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21)
- 2023(7667)
- 2022(6483)
- 2021(5809)
- 2020(4577)
- 2019(10515)
- 2018(10282)
- 2017(20344)
- 2016(10749)
- 2015(11907)
- 2014(12129)
- 2013(12246)
- 2012(11959)
- 2011(10884)
- 2010(11168)
- 2009(10503)
- 2008(10207)
- 2007(9363)
- 2006(8703)
- 2005(8241)
- 学科
- 济(58939)
- 经济(58892)
- 业(35361)
- 管理(31546)
- 企(27519)
- 企业(27519)
- 地方(19687)
- 方法(19300)
- 中国(18138)
- 数学(16945)
- 数学方法(16856)
- 农(15267)
- 财(13522)
- 业经(12831)
- 地方经济(12055)
- 农业(11205)
- 融(10447)
- 金融(10447)
- 发(10066)
- 贸(9894)
- 贸易(9884)
- 银(9814)
- 银行(9801)
- 行(9571)
- 易(9482)
- 制(8904)
- 环境(8798)
- 学(8716)
- 务(8616)
- 财务(8602)
- 机构
- 学院(159987)
- 大学(157298)
- 济(73184)
- 经济(71791)
- 管理(59160)
- 研究(58974)
- 理学(49492)
- 理学院(48914)
- 管理学(48267)
- 管理学院(47964)
- 中国(46114)
- 京(34169)
- 财(34110)
- 科学(33087)
- 所(30154)
- 研究所(26691)
- 中心(26447)
- 财经(26010)
- 江(25549)
- 农(25219)
- 经(23431)
- 经济学(22522)
- 北京(22397)
- 范(21913)
- 师范(21719)
- 院(21228)
- 州(20986)
- 业大(20478)
- 经济学院(20272)
- 农业(19197)
- 基金
- 项目(97124)
- 科学(77053)
- 研究(73279)
- 基金(69782)
- 家(59615)
- 国家(59059)
- 科学基金(50781)
- 社会(48001)
- 社会科(45705)
- 社会科学(45698)
- 省(38601)
- 基金项目(36353)
- 教育(32814)
- 划(31531)
- 自然(30750)
- 自然科(29983)
- 自然科学(29977)
- 编号(29467)
- 自然科学基金(29423)
- 资助(28988)
- 发(27317)
- 成果(24364)
- 发展(22605)
- 展(22198)
- 重点(21810)
- 部(21422)
- 课题(21294)
- 创(20064)
- 国家社会(19798)
- 创新(18768)
共检索到263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白兰 朱臻 孙进军
以2006—2010年上市公司定向增发事件为样本,系统研究了定向增发过程中大股东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侵害问题。实证研究发现:面向大股东发行的折价率最高,面向大股东和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折价率居中,面向机构投资者发行的折价率最低。大股东通过定向增发提高了股权集中度,进一步巩固了控制权地位,通过低价发行侵占了中小投资者权益。降低大股东的认购比例、降低资产认购比例、降低增发后与增发前股权集中度之差、减少增发规模、提高公司规模可以有效地制衡大股东在定向增发过程中侵害中小投资者的程度。提高增发前的股权集中度、聘请"十大"券商作为主承销商、改善治理环境、实际控制人为国有机构都没有起到约束大股东进行利益侵占的作用...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白兰 邹建华
本文全面分析了2002-2006年间我国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总体状况,证明了非公允关联交易与上市公司价值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以非公允关联交易的规模作为中小投资者受侵害程度的代理变量,分析了股权结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法治环境对于中小投资者保护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关联交易的发生规模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正相关,与股权制衡能力负相关,中小投资者因上市公司的"政治关系"而受损;境外交叉上市、聘请外部董事的"自我约束"机制以及法治环境的改善、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可以有效约束控股股东对于中小投资者的掠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廖涵平 林海峰
通过定向增发模式实现整体上市是近来国家政策和监管部门所鼓励的方式。由于增发注入资产的价值决定于资产的评估值,定向增发的增发价格显得十分敏感,因此政策上对于发行价格作了较为明确的指引。2006年5月6日中国证监会出台的《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办法》明确规定:上市公司非公开发行股票发行价格不低于基准日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郭思永
本文研究良好的投资保护环境能否抑制上市公司的财富转移行为,以2006-2010年进行定向增发的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我们发现地区投资保护程度越高,大股东借助定向增发折价进行财富转移的程度越低。这一研究不仅为我国定向增发中所存在的财富转移提供了佐证,而且对理解宏观投资保护水平对企业微观行为的影响,构建完善的定向增发监管体系,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投资者保护 定向增发 财富转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熊发礼 林乐芬
随着股票发行注册制的推进,投资者保护提到空前高度。在此背景下,以定向增发定价机制认知推进和大股东认购净效应理论为基础,以大股东利益为导向,探讨其对财富转移行为的抑制效果。研究发现:大股东财富转移行为虽然显著存在,但投资者保护对其约束机制是有效的,抑制作用是显著的。进一步分析发现:发行收益奇高的定价发行方式导致了高折价现象;财富转移方向与高折价相反的溢价发行现象较为普遍,也源于导致大股东承担更高溢价认购风险的发行定价机制。因此,关于投资者保护等政策约束机制有效、作用路径畅通,而且发行定价机制能直接决定财富转移问题的认识,有助于客观认识我国的投资者保护问题,为提升其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张燕 陈石清
本文以2006年6月至2013年9月在沪深两市进行定向增发的A股上市公司作为样本,使用SPSS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并建立多元回归模型,对定向增发上市公司股价的短期、中期及长期收益率进行研究,寻找出定向增发前后不同时间段内收益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定向增发本身的因素对于短期收益率有一定影响,上市公司经营状况和盈利能力等对于中期与长期的影响较显著,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影响越来越明显。总体看,定向增发上市公司股票的收益率在各期都显著高于市场的收益率,其中在中期的收益率最高。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海霞 王晓亮
上市公司股票定价是定向增发的核心,对中小投资者权益影响较大。在定向增发过程中存在着上市公司大股东锁定较低发行价格的自利行为以及投资者非理性情绪推动股票价格的大幅涨跌,使其权益遭受损失的现象。如何保护投资者权益?本文基于投资者关注这一视角,分别围绕投资者关注的分类与度量、投资者关注与资产定价、定向增发一级市场定价效率与权益保护、定向增发折价问题成因与权益保护四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并针对现有不足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与重要议题。
关键词:
投资者关注 投资者权益保护 定向增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力 李广子 周铭山
关于增发新股折价原因的解释有多种,本文的研究表明,股东利益冲突是造成中国新股增发折价的重要因素之一。文中利用1999—2008年上市公司所有公开增发样本,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对公开市场增发公告价格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剔除投资者情绪影响之后,公开增发公告的负价格效应在股权分置改革后趋于不显著,说明股权分置改革使得不同类型股东之间的利益更加趋近,从而支持了刘力等基于二元股权结构对中国市场上公开增发公告负价格效应的解释,也从公司财务层面证实了股权分置改革在统一不同股东利益方面的效果。本文还发现,投资者情绪越高涨,公开增发公告价格效应为负的程度倾向于越大,越低迷则越小,说明投资者情绪对经典的公司财务结...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爽 徐斯旸 姚俊
定向增发是我国上市公司重要的融资手段。在当前我国资本市场相关制度尚不完善以及中小投资者自我保护意识不足的情况下,规模日益扩大的定向增发融资给上市公司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提供了操作空间,这不利于资本市场持续稳定发展。以我国沪深A股作为研究样本,以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公告前后的股票价格、财务绩效变化为研究对象,运用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测算定向增发的短期股价效应、长期股价效应、长期业绩效应,以此评估定向增发对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样本期内,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对短期股价有提升作用且可能存在信息泄露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支晓强 邓路
本文以2006—2012年在中国资本市场实施定向增发再融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投资者异质信念视角下考察了对定向增发折扣率的影响。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均已验证:当上市公司实施定向增发时,如果向机构投资者增发新股,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的市场折扣率负相关;如果发行对象为公司大股东,则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的市场折扣率正相关。进一步检验投资者异质信念与定向增发宣告效应,同样支持上述结论。本文的研究结论扩展了行为金融理论对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异象"解释的研究范畴。
关键词:
投资者异质信念 定向增发 市场折扣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卢闯 李志华
利用2006年至2010年第3季度的定向增发事件作为研究样本,着重分析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及其作用路径。研究发现: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折价影响显著,投资者情绪越乐观(悲观),定向增发折价越大(小);投资者情绪对定向增发折价的影响路径分析表明,市场错误定价是投资者情绪和定向增发折价间的中介变量;进一步研究显示,定向增发题材对市场错误定价影响显著,定向增发后股票出现低估的可能性增加。
关键词:
定向增发折价 投资者情绪 市场错误定价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章卫东 罗希 王玉龙 李浩然
本文以2006—2015年我国实施了定向增发新股的公司为样本,研究认购定向增发新股投资者类别对公司治理效应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上市公司向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后公司的治理水平将会有所下降;第二,上市公司向非关联股东定向增发新股后公司的治理水平将会有所改善;第三,与财务投资者相比,战略投资者认购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改善效果更好;第四,与民营控股上市公司相比,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向战略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的改善效果更好;第五,无论是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还是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向财务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后对公司治理改善程度无明显差异。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洋 李星汉
本文以2006-2013年项目融资和配套融资为目的的定向增发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考察了定向增发预案公告前后12个月和定增股份锁定期内承销商分析师和非承销商分析师在投资评级以及盈利预测上的差异。研究发现,相比于非承销商分析师,承销商分析师在预案公告前12个月体现出更为乐观的评级建议,预案公告后12个月,承销商分析师仍然表现得更加乐观,并且盈利预测偏误与绝对误差要显著大于非承销商分析师水平;对锁定期的分析发现承销商分析师在评级建议和盈利预测上都表现得更加乐观,而且对于期间股价表现不佳的定增个股的盈利预测更加激进,这种现象是由于承销商分析师利益冲突所致:预案公告前后是取悦上市公司管理层,锁定期则...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王福玲 姜浩
基于发行折扣率研究视角,选取2010—2011年实施定向增发融资的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探讨定向增发对中小投资者短期利益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影响中小投资者短期利益的重要因素包括发行价格和发行对象,具体包括:溢价发行在短期内对中小投资者是利好消息,折价发行却实现了大股东利益侵占;溢价发行对象都有大股东参与,折价发行对象呈现多元化,且溢价发行短期内对中小投资者利好的程度远高于折价发行的侵占程度。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发行折扣率 中小投资者保护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唐洋 白钰 李雨潇
基于恶性增资视角,以2001~2010年采用SEO方式融资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定向增发对缓解大小股东代理冲突的作用。结果发现,定向增发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代理冲突,抑制了恶性增资发生的概率。进一步,将样本扩大到包括非SEO融资的公司,发现公开增发或配股的公司恶性增资发生概率较高,定向增发和债权融资无显著差异。对于发生恶性增资的公司,SEO融资的公司的恶性增资程度均显著高于债权融资公司,这进一步说明相比于公开增发和配股,定向增发能起到一定的治理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