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355)
2023(9322)
2022(7978)
2021(7610)
2020(6514)
2019(15073)
2018(14721)
2017(29481)
2016(15216)
2015(16780)
2014(16357)
2013(15905)
2012(14008)
2011(12028)
2010(11450)
2009(10199)
2008(9756)
2007(7944)
2006(6502)
2005(5115)
作者
(37046)
(31008)
(30980)
(29669)
(19532)
(14678)
(14162)
(12251)
(11732)
(10742)
(10457)
(10375)
(9588)
(9482)
(9465)
(9315)
(9267)
(9113)
(8902)
(8700)
(7480)
(7367)
(7297)
(7246)
(7107)
(6917)
(6536)
(6466)
(6034)
(5991)
学科
(58776)
经济(58716)
管理(45767)
(44294)
(36448)
企业(36448)
方法(32842)
数学(29773)
数学方法(29412)
(21672)
(20882)
税收(20229)
(20057)
(15927)
中国(14557)
(12450)
财务(12413)
财务管理(12391)
企业财务(11796)
业经(11729)
(11255)
贸易(11252)
农业(11014)
(10970)
地方(9360)
(9130)
技术(9098)
(8867)
理论(8719)
(8612)
机构
学院(197119)
大学(196806)
(83868)
管理(82968)
经济(82490)
理学(73839)
理学院(73173)
管理学(71986)
管理学院(71620)
研究(55526)
(44614)
中国(42253)
(37530)
财经(35404)
(32484)
科学(31484)
中心(27109)
经济学(27017)
财经大学(26797)
(26583)
业大(25968)
经济学院(24736)
(24454)
(23749)
(23221)
师范(23013)
商学(22571)
北京(22448)
商学院(22368)
经济管理(21977)
基金
项目(142325)
科学(115198)
基金(107813)
研究(105663)
(92431)
国家(91697)
科学基金(81647)
社会(70703)
社会科(67314)
社会科学(67300)
基金项目(57715)
(53554)
自然(52228)
自然科(51156)
自然科学(51144)
自然科学基金(50243)
教育(49157)
(45265)
资助(43137)
编号(42296)
(32798)
成果(32725)
重点(31208)
(30703)
国家社会(30364)
教育部(29406)
人文(29136)
(29060)
创新(28691)
(28129)
期刊
(77981)
经济(77981)
研究(57072)
(35133)
中国(30212)
管理(28445)
学报(25425)
科学(24197)
大学(20573)
(19894)
学学(19685)
技术(17238)
财经(16367)
教育(15981)
(15619)
(15347)
(13941)
经济研究(13846)
农业(13713)
税务(13615)
(13169)
金融(13169)
业经(12958)
财会(10635)
问题(10543)
统计(9226)
理论(9138)
技术经济(8966)
会计(8861)
商业(8806)
共检索到2691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旭升  
目前,学界和实务界对实习报酬应税税目的认识仍莫衷一是。实习报酬应税税目的认定不仅仅是税法问题,援引税法相关规定不可避免地面临解释困境;而以劳动法的视角来审视,这一问题实则为实习生与实习单位是否构成劳动关系的辩争。劳动关系的判定标准颇多,但其与劳务关系之实质区别为"从属性",而非劳动合同之有无。认定实习报酬应税税目时,应优先适用特定外观条件的形式标准,较难或无法判定劳动关系是否存在时,再适用"从属性"的实质标准。即若构成劳动关系,推定为工薪所得;反之,为劳务所得。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李孝保  
"雇佣"或"资本雇佣劳动"是劳动关系的本质。基于这一本质特征,"劳动者"应从狭义的角度,而"用人单位"则应从广义的角度进行界定。我国当前立法和实践对劳动者的界定标准具有政策性、多元性及滞后性等问题;对用人单位的界定标准则体现为体制化和单一化等问题。重构劳动关系的界定标准,须以"资本雇佣劳动"这一劳动关系本质为核心,并结合我国社会、经济及劳动力市场发展现状和趋势进行,以促进和谐劳动关系及和谐社会构建。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蒋琳  
我国自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宏观税负占GDP比重有所增加,而劳动报酬在GDP的占比却略有下降。针对这一现象,本文首先对我国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理论分析,然后分析了我国宏观税负水平及劳动报酬占GDP比重的现状,继而对宏观税负与劳动报酬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最后针对分析结论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李林木  
面对我国加入WTO后跨国纳税人将越来越多的趋势,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居民身份判定标准急需改革。本文提出,应从我国税收主权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借鉴WTO成员国(尤其是发展中成员国)的经验,修改我国个人所得税居民身份判定标准,规定居民与非居民身份的变更原则,并改革涉外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山虎  杨俊青  
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报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他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报酬因子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呈"U"型曲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山虎  杨俊青  
在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和实现过程中,报酬和员工的能力是关键性的前置变量,采用总体报酬代替报酬,人力资本投资代替员工能力,通过分析来自全国26个省份的1151份调研样本来研究不同变量对企业和谐劳动关系的影响机理和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总体报酬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显著正相关,其中人力资本投资在其他二者之间发挥部分中介作用。报酬因子与人力资本投资、和谐劳动关系呈"U"型曲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建文  
文章在广东省2002年、2007年投入产出表和2005年投入产出延长表的基础上,对各行业人均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同步性和潜力进行分析,还利用1979年以来时间序列数据运用协整分析和误差修正模型研究了劳动报酬与劳动生产率的长期和短期关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孙慧文  
对劳资契约剩余占有的不均是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较低的重要表现,谈判空间、谈判能力是影响劳动者契约剩余多寡的重要因素。不完全劳资契约条件下的剩余权利构成劳资双方的谈判空间,契约剩余份额的多寡取决于剩余权利在劳资双方之间的配置。在既定的供求关系下,剩余权利的配置取决于劳资双方谈判能力的相对高低。本文主要从谈判空间与谈判能力对劳资契约剩余的作用机制着手,阐明我国劳动者谈判能力较低、契约剩余份额较小的主要原因,为提高初次分配中劳动者报酬水平提供新的思路。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秦道友  
案情简介某乳业公司要求所有送奶员都需签订《××公司送奶入户合作协议》,该空白协议主要内容如下:甲方(乳业公司)委托乙方(送奶员)配送甲方系列乳制品;乙方专门为甲方系列产品在××区域范围内提供配送服务;乙方以自己的名义为甲方提供送货服务,乙方独立提供服务,不属于甲方的工作人员,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石子印  
按照税权划分,地方税有税收自主权与收益权两类标准。在不同的标准下,地方税的配置机理也存在差异:前者关注税种的流动性与受益性,后者则是关注区域财力均衡与对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基于现实条件的约束,中国地方税应该按照收益权标准来配置,其主体是地方政府对增值税的共享部分,地方政府的独享税种只是发挥补充作用。因此,地方税体系重构的核心在于增值税分享机制的改革。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郑丽珍  
劳动标准议题是"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谈判最有争议的议题之一。鉴于美国、加拿大和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实践在处理劳动标准问题方面已经积累比较成熟的经验并且对其他谈判方的贸易协定实践形成较大的影响,可以认为谈判主要是这三个国家的既有实践之间的相互竞争与妥协,并在此基础上达成能够为其他谈判方所接受的方案。目前谈判事实上围绕要求最严格的美国建议文本展开,TPP劳动标准规则的内容因此将主要取决于美国对其既有实践的让步程度。尽管如此,其他谈判方可以通过弱化义务和授权争取有利于本国的谈判结果。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高文茹  宗刚  
一、审计重要性的概念 审计重要性是现代审计理论和实务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决定审计风险以及检查范围、程序的直接依据之一。由于受审计时间和审计成本等方面因素的影响,现代审计广泛运用审计抽样方法。在这种条件下,审计人员不可能就会计报表的所有方面发表审计意见,而只能就所有被审事项的重要方面发表审计意见。所谓“重要方面”,就是影响财务报表整体可信性判断的重大事项。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刚  
价格新常态是PPI、生产资料价格长期下降,CPI持续温和上涨,食品、居住、服务价格刚性上涨。因此,应定量分析三类价格刚性上涨明显掩盖经济通缩程度。当前,通缩判定标准需上调1个点,即CPI涨幅连续3个月低于1%。判定标准联动调整,指标多元佐证,渠道防止单一。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崔保军  
从目前专家学者关于企业并购成功与失败的研究结果来看,国外并购的失败率在60%以上,国内并购成功率仅为20%左右。文章根据西方管理学派的协同效应理论和马克思的社会平均利润率理论,得出应以"并购能否带来更多的社会财富"、"并购后企业经营业绩是否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作为判定企业并购成败的基本标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