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728)
2023(2447)
2022(1816)
2021(1814)
2020(1189)
2019(2939)
2018(2988)
2017(5078)
2016(2884)
2015(3248)
2014(3262)
2013(3025)
2012(2870)
2011(2576)
2010(2764)
2009(2507)
2008(2630)
2007(2301)
2006(2031)
2005(1986)
作者
(7651)
(6311)
(6269)
(6036)
(4212)
(3042)
(2902)
(2520)
(2460)
(2383)
(2161)
(2145)
(2078)
(2052)
(1987)
(1983)
(1871)
(1839)
(1839)
(1803)
(1708)
(1582)
(1564)
(1446)
(1427)
(1422)
(1412)
(1411)
(1314)
(1312)
学科
(10741)
经济(10719)
管理(7301)
(5822)
(5766)
企业(5766)
理论(5660)
方法(4439)
教学(3451)
(3433)
教育(3207)
中国(3169)
业经(3159)
数学(2769)
数学方法(2707)
(2512)
(2474)
学法(2442)
教学法(2442)
(2363)
(2160)
金融(2160)
(2096)
学理(2022)
学理论(2022)
(1949)
银行(1949)
(1878)
经济学(1775)
农业(1726)
机构
大学(40917)
学院(40253)
(15110)
经济(14634)
管理(14019)
研究(12724)
理学(11550)
理学院(11395)
管理学(11168)
管理学院(11091)
中国(10451)
(8868)
(8047)
科学(6940)
(6715)
(6682)
师范(6618)
财经(6186)
中心(6020)
北京(5759)
(5719)
(5707)
(5609)
师范大学(5411)
技术(5376)
职业(5317)
经济学(5215)
研究所(5089)
教育(4905)
(4702)
基金
项目(23881)
研究(20450)
科学(18404)
基金(15956)
(13249)
国家(13090)
社会(12013)
科学基金(11288)
社会科(11227)
社会科学(11226)
教育(11224)
(9462)
编号(9295)
成果(8416)
基金项目(7856)
(7823)
课题(7072)
资助(6457)
(6356)
自然(6110)
自然科(5928)
自然科学(5926)
自然科学基金(5829)
重点(5719)
项目编号(5610)
(5543)
(5468)
大学(5226)
(5219)
规划(5189)
期刊
(18472)
经济(18472)
研究(13884)
教育(11351)
中国(10997)
(6659)
管理(6230)
技术(5364)
学报(4794)
科学(4530)
(4351)
金融(4351)
大学(4123)
职业(4055)
(3702)
学学(3577)
财经(3523)
(3087)
图书(3014)
技术教育(2820)
职业技术(2820)
职业技术教育(2820)
经济研究(2815)
农业(2499)
问题(2300)
书馆(2199)
图书馆(2199)
业经(2198)
(2148)
论坛(2148)
共检索到6533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潘宏胜  
官方外汇干预是维护汇率稳定的重要手段。与其他资本市场相比,外汇市场的官方干预更为普遍。近年来,主要发达国家的外汇干预已明显减少,发展中国家的外汇干预仍较为普遍。外汇干预对于汇率长期走势而言是无效的,但短期内可能通过资产组合调整、信号或预期、微观结构等渠道影响汇率水平,其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预目标与宏观政策之间的一致性、外汇市场发展状况、干预的相对规模等多种因素。
[期刊]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  [作者] 严丹  陆志明  张立军  
在西方各国从固定汇率制向浮动汇率制过渡的过程中,外汇干预的力度不仅没有被削弱,反而表现出不断加强的趋势。这与外汇干预稳定汇率预期、平滑经济波动的作用是密切相关的。中国自2005年7月宣布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以后,如何通过外汇干预引导市场预期,使汇率变动向有利于宏观经济稳定的方向发展,已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文章旨在总结西方国家外汇干预的预期传导途径理论,并将其与中国当前所面临的世界性次贷金融经济风险相结合,希望能为中国的外汇干预实践提供助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朱庆  
本文利用外汇干预的理论,分析了我国外汇干预的机制以及1994年以来外汇干预的实践,并针对我国外汇干预中干预目标存在偏差,干预工具选择余地有限等问题,提出调整外汇干预目标、建立外汇平准基金、加快利率市场化等对策建议。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张伊丽  
尼克松冲击后,为抑制日元升值,日本官方长期进行外汇干预。"特别会计账户"中的外汇资金是较为合理的外汇干预资金的代理变量,根据该代理变量估算得出日本1971年8月至1991年3月的外汇干预月度数据,进而分析1971年8月至2017年3月日本的外汇干预行为及其效益与风险。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日本的外汇干预行为在稳定汇率的同时,也产生了较好的投资收益,尤其是外汇干预的账面收益和外汇储备的投资运营收益非常显著,这证明日本官方的外汇干预是成功的。为更好地规避汇率风险和利率风险,日本今后应适当减少对美国国债的投资,提高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卜永祥  
本文讨论了外汇干预影响汇率的渠道、外汇干预的工具和实施,从货币当局福利损失最小化出发,建立了最优外汇干预的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1996年1季度至2008年2季度的季度数据估计了中国最优外汇干预政策规则,对比了最优干预规则下的基础货币增长和基础货币实际增长情况,分析了中国外汇干预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人民币汇率机制未来改革的方向提出了中国外汇干预的有关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王喜军  林桂军  
本文采用了MSIH-VECM模型分析了1981~2006年间我国官方外汇市场与外汇黑市的区制依赖性的结构特征。实证结果表明,所使用的非线性模型要优于传统的线性VECM模型,并能有效地捕捉到结构上的突变。本文的研究还发现,我国的官方外汇市场和外汇黑市存在长期的稳定关系。最后,通过区制状态的划分。对政府在各区制下应采取何种政策提出建议。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于泽雨  王益  
美国财政部下设外汇稳定基金,通常与美联储共同进行外汇市场操作;欧盟理事会有权缔结汇率体系协定及制定汇率政策方针,外汇操作全部由欧洲央行出资;英国财政部通过外汇平衡账户进行外汇操作,英格兰银行也出于货币政策目的进行干预;日本财务省设立外汇基金专项账户,日本银行无权自主进行外汇市场操作。上述制度安排具有如下特点:(1)财政部负责汇率政策和主导外汇市场操作;(2)分为财政部出资、央行出资和共同出资三类;(3)财政部出资不涉及基础货币的投放与回笼环节,但涉及本币的融资环节;(4)进行货币互换和发行外币债券是筹集外汇的基本方式。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万勤  张蕾  黄昭鸣  万萍  杜晓新  卢红云  周红省  
本文旨在讨论言语干预的理论与实践,阐述言语干预的一个基本理念:夯实基础,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即言语干预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言语干预以言语评估和测量为起点,在言语干预中或一个阶段后,应再次进行言语评估和测量,从而监控言语干预方案的有效性,调整言语干预方案,或提出更高的言语干预目标。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卜永祥  
本文参照Weymark(1997)等提出的外汇市场压力的概念和理论框架,建立了一个由三个市场和货币当局构成的中国开放经济宏观模型,利用1994年1月至2008年3月的月度宏观经济数据,估计了模型的有关参数,计算了这一期间人民币对美元的外汇市场压力指数和人民银行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指数。发现1994年以来,除了东亚金融危机时期的个别月份,人民币对美元都面临升值压力。1994年汇率并轨后,在汇率的决定中,市场机制一度发挥过一定作用,但政府干预程度越来越重,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至2005年汇改以前,干预指数接近于1。2005年7月新一轮汇改之后,汇率决定的市场化程度显著提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王勇   李明颢   孙维鑫  
为了弥补国内生产总值(GDP)在福利测度方面的局限性,国际上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为代表开展了超越GDP议题的理论研究,极大地推动了福利测度的理论发展。本文以OECD关于超越GDP议题最主要的两个官方文本《委员会关于测度经济表现与社会进步的报告》及《为了更好的测度:推进超越GDP的福利测度研究》为主线,归纳福利测度的内在逻辑,从不平等、生活质量及可持续性三个维度梳理福利测度的理论体系并讨论福利测度的实践价值,以及对福利测度的共性问题进行阐释。最后提出我国开展福利测度的现实意义及重点难点问题。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王宏伟  
利率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调控工具,每一次调整都引发了股票市场的波动。分析我国近几年来股市波动与利率变化的关系发现,在不同的经济发展现状和趋势下,利率变化对股市的影响不同,与股市波动的相关性表现也不同。判断利率调整对股市的影响程度和方向,不仅要考虑股市的波动趋势,还要考虑宏观经济发展趋势、宏观经济政策导向和投资者心理预期变化等因素,仅用利率变化来解释股市波动是不准确的。理论上利率对股票价格的影响,在实践中还难以得到验证。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高红霞  钱胜  
从自由放任到政府干预:国债市场转型的理论与实践高红霞,钱胜进入1996年以来,国债发行热浪扑面,公开市场操作的准备也是紧锣密鼓。原先一直作为筹集资金的国债市场,正在被起用为宏观调控的舞台。在国债市场由筹资型向调控型发生转变的历史性关头,我们有必要深入...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刘丹丹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后,部分发达国家和地区监管部门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提出了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理念,并且开展了大量的监管实践。从效果来看,金融产品干预不但没有损害金融机构的自主经营权,而且还适度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增强了金融消费者对金融市场的信心。金融产品干预的运行框架,从监管权力配置来看,主要通过颁布和修订法律、发布监管指引等方式,明确赋予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权力;从监管对象来看,由金融机构扩大到直接责任人员、高级管理人员;从监管范围来看,将金融消费者合法权益保护延伸到金融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从监管措施来看,对金融产品干预所采取的行为监管手段较为灵活多样。为加强我国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有效防控金融风险,有必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实施金融产品干预的经验,加快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的立法进程,明确金融监管部门对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权限及职责;明确金融产品干预的监管条件与基本原则,平衡好金融产品干预与金融创新之间的关系;建立和完善金融产品质量审查、监测、分析体系,确保金融产品干预机制规范、有效运行;赋予金融监管部门更加灵活的行为监管手段,加强金融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监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明春  
本文在考察东亚国家和地区干预外汇市场基础上,结合90年代有关国家干预外汇市场的经验教训,分析了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的决策基础,说明中央银行干预外汇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市场预期与树立市场信心,特别是对本币的信心。中央银行在做出干预外汇市场的决策后,应把握干预时机,采取与之相配套的措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