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188)
2023(15351)
2022(12884)
2021(11814)
2020(10235)
2019(23709)
2018(23672)
2017(45126)
2016(24524)
2015(27896)
2014(27881)
2013(27590)
2012(25303)
2011(22802)
2010(23427)
2009(22266)
2008(22424)
2007(20464)
2006(17784)
2005(16508)
作者
(71076)
(59581)
(59467)
(56865)
(38139)
(28456)
(27022)
(23129)
(22274)
(21387)
(20217)
(20070)
(19373)
(18833)
(18599)
(18333)
(17876)
(17694)
(17363)
(17139)
(14839)
(14677)
(14576)
(13675)
(13395)
(13369)
(13347)
(13330)
(11927)
(11730)
学科
(109392)
经济(109242)
(97612)
管理(88766)
(87864)
企业(87864)
方法(51467)
数学(41876)
数学方法(41247)
(35913)
(32735)
业经(32544)
(25677)
中国(25518)
(24867)
财务(24815)
财务管理(24774)
企业财务(23447)
农业(22403)
(20930)
贸易(20918)
(20360)
技术(20293)
理论(19911)
(19037)
(18208)
(18206)
(17683)
地方(17649)
(17383)
机构
学院(363540)
大学(359248)
(154385)
经济(151314)
管理(145173)
理学(124490)
理学院(123256)
管理学(121221)
管理学院(120541)
研究(115076)
中国(91689)
(75460)
(74861)
科学(67757)
(60059)
财经(58956)
(58140)
(56223)
(53363)
中心(53296)
研究所(51985)
业大(51393)
农业(47123)
经济学(47068)
北京(46976)
(43993)
财经大学(43402)
(42706)
经济学院(42660)
师范(42308)
基金
项目(232019)
科学(184174)
研究(170858)
基金(169637)
(146026)
国家(144774)
科学基金(126256)
社会(109582)
社会科(104018)
社会科学(103989)
(91563)
基金项目(89027)
自然(81240)
自然科(79432)
自然科学(79412)
教育(79192)
自然科学基金(78057)
(75756)
资助(70199)
编号(69511)
成果(55891)
重点(52077)
(51969)
(50922)
(48880)
课题(47691)
创新(46928)
(46518)
(45899)
国家社会(45310)
期刊
(174269)
经济(174269)
研究(106141)
中国(70681)
(63265)
管理(58151)
(55580)
学报(50526)
科学(48851)
大学(39373)
农业(37461)
学学(37359)
(35567)
金融(35567)
教育(34791)
技术(34389)
财经(29889)
业经(29796)
经济研究(27483)
(25752)
问题(22976)
(22874)
技术经济(20776)
(19539)
统计(19190)
财会(18180)
(17971)
商业(17750)
国际(17672)
世界(17214)
共检索到5466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吴丽娟  
随着21世纪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企业发生了定制革命,越来越多的企业由原来的规模化生产转变为定制化生产。因此在定制化时代,有必要重新审视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关系。本文在界定企业规模与企业国际竞争力内涵的基础上,分析了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正面效应和负面效应,提出在分析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时候,要恰当赋予企业规模的权重。只有合理确定企业的规模与效率边界,才能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苗晓娜  
世界各国在评价企业国际竞争力时都会赋予企业规模以一定权重,企业规模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具有正、负两面性影响。本文通过对国际竞争力的定义进行剖析,论证了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组成重要性,并在具体分析企业规模对企业国际竞争力正负冲击效应的基础上,得出企业管理者在规划企业国际化发展时应确定一定规模界限以最大限度发挥规模经济效应的结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洛平  
一个地区经济整体的竞争力与企业平均规模之间有什么关系 ,一直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形成两种不同的分析体系 ,一是以个别企业的规模报酬为基础 ,利用企业组织的优势 ,预言经济竞争力的提高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二是以企业群体的规模经济为基础 ,利用市场机制的优势 ,预言竞争力的提高与企业规模无关。前者主要使用边际分析方法 ,后者主要使用超边际分析方法。由于这两种方法的不兼容性 ,形成的理论似乎也是不可调和的。本文拟用前者的方法来得出后者的结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任洪斌  
本文运用系统的分析方法,研究了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构成要素、结构及功能,尝试性地构建起了研究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宝塔结构模型及其数学模型,通过宝塔模型分析了企业国际竞争力所具有的层次性、结构性、依存性和累积性等特点,并对“五力模型”和“钻石模型”进行了比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彭丽红  
一)中国企业管理国际竞争力总体水平1998年,在《世界国际竞争力年鉴》参评的46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水平世界排名第24位。按综合可比评价体系纵向比较,中国国际竞争力总水平比1997年提高了3位。在《全球竞争力报告》参评的53个国家和地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陈汉林  张新国  
本文创造性地构建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五维结构企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模型,从信息民主化、技术民主化、资本民主化、人力资本民主化和决策民主化5个方面对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展开全面分析,并提出应通过实现企业信息化,进行技术创新和战略革新,积极应对人才国际化竞争以及实行民主决策等方式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朱宇  
本文的抽样调查和博弈模型表明,我国对低附加值产品的出口退税在很大程度上侵蚀了出口商品的国际竞争力。原因在于,出口退税已经成为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外贸企业的主要利润来源,因此外贸企业没有对出口商品进行升级换代的动力,使出口商品长期沦落于低附加值、劳动密集型为主的商品结构当中。我国出口退税制度的设计应针对不同产品类型的行业实施不同的退税率,才能在制度上保证出口企业具有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继而提高其外贸竞争力。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勇军  
通过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进行详实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比较结合中国汽车企业实际的评价指标,同时,对中国汽车企业现状原因从产业保护与汽车企业核心竞争力、外资对中国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市场规模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汽车零部件工业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研究开发与汽车企业国际竞争力等方面进行实证剖析。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赵彦云  陈芳  
中国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评价体系,应包括企业治理结构、管理制度、雇员管理及企业伦理四要素等15项测度指标。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欧洲企业管理软国际竞争力水平是处于强势,亚洲一些国家和地区在逐渐增强。统计数据分析还表明,企业软国际竞争力要素及具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较大,竞争力的系统性能力比较强。中国企业在管理软国际竞争力方面被世界认可的程度比较低下,与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国相比也有比较大的差距。这些严重影响了中国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发明  蔡宁  
在对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形成机理进行深入考察的基础上,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模糊数学等工具,选择以浙江富阳通信技术高科技企业集群为典型案例,分别考察了资源、结构以及环境要素对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的影响,并对此企业集群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分析和评估,得出了企业集群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关键影响因素。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周斌  朱文清  
国有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对中国国家竞争力至关重要。通过实证分析, 我们发现外国直接投资对我国制成品的显示性竞争优势的影响微乎其微,甚至是负效应;对我国制成品的贸易竞争力指数影响却是正效应。考虑到外国直接投资在我国主要涉及加工贸易,所以,我们可以推断出这样一个结论:外国直接投资可以推动中国的出口,但却无助于中国国有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提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芳  赵彦云  
愈来愈多的汽车跨国公司进入中国投资生产,可以说中国是汽车制造企业竞争发展的世界舞台。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的国际竞争水平及发展态势愈来愈受到关注。本文借鉴国内外竞争力前沿研究,联系国内汽车制造企业竞争与发展的实际问题,建立了中国汽车制造企业群的7大要素和48项指标的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了IMD国际竞争力评价方法及统计学原理;分外商投资企业、股份有限公司、国有企业、私营企业等主要企业经济类型,展开企业的国际竞争力系统分析,核心思想是把外商投资企业的竞争力水平作为国际型企业竞争力水平的标杆,与其他主要企业类型进行竞争力的系统分析,找出各类企业自身的国际竞争优势和劣势,并分析未来的竞争与发展态势。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跃进  
一、增强我国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性企业的竞争力可分为国内竞争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两种竞争力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企业的国内竞争力是指企业在同本国其他企业市场竞争中所展现出的活力,其强弱大小主要取决于市场结构、企业自身的效率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其中最主要的是市场结构。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是企业在世界市场上同它国企业开展市场竞争所表现出的活力与发展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核成  
本文从企业国际竞争力的内涵入手,建立了科学测评的原则;通过对企业国际竞争力形成与决定因素的分析,确立了其评价指标体系的四大内容,即外显竞争力、企业资源、企业能力与企业体制,并分析了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最后,提出了具有导向作用的企业国际竞争力的测度方法与程序。通过测评,可找出我国企业与国际竞争对手的差距,为引导企业面向国际市场不断培育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迎接经济全球化的挑战提供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