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62)
2023(11773)
2022(9902)
2021(9065)
2020(7420)
2019(16997)
2018(16663)
2017(33066)
2016(17869)
2015(19831)
2014(19572)
2013(19705)
2012(18587)
2011(16856)
2010(17106)
2009(16113)
2008(15976)
2007(14442)
2006(13158)
2005(12160)
作者
(53717)
(44827)
(44605)
(41985)
(28333)
(21388)
(20044)
(17327)
(16877)
(15901)
(15245)
(14549)
(14428)
(14244)
(13917)
(13573)
(13368)
(13171)
(12960)
(12875)
(11302)
(11127)
(10870)
(10107)
(10094)
(10041)
(10005)
(9958)
(8915)
(8759)
学科
(83935)
经济(83851)
(57957)
管理(54997)
(45478)
企业(45478)
方法(32649)
数学(29084)
数学方法(28968)
中国(25901)
(24479)
(23995)
地方(22036)
业经(18977)
(18145)
农业(16950)
(16162)
贸易(16147)
(15674)
(15534)
银行(15488)
(15365)
财务(15346)
财务管理(15314)
(14844)
企业财务(14666)
(13971)
金融(13971)
(13526)
地方经济(12919)
机构
学院(262564)
大学(261094)
(115940)
经济(113837)
管理(100895)
研究(91354)
理学(86388)
理学院(85448)
管理学(84410)
管理学院(83925)
中国(72256)
(56164)
(55398)
科学(53866)
(48342)
(47003)
财经(43685)
研究所(42073)
中心(41019)
(39630)
(39492)
业大(39465)
农业(37923)
北京(35471)
经济学(35459)
(32439)
(32373)
财经大学(32338)
经济学院(32213)
师范(31952)
基金
项目(166326)
科学(130877)
基金(121204)
研究(119298)
(106455)
国家(105516)
科学基金(89635)
社会(78712)
社会科(74856)
社会科学(74837)
(65200)
基金项目(64616)
自然(56981)
自然科(55629)
自然科学(55613)
(54756)
自然科学基金(54663)
教育(53362)
资助(49047)
编号(46757)
(41051)
成果(37753)
重点(37483)
(37066)
(35005)
创新(32799)
发展(32790)
国家社会(32692)
课题(32533)
(32288)
期刊
(133200)
经济(133200)
研究(81685)
中国(52618)
(44597)
(43628)
学报(41431)
管理(38752)
科学(38039)
大学(31191)
(30539)
金融(30539)
农业(29858)
学学(29805)
业经(23691)
教育(22416)
经济研究(22299)
财经(22007)
技术(20206)
(18826)
问题(18557)
(15629)
(14960)
商业(14207)
技术经济(13524)
国际(13470)
理论(12223)
现代(12028)
世界(11878)
经济管理(11799)
共检索到4056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顾馨  李双杰  
以2006-2009年在我国A股主板市场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采用2005-2010年的年度财务数据,按照增发年份分别使用因子分析法,对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绩效的变化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虽然对上市公司改善股权结构有着积极的影响,且有70%左右的上市公司在实施增发后绩效有所提升或保持持平,但也有30%左右的上市公司绩效较增发前出现下降。对于前者,政府应当予以鼓励和支持。而对于后者,政府则应加强监管,避免盲目圈钱的行为。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许肖肖  杨玉凤  王若琳  
定向增发在我国股权分置改革以后才逐步发展起来,已有文献对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经营绩效的研究不多。本文以2008年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基础,选取反映公司偿债能力、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和现金流量能力的12个财务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定向增发对于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短期和长期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并验证增发对象对公司业绩的影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春燕  许肖肖  袁少茹  
本文以徐工机械定向增发为例,研究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徐工机械第一次定向增发短期内有效提升了公司经营绩效,但长期看来并无明显提升作用;第二次定向增发短期内提升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济增加值。研究表明,定向增发短期内可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对认识我国资本市场定向增发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春燕  许肖肖  袁少茹  
本文以徐工机械定向增发为例,研究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经营绩效的影响,发现徐工机械第一次定向增发短期内有效提升了公司经营绩效,但长期看来并无明显提升作用;第二次定向增发短期内提升了公司的偿债能力和经济增加值。研究表明,定向增发短期内可提高公司的经营绩效,对认识我国资本市场定向增发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武婷  黄亚平  
本文以2017年A股成功定向增发的189家制造业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引入治理结构、股权制衡和技术创新作为中介变量,构建SEM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定向增发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对我国制造业上市公司短期财务绩效和长期财务绩效均有负的总效应,且对长期财务绩效的影响更显著。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屠杨杨  
自股权分置改革以来,定向增发开始成为我国资本市场最主流的再融资方式。从2006年首例定向增发开始到2009年底,约占A股上市公司24.68%的上市公司已经进行了定向增发。相对于定向增发,公开增发和配股则明显低迷,截止2009年底,仅有106家上市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肖万  
本文选择2006年5月我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实施到2008年6月的两年间董事会宣告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利用事件研究法研究发现,我国上公司在定向增发宣告事件-2、-1、0、1日的超常收益分别是2.41%、4.57%、2.71%、1.77%,事件期其它时间超常收益不明显。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可积极采用定向增发的方式实现融资或重组,与此同时,也要担负起对股东的应有责任,严厉打击内幕交易,切实维护市场的公平与正义。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余丽霞  赵根  
本文以2006年1月1日到2007年12月31日有定向增发新股预案且成功实施的A股公司为研究样本,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财务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文章首先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共三年的经营绩效的变化作比较分析,发现定向增发前后三年间公司整体经营绩效呈不断上升趋势;其次,在提出三大假设的基础上,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定向增发后上市公司整体经营绩效的影响进行实证分析,发现上市公司未来整体经营绩效与公司定向增发前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注入资产类型、募资用途、发行前资产负债率、公司成长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最后,采用了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耿建新  吕跃金  邹小平  
考察公司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回报率业绩和长期经营业绩后发现,经市场调整、行业调整和规模调整的定向增发公司长期经营业绩和长期回报率均呈现下滑态势;长期回报率下滑并不是市场对定向增发公告时市场过度反应的修正,而是投资者对成长机会不确定的投资项目过分乐观,定向增发后公司并没有实现良好的经营业绩,投资者对公司预期盈利能力失望的结果。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刘建勇  朱学义  
自2006年5月8日证监会颁布并实施《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以非公开发行方式向特定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已成为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与西方国家成熟的资本市场及规范的私募发行制度相比,我国资本市场仍比较落后,有关定向增发的政策还处于不断完善中,证监会为此曾先后出台的管理办法有《上市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赵灿  童盼  
1998年,我国开始允许上市公司采用增发方式进行再融资,之后增发逐渐超过配股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但当时的增发却仅限于公开增发。2005年10月,新修订的《证券法》首次明确了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同年年末出台的《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规定,国外战略投资者可以通过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方式进行投资。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劲松  
本文主要研究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定价的影响因素。通过对有关变量进行回归分析,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对象中有机构投资者、公司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大,公司在定向增发中的定价就越高;而公司在定向增发中聘请的主承销商如果属于十大券商,公司在定向增发中的定价则较低。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寿福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约为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监督效应假说和信息效应假说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未来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可能产生的监督效应越大,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公告期内超常收益率越高。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夏鑫  阴越栋  路雅晴  周春红  
自2006年定向增发实施以来,定向增发的效果及其对公司价值和相关者利益的影响成为学术界的研究热点。文章以2010—2015年已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实证研究方法探索公司的政治关联对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数量和折价率的影响,以期为规范定向增发实践提供借鉴。结果表明公司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数量存在正相关关系,而且可能存在大股东利用关联方对企业进行"隧道挖掘"的行为;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折价率并不存在显著关系,但在进一步区分政治关联的代理变量即控制人类型后发现,国资委控制企业的政治关联与定向增发折价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