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14)
2023(17818)
2022(15385)
2021(14291)
2020(11920)
2019(27632)
2018(27239)
2017(52933)
2016(28583)
2015(32183)
2014(32227)
2013(31696)
2012(29410)
2011(26252)
2010(26459)
2009(24138)
2008(23698)
2007(20791)
2006(18550)
2005(16625)
作者
(81824)
(67968)
(67521)
(64063)
(43412)
(32622)
(30701)
(26651)
(26020)
(24324)
(23108)
(23011)
(21605)
(21416)
(20985)
(20972)
(20161)
(19831)
(19415)
(19399)
(16902)
(16670)
(16421)
(15632)
(15224)
(15155)
(15060)
(15034)
(13751)
(13333)
学科
(121237)
经济(121096)
管理(81792)
(79064)
(64709)
企业(64709)
方法(52408)
数学(44895)
数学方法(44239)
中国(34050)
(33174)
(30648)
地方(28616)
业经(27467)
(25436)
农业(22653)
(21906)
(20884)
贸易(20869)
理论(20493)
(20156)
(19501)
银行(19454)
(19249)
财务(19160)
财务管理(19112)
(18730)
(18555)
金融(18553)
(18526)
机构
大学(403205)
学院(402243)
(162824)
经济(159296)
管理(158518)
研究(136183)
理学(136148)
理学院(134634)
管理学(132078)
管理学院(131350)
中国(104151)
(86824)
科学(83305)
(76923)
(68445)
(64338)
中心(62171)
研究所(61601)
财经(60549)
(60415)
业大(58473)
北京(55321)
(54978)
(54513)
师范(54010)
(49759)
农业(49694)
(49217)
经济学(48872)
财经大学(44967)
基金
项目(269713)
科学(212061)
研究(199009)
基金(194619)
(169048)
国家(167582)
科学基金(144140)
社会(124936)
社会科(118332)
社会科学(118301)
(105369)
基金项目(102760)
自然(93163)
教育(91920)
自然科(90964)
自然科学(90943)
自然科学基金(89273)
(88481)
编号(81750)
资助(80793)
成果(66518)
重点(60481)
(59960)
(59433)
课题(56545)
(55644)
创新(51877)
科研(51383)
教育部(51265)
国家社会(51085)
期刊
(183533)
经济(183533)
研究(122818)
中国(80700)
学报(61640)
(60092)
管理(59605)
(59052)
科学(57340)
教育(48021)
大学(47475)
学学(44434)
农业(40683)
(37955)
金融(37955)
技术(36929)
业经(30711)
财经(29705)
经济研究(28824)
(25458)
问题(24127)
图书(21901)
(20426)
技术经济(20086)
理论(19522)
科技(18532)
(18334)
商业(17789)
统计(17660)
现代(17653)
共检索到6073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才华  王子欣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沪深两市A股已经成功实施资产注入类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第二类代理理论,从注入资产的定价与质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实证分析资产注入后36个月的长期市场绩效,研究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郑艳秋  江涛  姜薇  
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由于其发行门槛低、定价灵活、募集资金额度自由等独特优势逐渐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中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之一。文章对我国三种股权再融资方式加以对比,分析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动因、现状以及其中的利益输送方式,为定向增发资产注入进一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蕾蕾  
本文以发生于我国股权分置改革后的74起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为研究样本,深入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的动机以及资产注入与大股东侵占之间的关系,并对资产注入前后公司业绩的变化,以及注入资产增值率与业绩变化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晓晖  姜彦福  
本文在公司治理参与者治理效率评价的基础上,针对中国上市公司一股独大的股权结构现状所导致的双重委托代理问题,结合独立董事制度和机构投资者的发展现状,分析了独立董事特征和机构投资者的治理动力和能力,提出了独立董事和机构投资者在解决第二类代理问题中,分别在内外治理机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双核心观点。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吴世飞  
本文为理解公司股权集中及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前因后果提供了较完整的视角,分别对集中型股权结构的普遍性及成因、第二类代理问题的影响进行了归纳,提炼出关于其实证影响的两类模型。本文发现,股权集中及第二类代理问题处于一个同时以控制权收益为起点和终点的因果循环系统中。在此基础上,本文认为对系统外生影响因素的更广泛考察、对资本市场自动监督与约束机制的引入以及对内生性问题的妥善处理可能是将来研究需要关注的重要方面。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唐舜  刘娥平  施燕平  
与公开增发不同,证监会对定向增发股份的限售期做了明确规定,定向增发股份发行后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受到二级市场交易限制,因而缺乏股票价值中的可交易性价值,是导致定向增发发行价格与流通股股价存在较大差异的重要原因。本文对大股东利益侵占假说进行验证,发现在考虑了可交易性价值后大股东利益侵占假说不再显著。因此大股东参与使得价格折扣较高不一定是由于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动机所致,而可交易性价值转移假说相较大股东利益侵占假说更能解释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时价格折扣较大的现象。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杜勇  周小敬  
以资产注入型定向增发为研究重点,探讨了定向增发、大股东资产注入行为与我国二级资本市场之间的相互关系。研究发现,定向增发会带来正向的证券市场反应,而只有大股东注入资产类型与上市公司主业相关联时,才会给证券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长期超额回报。我国多数上市公司特别是国有企业注入的资产是优质的经营性资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明  
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普遍以大股东持有的资产作为支付对价,有利于完善其产业链,避免同业竞争,但此过程中也暗藏利益输送风险,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造成制约。为此,本文梳理大股东定向增发利益输送的几种主要方式,重点对上海永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增新股发行价格、注入资产质量、定增后利润分配政策以及定增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掘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唐跃军  宋渊洋  金立印  左晶晶  
营销战略风格的激进或保守与公司治理因素有怎样的内在联系?营销战略风格如何影响公司未来业绩?本文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出发,通过理论分析和基于上市公司数据的实证检验发现:(1)控股股东卷入程度越低、控股股东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偏离程度越高,上市公司营销战略风格越趋向于激进,说明被第二类代理问题左右的控股股东更倾向于拿中小股东的钱卷入高风险的营销战略;(2)过度激进的营销战略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营业收入增长(做大),但是将显著损害公司的盈利水平和持续发展潜力(做强)。本文主要理论贡献在于从第二类代理问题和终极控制权理论的视角,解析了上市公司营销战略风格的成因,揭示了公司治理对营销战略的作用...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力  李薇  
以2013年实施资产注入式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判别定向增发中大股东注入资产质量优劣的标准。通过理论分析确立资产质量优劣的识别指标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企业绩效的综合绩效指数,并依据该指数对样本公司资产注入前后进行排名,通过对研究样本名次的统计检验发现,注入资产为优质资产的样本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计算注入优质资产的研究样本识别指标值,确定溢价后的注入资产预期收益率等于6.22%,可以作为判别资产质量优劣的阈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袁振兴  杨淑娥  王冬年  
现金股利可以缓解公司的代理问题,伴随着公司代理问题从股权高度分散时管理者与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发展到股权集中时大股东与小股东之间的利益冲突,现金股利代理理论也经历了从现金股利代理成本理论到利益侵占假说的演化过程。Roseff(1982)第一个将代理成本引入现金股利理论,然后由Easterbrook(1984)确立代理成本理论的基本思想;而Jensen(1986)用自由现金流量解释了现金股利的代理成本理论,使其更具有可实证性;最后,由La Porta(1998,1999,2000)等人发展成为在股权集中背景下的利益侵占假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米建华  谢琳  
文章从长期收益的角度研究现金认购类定向增发中大股东参与是发挥了支持效应还是侵占效应。研究发现,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收益率之间存在负的相关关系,但这种负相关关系并不显著;大股东认购比例与折扣率之间在10%的水平下正相关;折扣率与长期收益率在10%的水平下负相关。研究结果表明,从长期收益角度看,大股东没有发挥支持效应,反而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侵占效应。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左晶晶  唐跃军  眭悦  
文章基于终极控制权理论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研究发现:(1)被第二类代理问题左右的控股股东缺乏进行持续高水平公司创新投资的动力;(2)提高其他大股东持股比例有助于推动上市公司更多地进行研发和创新投资;(3)民营上市公司其他大股东制衡有助于提高研发与创新投资,而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其他大股东则未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与制衡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邓博夫  董雅浩  吉利  
本文从诉讼风险的视角,探讨了我国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转出法定代表人身份的内在动因及其经济后果,从而将我国所独有的法定代表人制度融入到现有的公司治理理论框架。研究发现,当企业的法律诉讼风险更高时,实际控制人更有可能通过转出法定代表人身份,以规避自身的连带责任。进一步检验得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程度越高、实际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资金越多、企业所在地区法治水平越高,实际控制人面临诉讼风险时越可能转出法定代表人身份。此外,本文还发现实际控制人转出法定代表人身份会将风险衍伸至股票市场,提高企业股价崩盘风险。以上经验证据表明,企业实际控制人转出其法定代表人身份的行为动机更符合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假说,一方面拓展了法与金融对第二类代理问题的研究范畴,另一方面直面我国独有的法定代表人制度,为法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的应用提供了经验价值。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文章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后的成长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在定向增发两年后,定向增发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要显著的高于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定向增发后两年,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项目融资其成长性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注入资产从控股股东的动机来看,不仅存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政府出于国有资产重组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