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348)
- 2023(12233)
- 2022(10520)
- 2021(9847)
- 2020(8320)
- 2019(18802)
- 2018(18339)
- 2017(35985)
- 2016(19096)
- 2015(20803)
- 2014(20454)
- 2013(19499)
- 2012(17837)
- 2011(15692)
- 2010(15474)
- 2009(13908)
- 2008(13550)
- 2007(11484)
- 2006(9671)
- 2005(8249)
- 学科
- 济(76608)
- 经济(76524)
- 管理(58926)
- 业(55272)
- 企(46783)
- 企业(46783)
- 方法(39138)
- 数学(34804)
- 数学方法(34328)
- 财(22508)
- 农(19423)
- 中国(16908)
- 学(15806)
- 业经(15804)
- 务(15724)
- 财务(15690)
- 财务管理(15666)
- 环境(15572)
- 企业财务(15108)
- 地方(14609)
- 农业(13077)
- 制(12901)
- 贸(12658)
- 贸易(12655)
- 划(12618)
- 易(12298)
- 技术(12259)
- 理论(11386)
- 融(11245)
- 金融(11243)
- 机构
- 大学(265948)
- 学院(264260)
- 济(108114)
- 经济(106191)
- 管理(105529)
- 理学(93461)
- 理学院(92452)
- 管理学(90732)
- 管理学院(90233)
- 研究(84477)
- 中国(61408)
- 京(53289)
- 科学(52363)
- 财(49817)
- 农(42080)
- 财经(41483)
- 所(40875)
- 中心(39666)
- 业大(39630)
- 经(38023)
- 研究所(37834)
- 江(36338)
- 经济学(34369)
- 范(33623)
- 师范(33239)
- 农业(33226)
- 北京(31797)
- 财经大学(31566)
- 经济学院(31390)
- 院(31141)
- 基金
- 项目(192932)
- 科学(154595)
- 基金(145291)
- 研究(137265)
- 家(127854)
- 国家(126854)
- 科学基金(110222)
- 社会(90328)
- 社会科(85802)
- 社会科学(85775)
- 基金项目(77463)
- 省(73369)
- 自然(73038)
- 自然科(71421)
- 自然科学(71398)
- 自然科学基金(70130)
- 教育(63677)
- 划(63029)
- 资助(58452)
- 编号(52782)
- 部(43918)
- 重点(43842)
- 成果(41430)
- 创(40857)
- 发(40441)
- 国家社会(38799)
- 科研(38259)
- 创新(38255)
- 教育部(38130)
- 人文(36952)
共检索到3582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本文运用GMM法,对转型时期由地方官员不同激励动机所引致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降低地区环境污染,这不仅得益于环境友好型技术及管理经验,更藉由示范溢出、竞争溢出等推动地区产业绿色结构形成;异地交流激化了官员"为增长而竞争"激励,强化了"逐底竞争"行为,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改善作用;官员任期越长,晋升激励越弱,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降低,削弱了外商直接投资正向的环境效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本文运用GMM法,对转型时期由地方官员不同激励动机所引致的生态效应进行了探讨。研究发现:外商直接投资有利于降低地区环境污染,这不仅得益于环境友好型技术及管理经验,更藉由示范溢出、竞争溢出等推动地区产业绿色结构形成;异地交流激化了官员"为增长而竞争"激励,强化了"逐底竞争"行为,抑制了外商直接投资的生态改善作用;官员任期越长,晋升激励越弱,环境保护的积极性降低,削弱了外商直接投资正向的环境效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鑫 陈志刚
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员的决策行为对于一个城市工业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地方官员的个体差异及其行为特征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建立地方官员特征指标与城市工业污染间关系的计量模型,运用2005~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官员异质性(主要体现为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的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因素对于城市工业污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地方官员年龄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2)地方官员任期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呈先减后增的趋势;(3)本地晋升官员相对于外地晋升官员,其执政下的城市工业污染程度会有所缓减。最后就有效管控城市工业污染,从完善地方官员晋升机制、健全地方官员环境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特征差异 城市工业污染 长三角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袁华锡 刘耀彬 胡森林 封亦代
厘清产业集聚、外商直接投资如何作用于环境污染有助于理解中国环境压力形成的原因,而当前环境问题的解决离不开区域合作,空间溢出效应更不容忽视。通过将反映地理特征和经济特征的非对称性经济地理空间权重矩阵引入空间计量模型,实证检验外商直接投资作用下,产业集聚如何作用于环境污染。研究发现:(1)中国的省域环境污染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性,即邻近省域的环境污染会加剧本省的环境污染;(2)产业集聚有利于促进人均工业二氧化硫减排,却对人均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没有产生显著影响,反而导致了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增加;(3)当考虑外商直接投资作用时,每提高1个百分点的产业集聚,会增加0.428%的人均工业二氧化硫排放量,1.381%的人均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0.240%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以上结论都通过了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说明结论真实可靠。最后,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史青
本文从政府廉洁度的视角出发,在考虑FDI影响环境标准的制定——即环境规制是内生的前提下,利用1999-2007年的中国省级工业面板数据,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分析了工业FDI、环境规制与环境污染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结论如下:(1)我国较为宽松的环境政策确实对FDI有显著的吸引作用,前人的研究低估了这一影响;(2)FDI对环境标准的影响与当地政府的廉洁程度有关,在我国目前状况下,FDI对当地的环境标准有负面影响;(3)总体来说,外资确实增加了当地的污染排放量,而对污染排放密度的影响未得到定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规制 环境污染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李子豪 刘辉煌
本文以1995-2008年中国29个省级地区和2004年12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分别用门槛面板回归和截面交叉项估计的方法,实证考察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环境污染的腐败门槛效应以及地区腐败本身对环境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FDI对环境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腐败门槛效应。在地区腐败水平较低时,FDI改善了当地的环境质量;而当地区腐败水平较高时,FDI则加剧了当地的环境污染;地区腐败本身也直接增加了中国各地区的污染排放。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超 刘金东
本文基于公共品可视性视角,考察了“官员晋升锦标赛”下晋升激励引发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异质性竞争关系及其行为逻辑,使用空间非对称反应模型验证了地方政府对可视型和非可视型公共投资的差异化供给策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对可视型公共投资存在“逐顶竞争”,对非可视型公共投资存在“逐底竞争”;地方政府对不同可视型公共投资的差异化竞争及其策略差异源于“可视性偏差”衍生的有偏晋升激励,年龄构成官员晋升激励的关键因素。稳健性检验结果佐证了以上发现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委书记的差异化公共投资供给与竞争策略通过创造“可视型政绩”提高了晋升概率,但此结论对于市长不完全成立,这部分佐证了“一把手”效应的存在;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弱化了地方官员的公共投资结构扭曲,这折射出官员投资偏好随公共品“可视性”变化而变化的趋利逻辑。本文的启示是,中央政府可优化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供应结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邓玉萍; 许和连;
本文在新经济地理和集聚外部性的综合理论框架下,利用2003—2013年我国275个地级市面板数据对外商直接投资、集聚外部性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空间计量结果显示,我国城市污染排放强度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相关性,而且这种正向空间正相关性随着空间距离的增加呈现有规律的减弱趋势。在控制了FDI与集聚外部性的交互作用后,FDI引入明显降低了区域污染排放强度,Mar外部性和Jacobs外部性进一步增强了FDI的减排效应,但其影响效应随着地理距离的增加呈现出倒U型曲线特征。对于不同规模的城市而言,小城市更容易受益于专业化集聚带来的Mar外部性,大中型城市更容易分享多样化集聚带来的Jacobs外部性红利。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晖
学术界多从晋升激励角度解释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的热情。但是经典的晋升激励模型存在着激励扭曲。激励扭曲可以分为努力方向扭曲和努力程度扭曲,现有文献对于前者给予了高度关注,而对于后者则有着较大的研究空白。通过将官员异质性因素引入传统的晋升激励模型,可以从理论上发现地区资源禀赋、行动次序等因素都会引起官员努力程度的扭曲(即"偷懒")。但是现实中,各地官员却有着高涨的发展经济的激情和GDP崇拜。理论与现实出现了一定的差异,问题的关键在于官员隐性激励。在封闭的政治内部劳动力市场上,由声誉激励构成的隐性激励也是促使地方官员努力发展本地经济的重要机制,它构成了显性晋升激励的有效补充,使得地方官员不至于产生那些努...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学刚 钟茂初
本文从规模效应、结构效应、环境技术效应、管制效应的多重角度探讨了FDI影响我国环境的作用机理,并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利用我国1988-2007年数据定量分析了FDI影响环境的各种效应大小和方向。研究结果表明:FDI对我国环境产生了消极的规模效应、积极的结构效应、积极的环境技术效应,管制效应尚不明显,总效应为负。据此,合理引导FDI产业布局、充分发挥技术进步技术扩散作用,大力加强环境管制等政策措施应是实现FDI正面环境效应的有效途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袁晓玲 许杨 杨万平
利用重心分析的方法,对我国1987年—2004年间我国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量和六类污染指标排放量的重心移动路径进行描绘和关联分析,发现外商直接投资对于我国环境污染程度并无直接的影响。并通过考察外商直接投资在39类工业行业中的比重,以及这些行业产生污染排放的状况,从原因上进一步解释了这一结论。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环境污染 重心法 工业行业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郭红燕 韩立岩
本文就外商直接投资、环境管制和环境污染的关系建立联立方程模型,并运用中国1992-2006年的数据对其进行计量检验,结果表明:外商直接投资通过影响中国的经济规模、结构和技术进步从而对环境产生影响,外商直接投资存量的增加扩大了经济规模,使工业污染排放增加,同时其存量增加也优化了经济结构和提高了技术水平,进而又减少了工业污染排放,外商直接投资对中国环境的总效应是正面的,但影响程度较小。另外,宽松的环境管制是吸引外商直接投资进入的一个重要因素,已经显现出一定"污染避难所"效应,但中国并未成为"污染避难所"。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海 尹俊雅
环境污染是制约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已有研究更多关注的是规制政策效果,忽略了政策执行力的经济影响。在收集、整理地方官员特征及排污费数据的基础上,实证分析官员特征与环境治理力度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当省长为"本地"人时,地区排污费征收力度有加大的趋势,并且这一趋势在欠发达地区表现更为明显。考虑变量衡量误差等问题之后,相应研究结论依旧成立。由此认为,为了改善地区环境质量,中国政府在加强规制部门独立性之余,可以适度利用乡土情结等非正式制度的影响,铸就"绿水青山"中国梦。
关键词:
官员特征 乡土情结 规制独立性 排污费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徐升艳 周玉琴 郭行
基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数据和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采用GMM估计实证检验了外商直接投资(FDI)对于中国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FDI对于不同污染物的影响效应存在巨大差别,FDI提高了工业废水排放,降低了工业二氧化硫排放。进一步分析表明,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港澳台投资和外国投资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港澳台投资具有负面的环境绩效,而外国投资对中国的环境污染状况具有改善作用。利用中国工业企业数据库,统计分析不同行业的外商资本金构成情况,发现不同来源的FDI在行业间的分布情况存在差异。FDI的质量和行业分布差异,导致FDI对不同污染物产生不同的环境效应。论文为学者们关于FDI对中国环境影响的争论提供了一个合理的解释,也对中国的引资政策和环境治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FDI 环境污染 投资质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郑强 冉光和 谷继建
绿色和开放发展理念已成为中国"十三五"规划的主题。利用2003~2013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通过构建联立方程模型并采用3SLS方法实证研究了中国式分权体制下的外商直接投资(FDI)、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之间的互动关系。结果表明:在中国式分权体制下,FDI具有显著的技术溢出效应,但地方政府过度引资竞争弱化了FDI的增长效应;FDI对中国环境污染具有"污染光环"效应,即FDI流入改善了当地环境质量;当前中国经济增长仍处于长期倒"U"型环境库兹涅茨曲线(EKC)的左侧,经济增长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