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833)
2023(19742)
2022(16462)
2021(15258)
2020(12772)
2019(29266)
2018(28926)
2017(54642)
2016(29855)
2015(33912)
2014(34083)
2013(33754)
2012(31753)
2011(28769)
2010(29141)
2009(27162)
2008(27448)
2007(24854)
2006(22090)
2005(20579)
作者
(87347)
(73193)
(72821)
(69230)
(46674)
(34970)
(33167)
(28385)
(27735)
(26174)
(25024)
(24555)
(23605)
(23388)
(22983)
(22466)
(21687)
(21646)
(21293)
(21021)
(18443)
(18123)
(17751)
(16718)
(16398)
(16348)
(16346)
(16282)
(14782)
(14750)
学科
(132948)
经济(132771)
(102665)
管理(97427)
(89294)
企业(89294)
方法(52171)
数学(42197)
数学方法(41860)
(39985)
(39368)
中国(38898)
业经(36679)
(30418)
地方(29479)
农业(27109)
(25649)
财务(25599)
财务管理(25547)
(25086)
贸易(25065)
(24324)
企业财务(24185)
(23515)
技术(22517)
(22459)
银行(22420)
(22370)
(22150)
(21616)
机构
学院(435364)
大学(432407)
(184875)
经济(181023)
管理(164443)
研究(151837)
理学(139230)
理学院(137637)
管理学(135614)
管理学院(134766)
中国(119725)
(93379)
科学(89582)
(89447)
(77602)
(75259)
研究所(69488)
中心(69353)
财经(69222)
(69056)
(62598)
业大(61591)
北京(59478)
农业(58880)
经济学(56664)
(56597)
师范(56037)
(54620)
(54287)
经济学院(51042)
基金
项目(276837)
科学(218351)
研究(206162)
基金(200155)
(173469)
国家(171904)
科学基金(147342)
社会(131963)
社会科(124973)
社会科学(124941)
(108695)
基金项目(105283)
教育(94302)
自然(92442)
(90751)
自然科(90264)
自然科学(90238)
自然科学基金(88684)
编号(84004)
资助(81339)
成果(69138)
(63073)
重点(62471)
(61952)
(59286)
课题(59031)
创新(54958)
国家社会(54854)
(53841)
教育部(53148)
期刊
(218185)
经济(218185)
研究(135560)
中国(96165)
(73365)
(70750)
管理(65528)
学报(64890)
科学(61647)
大学(49574)
教育(48646)
农业(47855)
学学(46479)
(45436)
金融(45436)
技术(39653)
业经(36210)
财经(35406)
经济研究(34337)
(30623)
问题(28738)
(27830)
(24077)
技术经济(23042)
世界(22004)
国际(21249)
(20438)
现代(20402)
商业(19770)
图书(19255)
共检索到6830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早  王文  
开放经济条件下,在一个相对集权的体制中,为规避潜在的风险,民营企业通常会采取"消极适应或积极适应"两种发展形式。"以牺牲企业对外部(技术、市场)变化适应性为代价换取产权安全"的消极适应型发展的直接后果是使得政府提升国家产业竞争力的努力受挫。与消极适应型发展模式不同,一些民营企业会选择积极适应型的发展模式,即通过寻求官方庇护的政治方式来确保创新收益安全,企业发展与滋生腐败之间极易发生联系。"‘腐败’成为企业发展‘润滑剂’"现象的出现,侵蚀了国家政治体制,加剧了政府和社会大众的不满,客观上加大了企业发展面临的潜在风险。体制"怪圈"的形成,既不利于国家竞争力的提升,又极可能引发政府统治的合法性危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赵锡斌  温兴琦  
本文从企业发展与环境的关系出发,介绍并提出了企业与环境的一般理论,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我国民营企业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环境,这些环境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文化环境和政策法律环境等。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代谦  李唐  
考察中国近代经济史,本文发现近代中国不同产业走上了不同的技术进步道路。有的产业(如纺纱、造船、钢铁、采矿、铁路、邮电通信等)技术进步一步到位,整体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而有些产业(如织布、磨粉、榨油、缫丝、丝织等)则采取了渐进式的技术进步道路。本文在一个简单的两部门模型中分析了落后国家这种二元技术进步现象。决定这种二元技术进步的仍然是落后国家的比较优势:对于那些落后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技术进步只能采取渐进式的发展道路;那些比较劣势的产业,反倒能够采取一步到位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史中落后国家二元技术进步道路的考察对于当今中国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发展中国家产业发展道路选择具有非常重大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吴勇男  
我国民营经济是在传统体制的外围或薄弱环节中成长起来的 ,当其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 ,如果传统体制的核心部分的改革不能取得实质上有成效的突破 ,必然对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构成制度和模式上的制约。本文对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路径依赖效应试做分析并提出改进的措施。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清铁   郑康  
近代中国民营企业起步之后,普遍地开始吸纳储蓄,既吸收内部职工的储蓄,也吸纳社会储蓄。前者具有显著的保障色彩;后者规模巨大,是企业重要的资金来源。通过分析企业对内储蓄与对外储蓄的功能与特点,讨论政府在不同时期对企业吸储的规范方式及企业相应的反应,作者认为:无论对内吸储还是对外吸储都是传统中国文化与商事习惯在工业化开始之后的一种表现;而对企业吸储行为前后干预及其实质性影响说明,南京政府对经济的掌握能力在增强,民营企业只有屈身求得生存。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姚清铁  郑菲  李瑞尧  郭萍  
从20世纪初科学管理思想开始传入中国,到1920-30年代民族企业家们开始广泛响应这一思想,中国实业界掀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科学管理革命,其内容之一便是革除传统的工头制,但在实际运作中,各家企业的变革效果却不尽相同。本文运用知识转移理论对这一变革的条件与动机、转移的机制和知识应用的方式所呈现出来的不同特点加以讨论,并以德大、厚生纱厂,民生公司;美亚织绸;申新三厂;商务印书馆和康元制罐厂等六家典型企业为讨论对象,认为不同的知识转移粘性导致近代中国企业在实践中产生了不同的管理变革路径,并以此将进行管理革命的近代企业分为成功转移、低转移粘性与高转移粘性三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顾建国  
本文的经验研究发现,市场规模对不同地区民营企业发展水平差异的影响并不象人们想象的那么不显著;以人均收入差异、城乡收入差异刻画的市场异质性是主要的贡献因素。本文的政策含义是,各级政府、特别是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扶持民营企业的重点应该是通过公共财政政策方面大的努力去缩小地区收入差异,而不是直接向民营企业提供帮助。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敏  王晓洁  饶爱民  
我国民营企业虽然发展迅速,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从其发展的过程来看,仍然举步维艰,特别是在财政税收政策、企业融资等方面仍面临着歧视。本文主要从民营企业发展的国民待遇角度出发,揭示我国现行税收政策以及金融政策对民营企业发展的环境制约,并进一步提出解决措施,以为民营企业的发展创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何德旭  苗文龙  
民营企业在激发创新与发展活力、提高经济效率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金融体制改革的基本方向之一就是构建与市场经济结构相匹配、促进有效率有价值企业发展的机制。从民营企业发展的角度,金融体制的突出问题仍在于市场准入集权、机构经营垄断、金融法律柔弱、基础设施欠缺等。因此,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在于既要解决民营企业融资困境,又要避免不讲效率滥发贷款,更要避免金融诈骗;既要发展多层次金融市场,又要最大限度地保证民营企业经营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公众选择检验的权威性;既要发展多元化金融机构,又要最大限度地降低民营企业信用风险和金融机构操作风险;既要依靠政策推动,更要依赖法律约束规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王核成  邹立清  王影辉  
文章立足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将中国民营企业划分为创业期、成长期、稳定期和衰退期四个阶段。分阶段地探讨中国民营企业发展进程中的主要障碍及陷阱,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找出中国民营"短命"现象的症结所在,为打造中国长寿民营企业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指导。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马燕翔  
民营企业在经过 2 0多年的发展后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如何进一步促进民营企业的发展 ,成为当前理论界和民营企业家共同关心的问题。本文在明确民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的基础上 ,对其发展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作了简要分析 ,最后提出了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相应对策。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杨海涛  翁卫国  
经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民营企业逐渐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重要力量。然而,民营企业本身的发展正面临着重大挑战,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残缺性已经成为制约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环境约束。促进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剖析市场经济秩序的非完善性,以寻求改善企业外部环境的有效方式。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尹晓敏  
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我国民营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文章阐释了法治对于民营企业发展的价值意义 ,解析了当前我国民营企业发展的法治环境现状 ,并从立法、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角度提出了完善我国民营企业法治环境的若干思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