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85)
- 2023(8996)
- 2022(7636)
- 2021(6851)
- 2020(5718)
- 2019(12619)
- 2018(12284)
- 2017(23272)
- 2016(12715)
- 2015(13794)
- 2014(13406)
- 2013(13054)
- 2012(11771)
- 2011(10689)
- 2010(10431)
- 2009(10103)
- 2008(10009)
- 2007(8766)
- 2006(7804)
- 2005(7060)
- 学科
- 济(47026)
- 经济(46931)
- 管理(43416)
- 业(40096)
- 企(33474)
- 企业(33474)
- 方法(20571)
- 财(18128)
- 数学(18118)
- 数学方法(17982)
- 制(14815)
- 农(13610)
- 中国(12340)
- 税(11871)
- 业经(11765)
- 税收(11183)
- 收(11133)
- 务(10826)
- 财务(10807)
- 财务管理(10786)
- 企业财务(10267)
- 贸(10165)
- 贸易(10163)
- 体(10159)
- 易(9935)
- 学(9366)
- 银(9081)
- 银行(9047)
- 农业(8998)
- 体制(8578)
- 机构
- 大学(182480)
- 学院(180567)
- 济(76265)
- 经济(74860)
- 管理(69767)
- 理学(61096)
- 理学院(60460)
- 研究(60453)
- 管理学(59514)
- 管理学院(59186)
- 中国(45928)
- 财(39622)
- 京(36806)
- 科学(36491)
- 农(34543)
- 财经(30889)
- 所(30392)
- 业大(29605)
- 经(28091)
- 研究所(27440)
- 中心(27351)
- 农业(27330)
- 江(26746)
- 经济学(24060)
- 财经大学(23118)
- 北京(22593)
- 经济学院(21850)
- 院(21695)
- 州(20295)
- 范(20181)
- 基金
- 项目(125055)
- 科学(99121)
- 基金(94011)
- 研究(86314)
- 家(84010)
- 国家(83325)
- 科学基金(71360)
- 社会(58420)
- 社会科(55508)
- 社会科学(55496)
- 基金项目(49991)
- 省(47745)
- 自然(47079)
- 自然科(46024)
- 自然科学(46008)
- 自然科学基金(45259)
- 划(40794)
- 教育(39142)
- 资助(37190)
- 编号(32231)
- 制(28259)
- 重点(28254)
- 部(28122)
- 创(26993)
- 成果(25652)
- 发(25467)
- 创新(25299)
- 国家社会(25254)
- 科研(24466)
- 教育部(24242)
共检索到2645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袁开福 何波 马士华
通过研究收购价格对旧件回收和再制造的影响,在制造商、再制造商和回收商构成的供应链系统中,新品和再制造品分别在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上销售,且两类市场需求相互独立。根据旧件评估价值是否包含附加值,推导出旧件收购价格与评估价值、顾客返回意愿与旧件附加值、旧件回收量与收购价格之间的关系式。然后,就旧件评估价值不包含附加值和包含附加值两种情形的制造商、再制造商、回收商和系统利润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旧件定价时,考虑旧件附加值并确定合适的成本利润率有利于提高旧件回收量、供应链成员利润和系统利润。
关键词:
再制造 附加值分析 收购价格 回收数量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尹君 谢家平 杨光 张为四
随着产品更新换代加快,加之社会与政府的支持,再制造产业兴起,很多企业开始尝试分级回收,但并没有将分级回收与再制造统筹考虑,有必要从整个回收再制造系统的层面来构建旧件回收定价决策模型。研究发现:不是所有旧件都适合分级回收定价,存在最优分级数;最优回收分级数的选择会受到旧件回收再制造特征以及检测成本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再制造发展阶段的回收定价决策不同。针对上述研究成果,建议对回收质量波动大、回收质量与再制造成本对回收价格敏感且检测成本不高的旧件采用分级回收定价策略,借助分级价格信号,有效调节回收市场供求,引导旧件的合理流向与配置,提高回收效率。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艾伦
回收旧件的质量对于再制造商来说有很重要的作用,高质量的旧件能够为再制造商带来更多的利益。为了鼓励消费者能够返还高质量的旧件,再制造商往往会在销售商品的时候向消费者收取一定的押金,押金会根据旧件质量的好坏全额或者部分返还。考虑再制造商通过构建旧件回收策略对该再制造商产品的旧件根据质量的不同进行回收,提出两种不同的旧件回收策略,并分析押金以及旧件质量的变化对再制造商回收策略的影响。
关键词:
再制造 旧件 回收策略 押金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彭宁 吴迪
研究了一个由制造商、销售商和第三方回收机构组成的再制造闭环供应链,提出并探讨回收废旧产品的3种混合回收渠道模式,构建了相关收益函数模型,利用Stackelberg主从博弈模型,以制造商向其他方收取的回购价为自变量,选取整个闭环供应链体系下的废旧产品回收率、制造商利润以及整个闭环供应链的利润和零售商销售的零售产品价格等指标作为可比对象,推导出其相关指标关于回购价的目标函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进行对比分析。结论显示制造商与零售商混合回收渠道模式最佳。然后通过具体算例分析对结论进行了进一步证明和现实意义解释。文章研究意义在于帮助处在循环产业链的企业如何选择回收渠道模式,作出最有利于企业利益的决策...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焕勇 李宇航 韩云霞
文章研究了在消费者具有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条件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通过建立消费者对新产品、翻新品、再造品的不同效用函数,得出消费者对3种产品的不同需求,并给出在考虑需求和政府征收碳税情形下制造商的最优定价策略。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考虑消费者低碳偏好和政府征收碳税的同时,制造商同时生产3种产品进行的决策。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消费者选择低碳产品比选择非低碳产品的效用大,这使得消费者有低碳动机;制造商应利用产品的异质性来获得最大利润;消费者的低碳偏好使其对低碳产品的需求增加,征收碳税促使制造商多生产低碳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聂佳佳 张娜娜 赵映雪
研究了联合采购对再制造闭环供应链回收策略的影响,构建了存在竞争零售商的闭环供应链模型。比较分析了竞争强度及数量折扣对批发价格、市场需求量、渠道成员利润及总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零售商竞争激烈时渠道成员偏好于单独采购,竞争强度较弱时偏好于联合采购;当数量折扣较大时联合采购对渠道成员更有利,数量折扣较小时单独采购对渠道成员有利。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聂佳佳 邓东方
在考虑产品质量的情况下,建立了制造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和零售商负责回收的闭环供应链模型,研究了再制造产品质量对闭环供应链回收渠道选择的影响,分别得出了最优产品价格、产品质量和企业利润,并分析对比了两个模型。研究发现,零售商回收情况下产品价格较高,再制造产品的质量较高。在一定条件下,无论哪种回收模式,制造商的利润都会随着回收再制造部件的质量和再制造部件占新产品比例的增大而增大,制造商和零售商会倾向于同一种回收模式。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工谦 闫峰 唐松祥 王晗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回收再制造阶段出发,在此阶段中,考虑企业需求和回收的双重不确定性,运用报童模型研究单周期和双周期情境下的产品制造与再制造的问题。分别建立单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和不同时的两种生产利润报童模型,以及双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时生产利润报童模型。在三种模型中,求解分析得出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最优生产策略。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所提出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梁工谦 闫峰 唐松祥 王晗
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的回收再制造阶段出发,在此阶段中,考虑企业需求和回收的双重不确定性,运用报童模型研究单周期和双周期情境下的产品制造与再制造的问题。分别建立单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和不同时的两种生产利润报童模型,以及双周期情境下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定价相同时生产利润报童模型。在三种模型中,求解分析得出常规产品和再制造产品的最优生产策略。最后通过算例来验证所提出结论的合理性。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张志雄 易伟
针对回收再制造的电力金具产品质量受到加工努力影响的情形,在单制造商和单总承包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系统中,构建了电力金具产品回收再制造供应链模型且求出了该模型下的最优解,并与不采取回收再制造策略的情形进行了对比分析。探讨了回购成本系数和加工努力成本系数对制造商和总承包商是否选择回收再制造策略的影响,并给出了二者选择回收再制造策略的条件。
关键词:
电力金具产品 供应链管理 回收再制造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晖 孟立军
考虑制造商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差异定价以及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回收存在竞争,本文构建两周期模型,研究并比较固定费和单位费两种不同专利许可策略下供应链成员决策。结果表明:(1)消费者支付意愿较小时,固定费许可策略下制造商不会参与回收再制造,单位费许可策略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均不参与回收再制造。(2)两种专利许可下,随消费者支付意愿提高,制造商新产品产量减小,两者再制造品产量和回收率均增大;随回收竞争系数增大,制造商新产品产量增大,两者再制造品产量和回收率均减小。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周占峰
运用博弈论的思想研究了政府补贴背景下单一制造商和单一零售商组成的二级再制造逆向物流系统的定价问题,建立了非合作博弈Stackelberg模型,对该模型进行了求解得到了最优产品回收价格,并且分析了各个因素对回收价格和利润的影响。该模型的建立对于实施再制造具有指导意义。
关键词:
博弈论 再制造 产品回收 定价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田晖 孟立军
考虑制造商对新产品和再制造品差异定价以及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回收存在竞争,本文构建两周期模型,研究并比较固定费和单位费两种不同专利许可策略下供应链成员决策。结果表明:(1)消费者支付意愿较小时,固定费许可策略下制造商不会参与回收再制造,单位费许可策略下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均不参与回收再制造。(2)两种专利许可下,随消费者支付意愿提高,制造商新产品产量减小,两者再制造品产量和回收率均增大;随回收竞争系数增大,制造商新产品产量增大,两者再制造品产量和回收率均减小。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徐兵 吴明
假定负责废旧产品回收再制造的生产商为主导者。针对单生产商和单零售商组成的逆向供应链,分析了Stackelberg博弈(分散式控制)下和合作(集中式控制)下的零售价和回收再制造率决策,发现集中式供应链的利润较高,给出了协调供应链的利润共享合同。针对单生产商和n个竞争零售商组成的供应链,分析了一主多从Stackelberg博弈和联合决策,结果表明供应链合作可降低产品的零售价格、提高回收再制造率和供应链总利润,进而给出了协调单生产商和n个零售商决策的利润共享合同。最后的算例表明了模型的合理性和协调合同的有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倩茹 陈伟达 杨烨
针对再制造企业中存在的回收条件不确定和资金约束等情况,文章考虑了在一个单周期环境下,再制造商回收和再制造两种不同质量等级的废旧产品,并满足相同的市场需求,讨论再制造商在回收期或生产期内应如何决策最优的回收定价、融资模式、融资金额等问题,并建立了相应的非线性规划模型和数值仿真算例。研究结果表明,再制造商可以根据初始资金、回收系数及再制造成本差异等参数选择合理的融资模式并确定最优的回收价格、回收数量,从而有效提高企业收益。此外,对制造企业来说融资模式对产品回收定价和系统利润都有较深远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