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14)
- 2023(13654)
- 2022(11480)
- 2021(10700)
- 2020(8678)
- 2019(20314)
- 2018(19620)
- 2017(38437)
- 2016(20482)
- 2015(22863)
- 2014(22688)
- 2013(22986)
- 2012(21712)
- 2011(19779)
- 2010(19856)
- 2009(18422)
- 2008(18513)
- 2007(16236)
- 2006(14496)
- 2005(13575)
- 学科
- 济(102479)
- 经济(102380)
- 业(63649)
- 管理(61528)
- 企(51240)
- 企业(51240)
- 方法(44362)
- 数学(39946)
- 数学方法(39759)
- 中国(30131)
- 财(28037)
- 农(24892)
- 地方(23583)
- 业经(20508)
- 贸(19817)
- 贸易(19801)
- 制(19458)
- 易(19225)
- 务(18275)
- 财务(18254)
- 财务管理(18215)
- 企业财务(17603)
- 融(17568)
- 金融(17568)
- 农业(17442)
- 银(17294)
- 银行(17275)
- 行(16568)
- 学(15598)
- 技术(14070)
- 机构
- 大学(298555)
- 学院(296370)
- 济(139524)
- 经济(137199)
- 管理(114699)
- 研究(106288)
- 理学(98426)
- 理学院(97368)
- 管理学(96240)
- 管理学院(95657)
- 中国(85292)
- 财(66220)
- 京(63290)
- 科学(58460)
- 所(53275)
- 财经(52249)
- 经(47805)
- 研究所(47644)
- 中心(47595)
- 农(45449)
- 经济学(44793)
- 江(42736)
- 北京(40890)
- 经济学院(40508)
- 财经大学(39108)
- 业大(38183)
- 院(37980)
- 范(36902)
- 师范(36561)
- 农业(35234)
- 基金
- 项目(190336)
- 科学(152826)
- 基金(143219)
- 研究(139693)
- 家(123819)
- 国家(122820)
- 科学基金(106278)
- 社会(94683)
- 社会科(90202)
- 社会科学(90184)
- 基金项目(74379)
- 省(70357)
- 自然(66146)
- 自然科(64715)
- 自然科学(64701)
- 自然科学基金(63657)
- 教育(63603)
- 资助(59914)
- 划(59776)
- 编号(53125)
- 发(44928)
- 部(44864)
- 成果(43715)
- 重点(42652)
- 国家社会(40730)
- 创(39518)
- 教育部(39454)
- 人文(37984)
- 课题(37382)
- 性(37234)
- 期刊
- 济(153846)
- 经济(153846)
- 研究(96016)
- 中国(61110)
- 财(52389)
- 管理(44867)
- 学报(41418)
- 农(41367)
- 科学(40811)
- 融(35709)
- 金融(35709)
- 大学(32555)
- 学学(30783)
- 农业(28416)
- 财经(27223)
- 经济研究(27112)
- 教育(26946)
- 经(23435)
- 技术(23394)
- 业经(23340)
- 问题(20468)
- 贸(19341)
- 国际(17703)
- 世界(17225)
- 业(16506)
- 技术经济(15686)
- 统计(14532)
- 商业(14023)
- 策(13285)
- 现代(12770)
共检索到4613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李浩然 鄢翔 罗希
以2006—2016年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研究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相比于非定向增发新股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引入机构投资者后能显著提升公司绩效;区分机构投资者性质及投资目的后发现,该正向效应主要体现在关联机构投资者以及战略机构投资者上,进一步研究表明,战略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公司绩效的促进作用在国有企业更为明显,而财务机构投资者对定向增发公司业绩的影响无论在国有企业或民营企业都不显著。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李争光 赵西卜 曹丰 卢晓璇
以2001—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显著提高企业绩效。进一步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后,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更加显著。研究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发挥了监督作用,能有效地缓解代理冲突,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有利于企业绩效的提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争光 赵西卜 曹丰 吴青川
文章以2007-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累计非经营性应计利润来度量会计稳健性,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考察了会计稳健性对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水平与过度投资显著负相关;会计稳健性水平与投资不足显著正相关。在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交易型机构投资者与稳定型机构投资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加剧了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之间的负相关关系;同时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也缓解了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这表明不同性质的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与过度投资、会计稳健性与投资不足之间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李争光 赵西卜 曹丰 刘向强
本文在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基础上,以2007-2012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机构投资者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会计稳健性。进一步分析发现,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提高会计稳健性的影响更加显著。本研究的结果表明,机构投资者尤其是稳定型机构投资者能有效缓解公司的代理冲突、降低信息不对称程度,发挥积极的公司治理作用。本研究的结论为监管机构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健康发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周琴 周运兰 潘泽江
本文以深沪两市2009-2013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数据作为样本,分析了不同类型机构投资者利益关系、持股比例对上市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以证券投资基金为代表的压力抵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的上升会显著提高上市公司的审计质量;而以保险公司为代表的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持股对公司审计质量的影响并不显著。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异质性 公司治理 审计质量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启新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14年沪、深非金融业上市公司A股财务数据,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过度自信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较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黄启新
本文基于我国2010-2014年沪、深非金融业上市公司A股财务数据,从机构投资者异质性视角,实证检验了高管过度自信与资本配置效率的关系。结果表明,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的关系发挥显著的调节作用,具体来说,较之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稳定型机构投资者抑制了高管过度自信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相关关系,起到显著的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合力 周立 王博
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对企业绩效存在影响,公司治理与机构投资者存在内生性。本文选取中国2003~2007年上市公司数据,运用最小二乘法和二阶段回归法,对公司治理、机构投资者与企业绩效三者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与公司治理正相关,与企业绩效存在正相关;公司治理与企业绩效正相关,公司治理的改善有助于提高企业绩效;机构投资者偏好政府控制企业和绩效好的企业。研究为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绩效提供了理论参考。
关键词:
公司治理 机构投资者 企业绩效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雷倩华 柳建华 龚武明
现有的研究认为,机构投资者通过两个渠道影响流动性成本:逆向选择和信息效率。一方面,因信息不对称而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会增大流动性成本;另一方面,机构投资者通过股票交易使私有信息渗透到股价之中,则会提高信息效率,减少流动性成本。因此,机构投资者与流动性成本之间的关系成为一个实证问题。本文研究发现,我国机构投资者持股增加了报价价差、有效价差和PIN值;进一步地,证券投资基金持股比其他机构投资者持股更可能导致流动性成本的增加。因此,我们认为,监管层应严厉打击机构投资者获取内幕信息,加强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监管,减少逆向选择问题,同时应减少机构投资者操纵股票市场等影响股价信息效率的行为。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证券投资基金 流动性成本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李争光 曹丰 赵西卜 董竞宇
本文以我国2007-2012年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异质机构视角检验了会计稳健性对股权融资成本的影响。经验证据表明,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显著负相关,说明了稳健的财务信息有助于降低资本市场上的股权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表明,与交易型机构投资者相比,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加剧了会计稳健性与股权融资成本之间的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果也为监管机构制定发展机构投资者的政策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杨棉之 张园园
股价崩盘风险已经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以中国资本市场2008年至2013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会计稳健性与股价崩盘风险的关系,并考察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对二者关系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会计稳健性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进一步考察机构投资者异质性,在划分为稳定型与交易型的基础上,发现稳定型机构投资者会增强二者的负向关系,交易型机构投资者则削弱二者的负向程度。文章的研究结论为防范股价崩盘风险、构建平稳有序的资本市场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张圣利 王丽娟
文章采用2015—2017年沪深制造业上市公司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检验了机构投资者监督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研发补贴有效改善了企业研发补贴绩效,进一步研究发现,非国有企业研发补贴对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将机构投资者划分为不同类型,研究其监督效应对企业研发补贴绩效的影响,结果显示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研发补贴绩效的改善更为显著,在考虑产权性质的前提下,稳定型机构投资者对非国有企业的研发补贴绩效更具影响力。
关键词:
研发补贴 研发补贴绩效 稳定型机构投资者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世新 宋国玉
本文以2003-201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研究了成长机会、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会计稳健性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压力抑制型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会计稳健性显著正相关,且此正相关关系在高成长机会的公司表现更明显;无证据显示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与稳健性的相关关系。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陈刚 武剑锋 萧蔚
中国正式引入定向增发为可选择的再融资方式之后,上市公司再融资选择便更多地转向定向增发。为此,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探讨信息不对称和上市公司控制权对上市公司再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并解释上市公司对于证监会引入定向增发作为可选再融资方式的各种反应便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信息不对称理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方式选择;但是股东控制权考虑对定向增发偏好具有重要影响。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赵玉芳 夏新平 刘小元
本文基于2006年5月8日-2010年12月31日的沪深两市286家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与增发后公司资金占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相对于大股东未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而言,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在增发后资金占用更加严重。同时本文还发现,"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之后的每年",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后公司资金占用的增长率每一年都显著增加。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的大股东在定向增发后通过占用上市公司的资金,实施有利于自身利益的行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资金占用 利益输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定向增发能促进企业创新吗?——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定向增发新股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经验证据
信息含量、机构投资者与股价同步性——来自股票增发市场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投资者关系管理(IRM)水平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来自106家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增发新股类型与过度投资关系——来自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类型与上市公司绩效的关系——来自中国证券市场的经验证据
融资结构、企业异质性与研发投资——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持股与上市公司审计质量——来自中国国有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营改增”增绩效应的异质性研究——来自长三角等地区A股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