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248)
2023(4900)
2022(4196)
2021(3590)
2020(3018)
2019(6558)
2018(6555)
2017(12306)
2016(6667)
2015(7601)
2014(7724)
2013(7759)
2012(7589)
2011(7194)
2010(7702)
2009(7423)
2008(7027)
2007(6485)
2006(6293)
2005(6065)
作者
(19826)
(16684)
(16504)
(16189)
(10826)
(7867)
(7543)
(6473)
(6336)
(6129)
(5983)
(5582)
(5564)
(5470)
(5341)
(5188)
(4923)
(4913)
(4845)
(4596)
(4324)
(4069)
(4000)
(3995)
(3950)
(3868)
(3614)
(3567)
(3431)
(3273)
学科
(53568)
经济(53528)
管理(20412)
地方(17035)
方法(13003)
(12938)
地方经济(12019)
数学(11439)
数学方法(11354)
中国(10850)
(10096)
企业(10096)
(9240)
业经(8747)
(7957)
(7636)
(7387)
经济学(6688)
(6157)
金融(6156)
(6146)
环境(6128)
(5794)
银行(5791)
(5644)
农业(5557)
(5493)
贸易(5485)
(5411)
(5263)
机构
大学(104080)
学院(103705)
(54890)
经济(53871)
研究(40059)
管理(35973)
中国(31508)
理学(29550)
理学院(29190)
管理学(28786)
管理学院(28571)
(25588)
(21083)
科学(20830)
(20105)
财经(19226)
经济学(18497)
中心(18219)
(18015)
研究所(17549)
(17208)
经济学院(16205)
北京(13923)
(13910)
(13885)
(13821)
师范(13803)
财经大学(13765)
(13350)
(13125)
基金
项目(58126)
科学(45627)
研究(44414)
基金(42172)
(35462)
国家(35166)
社会(30753)
科学基金(30040)
社会科(29232)
社会科学(29224)
(22200)
基金项目(21248)
教育(19816)
资助(17950)
(17797)
编号(16893)
自然(16564)
自然科(16174)
自然科学(16170)
自然科学基金(15880)
成果(15039)
(14096)
国家社会(13175)
重点(13126)
(12975)
(12872)
经济(12755)
课题(12704)
发展(12197)
(12038)
期刊
(74577)
经济(74577)
研究(40957)
中国(23298)
(19967)
管理(16375)
(13164)
金融(13164)
学报(13138)
经济研究(13029)
(12579)
科学(12532)
财经(11206)
大学(10564)
教育(10202)
(9857)
学学(9808)
业经(9577)
技术(9447)
问题(9291)
农业(7881)
(7702)
技术经济(7007)
国际(6621)
统计(6342)
世界(6275)
经济问题(6010)
经济管理(5768)
改革(5588)
(5588)
共检索到1834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子今  
李斯《谏逐客书》说到战国物产的流通,使得僻在西北的秦国上层人物为求"快意"而逐取各地高等级生活消费品的情形。其中,"宛珠""阿缟"等标志地方优势的商品品牌出现。秦完成统一事业,大力进行"治直道、驰道"的交通建设,全国经济联系实现空前的规模。在交通建设方面,汉人亦因循秦制。汉代多见类似"宛珠""阿缟"的地方品牌。作为纺织品,有"鲁缟"、"齐纨"、"蜀锦"以及河西出土汉简所见"任城国亢父缣"等。而"河内廿两帛""广汉八繌布"等简文,不仅标示产地,而且突出强调了产品质量规格,特别是后者用以满足下层社会衣服的消费需要,与奢侈品完全不同。类似显示地方品牌效应的商品名号,居延汉简又有"济南剑""河内苇笥"等。果品名牌"穰橙邓橘"借汉赋的影响在文学史上亦享有盛誉。"大一统"经济文化背景下优势地方品牌商品的颇多出现,反映了值得交通史、民生史研究者特别关注的重要进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兹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何世鼎  王万盈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万盈  
2009年学界在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方面成就显著,发表论文两百余篇,总体研究水平进一步提高,研究视野进一步拓展。兹分述如下:总体性论述冯天瑜认为,厘清"封建"概念,为中国"封建社会"定位是一项关乎中国史研究大局的无法回避的课题。考之中国古史实际,殷商、西周形成"宗法封建社会",东周进入由"宗法封建"向"专制帝制"的转换期,秦汉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万盈  何维娜  
2010年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成果在数量上较上年减少,但总体研究水平有所提高,研究方法更具多样化,部分硕士论文值得关注。兹分述如下。总论本年度先秦秦汉经济史研究专著主要有陈力的《东周秦汉时期城市发展研究》①,高婉瑜的《先秦布币研究》②,朱宏斌的《秦汉时期区域农业开发研究》③。一些相关硕士论文值得关注。主要有竹溪《周代农民专题研究》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陈林  刘冬庆  
一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产业政策体系学自二战后的日本。但事实上,中国的产业政策虽然与日本一样具有"非均衡"特征,但选择了与日本截然相反的"直接干预"模式。一国产业政策的制度形成与其经济史及其路径依赖效应密切相关。中国产业政策的历史溯源分析发现:非均衡与直接干预的产业政策模式形成于战国末期的秦国,对后世中国的经济政策模式、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产生深远的影响。研究还表明,在非均衡的"重农抑商"产业政策作用下,古代商业经济受到政府的严格规制,产业结构因而在政府直接干预下长久保持"一、二、三"形态,而工业的产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剧锦文  
从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工业化不外有两种模式,即以英国、美国为代表的英美模式,这一模式的显著特点是:首先从发展轻纺工业起步,然后待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自动推动重工业的发展,从而实现国家的工业化。另一个模式就是苏联模式,它同英美模式的不同之处在于:它首先强调重工业的发展,以建立工业的基础,再带动轻纺及其它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最后实现国家的工业化。新中国诞生以后,也进行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在模式的选择上,基本上采用了苏联的工业化模式,中国在当时为什么要采用苏联模式而不采用英美模式呢?本文企图从几个不同方面回答这个问题。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许文彬  陈炜  
本文考察了信用这一概念的内涵演变轨迹,并以之为参照对我国目前存在的社会信用问题进行分析。文章首先回顾了信用概念的原始含义即借贷信用,接着阐述其内涵如何随契约化交易和现代生产组织方式的出现和发展而发生扩充式蜕变,由借贷信用扩充为契约信用,再由有债信用形式拓展到更广泛的无债信用领域。文章的后半部分,作者将着眼点放在对中国信用现状的考察上,根据前半部分的理论推演分析了目前我国信用问题的根源,并提出关于信用体系重构的若干思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