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16)
2023(3865)
2022(3186)
2021(2614)
2019(4741)
2018(4590)
2017(9365)
2016(4620)
2015(5146)
2014(5231)
2013(5437)
2012(5394)
2011(5042)
2010(5276)
2009(5111)
2008(4652)
2007(4238)
2006(4172)
2005(3972)
2004(3582)
作者
(14185)
(12244)
(12030)
(11672)
(7804)
(5646)
(5396)
(4652)
(4577)
(4502)
(4275)
(4046)
(3983)
(3886)
(3805)
(3750)
(3548)
(3438)
(3422)
(3246)
(3003)
(2908)
(2888)
(2876)
(2835)
(2798)
(2536)
(2475)
(2405)
(2357)
学科
(49200)
经济(49181)
地方(14520)
管理(12339)
方法(12221)
地方经济(11626)
数学(11175)
数学方法(11145)
(9495)
中国(8327)
(7473)
业经(7178)
(6564)
(6325)
企业(6325)
经济学(6275)
环境(5357)
农业(5113)
(5011)
(4793)
产业(4733)
(4660)
金融(4660)
(4551)
(4470)
资源(4235)
(4201)
(4161)
总论(4104)
(4088)
机构
学院(77297)
大学(76904)
(48075)
经济(47408)
研究(31740)
管理(26634)
中国(23709)
理学(22254)
理学院(21994)
管理学(21766)
管理学院(21612)
(19430)
经济学(16969)
科学(15970)
(15909)
(15404)
财经(15270)
经济学院(14935)
研究所(14121)
(13775)
中心(13154)
(11877)
财经大学(11075)
(10925)
科学院(10009)
北京(9988)
社会(9841)
经济研究(9806)
(9540)
(9061)
基金
项目(44517)
科学(35468)
基金(33380)
研究(33118)
(28436)
国家(28247)
社会(24510)
科学基金(24137)
社会科(23377)
社会科学(23372)
基金项目(16840)
(16520)
资助(13974)
教育(13838)
自然(13085)
(13078)
自然科(12754)
自然科学(12752)
自然科学基金(12525)
(12244)
经济(12146)
编号(11725)
(11615)
国家社会(11113)
重点(10152)
发展(10149)
(10109)
(10020)
成果(9725)
教育部(9032)
期刊
(61951)
经济(61951)
研究(30074)
(14916)
中国(14220)
管理(11773)
经济研究(11661)
科学(9003)
财经(8990)
学报(8963)
(8886)
(7987)
(7863)
金融(7863)
问题(7760)
技术(7239)
大学(7196)
学学(7075)
业经(7058)
技术经济(6278)
农业(5784)
世界(5726)
(5725)
统计(5553)
国际(5147)
经济问题(5051)
经济学(4799)
经济管理(4618)
(4532)
改革(4393)
共检索到130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尹振东  
文章运用契约理论的方法构建理论模型,从官员激励的角度分别研究官员交流制度和官员留任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发现,官员交流制度比官员留任制度更能有效地激励地方官员发展经济,经济增长也更快,原因在于:在官员留任制度下,官员的绩效一直受地区情况的影响,而官员交流制度则可以采用相对绩效比较,剔除了地区情况对绩效的影响,降低了地方官员承担的风险,因而更容易激励官员提高努力程度以促进经济增长。文章的研究揭示了官员交流制度激励地方官员的作用机制,加深了我们对官员交流制度的认识,同时为官员交流促进经济增长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海生  罗党论  陈少凌  
政府官员的治理机制是决定经济增长的重要制度安排。那么,京官跟平行交流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的作用有何不同?交换到不同地区官员的表现跟当地资源禀赋的关系如何?本文利用空间计量模型,构造了1978~2006年的官员交流与地区经济增长的面板数据,对官员自身禀赋效应和辖区资源禀赋效应进行了区分。研究表明,官员对其管辖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既受到交流官员自身禀赋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受到当地资源禀赋的显著约束。平行交流的官员有助于地方经济增长,而京官交流有碍于地方经济增长;更进一步地,交流到经济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有积极影响,而交流到不发达地区的官员对当地经济增长则有负面效应。并且,相对于京官而言,平行交...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军  高远  
1978年以来,官员治理制度中先后引入了高级官员的有限任期制度和鼓励异地交流的惯例。利用1978年至2004年间在各省(西藏除外)任职的省(直辖市、自治区)委书记和省长(包括直辖市长、自治区主席)的详细信息以及省级经济增长的数据库,本文考察了对省级高级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是否以及如何影响了地方的经济业绩。文章从经验上证实,官员的任期限制和异地交流制度总体上对经济增长有相当正面的推动作用。研究进一步发现,官员任期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倒U型的特征。研究还发现,官员的异地交流对经济增长也有积极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在地区之间(尤其是东西部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东部的影响大于中西部。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徐现祥  王贤彬  舒元  
通常认为地方官员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扮演着积极角色,近来国家也有意通过干部交流促进省区平衡发展,但国内还没有定量识别地方官员影响经济增长的文献。本文基于1978—2005年间省长(书记)交流样本构造了省长(书记)与省区相匹配的面板数据,系统地实证分析省长(书记)交流对流入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即省长交流效应),结果发现,整体而言,省长交流能够使流入地的经济增长速度提高1个百分点左右;这种省长交流效应是通过在流入地采取大力发展二产、重视一产、忽视三产的产业发展取向实现的。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有助于增进对加强干部交流破解省区发展不平衡的理解。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平  赵国昌  罗知  
本文将1985—2007年中央官员的来源按籍贯与工作经历进行了划分,尝试系统考察中央官员对中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中央官员对其籍贯来源省区的经济增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对其曾工作过的省区经济增长的影响则并不显著,并且这一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提高其籍贯来源地的投资率来实现的。进一步运用分位数回归的研究结果则表明,上述作用对经济增长速度较慢地区的影响更为明显。本文的发现有助于拓展对中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政府作用的认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李郇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省长、省委书记更替成为一种常态,现有文献忽视了其对辖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探讨。在理论上,我们讨论了多种地方官员更替影响短期经济增长的机制,强调省长、省委书记更替会对辖区经济增长带来短期的负面影响。在实证上,我们采用1979—2006年间我国29个省区的官员更替样本进行检验。结果发现,省长省委书记更替对辖区经济增长有显著的负面影响;这种影响的程度因地方官员更替频率、更替的地方官员的年龄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地方官员更替主要影响辖区的短期经济增长波动,并非长期经济增长趋势。本文的发现是稳健的,能够增进对如何现实省区经济平稳增长的理解。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徐现祥  王贤彬  
本文考察地方官员的经济增长行为。在理论上,本文证明了在政治上集权、经济上分权的经济体,即中央任命地方官员、地方官员为增长而竞争的经济体里,不仅会出现竞争效应,还会出现极化效应,正是极化效应决定了理性的地方官员在增长竞争中将采取不同的经济增长行为。在实证上,本文贡献了一种度量极化效应的方法,并基于中国省级官员数据证实了极化效应的存在。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现有实证文献已经发现我国地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轨迹呈倒U型,但还鲜有文献深入地讨论其背后的原因。本文基于政府官员的政治激励理论,通过一个简单的模型讨论了地方官员的职位适应、任期波动、晋升可能以及政策滞后等因素对地方官员发展经济努力程度的影响,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倒U型轨迹的重要来源。我们采用省级数据实证检验了理论假说,并对省委书记和省长进行了区分考察,发现两者具有不一样的倒U型轨迹,反映了中央对两者激励和治理以及两者对政治激励反应的差异。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龚晓瑾  任佳宝  
不同理论流派的企业边界研究有不同的研究方法,在有关企业边界的存在性及决定因素方面看法也极不相同,且大多停留在纯逻辑推理阶段而无法实证。交易成本理论以威廉姆森交易成本概念实证化为基础,做了大量实证研究。威廉姆森的最新观点承认忽略企业决策者风险偏好因素对企业边界的影响,会降低该理论对现实的解释力。不过他把决策者风险偏好的差异纯粹归因为信任等因素,而重新陷入了纯逻辑推理的误区。本文提出了风险偏好内生化的拓展思路,并勾画出企业边界的未来研究思路和分析框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贤彬  徐现祥  
本文重新考察了中国地方官员的政治激励的存在性及其具有的机制和模式。基于度量地方官员之间政治竞争的变量,本文发现,地方官员之间的相互政治竞争显著地刺激了地方经济增长,政治激励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推动作用。在相同的政治竞争和政治激励下,职业前景差异和地区发展水平差异导致了地方官员经济增长行为的差异,具有较好的职业前景的地方官员有更大的动力推动经济增长;居于中间地区禀赋水平的地方官员推动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效果相对较弱。从阶段差异上看,这种地方官员的相互政治竞争对于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主要存在于20世纪90年代起至今的阶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泳泽  杨晓章  
针对中国官员考核中出现的"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2-2014年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考察了官员的任期和特征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完成情况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官出数据"的经验证据。研究显示:(1)相对于市长,市委书记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的影响更大。市委书记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制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2)市委书记在任期内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3)中西部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市委书记任期的变动对经济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的影响更强,东部地区和一、二线城市市长任期的变动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更明显;(4)党代会的召开和省与国家经济增长目标的制定对官员任期内经济增长目标的设定具有较强的正向影响。本研究丰富了官员"晋升锦标赛"理论的经验证据,有助于对政府经济绩效目标制定和考核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余泳泽  杨晓章  
针对中国官员考核中出现的"官出数据,数据出官"现象,本文通过搜集整理2002-2014年230个地级市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经济增长目标数据,考察了官员的任期和特征对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与完成情况的影响,重点关注了"官出数据"的经验证据。研究显示:(1)相对于市长,市委书记对经济增长目标制定的影响更大。市委书记的年龄越大越倾向于制定较低的经济增长目标;(2)市委书记在任期内对经济增长目标及完成情况的影响呈"倒U"型趋势;(3)中西部地区和三、四、五线城市市委书记任期的变动对经济目标的制定和完成情况的影响更强,东部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杜兴强  曾泉  吴洁雯  
本文手工搜集了1978~2008年期间中国省级官员政治生涯变动的经验数据,构建了"官员历练"指数,以GDP增长率的加速度作为经济增长的替代,研究了官员历练和经济增长因素对省级官员的政治擢升产生的竞争性影响。本文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官员历练与经济增长因素均显著影响了省级官员的擢升:(1)省级官员(含总体、省委书记子样本、省长子样本)的擢升概率与官员历练(包括虚拟变量及历练指数)、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但对官员历练因素更为敏感;(2)区分具体的官员历练类型后的结果表明,省级官员的擢升概率与中央工作经历、企业工作经历、经济增长均显著正相关;(3)按照地域与时间区间的分组研究结果表明,官员历练与经济增长...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捷  余东华  
以中国地方省级官员为例,实证分析了官员更替频率对经济增长和工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结果发现: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与辖区人均GDP呈正方向作用关系,与辖区经济的短期和长期增长率、工业产能利用率呈反方向作用关系。为提升经济增长率、治理工业产能过剩现象,需要降低地方省级官员的更替频率,进一步完善地方省级官员尤其是省长的晋升考核机制,同时也要推动中国更基础性的制度改革。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犇  宋艳伟  
本文将我国粗放式增长方式与信贷资源的低效率利用之间通过分权体制下的地方政府官员晋升行为联系到一起。首先,分析地方政府间为增长而竞争,如何由于增长方式的原因强化成为投资的竞争,而地方政府又如何利用金融体系制度控制干预信贷资源,助长了其非理性的投资。其次,从吸引内外资的手段入手,分析吸引内外资中本地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作用,再通过分析我国政府主导型投融资体制下地方政府主导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行为选择,以及其中信贷资源的支持作用。最终归结到地方政府主导下投资拉动的增长过程中,信贷资源为这一目标的贡献。最后分析,这种扭曲机制如何形成投资效率低下而造成对信贷资源的浪费。之后,运用我国1985-2005年的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