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91)
- 2023(18175)
- 2022(15643)
- 2021(14463)
- 2020(12181)
- 2019(27925)
- 2018(27603)
- 2017(53841)
- 2016(29406)
- 2015(32705)
- 2014(32582)
- 2013(32513)
- 2012(30318)
- 2011(27486)
- 2010(27577)
- 2009(25534)
- 2008(25209)
- 2007(22542)
- 2006(20147)
- 2005(18098)
- 学科
- 济(124209)
- 经济(124071)
- 管理(84144)
- 业(83798)
- 企(66965)
- 企业(66965)
- 方法(54636)
- 数学(47807)
- 数学方法(47409)
- 中国(35897)
- 农(34634)
- 财(32968)
- 地方(28550)
- 业经(27234)
- 学(25424)
- 制(23970)
- 农业(23762)
- 贸(23618)
- 贸易(23600)
- 易(22851)
- 务(20784)
- 财务(20714)
- 银(20707)
- 财务管理(20668)
- 银行(20633)
- 融(19841)
- 金融(19840)
- 行(19748)
- 企业财务(19681)
- 环境(19017)
- 机构
- 大学(424222)
- 学院(421993)
- 济(173626)
- 经济(169993)
- 管理(164635)
- 研究(145950)
- 理学(141754)
- 理学院(140144)
- 管理学(137902)
- 管理学院(137144)
- 中国(110615)
- 京(91505)
- 科学(89865)
- 财(82068)
- 所(74762)
- 农(74540)
- 研究所(67626)
- 中心(65355)
- 业大(65271)
- 财经(65094)
- 江(62253)
- 经(59229)
- 农业(58511)
- 北京(58424)
- 范(54525)
- 师范(53897)
- 经济学(52639)
- 院(52623)
- 州(50424)
- 财经大学(48417)
- 基金
- 项目(282137)
- 科学(220542)
- 基金(204560)
- 研究(202931)
- 家(179976)
- 国家(178463)
- 科学基金(151750)
- 社会(128321)
- 社会科(121658)
- 社会科学(121627)
- 省(109449)
- 基金项目(108580)
- 自然(99351)
- 自然科(96997)
- 自然科学(96971)
- 自然科学基金(95271)
- 划(92897)
- 教育(92472)
- 资助(84831)
- 编号(81582)
- 成果(66308)
- 重点(63360)
- 发(62964)
- 部(62526)
- 创(58240)
- 课题(56495)
- 创新(54381)
- 科研(54236)
- 教育部(53213)
- 国家社会(52811)
- 期刊
- 济(193232)
- 经济(193232)
- 研究(127608)
- 中国(81706)
- 学报(70432)
- 农(67784)
- 科学(62846)
- 财(61725)
- 管理(60867)
- 大学(52637)
- 学学(49809)
- 农业(46434)
- 教育(43900)
- 融(41355)
- 金融(41355)
- 技术(35024)
- 业经(32105)
- 财经(31950)
- 经济研究(31322)
- 经(27279)
- 问题(25572)
- 业(24261)
- 技术经济(21246)
- 科技(20366)
- 贸(20318)
- 理论(20216)
- 图书(20065)
- 商业(19605)
- 版(19444)
- 现代(18656)
共检索到6313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海飞 许金涛 吴晓辉
随着我国再融资制度的不断完善,上市公司融资与投资者财富效应间的联系得到强化,这深刻影响着金融市场参与主体的认知习惯和投资行为,使得定向增发项目备受青睐。本文在市场有效性理论的基础上,基于预案条款、财务状况和市场情绪三个维度,构建定向增发项目影响因子指标体系,研究机构投资者可参与的定增项目在不同情境下收益影响机理。研究表明,增发比例越高、锁定期越长,越有利增强投资者信心,定增收益显著提升;公告日前定增票表现越好,定增折价越高;股票的账面市值比与收益成显著负相关关系;市场情绪越好,越有利于提升定增的收益。研究结论为上市公司和承销商合理确定定增价格提供新的启示,同时为投资者进行科学的投资决策提供指导...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玉芳 余志勇 夏新平 汪宜霞
基于2006年5月8日至2009年12月31日的深沪两市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司样本数据,本文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与增发后的现金分红水平的关系。研究发现,相对于没有实施任何再融资方式的公司而言,实施了定向增发的中国上市公司倾向于在增发后派发更多的现金股利;相对于没有大股东参与增发的上市公司而言,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在增发后派发的现金股利更多。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具有在定向增发后选择现金分红方式进行利益输送的显著行为倾向。
关键词:
定向增发 现金分红 利益输送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姜来 罗党论 赖媚媚
以国内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案例为样本,研究了国内资本市场上定向增发折价的形成原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定向增发中的特殊增发制度安排以及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的支持,是定向增发折价存在的重要因素。研究发现,增发对象为大股东的定向增发有着更高的折价,同时,在面向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中,以非现金的其他资产为增发方式的定向增发折价更高,这说明定向增发折价在一定程度上是对大股东支持上市公司的补偿。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折价 掏空与支持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玉芳 夏新平 刘小元
本文基于2006年5月8日-2010年12月31日的沪深两市286家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与增发后公司资金占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大股东未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而言,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在增发后资金占用更加严重。同时本文还发现,"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之后的每年",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后公司资金占用的增长率每一年都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定向增发后通过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实施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资金占用 利益输送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强 佘杰
在股权再融资的过程中,公司是否存在市场择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6-2016年间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定增过程中的择时行为及对定增折价率和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对于定价基准日和股票发行日的选择存在明显的择时行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定向增发,只有定价基准日的择时能力显著影响公司股价的长期市场表现;对于面向控股股东和机构的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分别通过对定价基准日和发行日的择时来影响折价率;对于混合定向增发,上市公司的择时行为对折价率没有显著影响;对机构定增或混合定增时,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超额回报为负,且对定价基准日择时能力越强,股价长期表现越差。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择时行为的认知,为完善我国定向增发定价规则的制定以及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
择时定向增发 折价率 股价市场表现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武剑锋 萧蔚
中国正式引入定向增发为可选择的再融资方式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便更多地转向定向增发。为此,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信息不对称和上市公司控制权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解释上市公司对于证监会引入定向增发作为可选再融资方式的各种反应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信息不对称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选择;但是股东控制权考虑对定向增发偏好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赵安琪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财富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李德忠
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并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本文认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与外国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高低与股东的身份有关,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要低于向非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并且,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累积收益率越高。本文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的数据,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及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折扣率 股票价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李浩然 鄢翔 罗希
以2006—2016年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定向增发新股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引入机构投资者后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区分机构投资者性质及投资目的后发现,该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关联机构投资者以及战略机构投资者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战略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财务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公司业绩的影响无论在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都不显著。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金玲 蒋睿 杨雨婷
本文研究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和双重差分模型,基于融资约束、产权性质及公司规模深入分析定向增发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定向增发能够促进企业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同时还发现定增促进企业创新是由于定向增发能够缓解融资约束,而且这种促进作用在非国有公司和中小板及创业板公司中效果更加明显。本文首次检验了定向增发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对于"融资—企业创新"问题的研究做出了增量贡献,同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选择和监管层关于定向增发的监管政策都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融资约束 公司特征 企业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曹玉珊
现有的研究主要探讨经营性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较少涉及从财务战略管理的角度分析营运资金管理问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认为,营运资金管理包含有财务战略管理要求,分为三个子问题:营运资金政策选择、营运资金来源渠道管理与营运资金管理效率评价。作为一种财务战略行为,定向增发对企业营运资金管理可能产生较大影响。本文基于2007年有定向增发行为的中国上市公司资料,采用描述性统计法与配对的均值检验法等,寻找相关证据。研究发现,中国企业倾向于稳健型的营运资金政策,其定向增发行为兼有筹资战略、营运资金管理和投机等目的,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可能存在长期的下降趋势并伴有较大的不确定性。相应的政策建议包括倡导配合型的营运资金政...
关键词:
营运资金管理 财务战略 定向增发 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殿锋
本文以2008年至2012年深沪上市公司为样本,从公司治理角度对财务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国有公司、独立董事、董事会会议和管理层持股可以抑制和防范公司的财务风险;而没有发现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能够对财务风险有显著影响。整体上公司治理的改善能够有效防范和降低财务风险,这为公司加强财务风险的防范和降低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
公司治理 财务风险 风险防范
[期刊] 预测
[作者]
苑莹 李玲格 张颖
本文基于公司价值提升机制与投资者行为影响机制,以2006年第1季度至2018年第4季度中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资本投资对股票收益率的预测能力,并考察金融危机与公司横截面因素对该预测能力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资本投资对股票收益率具有预测能力,两者呈U型关系,投资者可依据上市公司资本投资变化调整其投资策略进而从中获利;金融危机期间,资本投资对股票收益率仍具有预测能力,该预测能力在经济速降阶段更显著;现金流与财务杠杆减弱资本投资对股票收益率的预测能力,但不改变两者间的U型关系。研究结果为资本投资对股票市场的影响提供了中国经验依据,并为市场投资者决策提供指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士凡 何其帼
文章以2000-2007年我国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政府通过对企业内部决策的直接干预与通过对企业外部环境的间接干预对上市公司雇员规模和工资率的影响。
关键词:
政府控制 政府干预 雇员规模 工资率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葛尧
成本粘性表明企业成本与业务量之间存在非线性关系,反映了企业管理者的市场抉择。因此,研究成本粘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具有较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基于2011-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的样本数据,对公司的成本粘性进行了估计,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成本粘性。进一步实证结果表明,成本粘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绩效提升,而成本反粘性对企业绩效的促进效果不显著;另外,随着管理水平提高,总资产增加,企业成长性提高同样可以改善企业绩效,而资产负责结构不合理会使企业绩效发生恶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定向增发资产注入与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研究——基于A股主板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定向增发、发行对象与公司成长性研究——来自我国上市公司的经验数据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及影响——基于事件研究法的验证
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产品市场竞争与定向增发折价——来自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数据
定向增发与利益输送行为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类型与过度投资关系——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大股东控制下的定向增发和财富转移——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