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41)
2023(8243)
2022(7036)
2021(6389)
2020(5185)
2019(12171)
2018(11898)
2017(23101)
2016(12640)
2015(14461)
2014(14576)
2013(14805)
2012(13764)
2011(12227)
2010(12677)
2009(11968)
2008(12270)
2007(11378)
2006(10586)
2005(9963)
作者
(36166)
(30181)
(30064)
(28180)
(19404)
(14175)
(13725)
(11633)
(11404)
(10922)
(10279)
(10008)
(9947)
(9724)
(9504)
(9108)
(8874)
(8754)
(8746)
(8701)
(7645)
(7499)
(7336)
(7035)
(6883)
(6849)
(6661)
(6659)
(6156)
(5865)
学科
(61469)
经济(61413)
管理(51635)
(50236)
(43537)
企业(43537)
(22129)
方法(21781)
地方(19653)
中国(18140)
数学(18122)
数学方法(18059)
(16442)
财务(16407)
财务管理(16372)
企业财务(15684)
(15653)
业经(15240)
(13391)
地方经济(11836)
农业(11563)
(11521)
银行(11508)
(10825)
(10158)
(10147)
金融(10147)
(9946)
技术(9595)
(9377)
机构
学院(179971)
大学(176668)
(77456)
经济(75735)
管理(73487)
研究(60280)
理学(60201)
理学院(59564)
管理学(59014)
管理学院(58629)
中国(51390)
(40972)
(38835)
科学(33786)
(30653)
(29952)
财经(29883)
中心(28336)
(26925)
研究所(26749)
(25874)
北京(25234)
(24585)
(22541)
师范(22330)
经济学(22256)
财经大学(21842)
业大(21805)
(21624)
(21464)
基金
项目(104768)
科学(82892)
研究(79728)
基金(74534)
(63089)
国家(62488)
科学基金(54704)
社会(51176)
社会科(48636)
社会科学(48628)
(42288)
基金项目(39430)
教育(36235)
(34204)
自然(33765)
自然科(32954)
自然科学(32951)
编号(32515)
自然科学基金(32379)
资助(30887)
(27930)
成果(27005)
重点(23437)
课题(23263)
(23119)
发展(23034)
(22624)
(22140)
(20662)
创新(20620)
期刊
(99823)
经济(99823)
研究(59305)
中国(44090)
(37178)
管理(33872)
(24505)
(23229)
金融(23229)
科学(22537)
学报(21702)
教育(19361)
大学(17348)
技术(17066)
业经(17017)
农业(16480)
学学(16158)
财经(15577)
经济研究(15419)
(13383)
问题(12119)
会计(11574)
财会(11279)
(10822)
技术经济(9931)
经济管理(9567)
商业(9488)
现代(9372)
世界(8958)
(8869)
共检索到3044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王晓亮  王鑫  
本文以2013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分析2013当年及前两年盈余管理对公司2014年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当年及前一年,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管理层实施了向上的盈余操纵;同时,增发当年的盈余管理使公司之后一年的业绩上升,而增发前一年的没有产生影响。这一发现将可以为政府加强对定向增发公司的监督提供参考,同时丰富完善现有的研究成果。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俞静  徐霞  
本文针对定向增发的不同发行对象,将上市公司分为大股东组和机构投资者组,分别研究两组的盈余管理行为和定价效率。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组在定向增发前偏向于正向盈余管理,并且机构投资者组首个交易日的折价率显著高于大股东组,说明针对大股东的定向增发会计盈余被操纵的机会小,具有更高的定价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虹  林钟高  彭圆圆  
本文以我国上市公司2008-2014年重大资产重组事件为研究样本,从并购重组特定视角分析了上市公司定向增发融资决策的盈余管理行为及其对财务绩效与市场反应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并购前的盈余管理受到并购融资方式的影响,与非定向增发融资相比,上市公司通过定向增发融资实施并购前倾向于进行负向盈余管理,尤其在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时更为明显。进一步从市场反应与财务绩效角度研究发现,定向增发对象以及并购前盈余管理对并购财富效应无显著影响,但是定向增发融资方式对上市公司未来财务绩效的改进有显著正面影响,并购财务绩效改进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尤其是面向大股东及其关联方定向增发对上市公司财务绩效改进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李梅  许凤玉  
以我国2014-2016年的制造业A股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在修正的Jones模型中加入总资产报酬率来衡量应计盈余管理,采用异常现金流、异常生产成本、异常酌量费用三个指标衡量真实盈余管理,考察公司规模对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制造业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同时存在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且两者显著正相关;公司规模与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都显著正相关。提出的建议包括:建立健全上市公司监管机制,完善会计准则制定模式,建立公平开放的市场竞争环境,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完善职业经理人制度,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以有效抑制定向增发前盈余管理行为,提高会计信息披露质量。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雪梅  
本文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验证了定向增发前至股份锁定期终止前这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与方式问题;然后分析定向增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采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企业盈余。(2)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对增发后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相比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严重,且时间更长。结合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分发挥定向增发的积极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丰也  孙丹  
本文以2005~2010年间有过定向增发公告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从监管意愿和监管能力的角度考察和解释机构投资者对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普遍存在的盈余管理行为的抑制作用。研究发现:①机构投资者持股水平与盈余管理水平显著负相关。②因为监管意愿的差异,使得压力抑制型机构投资者比压力敏感型机构投资者更好地抑制了盈余管理。③进一步区分盈余管理的方向后发现,由于监管能力存在差异,机构投资者对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在正向盈余管理样本中更为显著。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机构投资者参与公司治理研究领域的内容,对我国的相关政策制定也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雪梅  
本文首先通过均值检验方法验证了定向增发前至股份锁定期终止前这期间的盈余管理行为的存在性与方式问题;然后分析定向增发过程中所采取的两种盈余管理方式——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定向增发后业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定向增发新股公司采用了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真实活动盈余管理这两种盈余管理方式来操控企业盈余。(2)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主要是对增发后企业的短期绩效产生负面影响,而相比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真实活动盈余管理对企业绩效的负面影响更严重,且时间更长。结合研究结果,本文还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以充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毕金玲  邱新元  刘越  
本文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研究定向增发公司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会同时采用应计项目和真实活动两种方式进行盈余操控,但盈余操控方向随定增对象的不同而改变,面向控股股东定向增发时,表现为负向盈余管理,面向非控股股东定向增发时,表现为正向盈余管理。同时本文的研究还发现,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前的盈余管理会影响其后的经营业绩表现,但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对其业绩表现的影响不同,应计项目盈余操控影响公司的短期业绩表现,而真实活动操控由于改变公司的最优经营决策,会导致公司的长期业绩下滑。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鑫  范利民  唐菁菁  
本文选取2010—2012年参与定向增发的部分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对定向增发的资金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的关系进行研究。研究表明:定向增发资金水平与盈余管理程度正相关,无论定向增发的对象是大股东还是其他特定投资者;在参与定向增发的公司中,实施了OPM战略的公司盈余管理程度低于未实施OPM战略的公司;在实施OPM战略的公司中,营运资金绝对值规模越大,其盈余管理程度越低。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晓亮  俞静  
本文就定向增发盈余管理问题和盈余管理对股票流动性影响进行研究。笔者运用修正Jones模型计算可操纵应计利润,对2006—2012年定向增发公司和与之相对应配对样本可操纵应计利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非定向增发公司相比,定向增发公司在增发前一年和当年向上的盈余操纵力度更大;对盈余管理与增发后第一年股票流动性进行回归分析,发现与非定向增发公司相比,定向增发公司股票流动性更好;盈余管理导致股票流动性下降;定向增发加大了盈余管理对股票流动性下降幅度。该研究弥补了定向增发股票流动性研究的不足,为政策监管部门加强对盈余管理监管及制定政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俞静  徐霞  
相比于非定向增发,上市公司在定向增发前主要进行向下的盈余操纵,股权集中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负相关,股权制衡度与负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正相关。在定增股解锁前,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制衡度和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相比于定向增发前都显著增加,上市公司主要进行的是向上的盈余操纵,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与正向可操纵性应计利润显著正相关,股权集中度和制衡度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不再显著。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晓亮  郭树龙  俞静  
以基准日为2014年第三季度的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季度数据研究大股东操控下的应计盈余管理与真实盈余管理权衡选择。为了克服定向增发类型的自选择和样本偏误问题,采用了倾向得分与双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从而在拟实验环境下分析大股东操控下盈余管理行为。研究发现:基准日前上市公司同时使用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操纵盈余,向大股东增发实现向下操纵,向机构投资者增发实现向上操纵;在基准日之后上市公司通过真实的盈余管理方式向上操纵盈余。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证券监管部门、中介机构对盈余管理行为的认识,加强公司治理、完善投资者保护制度。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章卫东  刘珍秀  孙一帆  
文章采用大股东与小股东代理理论对我国上市公司公开增发新股与定向增发新股中的盈余管理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由于大股东在股权再融资中存在获取私人利益的动机,上市公司在公开增发新股和定向增发新股前都存在盈余管理现象,但公开增发新股前进行的是正的盈余管理,而定向增发新股前进行盈余管理的方式与定向增发新股的类型有关。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罗国民  章卫东  王珏玮  
基于2006—2015年我国A股市场实施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的数据,实证分析公司内部治理和外部审计师监督对定向增发新股公司盈余管理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1)当定向增发新股公司向本公司关联股东发行新股时,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会进行负向的盈余管理;当定向增发新股公司仅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时,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会进行正向的盈余管理。(2)高水平的公司内部治理和高质量的外部审计均能抑制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的盈余管理程度。(3)进一步,公司内部治理与外部审计师监督对公司定向增发新股前盈余管理的抑制具有互补关系。上述结论拓展和深化了内部治理与外部审计师监督对公司盈余管理的研究,同时为我国上市公司进一步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和强化审计监督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章卫东  邹斌  廖义刚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中普遍存在盈余管理问题。我国上市公司在认购的定向增发新股股份解锁前存在正的盈余管理现象,但是上市公司在不同类型投资者实际减持前所进行的盈余管理程度存在着差异:在关联股东实际减持认购的股份前,上市公司进行正向盈余管理的程度更高,并且关联股东的减持比例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表明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向关联股东在实际减持中进行利益输送的程度更高,而非关联股东在实际减持中,非关联股东的减持比例与盈余管理程度无显著关系,上市公司利用盈余管理向非关联股东进行利益输送的效应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