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0)
- 2023(9249)
- 2022(7784)
- 2021(7203)
- 2020(5797)
- 2019(13446)
- 2018(13234)
- 2017(25485)
- 2016(13230)
- 2015(15077)
- 2014(14644)
- 2013(14849)
- 2012(14314)
- 2011(13119)
- 2010(12956)
- 2009(11918)
- 2008(11223)
- 2007(9707)
- 2006(8988)
- 2005(8371)
- 学科
- 济(82060)
- 经济(82001)
- 管理(31718)
- 方法(27213)
- 业(26595)
- 数学(25101)
- 数学方法(24994)
- 地方(21302)
- 中国(20698)
- 企(18006)
- 企业(18006)
- 农(17035)
- 地方经济(13647)
- 业经(13586)
- 贸(13400)
- 贸易(13390)
- 学(13346)
- 财(12976)
- 易(12972)
- 农业(11919)
- 环境(11705)
- 制(10978)
- 发(9968)
- 融(9806)
- 金融(9804)
- 银(9109)
- 银行(9098)
- 经济学(8992)
- 体(8868)
- 行(8844)
- 机构
- 大学(195472)
- 学院(193088)
- 济(100954)
- 经济(99428)
- 研究(77394)
- 管理(68671)
- 中国(60092)
- 理学(58335)
- 理学院(57581)
- 管理学(56897)
- 管理学院(56507)
- 财(43051)
- 科学(42541)
- 京(42511)
- 所(38457)
- 研究所(34775)
- 经济学(34494)
- 财经(34200)
- 中心(33435)
- 经(31294)
- 经济学院(30946)
- 农(28703)
- 院(27806)
- 江(27674)
- 北京(27548)
- 范(25336)
- 财经大学(25330)
- 师范(25148)
- 科学院(24451)
- 业大(24211)
- 基金
- 项目(125637)
- 科学(100035)
- 基金(94473)
- 研究(93334)
- 家(82340)
- 国家(81761)
- 科学基金(69419)
- 社会(64410)
- 社会科(61284)
- 社会科学(61272)
- 基金项目(48978)
- 省(45059)
- 自然(41205)
- 教育(40512)
- 自然科(40223)
- 自然科学(40213)
- 自然科学基金(39504)
- 资助(38917)
- 划(38495)
- 编号(34730)
- 发(29634)
- 部(29561)
- 国家社会(28951)
- 重点(28633)
- 成果(28249)
- 中国(27310)
- 教育部(25598)
- 创(25150)
- 发展(24872)
- 课题(24575)
- 期刊
- 济(116681)
- 经济(116681)
- 研究(67292)
- 中国(39415)
- 财(32084)
- 科学(26893)
- 管理(26279)
- 学报(26251)
- 农(25828)
- 经济研究(20789)
- 大学(20151)
- 学学(18947)
- 融(18431)
- 金融(18431)
- 财经(18338)
- 农业(18068)
- 经(16165)
- 技术(16087)
- 问题(15960)
- 贸(14589)
- 业经(14280)
- 教育(13891)
- 世界(13675)
- 国际(13021)
- 技术经济(11584)
- 资源(10920)
- 业(10779)
- 统计(10121)
- 经济问题(9638)
- 现代(8729)
共检索到3062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捷 余东华
以中国地方省级官员为例,实证分析了官员更替频率对经济增长和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与辖区人均GDP呈正方向作用关系,与辖区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率、工业产能利用率呈反方向作用关系。为提升经济增长率、治理工业产能过剩现象,需要降低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进一步完善地方省级官员尤其是省长的晋升考核机制,同时也要推动中国更基础性的制度改革。
关键词:
地方官员 更替频率 经济增长 产能利用率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李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更替成为一种常态,现有文献忽视了其对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我们讨论了多种地方官员更替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机制,强调省长、省委书记更替会对辖区经济增长带来短期的负面影响。在实证上,我们采用1979—2006年间我国29个省区的官员更替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省长省委书记更替对辖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因地方官员更替频率、更替的地方官员的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地方官员更替主要影响辖区的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并非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增进对如何现实省区经济平稳增长的理解。
关键词:
地方官员更替 经济增长 政治晋升激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刘胜 顾乃华 陈秀英
本文基于地方官员更替视角,利用1999-2013年省级官员变更数据,实证检验了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影响,以及制度环境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1)官员变更所引发的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2)制度环境的改善有助于克服政策不稳定性给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带来的负面影响,在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政策不连续性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的抑制性作用相对更弱。(3)地方官员任期与服务业可持续增长有"U型"关系,表明在换届过渡期,短视性政策行为会诱发政策的不连续,引发企业不确定性预期,对服务业可持续性增长产生负向影响。但随着任期延续,政策环境趋于稳定连续,持续释放的政策红利有助于...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平 赵国昌 罗知
本文将1985—2007年中央官员的来源按籍贯与工作经历进行了划分,尝试系统考察中央官员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官员对其籍贯来源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曾工作过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其籍贯来源地的投资率来实现的。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上述作用对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拓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认识。
关键词:
中央官员 经济增长 投资率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帅 程瑜 刘天琦
统筹实现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及稳步提升工业产能利用率是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本文基于2001-2017年省际面板数据,综合运用面板固定效应与交互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环境规制、经济增长竞争及其二者交互影响对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规制、经济增长竞争与工业产能利用率之间均呈显著倒U型非线性形态关系;环境规制与经济增长竞争的交互作用对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起到显著作用,这种正向促进作用在东部地区尤为突出。为此,要持续强化地方政府生态环境治理的红线意识,精准优化环境规制工具组合,适度把握环境规制强度区间范围,逐步完善地方政府经济增长目标结构与绩效考核体系,统筹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与新兴产能投资,加快引导地方政府在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绿色创新“赛道”中开展“逐顶竞争”,加快推动实现环境质量好转与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的双赢目标。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武彦民 竹志奇 杨峥
本文通过发展塔贝里尼和艾莱斯纳(Tabellini&alesina)1990年的模型,对官僚执政更替的制度进行探讨,研究官员在异质性偏好和不确定的任职条件下,对于政府债务的影响。研究显示,在执政者偏好异质性和连任不确定性的条件下,地方政府债务在第1期的扩张不可避免。第2期中,地方政府债务的增减在一定的假设条件下取决于官员任职的制度安排,且存在一个制度安排使得无论谁执政,其根据自身理性的最优选择为削减债务,这意味着存在一个制度供给,使得官员自发实现削减债务的良政。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政治周期内官员更替次数同债务增速存在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本文也借此探讨了官僚制度演化出的自发秩序在债务扩张期和债务存续...
关键词:
官员更替 政府债务 官僚秩序 地方债务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帅 刘凤艳 汪奕鹏
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中,地方政府作为代理人,同时扮演着环境规制实际执行者以及工业产能过剩治理实际落实者的角色。在央地政府之间信息非对称且目标非一致性情形下,地方政府行为、动机与激励不但受到官员行政绩效考核制度与官员特征的影响,而且受到地方设定的经济增长目标、地方财政收支的影响。本文基于2001—2015年全国30省数据构建静态面板模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方法,研究经济增长目标、环境规制及二者交互项对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经济增长目标明显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异质性环境规制对工业产能利用率影响随规制工具类型与地区而不同;全国与东部地区费用型环境规制显著提高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仅有环境处罚有助于提高工业产能利用率水平。经济增长目标与费用型环境规制交互项抑制了工业产能利用率,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处罚交互项降低了工业产能利用率,经济增长目标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不显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现有实证文献已经发现我国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倒U型,但还鲜有文献深入地讨论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讨论了地方官员的职位适应、任期波动、晋升可能以及政策滞后等因素对地方官员发展经济努力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倒U型轨迹的重要来源。我们采用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对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了区分考察,发现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倒U型轨迹,反映了中央对两者激励和治理以及两者对政治激励反应的差异。
关键词:
地方官员 任期 政治激励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任佳宝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关键词:
企业边界 研究方法 交易成本 风险偏好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尹振东
文章运用契约理论的方法构建理论模型,从官员激励的角度分别研究官员交流制度和官员留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交流制度比官员留任制度更能有效地激励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经济增长也更快,原因在于:在官员留任制度下,官员的绩效一直受地区情况的影响,而官员交流制度则可以采用相对绩效比较,剔除了地区情况对绩效的影响,降低了地方官员承担的风险,因而更容易激励官员提高努力程度以促进经济增长。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官员交流制度激励地方官员的作用机制,加深了我们对官员交流制度的认识,同时为官员交流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关键词:
官员交流 官员留任 经济增长 官员治理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吴洁雯
本文手工搜集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省级官员政治生涯变动的经验数据,构建了"官员历练"指数,以GDP增长率的加速度作为经济增长的替代,研究了官员历练和经济增长因素对省级官员的政治擢升产生的竞争性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官员历练与经济增长因素均显著影响了省级官员的擢升:(1)省级官员(含总体、省委书记子样本、省长子样本)的擢升概率与官员历练(包括虚拟变量及历练指数)、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但对官员历练因素更为敏感;(2)区分具体的官员历练类型后的结果表明,省级官员的擢升概率与中央工作经历、企业工作经历、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3)按照地域与时间区间的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官员历练与经济增长...
关键词:
官员历练 经济增长 政治擢升 省级官员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徐现祥 王贤彬
本文尝试定量分析政治激励对中国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有多大,是否因条件而异。本文发现,省长晋升为本省省委书记样本,是识别政治激励的自然观察平台。基于该样本,本文采用倍差法发现,中国地方官员对政治激励做出有利于辖区经济增长的反应不是绝对的,而是有条件的,会因年龄和任期而异:年龄越大,政治激励的作用越小;任期适度延长,也有利于政治激励作用的发挥。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增进人们对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政治激励的理解。
关键词:
经济增长 政治经济学 政治激励 地方官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高远
1978年以来,官员治理制度中先后引入了高级官员的有限任期制度和鼓励异地交流的惯例。利用1978年至2004年间在各省(西藏除外)任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委书记和省长(包括直辖市长、自治区主席)的详细信息以及省级经济增长的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对省级高级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地方的经济业绩。文章从经验上证实,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制度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有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研究还发现,官员的异地交流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在地区之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东部的影响大于中西部。
关键词:
任期限制 官员交流 经济增长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鑫 陈志刚
地方政府尤其是地方官员的决策行为对于一个城市工业污染的程度及其变化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首先探讨了地方官员的个体差异及其行为特征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机理;然后以长三角地区为例,通过建立地方官员特征指标与城市工业污染间关系的计量模型,运用2005~2014年的相关统计数据,实证检验了地方官员异质性(主要体现为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方面的差异)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具体影响。结果发现,地方官员的年龄、任期和晋升来源等因素对于城市工业污染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1)地方官员年龄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表现为先增后减的倒U型变化趋势;(2)地方官员任期增加对城市工业污染的影响呈先减后增的趋势;(3)本地晋升官员相对于外地晋升官员,其执政下的城市工业污染程度会有所缓减。最后就有效管控城市工业污染,从完善地方官员晋升机制、健全地方官员环境考核制度等方面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地方官员 特征差异 城市工业污染 长三角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钱先航
基于"官员与银行"的视角,本文利用2006—2009年我国市委书记与城商行的对应样本,考察了官员更替对城商行贷款增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总体而言官员的更替不会对贷款增长有显著影响,但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当更替发生在第一季度时,官员更替会导致贷款增长的增加,且效果会持续到下一年。对官员和城市特征的分组检验说明,新任官员的年龄越大其效果越明显,官员来源中只有外地晋升和平调的官员才会对贷款增长有显著作用;城市特征中,非副省级和西部地区城市的官员更替会带来贷款增长的提高。以上结果在考虑官员更替的选择性偏差后依然稳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