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216)
2023(8857)
2022(7770)
2021(7138)
2020(6161)
2019(14310)
2018(14235)
2017(27021)
2016(14536)
2015(16487)
2014(16625)
2013(16513)
2012(15545)
2011(14060)
2010(14327)
2009(13283)
2008(13425)
2007(12692)
2006(10820)
2005(9639)
作者
(43189)
(36279)
(36188)
(34289)
(23081)
(17349)
(16460)
(14074)
(13365)
(12958)
(12167)
(11997)
(11545)
(11521)
(11348)
(11277)
(11242)
(10823)
(10583)
(10369)
(9015)
(8945)
(8846)
(8220)
(8210)
(8170)
(8075)
(8049)
(7426)
(7187)
学科
(61650)
经济(61604)
(52440)
管理(49238)
(44891)
企业(44891)
方法(28952)
数学(24907)
数学方法(24695)
技术(21189)
(17111)
中国(16184)
(14851)
业经(14116)
技术管理(13520)
地方(12521)
(12369)
贸易(12363)
(12027)
农业(11629)
(11613)
(11374)
理论(10385)
(9927)
(9666)
(9647)
银行(9620)
(9460)
财务(9430)
财务管理(9405)
机构
学院(216169)
大学(214611)
(89958)
经济(88008)
管理(86952)
理学(74895)
理学院(74119)
管理学(73037)
管理学院(72596)
研究(70496)
中国(52481)
(44893)
科学(43158)
(38782)
(35739)
(35702)
(33954)
中心(32953)
研究所(32443)
业大(31813)
财经(31082)
北京(28215)
农业(28196)
(27990)
(27586)
师范(27320)
(26805)
经济学(26699)
技术(25498)
(25159)
基金
项目(141154)
科学(111390)
研究(104757)
基金(100457)
(87157)
国家(86414)
科学基金(74197)
社会(65439)
社会科(62111)
社会科学(62091)
(57579)
基金项目(53662)
教育(49199)
(47944)
自然(47606)
自然科(46547)
自然科学(46535)
自然科学基金(45758)
编号(43172)
资助(40169)
(35383)
成果(34676)
创新(32089)
重点(31960)
(31354)
(31293)
课题(30299)
(26896)
教育部(26843)
科研(26729)
期刊
(98004)
经济(98004)
研究(60803)
中国(44345)
管理(33799)
(32005)
学报(31123)
(30965)
科学(30681)
教育(26051)
大学(23444)
技术(23318)
学学(21937)
农业(21627)
(17616)
金融(17616)
业经(16777)
经济研究(15380)
财经(15345)
技术经济(14094)
科技(13509)
(13248)
(13003)
问题(12838)
(11155)
论坛(11155)
(10909)
商业(10802)
图书(10566)
(10416)
共检索到319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一、攀钢技术创新的成就及面临的问题(一)攀钢技术创新的历史回顾纵观攀钢的发展史,人们不难看到,攀钢是靠科技起家,靠技术创新发展起来的我国独具特色的现代化钢铁企业。攀钢的兴建、创业和发展,是在独特的自然环境、特殊的国际、国内背景条件下,走了一条独立自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一、中国钢铁工业的历史和现状(一)中国钢铁工业的成就建国48年(1949~1996)来,特别是改革开放18年来,我国致力于发展钢铁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1949年,我国只生产15.82万吨钢,居世界第26位。经过恢复和发展,1957年产钢535...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铁山  高洪深  吴永林  白波  
本文运用西方经济学的无差异曲线的分析方法,建立中关村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模型,并结合中关村科技园区拥有创新资源优势,分析中关村科技园区的技术创新战略选择。指出中关村科技园区应该实行以自主创新为主的技术创新战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玲  
本文从技术创新、市场创新、体制创新、组织创新等视角,剖析了"华中数控"技术创新的发展历程,技术创新的实施条件和实施内容,提出了"华中数控"实施技术创新战略的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三林  刘桂林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张忠德  陈婷  
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是实现资源互补、攻克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共赢的有效技术创新合作组织。联盟能否达到组建目标和完成目标任务,联盟稳定与否至关重要。本文通过联盟稳定性的一次性静态博弈、动态博弈、重复博弈、演化博弈、合作博弈分析,得出了只有长期合作、建立信任关系、有合作成功的示范且比例较高、合作得益分配合理才能维持联盟稳定的相应结论,并从建立长远合作关系、选择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相关机制等方面给出了促进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稳定运行的建议。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李云彪  
技术创新是企业专利战略的源动力,没有技术创新为动力的专利战略是没有生命力的,不可能产生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专利技术。反之,企业专利战略的实施又可推进企业技术创新。企业的技术创新与专利战略是由若干相对应的环节构成的一个体系,整个系统构成一个价值链。企业的技术创新应导入专利战略。本文通过分析专利信息,了解国际国内和汽车行业专利工作的水平、态势、优势和差距,对企业战略发展规划的制定与布局决策都将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与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苏靖  
本文通过实践的总结和理论分析,提出联盟的实质是产学研结合的机制创新,联盟的发展必须依靠一系列机制的建立和有效运作。并系统分析了联盟的资源整合与优化配置机制、风险共担与利益共享机制、开放发展机制、成果扩散和辐射带动机制、人才培养机制等,对如何建立和完善这些机制提出了建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晖  
文章通过理论分析提出影响因素对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行为的影响关系假设;利用有关统计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假设验证,为提高软件企业技术创新战略行为有效性提供借鉴。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李季鹏  
本文立足于我国制造业的现状,综合运用高阶理论和企业资源基础观理论,通过理论和逻辑推演构建了"高管政治关联——技术创新战略——技术创新绩效"的理论模型,并用我国深交所316家中小板上市的民营制造业企业2012-2014的数据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分析了高管政治关联影响中小制造业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路径,并解释了技术创新战略在其中扮演的中介性作用。研究表明: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政治关联负向影响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基于此,文章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面提出了对策建议:政府一定要在鼓励和激励民营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上多下工夫;民营企业要对创新有不断追求,要注重从政治战略向市场战略的转变。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叶红雨  邱红  
技术创新是目前推动经济增长的最主要因素,高新技术中小企业要在技术选择和技术替代中,根据我国高新技术产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和企业自身资源优势,选择合适的技术创新战略,推动企业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振刚  陈一华  黄洁明  张璇子  
目前,国内外已有技术创新战略研究多聚焦于实现赶超的动力机制以及技术演化特征识别,存在分析视角单一、决策支撑数据碎片化等局限性,技术创新战略综合分析框架较为欠缺。本研究构建了创新者特质、技术演化、市场拉力三要素协同,创新追赶或领先、创新获利、技术系统理想度提升三动因融贯权衡的综合分析框架,可以有效剖析不同创新主体在技术演化各阶段应采取的技术创新战略。将分析框架应用于生物识别技术创新战略研究,为企业实现技术赶超、创新获利和技术系统理想度提升提供战略决策依据。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肖丁丁  田文华  
基于低碳技术存量差异,本文构建了两类企业选择创新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在碳税税率与碳交易价格不同的情境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与存量是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根本约束,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对碳税税率、碳交易价格变化相对敏感,技术劣势迫使其选择模仿创新,而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大多倾向于自主创新,通过碳交易机制获取创新补偿收益;适度税率可以刺激低技术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同时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创新补偿,成为碳税政策工具发挥价格控制功能的临界条件;碳交易政策为不同技术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