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46)
- 2023(11990)
- 2022(10528)
- 2021(9688)
- 2020(8017)
- 2019(18512)
- 2018(18347)
- 2017(35143)
- 2016(19376)
- 2015(21534)
- 2014(21286)
- 2013(21211)
- 2012(19262)
- 2011(17328)
- 2010(17046)
- 2009(15325)
- 2008(14675)
- 2007(12729)
- 2006(10934)
- 2005(9320)
- 学科
- 济(74456)
- 经济(74382)
- 管理(54514)
- 业(50965)
- 企(42005)
- 企业(42005)
- 方法(36928)
- 数学(32328)
- 数学方法(31976)
- 农(20509)
- 中国(18353)
- 学(18103)
- 财(17347)
- 业经(16816)
- 地方(15323)
- 环境(14232)
- 农业(13759)
- 贸(13036)
- 贸易(13032)
- 易(12623)
- 理论(12581)
- 技术(12507)
- 和(12143)
- 划(11535)
- 制(11470)
- 务(11096)
- 财务(11037)
- 财务管理(11021)
- 企业财务(10438)
- 教育(10295)
- 机构
- 大学(272897)
- 学院(271584)
- 管理(109737)
- 济(103092)
- 经济(100788)
- 理学(96461)
- 理学院(95389)
- 管理学(93655)
- 管理学院(93190)
- 研究(89953)
- 中国(62860)
- 科学(59703)
- 京(57593)
- 农(51072)
- 业大(47277)
- 所(45594)
- 财(44594)
- 研究所(42354)
- 农业(40665)
- 中心(40358)
- 江(38048)
- 财经(36998)
- 北京(35773)
- 范(35462)
- 师范(35097)
- 经(33791)
- 院(32409)
- 州(30930)
- 经济学(30152)
- 技术(29347)
- 基金
- 项目(198119)
- 科学(154836)
- 基金(143268)
- 研究(140172)
- 家(127135)
- 国家(126113)
- 科学基金(107465)
- 社会(86841)
- 社会科(82388)
- 社会科学(82363)
- 省(78583)
- 基金项目(77440)
- 自然(72464)
- 自然科(70746)
- 自然科学(70727)
- 自然科学基金(69434)
- 划(66660)
- 教育(64018)
- 资助(58175)
- 编号(56354)
- 重点(44667)
- 成果(44405)
- 部(42703)
- 发(42210)
- 创(41532)
- 创新(38715)
- 课题(38685)
- 科研(38279)
- 计划(37945)
- 大学(36091)
- 期刊
- 济(106167)
- 经济(106167)
- 研究(74625)
- 学报(50464)
- 中国(47264)
- 农(45977)
- 科学(43609)
- 管理(37725)
- 大学(36875)
- 学学(34981)
- 农业(32725)
- 财(31526)
- 教育(29417)
- 技术(22731)
- 融(18176)
- 金融(18176)
- 业经(17907)
- 业(17050)
- 财经(16844)
- 经济研究(16638)
- 科技(14856)
- 图书(14749)
- 经(14283)
- 业大(14042)
- 问题(13897)
- 版(13458)
- 理论(13304)
- 技术经济(13032)
- 实践(12419)
- 践(12419)
共检索到374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谷守宽 秦鱼生 孙倩倩 王正银 涂仕华
基于紫色菜园土壤3年12季连续蔬菜(莴笋-白菜轮作)定位施肥试验,研究不同施肥条件对土壤钾素形态和供钾水平的影响。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化学分析结合的方法测定不同施肥处理土壤钾素形态的变化和蔬菜产量的关系。结果表明:紫色菜园土壤钾素主要以矿物钾为主,占全钾的95.11%~97.33%,土壤缓效钾和速效钾分别占土壤全钾的2.22%~3.38%和0.44%~1.52%。连续施用钾肥显著提高土壤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以增钾处理作用最优。定位施肥显著提高土壤水溶性钾、非特殊吸附钾、特殊吸附钾含量,以有机无机肥料配施作用优于单施化学肥料。土壤水溶性钾、非交换性钾与土壤有效磷含量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莴笋和白菜...
关键词:
定位施肥 紫色菜园土壤 钾素形态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何才富 孙锡发 邱古彬
通过对酸性紫色土12年的稻、麦轮作,有机、无机定位施钾的研究证明:NPK或农NPK配施的产量高,效果好;施钾时间愈长,增产愈显著;施钾对下一季作物有后效。经测定,连续施钾的土壤容重降低,孔隙率提高,有机质和氮、磷含量增加。通过对稻、麦、油主要生育期的植株分析得出:三种作物适宜的钾氮比分别为0.6、0.5、0.4,可作为预测缺钾和诊断施钾的依据。
关键词:
紫色土,长期定位施钾,稻、麦、油轮作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会民 吕家珑 李菊梅 徐明岗 刘红霞
介绍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钾素形态和钾素平衡、土壤含钾矿物含量和转化,以及土壤水溶性钾、交换性钾、非交换性钾和全钾含量的影响,综述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固定、非交换性钾释放、K+吸附和解吸的特性,并对土壤钾素容量和强度(Q/I)关系曲线评价长期定位施肥土壤钾素的有效性进行了总结,最后指出了长期定位施肥条件下土壤钾素化学研究存在的问题及以后的研究方向。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代欢 杜立宇 梁成华 刘学 刘丽
研究蔬菜保护地18个长期定位施肥处理的土壤钾素Q/I曲线特性,结果表明,不同长期定位施肥蔬菜保护地土壤供钾容量(-?K0即QK)、供钾强度(AReK即IK)和缓冲能力PBCK差异明显,土壤基本理化性质的差异是其存在差异的根本原因;土壤CEC、速效钾、粘粒、有机质含量越高,土壤-?K0、AReK值越大,PBCK值越小.影响各处理Q/I曲线特性的主要原因各异,施有机肥的各处理主要因为CEC和速效钾含量高,从而-?K0和AReK值较高,PBCK值较低;施钾肥的各处理主要因为速效钾含量高,具有较高的-?K0和AReK值和较低的PBCK值;施高量氮肥的处理有较低的-?K0值和PBCK值和较高的AReK值...
关键词:
长期定位施肥 蔬菜保护地 钾 Q/I曲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闫建梅 何丙辉 田太强
【目的】研究重庆紫色土坡耕地"冬小麦-夏玉米"种植模式在不同施肥制度和耕作模式下由降雨而引发的水土流失特征及氮素流失规律,可为该区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4种施肥制度(顺坡耕作对照、顺坡耕作农家肥和化肥配合施用、顺坡耕作单施化肥、顺坡耕作单施化肥增量)和2种耕作模式(顺坡耕作单施化肥、横坡垄作单施化肥),采用野外径流小区长期(2008—2012年)定位监测,研究施肥与耕作对坡面土壤侵蚀及氮素流失的影响。【结果】不同施肥制度和不同耕作模式间产流量、产沙量、氮素流失量差异均显著,不施肥处理产流量、产沙量及氮素流失量均最大,施肥、横坡垄作均能有效降低坡面产流产沙及氮素流失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丽娟 李天来 曲慧 接晓辉
利用田间试验研究了长期定位施用有机肥和氮、磷、钾化肥对菜田土壤有效铁含量及相关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氮肥会提高土壤中有效铁含量,随着氮肥用量的增加,土壤中有效铁含量增加。不施有机肥组(即B组)3个N水平处理BN2、BN1、B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141.2mg·kg-1、67.3mg.kg-1和32.1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施有机肥组(即A组)3个N水平处理AN2、AN1、AN0土壤有效铁含量分别为79.7mg·kg-1、48.5mg·kg-1和27.6mg·kg-1,三者之间的差异也达极显著水平;但配施有机肥后土壤有效铁含量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氮肥能够降低土壤p...
关键词:
定位施肥 菜田土壤 铁 全碳 全氮 pH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谭姗姗 张杨珠 李洁 雷盼 黄运湘 廖超林 盛浩
采用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不同施肥结构和酸调理剂对由第四纪红土发育的酸性红菜园土的酸性、有效养分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处理间的土壤碱解氮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辣椒季、小白菜季均以化肥(NPK)处理(40d)最高,辣椒季为(156.80±23.38)mg/kg,小白菜季为(349.35±7.29)mg/kg;有效磷含量辣椒季以化肥处理(60d)最高,为(160.35±31.21)mg/kg,小白菜季以化肥+氧化镁(NPK+MgO)处理的最高,为(211.13±7.34)mg/kg;速效钾含量以化肥+酸化调理剂1号(NPK+SR1)处理的最高,辣椒季均值为(155.6±16.65)mg...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朱新玉 朱波
【目的】长期施肥可改变植物残体、根系分泌物等有机物输入土壤的种类和数量,间接使土壤动物群落组成发生改变。本研究旨在分析紫色土区不同施肥方式对土壤动物主要类群的影响及土壤动物主要类群与土壤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探讨土壤动物主要类群对农田土壤肥力特征响应的敏感程度。【方法】以中国科学院盐亭紫色土农业生态试验站长期施肥试验田为研究取样点,采用改良干漏斗法(Modified Tullgren)、湿漏斗法(Baermann)和手拣法对紫色土农田6种施肥方式,即对照处理(CK)、常规施肥(NPK)、单施有机肥(OM,猪粪)、有机肥-化肥配施(OMNPK)、秸秆还田(RSD)和秸秆-化肥配施(RSDNPK)的...
关键词:
土壤线虫 蚯蚓 甲螨 施肥方式 紫色土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王蓥燕 卢圣鄂 李跃飞 涂仕华 张小平 辜运富
【目的】研究长期不同施肥处理对水稻土厌氧氨氧化细菌(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bacteria,AAOB)群落结构和垂直分布特征的影响,深入认识不同施肥处理下石灰性紫色水稻土厌氧氨氧化作用的微生物调控机制,为该地区科学施肥、培肥地力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化学分析、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和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对不同施肥处理下石灰性紫色水稻土理化性质、厌氧氨氧化细菌丰度及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理化性质结果显示,相对于无肥处理(CK),氮(N)、氮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樊红柱 陈庆瑞 秦鱼生 陈琨 涂仕华
【目的】探讨长期不同施肥对钙质紫色水稻土磷素累积与迁移的影响。【方法】以长期肥料定位试验不同施肥处理的土壤为研究对象,试验处理包括不施肥(CK)、氮肥(N)、氮磷肥(NP)、氮磷钾肥(NPK)、有机肥(M,鲜猪粪)、有机肥+氮肥(MN)、有机肥+氮磷肥(MNP)和有机肥+氮磷钾肥(MNPK)8种施肥方式,研究不同施肥处理条件下钙质紫色水稻土磷素平衡、累积和去向状况,以及不同施肥方式对耕层(0—20 CM)土壤全磷、有效磷演变规律及土壤剖面(0—100 CM)全磷、有效磷迁移特征。【结果】钙质紫色水稻土33年不施用磷肥(CK和N)作物籽粒和秸秆磷素携出总量为613.12 Kg·hM-2,种苗、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燕 王天野 吴阳生 高强 高云航 刘淑霞
为了更清楚的了解长期定位施肥对黑土钾素形态的影响。通过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田间试验小区进行了不同施肥处理,试验处理分为3类:单施化肥、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结果表明,在长期施肥条件下,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除NP+S2.5)和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相比不施肥(CK)处理全钾含量都有所增加,其中S5.0、N+S5.0、NPK+S5.0处理增加效果显著,单施化肥处理相比CK处理全钾含量变化不一致,其中N、NP处理较CK处理全钾含量有所降低,K和NPK处理较CK处理显著增加。缓效钾含量在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的影响下其含量增加效果显著,其中K+S5.0处理缓效钾含量增加最多。矿物钾是土壤中相对稳定的钾素,长期施肥对黑土中矿物钾含量的变化影响并不大。在长期施肥条件下,低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和高量玉米秸秆配施化肥处理相比CK处理速效钾含量都显著增加,其中以NPK+S2.5、K+S5.0、NPK+S5.0处理速效钾含量增加最多。长期施肥对水溶性钾和交换性钾含量的影响都以K+S5.0处理增加最多。黑土中的矿物钾约占全钾的90%~98%,矿物钾占全钾的比例最高,水溶性钾占全钾的比例最小。因此,不同施肥处理中以化肥配施玉米秸秆对土壤中各种形态的钾素含量影响最大,其次为NPK肥配施,黑土中的钾素形态因不同的施肥处理其含量不同。
关键词:
黑土 钾素形态 定位施肥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樊红柱 陈琨 陈庆瑞 秦鱼生 蒋松
【目的】了解长期施肥对紫色土碳、氮的影响,为该区合理施肥提供依据。【方法】以31年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研究了中国西南紫色水稻土表层(0~20 cm)及亚表层(20~40 cm)土壤碳、氮的含量与积累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特征。【结果】不施肥土壤有机碳含量年下降速率为0.033 g/kg,单施化肥(N、NP、NPK)和化肥配施有机肥(MN、MNP、MNPK)土壤有机碳含量年增加速率为0.047和0.085 g/kg,不施肥、单施化肥和有机肥配施化肥土壤氮含量年增加速率分别为0.0058、0.011和0.018g/kg。肥料的施入显著提高了表层和亚表层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含量及储量,其中有机无机肥配施效果优于单施化肥。与不施肥相比,单施化肥和有机无机肥配施分别增加了表层和亚表层SOC含量30.40%、44.69%、11.83%和19.29%,分别增加了SOC储量32.30%、42.87%、19.09%和24.96%;表层和亚表层土壤TN含量分别增加了13.39%、29.92%、8.33%和1.04%,土壤TN储量分别增加了15.43%、28.29%、15.22%和5.07%。且土壤碳、氮间存在着极显著线性关系。【结论】紫色水稻土区有机无机肥配合施用对土壤培肥效果较好。
关键词:
长期施肥 紫色水稻土 碳 氮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周艺敏 王正祥 任顺荣 张金盛 赵振达
分析了天津郊区不同种菜年限菜园土壤剖面碱性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及蛋白酶活性分布状况,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酶的活性均随剖面深度呈梯形减弱,随种菜年限的延长而增高,其中脲酶和碱性磷酸酶表现出明显的相关趋势,菜园土壤通体酶活性水平明显高于一般旱田土壤,菜园土壤酶活性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可以做为衡量土壤肥力水平的指标;有机肥与无机肥配合施用是增强土壤酶活性、提高土壤肥力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
菜园土 酶活性 土壤肥力 土壤酶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于群英 李孝良 陈世勇 汪建飞
以温室、大棚和菜粮轮作3种不同类型菜地土壤为材料,研究了菜地土壤全磷、有机磷、有效磷、无机磷组分含量变化及其土体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菜地土壤磷素积累量大、积累速度快,10年左右的温室菜地和大棚菜地土耕层全磷含量增加1 000 mg/kg左右,积累速度约100 mg/kg年,菜粮轮作土壤磷素积累数量相对较少。菜地土壤积累的磷主要是无机磷,0~20 cm土层中无机磷含量占土壤磷素总量的90%以上,菜地土壤有机磷积累数量较少,其含量为130~170 mg/kg。菜地土壤磷素主要分布于0~20 cm耕作层中,其含量一般为0~80 cm土体磷素总量的50%。与母质土壤相比,菜地土壤中下部土层也有磷素积累...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南镇武 梁斌 陈延玲 刘树堂 刘锦涛
揭示长期施用有机肥及配施氮肥对非石灰性潮土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探索其与作物产量间的关系。以始于_1978年的莱阳长期定位施肥试验为基础,采用田间原位-离子交换树脂法(ISC-IERB)研究了长期定位施肥对土壤氮素矿化特性的影响,并对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长期施用有机肥及其配施氮肥可显著提高非石灰性潮土全氮、矿质氮、净氮矿化量、冬小麦或夏玉米吸氮量和产量,且在同一有机肥(氮肥)水平下,均随氮肥(有机肥)投入量的增加呈增加趋势,其中高量有机肥配施高量氮肥(M_2N_2)处理的增加幅度最高,冬小麦、夏玉米产量分别为6 803,_1_1 935 kg/hM_2;长期施肥使夏玉米季土壤氮净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