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4)
2023(8259)
2022(7079)
2021(6292)
2020(5072)
2019(11818)
2018(11555)
2017(22932)
2016(12355)
2015(13611)
2014(13730)
2013(13810)
2012(13171)
2011(11696)
2010(12120)
2009(11137)
2008(11680)
2007(10554)
2006(9713)
2005(9193)
作者
(35226)
(29320)
(29188)
(27526)
(18954)
(14044)
(13216)
(11181)
(11146)
(10701)
(10068)
(9800)
(9559)
(9502)
(9484)
(8919)
(8680)
(8611)
(8433)
(8402)
(7420)
(7260)
(7157)
(6814)
(6668)
(6663)
(6612)
(6525)
(5928)
(5650)
学科
(62882)
经济(62825)
(45059)
管理(41885)
(38272)
企业(38272)
方法(22908)
(22479)
数学(20169)
数学方法(20059)
地方(19457)
中国(18059)
(17635)
财务(17616)
财务管理(17585)
企业财务(16945)
(15093)
业经(14107)
(13124)
地方经济(11902)
(11401)
银行(11387)
(11176)
金融(11176)
农业(11076)
(10749)
(9782)
(9387)
(8741)
贸易(8726)
机构
学院(176339)
大学(173322)
(77707)
经济(76243)
管理(66281)
研究(61506)
理学(55337)
理学院(54750)
管理学(54054)
管理学院(53722)
中国(51611)
(41795)
(37704)
科学(34147)
(31783)
财经(31469)
(28449)
(27999)
中心(27990)
研究所(27479)
(26392)
北京(24762)
经济学(23716)
财经大学(23264)
(23126)
(21986)
(21727)
业大(21530)
师范(21489)
经济学院(21319)
基金
项目(104016)
科学(82351)
研究(77620)
基金(75175)
(64331)
国家(63720)
科学基金(55305)
社会(50476)
社会科(48057)
社会科学(48048)
(41140)
基金项目(39389)
教育(35048)
自然(34605)
(33742)
自然科(33742)
自然科学(33738)
自然科学基金(33147)
资助(31626)
编号(31051)
(27652)
成果(26062)
重点(23710)
(23247)
发展(22685)
(22284)
课题(21898)
(21501)
(20859)
国家社会(20605)
期刊
(94946)
经济(94946)
研究(58970)
中国(40531)
(37842)
管理(28168)
(25319)
金融(25319)
(25200)
学报(23309)
科学(22268)
大学(18370)
学学(17460)
农业(16988)
教育(16876)
财经(16592)
经济研究(15861)
业经(15806)
技术(14880)
(14105)
会计(12783)
问题(12064)
财会(11551)
(9222)
(9158)
技术经济(8974)
世界(8770)
经济管理(8712)
商业(8653)
国际(8590)
共检索到292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邵勇  李季刚  
文章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定向增发项目融资后的成长性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发现,总体上看在定向增发两年后,定向增发项目融资的上市公司成长性要显著的高于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同时研究也表明,在定向增发后两年,控股股东为国有性质的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和项目融资其成长性并没有显著的差别。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注入资产从控股股东的动机来看,不仅存在控股股东对上市公司"掏空"的可能性,也可能是政府出于国有资产重组的需要而进行的一种行政行为。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宋力  李薇  
以2013年实施资产注入式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探究了判别定向增发中大股东注入资产质量优劣的标准。通过理论分析确立资产质量优劣的识别指标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构建了反映企业绩效的综合绩效指数,并依据该指数对样本公司资产注入前后进行排名,通过对研究样本名次的统计检验发现,注入资产为优质资产的样本并未通过显著性检验。通过计算注入优质资产的研究样本识别指标值,确定溢价后的注入资产预期收益率等于6.22%,可以作为判别资产质量优劣的阈值。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赵兴欣  李斯蕾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注入资产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国沪深两市实施了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的相关性与大股东认购比例及其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定向增发新股注入的资产与增发公司原有资产的相关性越强时,大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比例越高。大股东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强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能更好地发挥大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作用,从而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高资产注入后公司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赵兴欣  李斯蕾  
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注入资产中的利益输送问题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以2008年1月1日至2013年12月31日期间我国沪深两市实施了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的上市公司作为样本,实证检验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的相关性与大股东认购比例及其公司绩效的关系,研究发现,当定向增发新股注入的资产与增发公司原有资产的相关性越强时,大股东认购本公司定向增发股份的比例越高。大股东在公司的持股比例的进一步提高有利于强化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能更好地发挥大股东对经理人的监督作用,从而降低经理人代理成本和提高资产注入后公司的绩效。因此,投资者、证券监管部门都应该重视定向增发注入资产的质量,切实保护投资者的利益。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章卫东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我国上市公司出现了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的热潮。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是一次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与控股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有的上市公司利用这一关联交易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等方式来向上市公司"注水",这一行为损害了中小股东的利益,影响了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必须加以规范和治理。文章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中"注水"的动机及渠道,提出了防范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新股资产注入中"注水"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范明  
定上市公司定向增发普遍以大股东持有的资产作为支付对价,有利于完善其产业链,避免同业竞争,但此过程中也暗藏利益输送风险,对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造成制约。为此,本文梳理大股东定向增发利益输送的几种主要方式,重点对上海永生数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定增新股发行价格、注入资产质量、定增后利润分配政策以及定增后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发掘大股东的利益输送行为,进而提出针对性的解决对策。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梁尔昂  
本文以2007年大股东参与定向增发的6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因子分析研究方法,通过分析66家样本公司在定向增发新股前后的因子分析综合得分在1 353家A股上市公司中的排名变化情况,研究探讨了大股东参与上市公司定向增发的效率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在我国资本市场上,控股大股东参与上市公司的定向增发并没有对公司业绩的改善产生积极的推动作用,总体而言效率低下。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刘建民  张瑶  
随着直接融资比重的增加以及整体上市的需求,我国资本市场中掀起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浪潮,大股东普遍通过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来实现价值增值。文章以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为研究视角,对我国A股主板2011—2017年的上市公司数据进行分析,实证检验了定向增发资产注入对上市公司市场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大股东对上市公司表现出"支持"作用,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市场绩效普遍向好;注入资产相关性越高,上市公司市场绩效表现越好,相关资产的注入越有利于资源整合,发挥协同效应。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贾钢  李婉丽  
通过考察控股股东利用定向增发实施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及其影响因素后发现,此类事件在短期内获得了显著为正的财富效应。在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的情形下,发行对象只有控股股东的整体上市事件具有更大的短期财富效应。控股股东认购定向增发的股份比例越大,则整体上市的财富效应越强。同时发现,在整体上市前后,控股股东持股比例变化越大的公司,市场反应越积极。经验证据也表明,定向增发这种新兴的财务行为的确存在国外研究所发现的监督效应与确证效应。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李海川  
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通过定向增发新股实现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成为中国证券市场的"热点"问题。本文对2006-2007年间不同类型定向增发资产注入的短期宣告效应和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其短期累积超额收益率无显著差异,但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与资产注入类型显著相关。当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相关时,投资者获得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显著高于注入的资产与上市公司的业务不相关的长期持有超额收益率,因此,可能存在控股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劣质资产进行利益输送的现象。本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的代理理论解释了上述现象。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宏  景舒婷  国超  
本文的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股权融资偏好的现象,在股权分置改革前,上市公司比较热衷于配股融资,由于"同股不同权不同利"的现状导致非流通股东和流通股东的利益目标分离,非流通股股东利用其控制权通过配股融资侵占流通股股东的利益达到"圈钱"的目的,从而导致两类股东财富失衡。股权分置改革以后,定向增发由于其门槛低优势已成为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工具。虽然股改后上市公司的股票从本质上都变为全流通股份,股东利益按原则趋于一致,但是定向增发的使用在我国尚处于初始阶段,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一些地方还存在漏洞,大股东可能利用这些漏洞侵害小股东利益。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刘建勇  
近年来大股东纷纷将所属场外资产注入其控股的上市公司,文章从产业链整合与利益侵占两个角度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动机及影响,并实证检验大股东资产注入的经济后果,发现:资产注入后上市公司的长期市场业绩出现下滑,投资者在资产注入后购买上市公司股票并持有1年以上将会遭受损失,该结果支持大股东资产注入的利益侵占动机。另外,发现注入资产类型直接影响上市公司的长期业绩表现,注入相关资产的长期业绩好于注入非相关资产,支持相关资产注入的产业链整合动机。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容  张璇  
本文以后股权分置时期上市公司大股东重要行为方式——资产注入为研究对象,归纳分析了大股东资产注入及资产注入方式对上市公司业绩和市场收益的影响,并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分析了中国玻纤(600176)公司控制性大股东资产注入事件对上市公司的超额累计收益的影响程度,揭示大股东支持行为所产生的短期和长期收益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章卫东  李斯蕾  
随着股权分置改革的完成,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大股东向上市公司注入资产的热潮。文章分析和检验了不同类型控股股东的上市公司资产注入对股东财富及公司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的控股股东出于其私人利益,有强烈的动机向其控制的上市公司注入资产,从短期而言,控股股东的资产注入能够提高股东的财富,而股东的长期财富效应及公司的经营业绩却不佳。对比国家控股和私人控股的两类上市公司,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资产注入导致股东的长期财富受损及长期经营业绩下降的幅度要比民营上市公司更大。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莉  陈耿  
一、引言2006年5月7口,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f《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简称《管理办法》),对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证券的行为(简称"定向增发")做出了具体规定。定向增发融资门槛低、有利于引进特定的投资者、实施上较为简单,也能吸收大股东资产进而实现整体上市,因此在近几年成为我国资木市场股权洱融资的主流方式之一。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发行价格的高低不仅涉及增发对象的直接利益,还影响公司权益的重新分配。因此,定向增发的定价格是否合理是定向增发融资的关键问题:我国h市公司定向增发的对象可分为三大类:大股东及其关联方(以下简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