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5)
2023(8259)
2022(6881)
2021(6274)
2020(4900)
2019(11433)
2018(10920)
2017(21464)
2016(11661)
2015(13039)
2014(13145)
2013(13328)
2012(12871)
2011(11707)
2010(12097)
2009(11035)
2008(11077)
2007(10116)
2006(9309)
2005(8955)
作者
(35635)
(29803)
(29496)
(27994)
(19201)
(14355)
(13303)
(11376)
(11354)
(10777)
(10194)
(9891)
(9884)
(9657)
(9657)
(9351)
(8800)
(8696)
(8604)
(8399)
(7510)
(7445)
(7245)
(6945)
(6735)
(6718)
(6700)
(6625)
(6276)
(5779)
学科
(62681)
经济(62630)
(33253)
管理(31248)
(25226)
企业(25226)
方法(21377)
地方(19747)
数学(19119)
中国(19095)
数学方法(19043)
(16078)
(14195)
业经(12965)
(12125)
金融(12125)
地方经济(11987)
(11710)
(11418)
银行(11396)
农业(11139)
(11068)
(10398)
(10186)
贸易(10171)
(10085)
(9724)
(9107)
财务(9084)
财务管理(9071)
机构
学院(173322)
大学(171368)
(78504)
经济(77048)
研究(66339)
管理(61682)
中国(52847)
理学(51223)
理学院(50593)
管理学(49837)
管理学院(49511)
(38547)
科学(37995)
(37558)
(34864)
(30910)
研究所(30733)
中心(29606)
财经(29363)
(27858)
(26643)
经济学(24883)
北京(24624)
农业(23909)
(23425)
业大(23308)
(22570)
(22566)
经济学院(22377)
师范(22309)
基金
项目(103709)
科学(82110)
研究(75863)
基金(75261)
(65521)
国家(64971)
科学基金(55260)
社会(48929)
社会科(46584)
社会科学(46573)
(40685)
基金项目(38839)
自然(34813)
(34283)
自然科(34021)
自然科学(34013)
教育(33943)
自然科学基金(33441)
资助(31463)
编号(29746)
(28602)
成果(24883)
重点(23723)
发展(23312)
(22915)
(22868)
课题(21740)
(21444)
国家社会(20314)
创新(20196)
期刊
(96878)
经济(96878)
研究(59359)
中国(40989)
(31012)
(29998)
学报(26460)
管理(25900)
(25526)
金融(25526)
科学(24808)
农业(19979)
大学(19854)
学学(18785)
教育(17752)
经济研究(16185)
业经(16123)
财经(15929)
技术(14237)
(13697)
问题(12586)
(10505)
(10197)
世界(9429)
国际(9396)
技术经济(9019)
商业(8921)
理论(8853)
经济管理(8315)
经济问题(8175)
共检索到29006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才  何青  马婉婷  
从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市场业绩表现出发,综合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考察影响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主导原因。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前股票的错误定价程度与发行后的市场业绩表现负相关,而公司成长潜力与发行后市场业绩表现正相关,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不佳主要归结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上述两种因素对市场业绩的影响会因发行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错误定价理论在股权再融资领域的研究,同时有助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施行定向增发的"前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才  何青  马婉婷  
从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市场业绩表现出发,综合理性因素和非理性因素,考察影响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主导原因。研究发现,公司发行前股票的错误定价程度与发行后的市场业绩表现负相关,而公司成长潜力与发行后市场业绩表现正相关,因此我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不佳主要归结于非理性因素的影响。此外,本文进一步研究发现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原因,上述两种因素对市场业绩的影响会因发行对象的不同而存在差异。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错误定价理论在股权再融资领域的研究,同时有助于理解我国上市公司施行定向增发的"前因"与"后果"。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近年来,基于异质信念的行为金融理论已经成为国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前沿。本文结合中国资本市场特殊制度背景,首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研究结果表明:投资者异质信念越大,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越差;当发行对象为机构投资者时,异质信念对定向增发后股价的负向作用更加显著。此外,本文还进一步发现公司定向增发后的经营业绩变化也与投资者异质信念呈显著负相关关系。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投资者异质信念假说在公司股权再融资领域中的研究范畴。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周晓苏  王磊  
本文考察了保荐代表人声誉对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业绩的影响。以2006—2012年间实施定向增发新股的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发现:第一,高声誉保荐代表人有助于抑制定向增发企业的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第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时盈余管理程度越大,定向增发后的长期市场业绩越差;第三,纳入保荐代表人的监督机制后,高声誉保荐代表人能够减小定向增发时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业绩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秉祥  简冠群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实施股权质押的行为已相当普遍,但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定向增发公司的影响研究相对缺乏。笔者利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投资者情绪及定向增发股价长期市场表现三者的传导机制,试图探讨控股股东融资行为对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后果的影响。研究表明: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加剧了定向增发后公司长期股价的弱势表现,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对投资者情绪具有正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超额收益具有负向影响,投资者情绪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定向增发股价长期表现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意味着定向增发前控股股东股权质押利益相关方可能采取相关行动维稳股价、提高市值,但也只是质押期间的权宜之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强  佘杰  
在股权再融资的过程中,公司是否存在市场择时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我国A股市场2006-2016年间完成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在定增过程中的择时行为及对定增折价率和公司股价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发现上市公司对于定价基准日和股票发行日的选择存在明显的择时行为,无论何种类型的定向增发,只有定价基准日的择时能力显著影响公司股价的长期市场表现;对于面向控股股东和机构的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分别通过对定价基准日和发行日的择时来影响折价率;对于混合定向增发,上市公司的择时行为对折价率没有显著影响;对机构定增或混合定增时,上市公司股价的长期超额回报为负,且对定价基准日择时能力越强,股价长期表现越差。上述研究结果深化了对我国上市公司融资择时行为的认知,为完善我国定向增发定价规则的制定以及加强中小投资者利益的保护提供了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章卫东  
本文认为,向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时控股股东及关联股东认购发行的定向增发新股的数量越多,宣告定向增发新股的效应越好。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路  王化成  李思飞  
研究发现,无论是采用购买持有超额收益方法还是使用日历时间组合方法都可验证中国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后2年内总体上表现强势特征,这与美国股市私募发行后公司长期业绩表现不佳的结论相反。并且对于全部定向增发样本,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后5年的经营业绩都要显著好于与配比公司,验证了在中国资本市场上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宣告信息反应不足。此外,没有发现直接证据支持大股东将定向增发作为"掏空"上市公司进而实现利益输送的工具。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杜莉  范洪辰  李思飞  
本文以2006-2013年开展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中国投资者情绪指数,实证分析了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投资者情绪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呈现出明显的负相关关系;当样本的财务状况较差、样本规模较小时,投资者情绪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后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更大。此外,研究还发现,投资者情绪对不同发行对象和不同认购方式的定增样本长期市场表现的影响不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何丽梅  蔡宁  
本文以2006年5月至2006年底定向增发的4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其增发后24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结果表明,融资非理性和股权融资偏好使其长期回报率出现了长期恶化趋势;控股股东和关联股东参与认购的企业长期持有回报率较低,但该影响并不显著;长期持有回报率与反映控股股东利益输送动机的控股股东认购比例与原持有股比例差额均存在负相关关系,且在10%的统计水平上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定向增发新股成为股权分置改革之后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本文从理论上解释这种现象,并运用中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新股、整体上市的数据,对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公司股票价格的短期市场表现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上市公司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和宣告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都有正的财富效应,并且上市公司通过向控股股东或控股股东的关联企业定向增发新股实现集团公司整体上市的宣告效应要好于其他类型的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高峡  
国外学者对一些成熟市场中增发新股(SEO)公司的长期表现进行了研究,论文选取了我国34家增发新股的公司为样本,对其长期超额收益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我国SEO公司长期累计超额收益为负,论文对此与其他有关国家的研究进行了比较分析。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立  董青马  
我国证券市场增发新股的总体容量一再攀升,而另一方面增发新股所筹资金的使用效率不高,并存在大量变更资金使用用途的行为。本文通过行为金融学的市场时机理论等来分析这一矛盾,认为上市公司非理性增发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是:由公司治理结构和股市发展程度决定的公司经理和投资者行为的非理性。因此建议在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同时,注意对公司经理的监督并健全激励机制,最终使公司经理行为理性化。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选取上海证券交易所在2006年1月1日至2010年12月31日期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原始样本,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公告日及正式实施前后的短期股价效应,研究了其增发后12个月的长期股价表现。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在公告日前有显著的市场预期反映,投资者普遍看好定向增发这种融资方式并认为此事件为利好事件,定向增发实施后一个月内也产生了正的市场效应,但定向增发中长期却呈下滑趋势,说明定向增发在长期并没有创造财富价值且侵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