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63)
- 2023(11936)
- 2022(10366)
- 2021(9680)
- 2020(8039)
- 2019(18573)
- 2018(18707)
- 2017(36070)
- 2016(19889)
- 2015(22353)
- 2014(22683)
- 2013(22223)
- 2012(20316)
- 2011(18271)
- 2010(18160)
- 2009(16407)
- 2008(15805)
- 2007(13687)
- 2006(11930)
- 2005(10160)
- 学科
- 济(80119)
- 经济(80024)
- 管理(55145)
- 业(50509)
- 企(41881)
- 企业(41881)
- 方法(34781)
- 数学(29781)
- 数学方法(29464)
- 中国(22628)
- 农(20689)
- 地方(19179)
- 学(18487)
- 业经(18207)
- 财(17376)
- 制(14460)
- 理论(14205)
- 农业(13529)
- 技术(12942)
- 和(12840)
- 环境(12709)
- 产业(12366)
- 贸(12094)
- 贸易(12090)
- 易(11642)
- 体(11288)
- 教育(11000)
- 银(10859)
- 银行(10813)
- 划(10773)
- 机构
- 大学(278265)
- 学院(277728)
- 管理(111711)
- 济(106624)
- 经济(104046)
- 理学(97081)
- 理学院(95969)
- 管理学(94349)
- 研究(94106)
- 管理学院(93854)
- 中国(66718)
- 科学(60622)
- 京(60408)
- 所(47026)
- 财(46622)
- 农(45649)
- 业大(43384)
- 研究所(43229)
- 中心(41800)
- 江(40085)
- 北京(37924)
- 财经(37872)
- 范(37717)
- 师范(37337)
- 农业(35931)
- 院(35016)
- 经(34379)
- 州(32886)
- 经济学(30959)
- 技术(30698)
- 基金
- 项目(197035)
- 科学(154318)
- 研究(143875)
- 基金(141152)
- 家(123263)
- 国家(122252)
- 科学基金(104802)
- 社会(89024)
- 社会科(84282)
- 社会科学(84260)
- 省(78098)
- 基金项目(76111)
- 自然(68778)
- 自然科(67135)
- 自然科学(67118)
- 自然科学基金(65872)
- 划(65549)
- 教育(65030)
- 编号(59091)
- 资助(57296)
- 成果(47549)
- 重点(43593)
- 发(42573)
- 部(42257)
- 课题(41091)
- 创(41011)
- 创新(38186)
- 科研(37152)
- 项目编号(36179)
- 大学(35940)
- 期刊
- 济(116346)
- 经济(116346)
- 研究(80785)
- 中国(51117)
- 学报(45339)
- 科学(41662)
- 农(41201)
- 管理(40065)
- 大学(33593)
- 财(33316)
- 教育(32342)
- 学学(31619)
- 农业(28851)
- 技术(24133)
- 业经(20191)
- 融(19415)
- 金融(19415)
- 经济研究(18002)
- 财经(17390)
- 问题(16919)
- 图书(15405)
- 经(14865)
- 科技(14640)
- 业(14270)
- 理论(13591)
- 现代(13124)
- 技术经济(13032)
- 版(12640)
- 实践(12601)
- 践(12601)
共检索到3963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江曼琦 翁羽
建设"宜居城市"是未来我国城市发展的方向与目标。本文从探讨宜居城市的内涵与标准出发,研究了实现宜居城市目标所需要的产业支撑。研究认为:经济发展是实现宜居城市的基础,合理的产业结构是建设宜居城市的必要前提。宜居城市的产业体系一方面应该在遵循区域产业结构配置的一般原则基础上,依据产业对环境的压力和需求,选择环境友好型的产业作为城市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根据产品链和废物链间的共生、伴生或寄生关系,配套发展关联产业;按照动脉产业和静脉产业协同发展的原则,发展基础产业。另一方面要积极发展生活性服务业,营造多元化、多层次、全覆盖、有特色的生活服务环境。
关键词:
宜居城市 产业支撑 生态化 生活性服务业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耿冰 付梅臣
宜居城市是当今世界各国城市发展研究的重点。城市的宜居水平,不仅关系到城市发展的活力和可持续性,也影响到个体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稳定。然而,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至今仍然存在争议,不同专家学者采用的指标也不尽相同。文章利用科技文本挖掘技术对海量相关文献进行词汇挖掘,分析不同专家学者对宜居城市研究的共同关注主题及关键词,结合马斯洛需求理论及现有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提出一套新的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城市宜居层次理论。研究结果表明,个人健康、交通与通信、环境质量、文化教育、休闲场所等评价内容是目前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中的重点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居民生活 城市规划 社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效国
作为现代流通业发展的重要领域,健全完善的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不仅能为流通产业提供良好的运行条件,降低流通成本;同时也是流通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然而,受政府资金投入少、管理不当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在当前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建设的过程中面临诸多问题,极大限制了产业的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进行探讨。首先就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的概念及构成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继而找出我国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现存的问题,最后提出对应的解决办法,以促进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的建设,从而为产业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运行环境和制度保障,最终实现流通业的高效运行及良好发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支撑体系 公益化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流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社会热词,流通领域的发展环境及模式也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及契合度越来越高。但从实践情况分析来看,国内流通业"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传统物流领域存在的固有问题被逐渐放大。如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基础建设、信息集成等,日益成为流通业的发展桎梏。本文从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分类等内容入手,结合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期为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及尝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商品 支撑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流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社会热词,流通领域的发展环境及模式也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及契合度越来越高。但从实践情况分析来看,国内流通业"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传统物流领域存在的固有问题被逐渐放大。如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基础建设、信息集成等,日益成为流通业的发展桎梏。本文从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分类等内容入手,结合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期为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及尝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商品 支撑体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尹效国
随着国内经济发展进入转型期,"互联网+"成为重要的社会热词,流通领域的发展环境及模式也发生极为深刻的变化,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及契合度越来越高。但从实践情况分析来看,国内流通业"爆炸式"的增长,使得传统物流领域存在的固有问题被逐渐放大。如政策导向、法律法规、基础建设、信息集成等,日益成为流通业的发展桎梏。本文从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背景及意义、理论基础、分类等内容入手,结合流通产业公共支撑体系存在的突出问题,研究出相应的对策方法,以期为推动流通产业发展做出有益的探索及尝试。
关键词:
流通产业 公共支撑体系 公益化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新建
世界城市化的经验表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需要有效的支撑体系。江西目前处于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期,为保证城市建设健康有序发展,必须构筑江西城市建设的产业支撑体系。
关键词:
江西城市化 建设 五大支撑体系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黄江松 鹿春江 徐唯燊
将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与现代大城市生活结合起来,提高特大城市宜居水平应从5个层次需求的满足出发。为满足人的生理需求,要提高城市环境的健康性;满足人的安全需求,提高城市的安全性;满足人的社交需求,提高城市空间的开放性;满足人的尊重需求,提高城市社会的包容性;满足人的自我实现需求,提高城市的活力。构建了包括城市环境的健康性、城市的安全性、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和文化活力5个二级指标、20个三级指标的宜居城市指标体系。并以北京为例,将北京与世界城市纽约、伦敦、东京的宜居水平进行比较,发现北京仅相当于这三个城市的67%,北京在城市空间的开放性、社会的包容性、环境的健康性三个方面与世界城市存在很大差距。
关键词:
马斯洛 需求层次理论 宜居城市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付允 刘怡君 汪云林
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普遍关心的重大全球性问题,正在影响着各个国家的国民健康、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城市作为经济社会活动的中心,承担着低碳发展的重要任务。本文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对于低碳经济和低碳城市研究的最新进展,将低碳城市的特征概况为5个方面:①经济性,即以最少的资源和能源投入,换取最大的经济产出;②安全性,即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障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③系统性,即低碳城市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④动态性,即低碳目标不是凝固的,而是要不断地调整,不断地适应变化的情况;⑤区域性,即城市低碳目标的实现需要通过区域协作来实现。然后总结了评估城市低碳水平的2种方法:主要指标法和复合指...
关键词:
低碳城市 基本特征 评价方法 支撑体系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王明筠
根据世界各国经验,当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快速增长;接近或超过5000美元时文化消费会井喷。2008年中国人均GDP开始超过3000美元,文化消费支出却不到8000亿。而按照国际标准,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应该有4万亿的文化消费支出总量。近几年国家文化产业的年增长率虽然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达到17%,但根据中国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杨刚
本文研究了科技与金融结合支撑体系中,中介机构在科技金融结合过程中的介入阶段和机理;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构成和作用;完善和改进监管的方面和意义。
关键词:
科技与金融结合 中介机构 资本市场 监管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田山川
回顾了宜居城市这一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其不同的定义,简述和评价了城市宜居性的相关研究,并讨论了国外在建设宜居城市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国外关于宜居城市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对我国的城市发展与建设具有借鉴意义,但是这些研究也存在着不足之处,因此应当把国外学者的相关研究与国内城市的具体情况相结合,以指导我国宜居城市的建设。
关键词:
宜居城市 宜居性 可持续发展 生活质量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芳 郭艳丽 丁海军
低碳城市建设是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而发展中国家城市的低碳化处在一个缺少资金的瓶颈状态,研究低碳城市建设的金融支撑体系十分必要。本文对该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抛砖引玉。
关键词:
低碳城市 金融支撑体系 城市化
[期刊] 农业现代化研究
[作者]
温晓霞 杨改河 李轶冰
本文从农村产业结构升级内涵的界定入手,通过分析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构建了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结构升级的支撑体系。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结构升级 支撑体系 西北地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筱媛
[目的/意义]如何充分发挥技术竞争情报的作用,快速有效地帮助我国产业实施技术追赶,准确把握产业技术追赶和创新的主攻方向,加速赶超步伐,是情报界与产业界应该共同关注的问题。[方法/过程]文章立足技术竞争情报的视角,从技术竞争情报的作用价值、国内外研究进展、研究框架与关键问题等方面开展研究。[结果/结论]初步构建了面向产业发展需求的技术竞争情报服务支撑体系的研究框架并梳理了关键问题,研究结果对于丰富技术竞争情报领域的相关理论,拓展其应用领域,促进我国产业升级与发展有着积极作用。
关键词:
产业技术追赶 技术竞争情报 支撑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