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031)
- 2023(9797)
- 2022(8016)
- 2021(7449)
- 2020(6569)
- 2019(14717)
- 2018(14891)
- 2017(28871)
- 2016(15599)
- 2015(17629)
- 2014(17473)
- 2013(17052)
- 2012(15351)
- 2011(13336)
- 2010(14035)
- 2009(13505)
- 2008(13813)
- 2007(12669)
- 2006(11124)
- 2005(10235)
- 学科
- 业(81455)
- 企(77289)
- 企业(77289)
- 济(71501)
- 经济(71416)
- 管理(65444)
- 方法(34718)
- 业经(26883)
- 数学(26558)
- 数学方法(25963)
- 财(24477)
- 农(22440)
- 务(19727)
- 财务(19683)
- 财务管理(19660)
- 企业财务(18547)
- 技术(16936)
- 农业(16167)
- 理论(15652)
- 制(15283)
- 中国(14407)
- 策(14382)
- 划(13778)
- 和(13484)
- 体(12496)
- 经营(12393)
- 企业经济(12361)
- 贸(11916)
- 贸易(11906)
- 易(11561)
- 机构
- 学院(230071)
- 大学(222558)
- 管理(96944)
- 济(94137)
- 经济(92368)
- 理学(83439)
- 理学院(82716)
- 管理学(81126)
- 管理学院(80721)
- 研究(65652)
- 中国(54511)
- 京(46633)
- 财(44467)
- 科学(39864)
- 农(37837)
- 江(35785)
- 财经(35066)
- 所(33110)
- 业大(33023)
- 经(31693)
- 中心(31090)
- 农业(29800)
- 研究所(29432)
- 北京(29117)
- 州(28429)
- 商学(27307)
- 商学院(27063)
- 经济学(26893)
- 经济管理(25748)
- 财经大学(25650)
- 基金
- 项目(145373)
- 科学(116304)
- 基金(106329)
- 研究(105724)
- 家(91326)
- 国家(90480)
- 科学基金(80841)
- 社会(67262)
- 社会科(63867)
- 社会科学(63847)
- 省(59323)
- 基金项目(55394)
- 自然(53993)
- 自然科(52948)
- 自然科学(52936)
- 自然科学基金(52043)
- 教育(49189)
- 划(47588)
- 资助(45042)
- 编号(43127)
- 业(34411)
- 创(33545)
- 成果(32939)
- 重点(32054)
- 部(31197)
- 创新(30368)
- 发(30171)
- 课题(28969)
- 制(27476)
- 科研(27461)
- 期刊
- 济(108395)
- 经济(108395)
- 研究(62725)
- 中国(43845)
- 管理(42950)
- 财(39635)
- 农(35915)
- 科学(30581)
- 学报(30408)
- 技术(25461)
- 农业(24863)
- 大学(24246)
- 学学(23120)
- 教育(21762)
- 业经(20467)
- 融(19513)
- 金融(19513)
- 财经(17850)
- 经济研究(16700)
- 业(16159)
- 经(15461)
- 技术经济(15132)
- 统计(13423)
- 问题(13302)
- 财会(13131)
- 策(12761)
- 商业(12032)
- 现代(11873)
- 决策(11145)
- 世界(10602)
共检索到3429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王昌林
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并购双方对目标企业真实情况和未来收益预测信息存在的不对称以及双方谈判能力的差异是影响并购交易及目标企业定价的两个主要因素。本文通过构建并购双方讨价还价的定价博弈模型,分析了并购定价博弈过程中各种因素对并购交易及定价的影响程度。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均衡时的出价和要价是双方关于目标企业对对方真实价值估计的函数。因此,并购成交的范围与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程度成反比,而并购定价将由双方谈判能力来确定。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定价博弈 信息不对称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陈珠明 陈建梁
假设竞争的并购企业之间、成功的并购者和目标企业之间关于协同效应与战略关系的信息不完美,管理者自大,利用实物期权博弈论方法,研究生产函数为Cobb-Douglas函数情形企业并购的时间和条件。研究表明,目标企业的产业价格增长性越好、波动性越大,目标企业的生产规模经济参数越高,产出价格弹性越大,目标企业的保留保证金越高,最优并购价格越高,因此实现并购的时间越长。目标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也会提高并购触发价格。而并购企业的期望协同效应与剥离期权价值的存在将加速并购。模型应用于管理层收购(MBO)的定价表明:国有企业产权转让是可以定价的,只有通过公开市场拍卖,才能有效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孟岩
并购是一种在公开场合对企业的控制权进行的交换活动,是并购企业的一次重大投资决策,是低成本扩张的重要手段。与普通的项目投资相比,并购是一种更具风险的战略性对外投资。因此,建立并购过程中的目标公司选择模型,通过选择优质的目标企业,方能达到规避与降低并购风险的目的。
关键词:
并购 目标企业 Logistic回归分析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张晋
企业并购是一项复杂且风险较大的业务。论文将企业并购行为抽象为并购企业和目标企业之间的动态博弈,在各博弈方理性行为的前提条件下,利用逆推归纳法分析了并购双方在并购活动中的策略选择及各相关变量对并购活动结果的影响。
关键词:
企业并购 动态博弈 主并企业 目标企业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田贵良 陈昊珏 林洋 杨芳
为有效测度企业并购项目的价值,本文在整理相关并购项目价值评估研究文献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并购的基本理论及并购项目价值的实物期权特性,构建企业并购项目价值评估的实物期权模型,并利用构建的Black-Scholes模型对企业并购项目期权价值进行定量测算。结果显示,基于实物期权的企业并购项目定价模型弥补了现有模型对企业不确定性价值的低估,为企业客观评价并购项目的真实价值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黄晓楠 瞿宝忠 丁平
本文通过研究企业并购的动机与EVA和并购定价方法的联系,提出基于EVA的并购定价改进模型,希望通过思想和概念的导入,力图推出一种比现行并购定价模型更合理的定价模型。
关键词:
经济增加值 企业并购 资产定价 改进模型
[期刊] 会计之友(中旬刊)
[作者]
王学瓅 刘娟 王荣昶
并购定价不合理是导致并购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基于EVA(经济增加值)并购定价模型的代表性和有用性要优于其它模型,同时认为现有EVA并购定价模型存在一些弊端。利用经济学理论在考虑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情况下,对现有EVA企业并购定价模型进行改进,以期进一步提高EVA并购定价模型的代表性和有用性。
关键词:
并购 并购定价 EVA定价模型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孙涛
公司并购中的目标公司定价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博弈定价作为整个定价过程中的一个阶段和补充形式,对并购活动的成败、成本的降低和效率的提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针对我国公司并购中目标公司定价的特点,以博弈理论为基础,主要研究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目标公司的静态和动态两种方式的博弈定价问题,以探索完善目标公司定价的新方法。
关键词:
公司并购 目标公司 博弈 博弈定价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金发
在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必然客观产生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反过来企业之间并购事件又在客观上给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带来活力。企业之间并购价格的确定和实施又是决定企业并购成功的关键。在企业并购价格确定过程中,实际上存在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目标企业自身的价值评估;二是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价值评估;三是双方的博弈过程。这里单方面价值评估是私有信息,并购价格的最终确定是在双方信息不完全条件下讨价还价博弈的结果。基于此,本文以契约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实质,以谈判理论分析并购价格的形成,并分析了并购的静态博弈模型、动态博弈模型、重要信号以及讨价还价策略等问题。
关键词:
并购 定价 博弈论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金成晓 王锦功 张林华
从企业并购的相关理论可以得知,虽然并购的具体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如追求规模经济、减少机会主义、实现协同效应等等,但其根本的动机在于追求利润。而利润的产生与否则与企业控制权能否增效直接相关。因此,也可以说,企业并购的根本动因在于获取控制权增效。所谓“控制权增效”,是指由于取得对企业的控制权,而使企业效率改进和价值增大的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帆 许纪校
由于技术资源状态与研发体系的改变以及技术变更速度的加快,使得以速度为支撑的技术竞争成为主流,而并购高新技术企业不失为快速获得技术优势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构成的特点,传统企业的并购定价模型已经不能适用。本文基于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构成特征的分析,强调在以往研究中忽视的协同效应价值以及智力资本价值,提出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组合定价模型,并提出在定价时运用基于二元语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进行测度。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徐帆 许纪校
由于技术资源状态与研发体系的改变以及技术变更速度的加快,使得以速度为支撑的技术竞争成为主流,而并购高新技术企业不失为快速获得技术优势的最佳选择。然而由于高新技术企业价值构成的特点,传统企业的并购定价模型已经不能适用。本文基于对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的价值构成特征的分析,强调在以往研究中忽视的协同效应价值以及智力资本价值,提出适合于高新技术企业的组合定价模型,并提出在定价时运用基于二元语义的模糊层次分析法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智力资本价值进行测度。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史新浩 王瑜
现金流量折现法是企业价值评估的基本方法之一,而实物期权定价法被认为是企业并购的一种有效评估方法。本文论述了在企业并购实务中如何运用现金流量折现法和并购期权定价法。
关键词:
并购价值 现金流量折现法 实物期权定价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