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502)
2023(16096)
2022(13306)
2021(12509)
2020(10405)
2019(23674)
2018(23444)
2017(43939)
2016(23944)
2015(26502)
2014(26212)
2013(25113)
2012(22573)
2011(19918)
2010(20116)
2009(18421)
2008(18008)
2007(16214)
2006(14015)
2005(12692)
作者
(61812)
(51808)
(51454)
(48905)
(32949)
(24434)
(23400)
(19900)
(19836)
(18340)
(17574)
(17344)
(16289)
(16161)
(15772)
(15763)
(15452)
(15208)
(14814)
(14682)
(12758)
(12466)
(12388)
(12002)
(11600)
(11536)
(11467)
(11439)
(10164)
(10095)
学科
(92910)
(91174)
经济(91032)
管理(84140)
(83829)
企业(83829)
方法(41273)
数学(32742)
(32690)
数学方法(32325)
业经(30153)
(30108)
中国(28309)
(22980)
技术(22979)
财务(22936)
财务管理(22902)
(22269)
企业财务(21717)
教育(21182)
农业(21016)
理论(20330)
(16664)
(16548)
(16302)
(16056)
(14976)
贸易(14964)
(14699)
(14588)
机构
大学(324935)
学院(324897)
(132977)
管理(130877)
经济(130434)
理学(113142)
理学院(112025)
管理学(110357)
管理学院(109698)
研究(101429)
中国(74969)
(67296)
(65231)
科学(56682)
财经(51387)
(49985)
中心(47291)
(47178)
(46806)
(46605)
(46556)
师范(46277)
业大(42806)
研究所(42233)
北京(42000)
经济学(40446)
(38438)
财经大学(38126)
师范大学(37495)
(36865)
基金
项目(215863)
科学(175574)
研究(167600)
基金(157736)
(134622)
国家(133097)
科学基金(117557)
社会(108562)
社会科(102850)
社会科学(102827)
(85788)
教育(83179)
基金项目(83174)
自然(73354)
(72063)
自然科(71724)
自然科学(71703)
自然科学基金(70497)
编号(68441)
资助(62090)
成果(56099)
(50594)
(50124)
重点(48845)
课题(48746)
(47100)
(46614)
创新(46374)
教育部(44812)
国家社会(44599)
期刊
(147156)
经济(147156)
研究(103323)
中国(70548)
教育(59604)
(55126)
管理(54103)
(43869)
科学(41029)
学报(40053)
技术(34506)
大学(34353)
学学(31169)
农业(30260)
(28170)
金融(28170)
财经(26147)
业经(25797)
(22563)
经济研究(22215)
问题(18913)
(18342)
技术经济(17330)
财会(16271)
职业(15710)
科技(15622)
现代(15180)
世界(14282)
(14182)
商业(14181)
共检索到48924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昊  吕越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官员家庭对子女创业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官员家庭显著抑制了子女的创业行为,降低了创业发生概率。第二,教育筛选机制能够解释官员家庭抑制创业现象,即官员家庭子女由于普遍拥有更长的教育年限而往往更不愿意选择风险较大的创业型工作。第三,官员家庭对创业的抑制主要来源于父亲为官,母亲为官对子女的创业影响不显著。此外,文章进一步甄别了可能与教育筛选并存的两种抑制创业的机制。出于"在位避嫌"的考虑,官员家庭会抑制子女创业,但是教育筛选仍然是其最主要的现实机制。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昊  吕越  
文章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考察官员家庭对子女创业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其内在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第一,官员家庭显著抑制了子女的创业行为,降低了创业发生概率。第二,教育筛选机制能够解释官员家庭抑制创业现象,即官员家庭子女由于普遍拥有更长的教育年限而往往更不愿意选择风险较大的创业型工作。第三,官员家庭对创业的抑制主要来源于父亲为官,母亲为官对子女的创业影响不显著。此外,文章进一步甄别了可能与教育筛选并存的两种抑制创业的机制。出于"在位避嫌"的考虑,官员家庭会抑制子女创业,但是教育筛选仍然是其最主要的现实机制。相关的稳健性分类检验都支持了上述结论,并在此基础上得出了鼓励创业和保障就业公平的政策思路。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赵洁  刘昌平  
基于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将土地流转分为土地转出与土地转入两个维度,实证分析土地流转与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关系。研究发现:第一,土地转出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具有促进效应,而土地转入对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具有抑制效应;采用土地转出金额与土地转入金额进行稳健性检验,发现土地转出金额越多,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可能性越大,但土地转入金额越多,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的可能性越低;同时采用倾向值匹配解决样本选择偏差与工具变量法解决内生性后,土地转出的促进效应与土地转入的抑制效应依然存在。第二,影响机制结果显示,土地转出会提高农户家庭的收入与减少农业劳动时间而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土地转入会降低农户家庭风险偏好与增加农业劳动时间而抑制农户家庭非农创业。第三,异质性结果显示,土地转出的促进效应主要发生在东部地区与新生代农户群体中;而土地转入的抑制效应主要发生在西部地区及第一代农户群体中。因此,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土地流转,促进农户家庭非农创业,提高农户家庭非农创业与实践乡村振兴发展战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江一  李涵  甘犁  
本文利用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的微观面板数据考察了家庭资产与负债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对"幸福-收入"之谜进行了再讨论。结果表明,家庭资产对幸福感有显著正向影响,而负债的增加会显著降低幸福感。不同资产或负债对幸福感的影响大小与显著性不同。在资产中,以房产、汽车、耐用品的影响为主;在负债中,以住房负债、工商业负债的影响为主。进一步的分析表明,其它因素不变,幸福感会随着社区平均资产规模的上升而提高,会随着社区平均收入的上升而降低,即相对资产对幸福感具有正的"示范效应",而相对收入对幸福感具有负的"攀比效应",负债则不具上述影响机制,负债更有可能通过影响健康而间接影响幸福感。研究还发现,一旦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田勇  
本文基于2016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的数据,从土地出租、土地租用、土地征用三个方面实证分析了土地权益变更对农村家庭创业决策以及创业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土地出租能显著激励农村家庭创业,土地租用会显著抑制农村家庭创业,土地征用对农村家庭创业不会产生影响,三者对农村家庭创业利润均不会产生影响。利用工具变量法、异方差识别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克服模型的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后,研究结论依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租通过提升农村家庭收入和减少农业工作投入而激励农村家庭创业;土地租用虽然能够提高农村家庭收入,但是会显著提升农业工作概率而抑制了农村家庭创业。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土地出租的激励效果在东中部以及通公路的村庄更为显著,土地租用的抑制效果在西部、通公路的村庄以及非商帮文化区更为显著。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郭继文   马述忠  
我国以跨境电商为典型代表的数字贸易发展呈现显著的地区分化态势,对区域协调发展造成阻碍,但鲜有研究关注这一问题。以跨境电商出口为例,基于约4亿条跨境电商物流运单数据,使用地区私营经济基础表征企业家精神禀赋,首次为我国数字贸易的地区分化之谜提供了一个解释。研究发现:第一,私营经济基础越好的城市,跨境电商出口越多,且这一结论无法用人力资本、互联网发展、传统贸易出口、跨境电商政策、历史通商口岸等竞争性因素来替代解释,使用到明清商业中心的最短距离为工具变量的估计结果高度稳健,将核心解释变量替换为公有经济、其他类型经济基础都不能获得相近结论,表明企业家精神禀赋差异是数字贸易地区分化的重要解释;第二,从出口分解看,私营经济基础更好的城市具有更大的跨境电商出口扩展边际和数量,在集约边际和价格方面无显著差异;第三,企业家精神对跨境电商出口的促进作用依赖于城市软硬基础设施的配套水平,道路基础设施越完善,政府关心程度越高,促进作用越显著;第四,私营经济基础更好的城市,展现出来的风险承担能力、资源获取能力、市场适应能力和行业协作能力也更强,是跨境电商发展更好的重要原因。研究结论为从企业家精神视角推动数字经济协调发展、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重要参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菁  张锐  
本文以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家庭生育水平与创业行为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社会经济地位、性别角色分工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家庭子女人数与创业可能性是正相关关系,随着家庭子女人数的增加,家庭创业的可能性增大;第二,社会经济地位负向调节子女人数与创业可能性的正相关关系,即相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中子女人数与创业可能性正相关关系增大;第三,性别角色分工正向调节子女人数与家庭创业活动的正相关关系,即相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不平等的家庭,角色分工越平等的家庭中子女人数对创业可能性正向影响作用增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菁  张锐  
本文以微观调查数据为研究样本,对家庭生育水平与创业行为决策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理论探讨和实证检验,并进一步考察了社会经济地位、性别角色分工在两者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家庭子女人数与创业可能性是正相关关系,随着家庭子女人数的增加,家庭创业的可能性增大;第二,社会经济地位负向调节子女人数与创业可能性的正相关关系,即相对于社会经济地位高的家庭,社会经济地位低的家庭中子女人数与创业可能性正相关关系增大;第三,性别角色分工正向调节子女人数与家庭创业活动的正相关关系,即相对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角色分工不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文建东  何立华  
就中国的信任问题而言,一面是显而易见的诚信缺失的诸多事实,另一面是各种调查显示的不可辩驳的高社会信任水平,这是一种让人感到迷惑的现象,我们称之为"中国信任之谜"。基于WVS的中国数据,本文从个人的客观特征和主观特征两个方面分析了普遍信任的决定因素。研究发现,影响普遍信任的主要因素有四个:(1)中国的普遍信任水平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2)教育水平的影响不仅显著而且比所有其他因素的边际效应都要大;(3)代表乐观主义的因素,即相信可以自由选择和掌控自己生活的信念对普遍信任有不可忽视的影响;(4)个人的主观感受,即对家庭经济状况的满意程度以及对政府和司法信任。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立勇  陈杰  高伟  
收入差距拉大和腐败犯罪率下降是伴随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在转型新兴经济体中国显现出的两个最突出的现象。本文统计分析、面板数据的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PVAR模型脉冲响应函数估计结果表明,收入差距与地方官员腐败程度呈负相关关系,腐败不是收入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而收入差距拉大对腐败行为有一定的负向影响。这一关系虽然与国内外许多已有研究结论有一定差异,但与中国现实是吻合的,本文从不同角度对收入差距与腐败的这一特殊关系进行了理论解释,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王耀辉  孙鹏  李启航  
女性在高等教育中表现出优势是近年来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并给中国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影响,本文试图从家庭教育支出的角度对这一现象加以解释。利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10年的数据,本文发现:有女孩的家庭无论在教育支出总量还是人均量方面都显著高于没有女孩的家庭。利用第一胎子女性别作为工具变量的2SLS估计结果同样支持这个结论。这个现象可能是由两个原因造成的:首先,传统的“助儿买房”观念使父母将大部分家庭资源都分配给男孩,所以要在教育支出上对女孩进行补偿。其次,上大学给女性带来的回报高于男性,激励父母增加对女儿的教育投资。异质性分析表明,上述效应更可能发生在农村、多子女、子女尚未就读大学、家庭预算较为紧张的家庭中。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张金清  李梓豪  李建宇  
老龄化背景下劳动退休人口增加是当今中国面临的挑战。本文基于CFPS面板数据探究家庭成员退休对家庭证券市场参与的影响,结果表明:(1)家庭成员退休能显著抑制家庭参与证券市场的倾向;(2)家庭风险态度的转变与信息搜集能力的下降,是退休降低家庭证券市场参与倾向的关键机制;(3)随着家庭收入和参加商业保险金额的增加以及家庭劳动力占比的上升,成员退休对家庭证券市场参与产生的抑制作用会有所减弱。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邹静  邓晓军  
基于2012年和2014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的家庭微观面板数据,运用Probit、IV Probit模型研究主客观社会地位对家庭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结果发现:(1)家庭主观社会地位主要受家庭资产状况的影响,而不是受户主客观社会地位的影响,二者并不总是表现出一致性。(2)当前的和预期的主观社会地位显著正向影响家庭的住房租购选择,主要表现在中西部家庭、农业户口家庭和一套房家庭中。当前主观社会地位每增加一个等级,家庭的住房自有率提高0.5%;而预期的主观社会地位每增加一个等级,家庭的住房自有率提高0.3%。(3)客观社会地位中教育、职业、家庭永久性收入对家庭住房租购选择的影响不一致。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傅钧文  
近30年来,虽然国际资本流动的规模越来越大,但从全球整体来看,投资者仍将大部分资金投在本国国内,以至出现资本流动中的“本国偏向”,这一现象也被称之为“全球化之谜”。这一现象的存在告诉我们,世界远没有进入经济一体化的阶段,疆界仍是国际资本流动中的最大障碍。本文从多侧面探讨了“全珠化之谜”形成的原因,并提出开放中的金融抑制这一概念。研究“全球化之谜”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经济全球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成思  朱越腾  芦哲  
本文研究中国对外开放是否以及如何影响金融发展。文章分别使用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指标度量对外开放度,通过分省数据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分析2000~2009年期间对外开放是否影响中国的金融发展程度。为确保分析结果具有稳健性,文章引入规模、效率和竞争等细化指标度量我国金融发展的不同层面。实证结果表明,对外开放度的提升并未对我国金融发展带来显著推动作用,反而呈现抑制效应。本文认为,我国贸易开放和金融开放不相协调,金融结构与贸易结构不相匹配,从而造成对外开放反向抑制金融发展的结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