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79)
- 2023(8923)
- 2022(7419)
- 2021(6540)
- 2020(5051)
- 2019(11842)
- 2018(11421)
- 2017(22084)
- 2016(11743)
- 2015(12868)
- 2014(13051)
- 2013(13178)
- 2012(12628)
- 2011(11780)
- 2010(11993)
- 2009(11054)
- 2008(10893)
- 2007(9901)
- 2006(9128)
- 2005(8624)
- 学科
- 济(64051)
- 经济(63991)
- 业(30966)
- 管理(30285)
- 企(22851)
- 企业(22851)
- 方法(21122)
- 地方(20574)
- 中国(20411)
- 数学(17560)
- 数学方法(17403)
- 农(16750)
- 业经(14625)
- 地方经济(12492)
- 农业(12227)
- 学(12121)
- 财(11944)
- 融(11283)
- 金融(11283)
- 发(11023)
- 银(10726)
- 银行(10711)
- 行(10481)
- 贸(10419)
- 贸易(10409)
- 易(9951)
- 环境(9783)
- 制(9676)
- 理论(9396)
- 和(8571)
- 机构
- 学院(175816)
- 大学(175191)
- 济(80641)
- 经济(79112)
- 研究(66300)
- 管理(64310)
- 理学(54522)
- 理学院(53862)
- 管理学(53071)
- 管理学院(52741)
- 中国(50420)
- 京(38173)
- 科学(38059)
- 财(37436)
- 所(33592)
- 研究所(30114)
- 中心(28933)
- 财经(28919)
- 农(27539)
- 江(27374)
- 经(26257)
- 经济学(26120)
- 范(25398)
- 师范(25167)
- 北京(24765)
- 院(23786)
- 经济学院(23513)
- 业大(22394)
- 州(22189)
- 财经大学(21369)
- 基金
- 项目(110089)
- 科学(87526)
- 研究(82955)
- 基金(79482)
- 家(68687)
- 国家(68066)
- 科学基金(58224)
- 社会(55108)
- 社会科(52368)
- 社会科学(52359)
- 省(43123)
- 基金项目(41291)
- 教育(37373)
- 划(35946)
- 自然(34652)
- 自然科(33836)
- 自然科学(33830)
- 自然科学基金(33234)
- 编号(32893)
- 资助(32197)
- 发(30297)
- 成果(27312)
- 重点(25339)
- 发展(24927)
- 部(24524)
- 展(24486)
- 课题(23712)
- 国家社会(23294)
- 创(22944)
- 创新(21428)
共检索到2832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何丹 孙静华
本文对国内外关于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研究进行了回顾,并阐述了国外私募公告效应的理论解释。国外学者的研究结果普遍表明,私募具有正的公告效应。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所有权结构假说 信息假说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丽梅
定价能反映定向增发的真实动因及存在的问题。文章通过对国内外定向增发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发现:其折价可能是对禁售期、未来监控、挖掘企业价值信息、消极认购人放弃对企业监控或对管理层的私利的补偿,也可能是大股东利用控制权对中小股东利益的侵害,抑或是投资者对企业真实价值的估计,具体依各国市场环境和制度环境的不同而存在差异。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折价 补偿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李鹏 张韵
本文研究1998~2013年A股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考察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对于不同事件日的反应是不同的,首次披露增发信息时市场的反应最大;市场对于公开增发的反应为负,对于定向增发的反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值账面比(MB)对公开增发的影响为负,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为正,且市场状况越好,公开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够解释中国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骆希亚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这和经典的融资优序理论结论相反,受到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而我国的股权再融资中,又以定向增发方式最为上市公司青睐。文章通过整理国内外定向增发相关的研究文献,从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折价发行,定向增发过程中的利益输送,定向增发前后的企业绩效,定向增发与上市公司价值及投资,定向增发与企业盈余管理行为以及机构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等方面对定向增发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回顾,并进行了评述与展望。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彭飞 曾庆鹏
作为新兴的股权融资工具,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日益受到市场推崇。很多实证研究表明,折价定向增发已成为市场上普遍存在的典型事实,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信息公告会引起该股票价格波动出现正效应现象。对此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理论假说进行解释。本文系统地梳理了这些理论假说及相关研究成果,分析和评述了理论假说间的观点分歧,指出了理论在解释现象过程中尚存在的不足,展望了该领域未来的研究动向。
关键词:
定向增发 信息公告 定价 折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彭韶兵 赵根
自2006年5月9日股权分置改革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果、中国证监会颁布《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以来,市场融资(特别是再融资)功能得以迅速的恢复。这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新老划断的一个重要步骤。截止到2007年12月31日,实施定向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莉婕
文章以2006-2012年A股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从定向增发认购者角度出发,充分比对预案公告日、增发公告日前后的短期公告效应以及长期市场反应。从长短期市场反应的分析中探究短期公告效应与长期市场反应的相关性,大股东、机构投资者在定向增发中的监督与合谋效应以及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的支持与侵占作用。结果发现,短期公告效应尤其是预案公告日前的公告效应与长期收益相关性显著;机构投资者认购比例的提高增强了对大股东、管理层的监督效应,向市场传递了正向信息,短期公告效应较好;大股东认购比例与长期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市场反应 支持效应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寿福
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存在显著为正的公告效应,在定向增发预案公告日前一周左右的时间内,定向增发公司股票累积平均超常收益率约为7.6%。进一步的研究发现,监督效应假说和信息效应假说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大股东认购比例越高,未来对上市公司经营管理可能产生的监督效应越大,从而提升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和公司价值。上市公司价值不确定性越大,公告期内超常收益率越高。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公司再融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陆正华 陈佳
本文从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增发前是否发放现金股利、定向增发时机选择、现金股利变动三个角度研究现金股利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定向增发前发放现金股利,相比不发放现金股利,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较差;在定向增发前发放现金股利与定向增发的时间间隔越长,定向增发公告效应越好;在定向增发前发放现金股利的上市公司,无论现金股利增加、减少或不变,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都没有显著差异。
关键词:
现金股利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 徐斌 王晓亮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6~2012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投机行为及其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投机行为对中小投资者存在导向性效应,大股东投机行为与中小股东投机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定向增发中存在严重的大股东发行时机选择现象,大股东通过操控中小股东的非理性情绪进行利益输送,且利益输送主要来源于中小股东非理性情绪推动的价格上涨而非增发股票发行价格折扣;大股东利益输送程度在牛市环境下远比熊市环境下严重,经营效益差的增发企业远比经营效益好的增发企业严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从多次进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角度分析了重复再融资公告背后的圈钱动机和市场反应,结果表明:市场对于后续再融资公告的态度是消极的,具体表现为公告效应随着公告次数增加而依次递减;多次定向增发公告前的信息不对称程度不仅没有降低,反而有增大的趋势;首次公告效应对于公司进行后续发行概率没有显著的反馈效应,而且后续发行预案公告前现金持有水平越高的公司实施多次发行的可能性(概率)越大;超额持有现金会显著减弱公司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因此,圈钱动机可能是促使公司多次定向增发的重要因素,而市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识别这种动机并做出消极回应,导致多次实施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递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朱艳苹 郭薇
本文选用我国证券市场上已成功实施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在2007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对外发布董事会定向增发预案的公告事件为整体样本,采用事件研究法分析了不同因素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1)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2.62%,且显著性水平较高,说明我国证券市场定向增发公告效应显著为正,短期内对上市公司股价有积极的影响;(2)向大股东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为11.65%,比非大股东定向增发公告的累计平均超额收益率(13.32%)低;(3)牛市样本在事件窗口[-10,10]的累计超额收益为18.8%,熊市样本组为13.64%,震荡市样本组为6.17%,投资者情绪越高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越强。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公告效应 事件研究法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冰洁 章道云 郑蓉 卢小群
本文对有关定向增发行为中利益输送的现有文献进行研究,总结出通过定向增发进行利益输送的主要方式:折价发行、分红操控、选择是否参与认购以及注入劣质资产,并基于利益输送视角对定向增发行为研究作出评述和展望。
关键词:
利益输送 定向增发 折价发行 分红操控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马才华 王子欣
文章采用事件研究法,选取沪深两市A股已经成功实施资产注入类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样本数据为研究对象,结合第二类代理理论,从注入资产的定价与质量、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对大股东侵害行为的影响等方面,通过实证分析资产注入后36个月的长期市场绩效,研究控股股东通过资产注入侵占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如何完善公司治理机制。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刘力 王汀汀 王震
本文对我国A股市场增发的市场反应和原因进行了实证研究与分析 ,证实了增发公告具有显著的负价格效应。分析表明 ,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不能由增发规模、公司杠杆率水平、预期盈利稀释等因素来解释。论文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存在流通股与非流通股二元股权结构的现实 ,提出在二元股权结构下 ,非流通股大股东利用增发流通股中所含的“流通权”价值进行“圈钱”的行为导致增发的负价格效应的解释。同时 ,论文也指出了国内部分研究在样本和方法上的不足和缺陷。
关键词:
增发 股价效应 股权二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