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46)
- 2023(17413)
- 2022(14751)
- 2021(13653)
- 2020(11284)
- 2019(25930)
- 2018(25353)
- 2017(49520)
- 2016(26536)
- 2015(29653)
- 2014(29571)
- 2013(29572)
- 2012(27496)
- 2011(24486)
- 2010(24927)
- 2009(23132)
- 2008(22167)
- 2007(19509)
- 2006(17375)
- 2005(15697)
- 学科
- 济(114248)
- 经济(114127)
- 管理(79928)
- 业(79079)
- 企(64908)
- 企业(64908)
- 方法(49544)
- 数学(43528)
- 数学方法(43181)
- 财(40661)
- 中国(37105)
- 农(30534)
- 地方(30257)
- 融(29425)
- 金融(29424)
- 银(28098)
- 银行(28054)
- 行(26967)
- 业经(25570)
- 制(25073)
- 务(23618)
- 财务(23547)
- 财务管理(23490)
- 企业财务(22520)
- 学(21382)
- 农业(21166)
- 贸(19902)
- 贸易(19884)
- 易(19201)
- 理论(17388)
- 机构
- 大学(372411)
- 学院(371719)
- 济(156543)
- 经济(153316)
- 管理(146712)
- 研究(126270)
- 理学(126194)
- 理学院(124852)
- 管理学(122987)
- 管理学院(122319)
- 中国(101145)
- 财(81069)
- 京(79140)
- 科学(74504)
- 所(63121)
- 财经(61472)
- 中心(58346)
- 农(57301)
- 研究所(56568)
- 经(55869)
- 江(55136)
- 业大(51631)
- 北京(50665)
- 经济学(48507)
- 范(47592)
- 师范(47156)
- 财经大学(45759)
- 院(45710)
- 州(45047)
- 农业(44271)
- 基金
- 项目(247170)
- 科学(195045)
- 研究(183303)
- 基金(179922)
- 家(155249)
- 国家(153908)
- 科学基金(133154)
- 社会(117276)
- 社会科(111450)
- 社会科学(111424)
- 省(95873)
- 基金项目(95218)
- 自然(84726)
- 教育(83390)
- 自然科(82793)
- 自然科学(82777)
- 自然科学基金(81294)
- 划(79980)
- 资助(74915)
- 编号(74411)
- 成果(60589)
- 发(55480)
- 部(55042)
- 重点(54993)
- 创(51388)
- 课题(51077)
- 国家社会(48496)
- 创新(47906)
- 教育部(47873)
- 人文(47012)
- 期刊
- 济(172955)
- 经济(172955)
- 研究(118261)
- 中国(75173)
- 财(65814)
- 学报(54910)
- 管理(54309)
- 农(51972)
- 科学(50570)
- 融(48882)
- 金融(48882)
- 大学(42299)
- 学学(39889)
- 教育(39260)
- 农业(35348)
- 财经(30968)
- 技术(30950)
- 经济研究(28842)
- 业经(27849)
- 经(26379)
- 问题(22320)
- 理论(18922)
- 技术经济(18264)
- 图书(17836)
- 业(17792)
- 实践(17040)
- 践(17040)
- 贸(16956)
- 商业(16866)
- 现代(16647)
共检索到5692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斌 章卫东 周冬华 王珏伟
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上市公司增发新股融资的两种方式。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后1~3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负,而定向增发新股后两年股东获得的长期超额收益率均为正,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宣告公开增发新股股东获得负的股东财富效应,而宣告定向增发新股股东能获得正的股东财富效应。从保护投资者长期利益的视角看,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在股权分置改革之后证券管理部门推出的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和上市公司青睐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方式具备其适时性和合理性。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冷莹
本文选取2006年5月8日到2009年6月30日我国实施定向增发的291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产生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从长远来看定向增发有利于公司发展;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非大股东参与,说明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有利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降低经营者的代理成本;大股东以非现金方式认购定向增发股份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大股东以现金认购,说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更有利于抬高股票价格。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章卫东 赵安琪
本文通过对2006年1月1日到2008年6月31日期间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中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有正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并且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要好于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的长期股东财富效应。这一研究对检验定向增发新股的政策具有一定意义。
关键词:
上市公司 定向增发新股 股东财富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通过考察控股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实施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后发现,此类事件在短期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财富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形下,发行对象只有控股股东的整体上市事件具有更大的短期财富效应。控股股东认购定向增发的股份比例越大,则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越强。同时发现,在整体上市前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越大的公司,市场反应越积极。经验证据也表明,定向增发这种新兴的财务行为的确存在国外研究所发现的监督效应与确证效应。
关键词:
整体上市 定向增发 财富效应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李善民 赖桂叶 王彩萍
定向增发是上市公司从资本市场获得融资的重要渠道,追求财富效应是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的主要动机之一。本文以我国沪深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使用股价非同步性指标来测算股价信息含量,基于信息不对称视角研究股价信息含量对定向增发长期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整体上给投资者带来了显著为正的长期财富效应;同时,股价信息含量越高,定向增发的长期财富效应越明显。上述研究结论的启示是:上市公司在吸引投资者参与定向增发、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同时,也要完善信息披露机制,提高股价信息含量,进而提升公司价值,使定向增发给股东带来持续为正的财富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定向增发新股融资引入了机构投资者,可以强化对上市公司的监管,从而降低代理成本,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并且,相对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而言,定向增发新股融资的手续更简单,"门槛"更低,因此,定向增发新股融资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最佳选择。运用中国证券市场的数据,对配股、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进行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定向增发新股的宣告效应要好于配股、公开增发新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刘珍秀 孙一帆
文章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存在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前都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公开增发新股前进行的是正的盈余管理,而定向增发新股前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的类型有关。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郭思永 张鸣
基于财富转移视角,本文构建模型以探求上市公司的股权再融资行为,研究发现,公司所投资项目的质量是影响上市公司选择定向增发还是公开增发的重要影响因素。由于控股大股东拥有信息优势并掌控融资方式的选择权,当投资项目未来前景较好时,大股东会选择定向增发并积极参与。这种歧视性的融资交易行为剥夺了公众股东的投资机会选择权,侵害了中小投资者利益。
关键词:
财富转移 定向增发 公开增发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成璐媛 翟淑萍
文章以2006年至2009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定向增发折价发行与大股东利益输送的问题。研究中发现,大股东认购比例和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折价水平成正比,上市公司折价越大,大股东侵占中小股东利益越大。
关键词:
定向增发 折价水平 利益输送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余鹏 李芬芳
本文从投资者情绪特征出发,以2007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期间沪深两市进行增发的A股(非ST)公司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考察投资者情绪是否影响公司的增发类型及其影响方式,以及对增发前后的股东财富效应的影响。研究表明,投资者情绪低迷时,公司倾向于公开增发;投资者情绪高涨时,公司倾向于定向增发;进一步研究发现,随着投资者情绪的高涨,不论是公开增发还是定向增发,均有利于股东财富效应的增加。
关键词:
投资者 情绪 公司增发 股东财富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俞静 徐斌 王晓亮
本文以中国证券市场2006~2012年成功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大股东投机行为及其对定向增发公告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投机行为对中小投资者存在导向性效应,大股东投机行为与中小股东投机行为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定向增发中存在严重的大股东发行时机选择现象,大股东通过操控中小股东的非理性情绪进行利益输送,且利益输送主要来源于中小股东非理性情绪推动的价格上涨而非增发股票发行价格折扣;大股东利益输送程度在牛市环境下远比熊市环境下严重,经营效益差的增发企业远比经营效益好的增发企业严重。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莉 陈耿
一、引言2006年5月7口,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f《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简称"定向增发")做出了具体规定。定向增发融资门槛低、有利于引进特定的投资者、实施上较为简单,也能吸收大股东资产进而实现整体上市,因此在近几年成为我国资木市场股权洱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发行价格的高低不仅涉及增发对象的直接利益,还影响公司权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定向增发的定价格是否合理是定向增发融资的关键问题:我国h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下简称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胡李鹏 张韵
本文研究1998~2013年A股上市公司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考察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市场对于不同事件日的反应是不同的,首次披露增发信息时市场的反应最大;市场对于公开增发的反应为负,对于定向增发的反应为正。进一步研究公告效应的影响因素时发现,市值账面比(MB)对公开增发的影响为负,对定向增发的影响为正,且市场状况越好,公开增发的累计超额收益率越高;信息不对称假说能够解释中国A股市场上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的公告效应。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邵志高
对比分析了国外同股同价和我国特殊二元股权结构下增发新股对新老股东财富的不同影响 ,从而导出了我国上市公司乐于增发新股的原因所在。
关键词:
财富 同股同价 二元股权结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