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311)
- 2023(18029)
- 2022(15291)
- 2021(14315)
- 2020(11827)
- 2019(27459)
- 2018(26856)
- 2017(52032)
- 2016(28125)
- 2015(31497)
- 2014(31369)
- 2013(31407)
- 2012(29344)
- 2011(26277)
- 2010(26328)
- 2009(24230)
- 2008(24142)
- 2007(21013)
- 2006(18701)
- 2005(17005)
- 学科
- 济(123085)
- 经济(122949)
- 管理(83818)
- 业(82048)
- 企(66949)
- 企业(66949)
- 方法(53386)
- 数学(46934)
- 数学方法(46580)
- 财(41511)
- 中国(37004)
- 农(32810)
- 地方(29013)
- 业经(26564)
- 制(24389)
- 务(23758)
- 财务(23690)
- 财务管理(23632)
- 贸(23270)
- 贸易(23252)
- 学(22975)
- 企业财务(22609)
- 易(22538)
- 农业(22327)
- 银(19811)
- 银行(19766)
- 融(19490)
- 金融(19489)
- 行(18854)
- 环境(18451)
- 机构
- 大学(399772)
- 学院(396723)
- 济(171020)
- 经济(167772)
- 管理(155871)
- 研究(139236)
- 理学(134224)
- 理学院(132768)
- 管理学(130858)
- 管理学院(130138)
- 中国(107826)
- 京(86038)
- 财(85722)
- 科学(81805)
- 所(70200)
- 财经(65408)
- 研究所(63060)
- 中心(61692)
- 农(61246)
- 经(59670)
- 江(57647)
- 北京(55495)
- 业大(54824)
- 经济学(53043)
- 范(51289)
- 师范(50843)
- 院(50344)
- 财经大学(48718)
- 经济学院(47986)
- 农业(47522)
- 基金
- 项目(263125)
- 科学(208130)
- 研究(194559)
- 基金(193196)
- 家(167513)
- 国家(166126)
- 科学基金(143017)
- 社会(125565)
- 社会科(119249)
- 社会科学(119222)
- 基金项目(101659)
- 省(99393)
- 自然(90821)
- 自然科(88729)
- 自然科学(88709)
- 教育(88241)
- 自然科学基金(87158)
- 划(84116)
- 资助(80489)
- 编号(77896)
- 成果(63945)
- 部(59709)
- 重点(58645)
- 发(58611)
- 创(54259)
- 课题(53545)
- 国家社会(52561)
- 教育部(51810)
- 创新(50663)
- 人文(50225)
- 期刊
- 济(188844)
- 经济(188844)
- 研究(126717)
- 中国(79583)
- 财(69372)
- 学报(59128)
- 管理(58448)
- 农(55780)
- 科学(55573)
- 大学(45474)
- 学学(42721)
- 教育(41435)
- 融(40165)
- 金融(40165)
- 农业(38891)
- 财经(32921)
- 技术(32500)
- 经济研究(32001)
- 业经(29394)
- 经(28166)
- 问题(24577)
- 贸(21023)
- 业(20982)
- 技术经济(19713)
- 世界(19159)
- 图书(19036)
- 理论(18838)
- 国际(18140)
- 会计(17697)
- 现代(17658)
共检索到6059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赵安琪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斌 章卫东 周冬华 王珏伟
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的两种方式。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后1~3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负,而定向增发新股后两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正,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宣告公开增发新股股东获得负的股东财富效应,而宣告定向增发新股股东能获得正的股东财富效应。从保护投资者长期利益的视角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证券管理部门推出的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和上市公司青睐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具备其适时性和合理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莹
本文选取2006年5月8日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实施定向增发的2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产生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从长远来看定向增发有利于公司发展;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非大股东参与,说明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经营者的代理成本;大股东以非现金方式认购定向增发股份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大股东以现金认购,说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更有利于抬高股票价格。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张鸣 郭思永
本文考察了大股东控制下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及其价值影响,以探求定向增发是否是上市公司的控股大股东进行财富转移的一种工具。研究发现:大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动机是影响上市公司进行定向增发的重要因素,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折价水平和大股东认购比例共同决定了大股东是否从上市公司转移财富及其转移财富的多寡。本文结论对投资者投资决策,政府部门进一步完善定向增发监管政策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财富转移 折价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李德忠
本文分析了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并研究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本文认为,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与外国不同,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高低与股东的身份有关,向控股股东及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要低于向非关联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并且,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折扣率越低,投资者获得的超额累积收益率越高。本文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的数据,对影响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的因素及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对公司短期股价表现的影响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证明了本文理论分析的结论。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折扣率 股票价格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定向增发给股东带来持续为正的财富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李海川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06-2007年间不同类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短期宣告效应和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短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无显著差异,但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与资产注入类型显著相关。当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相关时,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不相关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因此,可能存在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本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理论解释了上述现象。
关键词:
定向增发新股 资产注入类型 利益输送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汪芸倩 刘若梦
增发新股易诱发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但是不同的增发新股类型导致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存在差异。本文以2006-2014年间沪、深两市实施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的差异。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无论采取公开增发新股还是定向增发新股均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现象,但相对于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公开增发新股融资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现象更加严重。在定向增发新股中,原有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股东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股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
关键词:
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 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汪芸倩 刘若梦
增发新股易诱发上市公司的过度投资现象,但是不同的增发新股类型导致的上市公司过度投资程度存在差异。本文以2006-2014年间沪、深两市实施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分析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导致的企业过度投资的差异。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无论采取公开增发新股还是定向增发新股均会导致企业过度投资现象,但相对于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公开增发新股融资导致企业的过度投资现象更加严重。在定向增发新股中,原有控股股东及其关联股东参与认购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股份能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企业过度投资现象的发生。因此,必须完善我国上市公司再融资审核制度和信息披露等制度。
关键词:
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 过度投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卫东
上市公司发行新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问题一直是学者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新股前一年存在盈余管理的动机,并且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类型有关。当上市公司向其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收购控股股东及其子公司的资产时,进行负的盈余管理;当向其他机构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募集资金时,进行正的盈余管理。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盈余管理的程度与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有关,第一大股东的持股比例越高,盈余管理的程度越强。本文还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越高,定向增发新股后的股票价格表现越差。这说明中国上市公司...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莉 陈耿
一、引言2006年5月7口,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f《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简称"定向增发")做出了具体规定。定向增发融资门槛低、有利于引进特定的投资者、实施上较为简单,也能吸收大股东资产进而实现整体上市,因此在近几年成为我国资木市场股权洱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发行价格的高低不仅涉及增发对象的直接利益,还影响公司权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定向增发的定价格是否合理是定向增发融资的关键问题:我国h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下简称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通过考察控股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实施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后发现,此类事件在短期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财富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形下,发行对象只有控股股东的整体上市事件具有更大的短期财富效应。控股股东认购定向增发的股份比例越大,则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越强。同时发现,在整体上市前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越大的公司,市场反应越积极。经验证据也表明,定向增发这种新兴的财务行为的确存在国外研究所发现的监督效应与确证效应。
关键词:
整体上市 定向增发 财富效应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关键词:
定向增发新股 股票价格 影响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刘秋生 孙健 张海军
定向增发通常认为会引起股价下降,从而侵害散户的利益。本文运用事件研究法,通过我国上市公司2007年4月到2008年4月期间公告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前后的超额收益率来验证市场对该事件的反应,从而证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募集资金公告具有明显的正股价效应。本文的研究意义在于实证了定向增发募集资金会使股东普遍获利,从而为更多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或股权优化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
定向增发 股价效应 超额收益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REVA、EVA与股东财富: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短期财富效应研究
信息不对称视角下定向增发动因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大股东减持效应研究——来自A股的经验证据
定增择时与折价率及股价的长期市场表现——来自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经验证据
股利政策的股东财富效应:来自中国股市的经验证据
定向增发机构投资者异质性与公司绩效——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控股股东对过度投资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送转股对股东财富的影响——基于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
上市公司高管薪酬激励水平与股东财富的关系——来自2001~2007年沪深A股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