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496)
2023(10682)
2022(9041)
2021(8388)
2020(7004)
2019(16095)
2018(15605)
2017(29429)
2016(15812)
2015(18070)
2014(17762)
2013(17770)
2012(16672)
2011(15385)
2010(15294)
2009(14514)
2008(14182)
2007(12517)
2006(11266)
2005(10454)
作者
(46858)
(39437)
(39128)
(37382)
(25211)
(18661)
(17657)
(15241)
(15223)
(13824)
(13658)
(13233)
(12837)
(12716)
(12583)
(12333)
(11775)
(11497)
(11449)
(11286)
(9868)
(9555)
(9531)
(9112)
(8884)
(8797)
(8706)
(8497)
(7917)
(7813)
学科
(69192)
经济(69065)
管理(49043)
(41959)
(33297)
企业(33297)
方法(28805)
数学(25700)
数学方法(25492)
中国(23959)
(18915)
(17767)
(17384)
(14587)
贸易(14578)
(14252)
业经(13812)
(13544)
(12221)
银行(12193)
(12066)
(11790)
环境(11616)
(11500)
金融(11498)
农业(11241)
地方(11203)
体制(9998)
(9785)
财务(9755)
机构
大学(239419)
学院(233927)
(107390)
经济(105411)
研究(89068)
管理(87606)
理学(75220)
理学院(74322)
管理学(73259)
管理学院(72836)
中国(69112)
(52241)
科学(51321)
(50138)
(44772)
研究所(40530)
财经(39604)
(39139)
中心(38912)
(36289)
经济学(35058)
(33817)
北京(33382)
业大(33135)
(32491)
经济学院(31358)
农业(30933)
财经大学(29738)
(29257)
师范(28896)
基金
项目(157146)
科学(125948)
基金(120069)
研究(110842)
(106694)
国家(105920)
科学基金(90390)
社会(75829)
社会科(72025)
社会科学(72010)
基金项目(62813)
自然(58220)
自然科(56942)
自然科学(56922)
自然科学基金(55945)
(55686)
教育(49930)
(49498)
资助(49389)
编号(40870)
(37144)
重点(35793)
国家社会(33599)
成果(33366)
(33073)
(33012)
教育部(32080)
(31888)
中国(31127)
创新(30229)
期刊
(119038)
经济(119038)
研究(76654)
中国(48809)
(37798)
学报(37688)
科学(36804)
(34799)
管理(34186)
大学(29199)
学学(27742)
(23373)
金融(23373)
农业(23248)
财经(20971)
经济研究(20877)
教育(18788)
(18175)
技术(17015)
问题(17002)
业经(16341)
(14327)
世界(13552)
(13162)
国际(12813)
技术经济(10906)
(10714)
现代(10564)
统计(10197)
资源(9831)
共检索到3600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王直  
数量配给与双渠价格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和改革中的计划经济国家的普遍现象,在这些经济中,消费者通常要面对一种并行的市场结构:一方面,国有的公共分配系统以低廉的补贴价格为消费者提供数额有限的生活必需品,另一方面,消费者可以用较高的价格从自由市场上买到他所需要的追加部分,同这种部分配给制并存的还有完全配给制:国家严格控制某种特别紧缺消费品的分配过程,消费者只能按照国家规定的价格购买国家配给的数量,而没有另外的获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直  
定量配给制度下的消费者行为理论(The Thoey of Consumer behavior under rationing)是近年来西方经济学中颇为热门的研究课题之一。消费经济学家、发展经济学家和计量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就不同程度的数量控制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做了相当深入的理论探索。中国大概是世界上实行定量配给制度时间最长、涉及的商品种类最多的国家,因而为验证和发展消费者在定量配给制度下行为的理论,进而研究受数量约束的市场均衡问题,提供了极为丰富的资料。同时,潜在的巨大进口市场也为西方经济学家研究中国居民的消费行为注入了新的动力。本文试图通过研究住房、燃料及粮食等生活必需品的定量配给...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周绍杰  张俊森  李宏彬  
近年来,中国的高储蓄率越来越引起关注。本文利用中国城镇居民住户调查数据对城市家庭的收入、消费以及储蓄率进行基于组群分析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表明,中国城市家庭的储蓄行为具有独特性,家庭储蓄率不断提高。本文从两个方面对此做出解释:其一,各个组群的家庭消费增长慢于收入增长;其二,年轻组群的高储蓄倾向及其在样本中随时间的比重不断提高。此外,本文也分析了养老金收入对于年老组群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绍杰  
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城市的就业制度和福利制度改革使得城市居民在收入和支出上面临显著的不确定性。根据预防性储蓄动机理论,不确定性使得居民消费趋于谨慎,从而提高家庭储蓄率。本文利用中国城市住户调查数据,构造合成面板数据,检验中国城市家庭是否具有预防性储蓄动机。本文结果显示:第一,中国城市家庭具有较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第二,1988~1995年比1996~2003年预防性储蓄动机更强;第三,年老组群相对于年轻组群具有更强的预防性储蓄动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施建淮  朱海婷  
中国居民储蓄的超常增长近年来成为一个被普遍关注的问题 ,而居民储蓄动机更是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一个普遍的看法是 ,预防性储蓄动机在中国居民储蓄决策中起重要作用。本文从标准的消费者预期效用最大化模型出发 ,推导出收入不确定性条件下消费函数的显式解和衡量预防性动机强度的公式 ;然后用我国 3 5个大中城市1 999— 2 0 0 3年的数据进行计量分析 ,结果发现 3 5个大中城市的居民储蓄行为中的确存在预防性动机 ,但预防性动机并非如人们预期的那么强。在对该结果的可能原因进行分析后 ,本文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胡德宝  
当前,我国面临着消费不振、居民储蓄持续增长的现实问题。最新消费模型表明影响消费行为和储蓄动机的主要为预防性储蓄和遗赠性储蓄。利用该模型,并应用中国城镇居民1980-2009年的数据实证分析,我们发现,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的收入和支出不确定性导致的预防性储蓄动机、收入差距所导致的遗赠性储蓄动机对城镇居民的高储蓄行为产生显著影响,从而引起消费不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叶琳琳  
本文利用1992年-2004年的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进行了实证研究,力求在居民储蓄率、城市化程度的测量两个方面体现出新意。本文研究表明,目前我国城市化的程度有所高估。在城市化过程中,居民储蓄率受影响较大,进而影响全国国民储蓄和投资,减缓我国经济的增速。但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深入,这种影响将逐渐削弱。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孟昕  黄少卿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乐  雷良海  
本文基于预防性储蓄理论,利用1979-2008年间中国城镇居民的相关数据,研究了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以及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预期的不确定性对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改革初期(1979-1991年),由失业风险导致的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而在改革深化时期(1992-2008年),由制度变革引起的住房、教育、医疗支出及支出预期的不确定性替代失业风险成为制约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都阳  封永刚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发展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期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基本的约束条件。本文利用住户层面的微观数据,分析了人口老龄化对中国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路径。实证结果表明,养老保险制度所决定的养老金财富对城市居民储蓄率具有显著影响:家庭养老金财富与当期收入的比值每增长1个单位,城市居民储蓄率约减少1.13~1.51个百分点,养老金财富较之其他跨期收入,对储蓄率最具解释力。而且,高龄队列较之年轻队列,养老金财富对储蓄率的影响更明显。这意味着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储蓄率的下降也更明显。养老金财富取决于养老保险制度的设计。通过分析最近两次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对城市居民储蓄率的影响,本文发现,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一旦改变了城市居民的养老金财富预期,也会对其储蓄率产生显著影响。考虑到中国经济增长模式从高储蓄、高投资的模式向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的转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的情况下,坚持社会保障制度保基本、广覆盖的原则和改革方向,有助于避免储蓄率过快下降。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李博纳  
信贷平衡是银行工作遵循的基本原则。面临资金普遍紧缺并且将长期紧缺的大形势,探讨贷款供给的变动规律,从而找到定量预测方法是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改革的深入,居民储蓄在贷款资金来源中所占比重逐年加大,几乎每年以2—3%的速度增长。至1993年6月在辽宁省朝阳市已达到1/3强(见表1)。而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娜  赵月  王军锋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李娜娜  赵月  王军锋  
估计和预测城市居民收入变化对家庭能源消费碳排放的影响,对城市家庭消费部门构建低碳能源供应体系,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首先估计了中国28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家庭三类能源消费的直接碳排放量,建立了面板固定效应模型来识别城市家庭能耗碳排放增长和变化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城市居民收入的快速增长与储蓄水平的提高对于家庭碳排放有显著影响;城市家庭收入和储蓄的增加会抑制家庭燃气碳排放的产生,但对于城市家庭用电碳排放和城市家庭采暖碳排放,则表现出显著的推动作用。此外,研究还发现了家庭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存在显著的区域异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瑞芳  
现收现付制和基金积累制是养老保险筹资的两种基本模式,我国目前正在推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是统账结合制,在本质上是部分基金积累制。现收现付制可以实现养老金的代际转移,在支付规模小、人口负担较轻的情况下这种养老制度具有可行性,而在人口老龄化的压力下,此制度受到严重挑战,于是各国养老金制度纷纷向基金积累制过渡。本文通过实证的方法分析现收现付制与统账结合制对中国城镇居民储蓄的影响,结果显示统账结合制会使储蓄减少25%,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养老金制度变迁过程中转轨成本的消化会对城镇居民储蓄产生负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易丹辉  耿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