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6)
- 2023(11189)
- 2022(9450)
- 2021(8548)
- 2020(6835)
- 2019(15498)
- 2018(15302)
- 2017(29294)
- 2016(15487)
- 2015(17222)
- 2014(17394)
- 2013(17205)
- 2012(16621)
- 2011(15497)
- 2010(16094)
- 2009(15115)
- 2008(14699)
- 2007(13360)
- 2006(12549)
- 2005(11916)
- 学科
- 济(88172)
- 经济(88108)
- 管理(45013)
- 业(39995)
- 企(29950)
- 企业(29950)
- 地方(27573)
- 中国(24967)
- 方法(24137)
- 农(22116)
- 数学(20917)
- 数学方法(20706)
- 业经(17944)
- 环境(16777)
- 地方经济(16404)
- 学(15684)
- 财(15136)
- 农业(14988)
- 制(14112)
- 融(13686)
- 金融(13686)
- 贸(13405)
- 贸易(13393)
- 银(13329)
- 银行(13321)
- 发(13294)
- 行(13084)
- 易(12821)
- 策(12164)
- 划(10740)
- 机构
- 学院(230619)
- 大学(226783)
- 济(107995)
- 经济(105776)
- 研究(87951)
- 管理(84534)
- 理学(70338)
- 理学院(69497)
- 中国(68766)
- 管理学(68530)
- 管理学院(68077)
- 科学(49954)
- 京(49854)
- 财(48538)
- 所(44651)
- 研究所(39677)
- 中心(39487)
- 江(37865)
- 财经(36691)
- 农(35677)
- 经济学(33546)
- 经(33054)
- 北京(32558)
- 范(32197)
- 师范(31959)
- 院(31510)
- 州(30263)
- 经济学院(29645)
- 业大(29256)
- 省(27279)
- 基金
- 项目(140765)
- 科学(111377)
- 研究(107351)
- 基金(100292)
- 家(85556)
- 国家(84778)
- 科学基金(72789)
- 社会(70191)
- 社会科(66578)
- 社会科学(66564)
- 省(55678)
- 基金项目(51658)
- 教育(47800)
- 划(46305)
- 自然(43573)
- 编号(43421)
- 自然科(42459)
- 自然科学(42448)
- 自然科学基金(41645)
- 资助(41644)
- 发(37213)
- 成果(36339)
- 课题(31938)
- 重点(31857)
- 发展(31002)
- 部(30849)
- 展(30497)
- 创(28876)
- 国家社会(28750)
- 创新(27104)
- 期刊
- 济(138510)
- 经济(138510)
- 研究(79848)
- 中国(54827)
- 财(35242)
- 农(34591)
- 管理(34305)
- 科学(29657)
- 学报(28860)
- 融(28781)
- 金融(28781)
- 教育(26264)
- 农业(23538)
- 大学(22798)
- 经济研究(22732)
- 业经(21761)
- 学学(21434)
- 技术(21245)
- 财经(18871)
- 问题(17599)
- 经(16449)
- 贸(14176)
- 国际(13268)
- 技术经济(12961)
- 世界(12956)
- 业(11613)
- 现代(11450)
- 商业(11275)
- 统计(11145)
- 经济问题(11058)
共检索到385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英锋 吕德宏
我国的经济适用住房政策为满足城镇居民住房需求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全国经济适用房的建设规模、投资额还是严重欠缺的,根本无法满足广大中低收入家庭住房消费的需求。文章以陕西省宝鸡市经济适用房发展为例,分析宝鸡市经济适用房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等角度进行深层次原因分析,提出土地供应、住宅产业化建设、加强和完善政策体系建设等解决对策,以期对政府部门在经济适用房政策发展方面有所推动和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经济适用房 住房保障 对策 宝鸡市
[期刊] 生态经济(学术版)
[作者]
夏显力 甘奇慧
利用宝鸡市1998~2007年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数据,运用Costanza生态服务价值计算公式,计算了全市1998~2007年的生态服务价值,再结合宝鸡市1998~2007年的GDP变化情况,得出宝鸡市1998~2007年生态经济协调度动态变化情况。然后对宝鸡市不同区(县)及不同区域1998~2007年的生态经济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并结合宝鸡市的实际情况对其变化做出解释。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焕勋
县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近年来,陕西省宝鸡市积极实施“土地向产业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的措施,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建设,全市县域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绵阳市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张军涛
城市生态环境是城市形成和持续发展的支持系统。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把城市作为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进行城市区域的综合性研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文章从系统综合的角度对保定市城市环境与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定量评价,提出了使之进一步协调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城市 生态环境 经济发展 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蒋溢
[目的]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其生态环境彼此相互联系与制约,构成一个统一整体,区域可持续发展是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方法]文章运用协调发展理论,通过构建生态环境与经济系统的指标体系和协调度评价模型,分析绵阳市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时间变化特征。[结果]研究表明,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协调性状况在时间维度上大致分为3个阶段:(1)2000~2007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级共生阶段,整体属于生态脆弱型;(2)2008~2011年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发展趋势都比较良好,整体处于同步发展阶段;(3)2012~2014年,生态环境再度恶化,两者再次处于低级共生阶段。[结论]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继续坚持退耕还林、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步伐、推进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建立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制度、建设生态集约与生态文明城市等对策建议,以期为保障绵阳市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生态环境 经济 协调发展 绵阳市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江霞 文传浩 兰秀娟
经济系统是一个动态复杂性系统,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环境承载力等因素都会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轨迹。文章阐述了重庆市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的特征,采用系统动力学、协调度分析两种方法相结合,提出了适用于重庆市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策略分析的新思路。文章首先构建了重庆市经济环境系统协调度的动力学模型,并且设计了重庆市未来发展的四种方案,通过研究表明策略4是最好的经济环境协调方式;其次,利用经济环境协调度计算公式,计算出不同策略下的协调度指数,通过研究再次印证策略4是重庆市未来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最佳模式;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
系统动力学 经济 环境 协调 策略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安瑞
现象:农村金融体系与农村经济发展极不匹配农村金融机构脱农倾向明显。一是农村金融机构资金外流严重。2010年末,宝鸡市金融机构平均存贷比为40.6%,除市区金台、渭滨两区外,只有陈仓、凤翔、扶风3县的存贷比为51.8%、63.7%和46%,其余岐山、眉县、陇县、千阳、麟游、凤县、太白7县的存贷比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尤其是岐山、陇县金融机构的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田江海
关于地区协调发展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地区发展不平衡,世界各国普遍存在,但具体情况各有不同。中国的突出特点,可概括为:差异悬殊、源远流长、影响深广、布局错位、举步维艰。应当正视差异悬殊的事实,深刻分析其形成的综合因素,高度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于波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是中央针对我国东、中、西部地区长期以来形成的经济发展的差异、社会发展的不协调、文化发展的不均衡等问题所提出的战略性决策。实现区域间协调发展,需要完善生产要素跨区域流动机制,平衡区域间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形成区域间优势互补的产业格局和跨区域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此外,还需要在东部地区的带动和西部地区经济快速崛起过程中,实现不同区域间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性的现状分析东、中、西部区域发展不平衡现状,可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省份来进行比较分析。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周毅 杨鹏
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三群"经济的结合将有助于形成独特的区域竞争力。本文从关联协同发展的视角分析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群、港口群和城市群协调发展应当关注和解决的关键性问题,以求深化对该区域发展的研究,并为决策提供参考。
关键词:
北部湾经济区 “三群” 协调发展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盖美,田成诗
大连是中国北方沿海重要的中心城市和国际风景旅游城市 ,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是大连未来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本文系统分析了大连市 90年代后经济发展的特点 ,以及由于城市化、工业化所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 (废水排放量大 ,近海海域环境质量下降 ,水资源短缺等 )。最后 ,提出大连市未来环境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几点措施。
关键词:
经济特点 环境经济 协调发展 调控对策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张磊 钱畅 黄佳贤 张永勋
[目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相互影响、联系紧密,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日趋受到重视,也是当前大多数城市所追求的目标。随着国家对各地方经济发展的扶持以及合肥都市圈等经济体的建立,合肥市近年来经济发展较为迅速。在经济快速发展时,对环境保护的忽视导致的环境质量下降成为了制约经济更进一步发展的障碍。因此,对合肥市进行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对未来经济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方法]以安徽省合肥市为研究对象,采用2008—2017年合肥市环境与经济数据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基于熵值法确定权重,使用协调度模型对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分析。[结果](1) 2008—2017年合肥市的协调发展水平呈现出逐年稳步上升的趋势,但合肥市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类型总体来看仍处于较低阶段,仅有2016年、2017年两年为勉强协调发展类型,其余年份均为失调或濒临失调类型;(2)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不断增高,但生态环境效益指数总体来看处于下降的状态,并且随着时间的推进,生态环境效益指数高于经济效益指数的状况被扭转,2014年后合肥市的经济效益指数开始高于生态环境效益指数。[结论]合肥市的生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水平还有待提高,仍然存在很多问题制约着合肥市的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从可持续发展角度促进合肥市整体实力的提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