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91)
- 2023(11468)
- 2022(9865)
- 2021(9196)
- 2020(7906)
- 2019(18344)
- 2018(18110)
- 2017(36364)
- 2016(19159)
- 2015(21156)
- 2014(20821)
- 2013(20297)
- 2012(18465)
- 2011(16415)
- 2010(16457)
- 2009(14905)
- 2008(14310)
- 2007(12068)
- 2006(10297)
- 2005(8530)
- 学科
- 济(84679)
- 经济(84596)
- 管理(57905)
- 业(53583)
- 方法(46406)
- 企(45685)
- 企业(45685)
- 数学(42087)
- 数学方法(41460)
- 中国(21253)
- 财(20517)
- 农(18895)
- 业经(16484)
- 地方(16099)
- 贸(13851)
- 贸易(13843)
- 理论(13540)
- 易(13389)
- 学(13221)
- 制(12848)
- 务(12843)
- 财务(12791)
- 财务管理(12760)
- 农业(12531)
- 企业财务(12166)
- 技术(12162)
- 环境(11355)
- 和(11307)
- 划(11276)
- 融(9982)
- 机构
- 大学(264609)
- 学院(264577)
- 管理(111201)
- 济(110993)
- 经济(108800)
- 理学(98157)
- 理学院(97148)
- 管理学(95314)
- 管理学院(94810)
- 研究(79182)
- 中国(58325)
- 京(53796)
- 财(49437)
- 科学(47062)
- 财经(40916)
- 中心(37798)
- 业大(37654)
- 经(37575)
- 江(37072)
- 农(36455)
- 所(36337)
- 经济学(35183)
- 研究所(33148)
- 范(32658)
- 北京(32404)
- 师范(32342)
- 经济学院(32050)
- 财经大学(30990)
- 院(29574)
- 州(29430)
- 基金
- 项目(190167)
- 科学(153405)
- 基金(142942)
- 研究(136280)
- 家(123695)
- 国家(122797)
- 科学基金(109087)
- 社会(89868)
- 社会科(85598)
- 社会科学(85576)
- 基金项目(76081)
- 省(73231)
- 自然(72075)
- 自然科(70616)
- 自然科学(70606)
- 自然科学基金(69333)
- 教育(64323)
- 划(61733)
- 资助(58968)
- 编号(53763)
- 部(42591)
- 重点(42222)
- 成果(41283)
- 创(40148)
- 发(39277)
- 国家社会(38179)
- 教育部(37652)
- 创新(37503)
- 科研(36705)
- 人文(36652)
- 期刊
- 济(106980)
- 经济(106980)
- 研究(70811)
- 中国(42545)
- 管理(39846)
- 财(38191)
- 学报(35867)
- 科学(35651)
- 农(30483)
- 大学(28815)
- 学学(27479)
- 技术(25246)
- 教育(23546)
- 农业(20791)
- 财经(20258)
- 融(19516)
- 金融(19516)
- 经济研究(17961)
- 业经(17379)
- 经(17301)
- 问题(16170)
- 统计(15604)
- 策(14456)
- 技术经济(13344)
- 决策(12952)
- 商业(12450)
- 图书(12011)
- 理论(11784)
- 业(11708)
- 现代(11691)
共检索到3598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李嘉宁
本文使用2010—2014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官员晋升激励和流动人口在地方政府各类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策略互动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1)流动人口规模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协同优化的格局尚未形成,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各城市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人均支出。(2)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对公共品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突出体现在对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影响。(3)公共品供给中"标尺竞争"和"搭便车"效应并存。因此,提升各城
关键词:
晋升激励 标尺竞争 公共品供给 杜宾模型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杨刚强 李梦琴 孟霞 李嘉宁
本文使用2010—2014年全国28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和空间杜宾模型,研究了官员晋升激励和流动人口在地方政府各类公共品供给决策和策略互动方面的作用。结果显示:(1)流动人口规模与公共服务资源配置空间协同优化的格局尚未形成,净流动人口规模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各城市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等方面的人均支出。(2)地方官员政治晋升激励对公共品供给具有积极影响,但这种影响具有明显的时滞效应,突出体现在对教育、就业和社会保障、医疗方面的影响。(3)公共品供给中"标尺竞争"和"搭便车"效应并存。因此,提升各城市公共品的配置效率和水平,应将流动人口规模和空间选择作为公共品配置的重要依据,加大民生领域建设官员绩效考核的力度,消除或弱化公共品支出中的"搭便车"效应。
关键词:
晋升激励 标尺竞争 公共品供给 杜宾模型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孙超 刘金东
本文基于公共品可视性视角,考察了“官员晋升锦标赛”下晋升激励引发的地方政府公共投资的异质性竞争关系及其行为逻辑,使用空间非对称反应模型验证了地方政府对可视型和非可视型公共投资的差异化供给策略。研究发现:地方政府之间对可视型公共投资存在“逐顶竞争”,对非可视型公共投资存在“逐底竞争”;地方政府对不同可视型公共投资的差异化竞争及其策略差异源于“可视性偏差”衍生的有偏晋升激励,年龄构成官员晋升激励的关键因素。稳健性检验结果佐证了以上发现的可靠性。进一步分析发现,市委书记的差异化公共投资供给与竞争策略通过创造“可视型政绩”提高了晋升概率,但此结论对于市长不完全成立,这部分佐证了“一把手”效应的存在;改革干部政绩考核体系弱化了地方官员的公共投资结构扭曲,这折射出官员投资偏好随公共品“可视性”变化而变化的趋利逻辑。本文的启示是,中央政府可优化地方政府治理机制,完善公共基础设施的供应结构,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媛
本文利用官员任职期间的晋升预期差异以及空间计量模型,研究地方官员面临的政治晋升激励及相对绩效考核方式对于城市公共品投资的影响。基于1999-2013年地级市面板数据,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地方官员倾向于在任职关键时点增加具有短期增长效应的经济性公共品投资,而具有长期投资属性的社会性公共品投资则随官员任职年数增多而减少,这意味着官员晋升激励对公共投资产生了推动效应。此外,在官员晋升激励更强的城市,经济性公共品投资的地区间策略互动更强,从而验证了标尺竞争机制,但该机制并未出现在社会性公共品投资上。最后,地区发展阶段差异导致官员的公共品投资行为出现异质性:晋升激励推动东部地区更多投资于社会性公共品,而...
关键词:
晋升激励 公共品 官员任期 标尺竞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赵曦 司林杰
本文以晋升博弈模型为基础,研究城市群内部核心城市之间的竞争与合作问题,提出了城市群内部"积极竞争,消极合作"的行为推论,并利用北京等8个城市的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在现有官员考核体制下,随着城市群内部竞争行为对本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竞争趋于激烈;而随着城市群内部合作行为对其他城市经济增长影响程度的提高,政府合作更趋消极。因此,应当加强城市发展规划,提倡区域错位发展,同时改革现有考核体制,改变"唯GDP论",逐步将民生、生态等指标纳入其中。
关键词:
积极竞争 消极合作 晋升博弈 推论验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吴敏 周黎安
本文首次从公共品可视性的视角考察了地方官员的晋升激励对城市维护建设的影响。估计结果显示,市委书记和市长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支出呈现出显著的倒U型关系,最高点出现在第三年,但这种显著关系在非可视型公共品则不存在。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官员任期与可视型公共品投入的倒U型关系对于上任年龄小于55岁的市委书记更为明显,对于上任年龄大于等于55岁的市委书记则趋于消失。过去主流文献聚焦于政绩考核中"核心指标"与"非核心指标"对官员激励与行为的不同影响,而本文通过进一步区分"可视性"与"非可视性"绩效,强调"可视性偏差"引致的官员行为的扭曲,从而拓展了我们关于绩效考核、官员激励及其影响的理解。
关键词:
晋升激励 城市建设 公共品 可视性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询 孟望生 张为杰
当前,中国的政府治理模式对地方政府的财政支出结构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财政分权体制下,不同的政绩考核方式会影响地方政府的努力方向,进而导致不同类型公共品的投入偏向。文章通过数理模型对此进行了推导,然后运用1995~2011年的省级面板数据进行检验。回归结果显示,在政治晋升激励下,财政分权显著降低了地方政府在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的投入和环境质量。与此同时,民生权重的增加显著提高了地方政府对以上公共品的投入水平与环境质量。
关键词:
财政分权 晋升激励 民生公共品 财政支出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杨其静 郑楠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3~2012年市委书记的相关数据。我们的经验研究没有找到支持晋升标尺赛假说和锦标赛假说的证据,尽管这些假说很流行。在严格限制样本范围之后,我们发现在市委书记之间可能存在非常宽松的晋升资格赛,即经济增长率省内排序前10的市委书记比其他市委书记享有更多晋升机会。与Bo(1996)相同,我们发现各市的经济规模对市委书记的晋升机会具有直接的重大影响。来自省和中央机关的官员与有共青团工作经历的官员更有可能被派到经济规模大的城市任市委书记。总之,中国的晋升机制对参与晋升竞争的地方领导人有一个最低的经济增长绩效门槛要求,这也为中央和上级组织留下了充分的人事安排处置权。
关键词:
地方领导 晋升竞争 经济增长业绩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钱海婷
锦标赛晋升激励作为一种以相对绩效评价结果为依据的激励机制,存在激励失效、恶性竞争等一些固有的缺陷。研究发现,管理者可以利用非职位晋升、最佳激励点的选择、多种激励机制的互补等方法,消除锦标赛晋升的负面效应。
关键词:
锦标赛 职位晋升 激励 负面效应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刚强 程恒祥 吴斯
基于2006—2016年中国70个城市的公共服务供给情况和任职的市委书记的详细个人信息,系统地研究了地方官员治理与公共服务供给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在追求政治晋升激励下,城市官员晋升压力越大,他们就越有可能为个人私利去干预城市公共服务供给,导致公共资源配置效率不佳。并且在晋升锦标赛的模式下,城市官员任期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呈现显著的正U型关系,正U型曲线的最低点出现在3. 14年处,略低于官员任期的均值。当官员任期较短时,晋升压力会增强官员任期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负效应;而当官员任期延长到对公共服务供给效率起到促进作用时,晋升压力的增大会缓解这一促进效应。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官员任期与公共服务供给效率的正U型关系对于上任年龄小于55岁的市委书记更为明显,对于上任年龄大于等于55岁的市委书记则趋于消失。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吴勋 王雨晨
政绩利益环境下以GDP为导向的官员晋升考核机制成为刺激地方政府债务规模扩张的重要动机,国家审计理应发挥债务风险控制的免疫功能。文章运用2008-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针对官员晋升激励、国家审计免疫对于地方政府债务的影响程度开展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地方政府债务存量普遍较高,公开发债数额呈明显增加趋势;官员晋升激励与地方政府债务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国家审计免疫与地方政府债务不存在显著相关,但审计揭示、抵御和预防功能皆能弱化官员晋升激励对地方政府债务扩张的影响程度。优化官员政绩考核体制,建立面向地方政府债务的审计治理机制,充分发挥审计免疫功能对于抑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晋升激励 审计免疫 政府债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谢伦裕 王宇澄 晋晶
本文从中国国有企业"做大"的规模目标和晋升激励角度构建双重激励竞争模型,研究了国有企业产能扩张行为。理论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发现:国有企业间竞争程度的增加将导致企业规模扩张,而价格管制的存在会强化这一机制。此外,本文构建电厂层面微观面板数据,利用在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中国家电力公司"一拆五"带来的竞争程度增加这一自然实验,使用双重差分法研究发现:在国家电力公司拆分后,中央企业所属电厂装机容量相对于非中央企业电厂得到显著提高。机制分析进一步排除其他导致产能扩张的原因,并验证了晋升激励的存在性。本研究对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持续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金刚 沈坤荣
已有研究认为当前中国环境治理收效甚微,主要原因在于地方政府消极执行中央政府的环境政策,相对忽视了地方政府在环境治理政策上的自主行为。深入探究地方自主性环境治理政策演进的内在机制,对于破解环境治理难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长制这一地方自主性水污染治理政策为研究对象,将2004—2010年手工整理的河长制演进数据、地级市官员数据与国控断面水质监测数据进行匹配,从地方官员年龄角度,研究河长制演进的官员激励机制。研究发现:地方官员年龄与河长制推行概率呈正相关关系。随着地方官员年龄的增长,晋升概率的下降,污染的边际回报也随之降低,但在中央政府加强环境事件问责的背景下,潜在惩罚成本却不断增加,从而使年长的地方官员更有动力推行河长制政策,以避免潜在的惩罚成本。因此,加大官员晋升考核中的环境指标权重,并将环境违规问责常态化是破解地方环境治理难题的不二法门。
关键词:
官员激励 官员年龄 河长制 水污染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傅利平 李永辉
采用2004-2012年全国235个地级市政府的非平衡面板数据,在微观层面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竞争、个人特征对城市扩张的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官员的晋升竞争可以显著促进城市扩张;地方政府官员的任期、年龄均与城市扩张之间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相对于外地晋升的政府官员,本地晋升的政府官员推进城市扩张的积极性更高,而由上级政府部门下派的官员推进城市扩张的积极性较低;官员晋升竞争对城市扩张的影响因地理条件而异。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胡玉杰 彭徽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我国农村民生领域的欠账太多,农村公共服务供需失衡问题突出。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这些问题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为此,从财政分权视角,利用我国省际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财政分权效应假说是否适用于我国农村公共服务领域的疑问。研究结果显示,财政分权与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供给存在正向影响,而晋升激励程度则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同时,我国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存在严重的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因此,需要通过深化财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改革、完善政府官员绩效考核机制、建立健全农民公共需求表达机制等相关措施,进一步提高农村医疗卫生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