- 基金项目(26708)
- 编号(23952)
- 自然(23499)
- 自然科(23057)
- 自然科学(23051)
- 自然科学基金(22745)
- 划(22597)
- 资助(19751)
- 成果(19724)
- 业(18167)
- 创(17396)
- 课题(16214)
- 项目编号(16165)
- 制(15992)
- 创新(15726)
- 性(15646)
- 部(15619)
- 国家社会(15268)
共检索到1730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甘宜涛
校企合作难以深入已然成为制约校企合作培养人才深入开展的重要因素。学界的研究更多地站在学校、企业两大主体的立场探究如何提升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实习生身份的视角入手,可与已有的研究形成互补关系,为提升企业参与校企合作参与度提供新的路径。作为校企合作的直接参与者,实习生应该以“准员工”的身份在企业中实习,通过对“准员工”的自主管理保障企业的合法权利,激励企业积极主动参与校企合作。为了保障实习生在企业实习期间“准员工”的身份得以明确,必须通过法律赋予实习生“劳动者”的身份、延长实习时间与增加工学交替频率相结合、优化实习程序。
关键词:
准员工 校企合作 实习生身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汪建云 王其红
高职教育的公益性、跨界性和主体多元性,要求高职教育必须走政府、学校、企业联动协作的发展之路。但我国高职教育在政校企协同合作中,主体联动缺乏内在动力,校企合作教育缺乏刚性制度,人才协同培养缺乏平台支持。产学研联盟具有政校企协同特性,依托产学研联盟的平台优势,可以建立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机制,形成稳定的校企合作教育模式,拓展高职教育的服务域和发展域。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谈心 聂伟
作为文凭社会中接受较低学历教育的高职学生容易陷入身份认同的困境和焦虑中。高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困境主要表现为标签规训下的身份焦虑、价值遭遇贬抑的身份歧视以及圈层边界难以跨越的身份固化。从教育社会学角度看,高职学生的身份认同困境实质上是学历符号逻辑支配下的产物,教育成层是引发高职学生身份认同困境的隐秘机制,群体性自我认同较低与自我价值迷失导致了身份焦虑,上升流动渠道受限导致个体意义价值贬损以及文凭社会对学历身份的强化制造了圈层和流动壁垒。为此,化解身份认同危机,需要优化职业教育生态,激发高职学生内生发展潜能;需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升高职学生自我价值认同;需要重构教育成层逻辑,加快建设技能型社会。
关键词:
高职学生 身份认同 身份固化 身份期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雅秋 李桂平
山西要想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就需要深入研究其内在逻辑,具体分析其现实困境,并寻找相应的突破路径。山西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的内在逻辑是"四个革命和一个合作"之间的相互关系。现实困境为:绩效考核指标有待完善,能源消费依然严重依赖煤炭,非煤能源供给比例有待提升,能源技术革命缺乏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能源体制革命阻碍太多,对外合作速度较慢。山西要想打造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必须摆脱现实困境,可采用以下方法:科学构建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推进煤炭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增加非煤能源供给比例;强化科技创新与人才支撑;加快国有企业改革,构建开放的能源市场体系;加快对外合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洪波 严洪广
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是一种融合产业界、教育界和学术界的组织形式,旨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组建逻辑是:战略引导与教育体系构建的统筹逻辑、产业升级与校企融合发展的共赢逻辑、行业需求与技能人才供给的匹配逻辑。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在实践中面临政策层面、理论层面和操作层面等现实困境,应将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政策支持体系、组织网络、治理结构和价值体系等方面作为突破路径,进一步完善顶层设计和政策支持、强化行业引领和需求导向、深化校企合作和资源共享,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和技术支持,推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可持续发展。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培 南旭光
传统的职业教育治理模式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因信息孤岛造成的治理过程数据失真、因信息黑箱拖滞造成的治理主体动力积聚、因信息不对称造成的治理决策失灵、因静态碎片化削弱了治理预期成效等现实困境。大数据则可以从不同角度变革职业教育治理环境支撑、改造治理网络系统、优化治理发展格局、激发制度政策创新等,从而成为职业教育治理创新的关键应用和新途径。建议应围绕推进职业教育整体动态协同治理设计与改革、建立职业教育开放性大数据管理系统与模式、汇聚职业教育多元主体参与治理智慧与共识、建构大数据驱动职业教育治理的框架与机制等设计突破路径,以期推进我国职业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五七
该文系统阐释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剖析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的责任界定不清、盈利模式不成熟、第三方进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培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环境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绩效评价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共治与社会善治等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社会共治
[期刊] 改革
[作者]
黄朝椿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全面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新引擎。数字技术作为推动社会转型发展的重要力量,通过集聚生产要素、发挥驱动作用、重构治理方式、畅通信息渠道、更新发展路径,推动乡村在产业转型升级、人力资本价值提升、乡村文化资源传承创新、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生成、乡村治理联动融通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数字技术所包含的技术要素、技术原理、技术规范与乡村发展实现了全方位的深度融合,使乡村各领域呈现新的特征与内涵。数字技术在催生乡村变革新文明、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新的转型道路与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面临着产业可持续发展支撑不足、数字化人才培养效果不佳、数字文化品牌建设滞后、生态建设技术运用不到位、治理冲突导致共治失效等难题。摆脱数字技术赋能过程中存在的现实困境,实现数字技术的赋能效应真正由简单的生产生活便利向“颠覆性”全面革新的转变,需聚焦兴产业、育人才、塑乡风、净生态、强治理,通过强化产业支撑、做好人才培育、重塑乡风特色、优化生态管理、强化治理方式等进行纾困引导,推动乡村数字化转型及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
关键词:
数字技术 乡村振兴 农业农村现代化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张远 杨艳平
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关键途径,亦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抓手。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动力变革、质量变革与治理能力变革。然而,农业农村科技属性不强、涉农资金短板凸显、人力资源难以盘活、农业农村治理能力不足等因素影响了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实践效果。对此,需遵循科技强农、金融兴农、人才助农、基层联农的总体思路,不断优化农业科技创新布局、扎实推进涉农资金投入、完善优质人才培养体系、打通农业农村现代化治理路径,全面推动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转型。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荣军 赵磊磊
随着教育信息化进程不断推进,智能技术的战略地位愈发凸显,智能时代院校教学质量监测成为职业院校创新发展的关键路径。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测的基本逻辑主要体现在价值、事实、需求和管理四个层面。目前,智能时代职业院校教学质量监测存在智能监测的人文关怀意识亟待加强、教学质量智能化评估缺乏高质量的证据支撑、教学需求的智能诊断与反馈机制不健全、基于数据智能的质量管理缺乏人力支持四个方面的实然困境。为此,应以人文与技术相融为取向驱动教学质量智能监测、推进基于循证理念的教学质量风险预警与化解、构建面向质量生成的教学需求智能诊断与反馈机制、创设基于人智协同的教学质量管理服务体系。
关键词:
智能时代 职业院校 教学质量 质量监测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申始占 王鹏飞
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发展高质量的乡村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乡村旅游的人口反虹吸效应、经济提振效应和基建带动效应能够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形成有效衔接,并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顺利实现。然而,在两者衔接的路径中,乡村旅游业又存在市场发育不健全、产业联动效应不明显以及战略衔接不系统的问题。通过在微观、中观和宏观层面的多层次分析,乡村旅游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改革路径为:微观层面以市场培育为核心,兼顾生态文明、创新竞争、可持续发展等重点领域;中观层面积极发挥政府的产业引导作用,探索现代化农业、轻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系统发展模式;宏观层面以中央政策为核心,因地制宜论证各项战略在本区域的有效衔接路径。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周五七
该文系统阐释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的理论基础和主要模式;剖析了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存在的责任界定不清、盈利模式不成熟、第三方进入及退出机制不健全等问题;并提出了政府要加快职能转变,培育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市场环境和价格形成机制,健全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绩效评价机制,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环境污染治理,完善公众参与环境污染治理的法律制度和配套措施,实现环境污染治理的社会共治与社会善治等建议。
关键词:
环境污染 第三方治理 社会共治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华 张燕 魏小华
适应性研究是新阶段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需求和逻辑使然。从“职能—方法—本质”这三个层面看,职业教育在教育组织形式、基本育人逻辑和人的全面发展认知的适应性呈现出由表及里、循序递进的特征和规律。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归根结底是让职业教育回归人的全面发展。但职业教育同时又面临类型定位过程曲折、教育逻辑偏离和工具理性主义桎梏的困境,其适应性又表现出时代性与现实性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从历史和现实关照出发,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构建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坚持兼容并蓄,延伸职业教育的维度和视野;坚持特色引领,构建多元一体的产教融合体系;坚持德技双修,融入审美教育和人文关怀。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左伟
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都需要有强大的科学技术作为支撑,需要培育和扩大更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创新技术平台及创新服务体系建设,这些目标的实现仅仅依靠官办型孵化器远远不够,需要充分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孵化器建设、推动民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蒋家宁 伍雪辉
在职业院校中,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掌握通常被视为实习生发展的核心问题,而实习生身份通常被置于核心议题之外。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对于职校实习生,特别是那些正置身于真实工作情境中的实习生而言,身份认同问题并非次要问题。
关键词:
职校实习生 身份认同 实习企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