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972)
- 2023(12855)
- 2022(11141)
- 2021(10737)
- 2020(8618)
- 2019(20049)
- 2018(19820)
- 2017(38874)
- 2016(21185)
- 2015(23566)
- 2014(23703)
- 2013(23134)
- 2012(21253)
- 2011(19184)
- 2010(19055)
- 2009(17355)
- 2008(16866)
- 2007(14654)
- 2006(12851)
- 2005(11154)
- 学科
- 济(78778)
- 经济(78693)
- 管理(60872)
- 业(57262)
- 企(47221)
- 企业(47221)
- 方法(36222)
- 数学(31420)
- 数学方法(30994)
- 农(23644)
- 中国(21217)
- 财(21109)
- 业经(18411)
- 学(16626)
- 地方(16420)
- 贸(15995)
- 贸易(15989)
- 农业(15703)
- 易(15578)
- 制(14585)
- 理论(14061)
- 务(13407)
- 财务(13338)
- 财务管理(13316)
- 策(13036)
- 和(12885)
- 环境(12752)
- 企业财务(12605)
- 技术(12573)
- 银(12531)
- 机构
- 学院(292636)
- 大学(291139)
- 管理(118263)
- 济(114600)
- 经济(111900)
- 理学(102284)
- 理学院(101205)
- 管理学(99559)
- 管理学院(99039)
- 研究(96722)
- 中国(72822)
- 京(61429)
- 科学(59401)
- 财(54153)
- 所(47885)
- 农(44216)
- 中心(44099)
- 研究所(43481)
- 财经(43013)
- 江(42374)
- 业大(42311)
- 范(39221)
- 北京(39153)
- 经(39074)
- 师范(38920)
- 院(35521)
- 州(34714)
- 农业(34379)
- 经济学(33159)
- 财经大学(31926)
- 基金
- 项目(200658)
- 科学(157385)
- 研究(150924)
- 基金(143752)
- 家(123994)
- 国家(122901)
- 科学基金(105631)
- 社会(92622)
- 社会科(87671)
- 社会科学(87650)
- 省(78413)
- 基金项目(76151)
- 教育(69425)
- 自然(68384)
- 自然科(66722)
- 自然科学(66707)
- 划(66046)
- 自然科学基金(65482)
- 编号(63719)
- 资助(59393)
- 成果(52325)
- 重点(44534)
- 部(44167)
- 课题(43753)
- 发(42971)
- 创(41686)
- 项目编号(39391)
- 创新(38718)
- 科研(37978)
- 教育部(37926)
- 期刊
- 济(125436)
- 经济(125436)
- 研究(88220)
- 中国(53043)
- 学报(43151)
- 管理(42285)
- 农(40743)
- 科学(40217)
- 财(39667)
- 教育(35801)
- 大学(33028)
- 学学(30992)
- 融(28906)
- 金融(28906)
- 农业(28612)
- 技术(25454)
- 业经(21527)
- 财经(19902)
- 经济研究(19859)
- 经(16807)
- 问题(16037)
- 图书(15794)
- 理论(15278)
- 实践(14218)
- 践(14218)
- 科技(14050)
- 技术经济(13629)
- 业(13589)
- 现代(13466)
- 版(12894)
共检索到4262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陈书涵 黄志刚 林朝颖
定向降准政策延"中央银行—商业银行—政策扶持企业"路径传导,本文从微观企业入手,采用双重差分倾向得分匹配法,研究政策对企业信贷可得性和企业业绩的影响,讨论定向降准实施的有效性。研究发现:定向降准实施后,政策扶持企业的信贷可得性有所提高,但主要为短期信贷,长期贷款仍然困难;定向降准政策具有溢出效应,政策实施精准性有待加强;定向降准政策冲击对政策扶持企业业绩具有积极影响。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理 潘莹 张方舟
本文研究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定向降准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定向降准对不同产业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该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此同时也对其他产业产生了溢出效应。为了加强定向降准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定向调控功能,需要建立农业贷款动态考核机制,放宽对农业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加大对支农贷款的优惠力度,降低对农业贷款的资本约束要求等。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理 潘莹 张方舟
本文研究在不同经济状态下,定向降准对农业、工业以及服务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影响。结果显示,定向降准对不同产业产生了差异化的影响,该政策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的产出、价格与固定资产投资水平,与此同时也对其他产业产生了溢出效应。为了加强定向降准支持农业经济发展的定向调控功能,需要建立农业贷款动态考核机制,放宽对农业贷款的抵押担保要求,加大对支农贷款的优惠力度,降低对农业贷款的资本约束要求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朱新蓉 刘银双
推进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与货币政策协同优势以助力小微企业提质增效。本文基于新三板企业数据构建三重差分模型考察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信贷引导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发现:金融科技降低了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的信贷依赖,这种抑制效应主要表现为金融科技通过改变银行负债结构和风险承担来减少银行贷款供给,弱化了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机制。进一步地,金融科技对定向降准政策的冲击存在异质性,该弱化关系在企业内部现金流少、处于成长期的小微企业尤为明显。金融科技在金融资源充裕条件下,对定向降准政策调控效果的削弱作用越显著。在金融发展不足情形下,金融科技更易降低小微企业对定向降准政策依赖。本研究结论为加强金融科技与结构性货币政策深度融合以优化金融服务质效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张景智
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重要的调控工具创新。本文在分析现有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引导信贷流向和增加投放总量两方面功能基础上,总结其传导过程中产生总量和结构效应的机理,并通过实证研究定量分析总量和结构效应的强弱。研究结果表明:新型货币政策工具虽然在推出之初仍存在一定的传导时滞,但总体看来,其结构效应强于总量效应,是当前稳健货币政策背景下理想的定向微刺激操作工具。据此对协调传统货币政策与新型货币政策,提高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性和及时性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傅强 高照
利用1997—2011年的经济金融数据,采用HP滤波法分离出各变量的波动成分后,通过建立VAR模型及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路径及有效性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显示:传导路径中三目标变量之间的动态相关系数均小于0.4,相关性不够显著,货币政策传导存在阻滞;货币供应量M2的波动对经济增长有一定的影响,但相比而言,M2的波动对于物价水平的影响更加明显,并且持续时间更长。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孙艳梅 郭红玉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央行通过主动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预期,进而实现宏观调控目标的作用日益凸显。本文在综述不同货币政策框架下央行沟通实践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人民银行的货币政策沟通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最后提出完善货币政策沟通管理制度的政策建议,以期提高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和促进宏观经济的稳定。
关键词:
货币政策 央行 沟通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潘耀明 胡莹 仲伟周
本文选取1998年第一季度-2007年第二季度的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解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我国利率途径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利率途径不通畅而不能充分发挥其传导作用,而货币供给量却表现出相对显著的传导效果。本文在此基础上揭示我国应重视对利率传导渠道的完善,并提出应进一步推进利率市场化、企业与金融机构改革、微观主体对利率的敏感性改革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蒲红美 李进兵
为了促进农业企业和小微企业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于2014年首次推出了定向降准的货币政策来引导资金定向流动。目前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实施时间尚短,其作用效果还需进一步检验,为此以农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定向降准货币政策对我国农业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实施有助于农业企业获得银行贷款并促进农业企业投资规模扩大,但对农业企业融资成本的影响效果却并不显著。在进一步对农业企业的规模进行研究后发现,定向降准政策背景下,农业企业的规模对其取得银行贷款的影响效果并不显著,但农业企业规模的扩大能够显著影响其投资规模的扩张。为了进一步巩固和增强定向降准货币政策的作用效果,建议完善相应监督考核体系,建立起商业银行正向激励与农业企业融资状况相结合的考核机制;设立涉农贷款专营机构,将农业企业贷款业务与其他企业贷款业务分隔开,给农业企业贷款提供专门通道,以降低农业企业融资成本,缩短贷款业务办理时间,提高农业企业融资效率。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理 张琴 黄帆帆
利用2004年1月至2011年3月中国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月度数据,建立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利用脉冲响应函数,对我国货币政策的省际传导渠道和传导效果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货币政策的传导效果——无论从政策工具到中介目标,还是从中介目标到实体经济,都存在明显的省际差异。依据实证结果,从稳物价、促增长和缩小地区间差距等方面,对构建差别化货币政策的实施体系提出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效果 传导渠道 省际分析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胡莹 潘耀明 仲伟周
货币政策作为调控宏观经济的重要政策手段,它的经济效果需要通过诸多渠道传导来得到体现。国内外学者关于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传导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特别是国内的研究还存在着较大的争议。为了进一步检验房地产价格对我国货币政策传导的效果,本文选取2001年3月至2005年12月的月度数据,运用Johansen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向量自回归模型(VAR)、脉冲响应函数和预测方差分解检验等多种计量方法,对我国房地产价格传导的货币政策效果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房地产价格传导我国货币政策存在着阻碍,并没有表现出显著的财富效应和投资效应,利率也不能充分发挥对房地产市场的调节作用,为完善房地产价格对货币政策...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房地产价格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恒大研究院课题组
2018年以来货币政策整体宽松,但企业融资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未显著下行,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成为当前宏观经济面临的一大问题。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2019年第一季度例会再提"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2019年4月17日的国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何德旭 余晶晶
信用供给与需求的不平衡使中国当前的企业融资面临巨大的困境,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不畅加深了流动性在信用供给端的淤积,进一步增加了企业融资的困难。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成为充分发挥货币政策调节作用、支持实体经济融资的关键前提。本文结合当前经济形势,通过分析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的现状,对比国内外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异同,来寻找货币政策传导受阻的原因与难点,最后对如何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给出了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张静 刘志光 夏洪涛
近年来 ,在反通货紧缩中货币政策实施效果不够理想 ,主要原因在于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存在问题。在研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 ,本文重点分析了中央银行和各经济主体在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的作用以及金融市场和相关政策因素对货币政策传导的影响 ,从而对目前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 ,提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机制 通货紧缩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爱俭 王璟怡 武鑫
2011年以来,我国为了控制持续高涨的物价水平,货币政策已由适度宽松调整到稳健,然而回归常态化的货币政策效果低于预期。在此背景下,定性定量地分析国际资本的流动对我国当前稳健的货币政策效果影响就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利用改进的蒙代尔-弗莱明理论模型进行定性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货币政策的效果主要取决于两个方面:资本流入的多少和汇率制度的浮动程度。进一步借助VAR模型分析影响程度,表明外汇占款对货币供应量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短期内,而且外汇占款增量对货币供应增量的影响并不十分明显。基于此,我国可以考虑适当扩大汇率浮动的空间,并加强资本流动监控与管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