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64)
2023(3549)
2022(3224)
2021(3164)
2020(2523)
2019(6113)
2018(5942)
2017(11549)
2016(6259)
2015(6956)
2014(6625)
2013(6455)
2012(6162)
2011(5453)
2010(5275)
2009(4641)
2008(4359)
2007(3849)
2006(3347)
2005(2786)
作者
(15524)
(12856)
(12845)
(12166)
(8177)
(6305)
(5875)
(5005)
(4969)
(4719)
(4504)
(4298)
(4154)
(3947)
(3856)
(3853)
(3823)
(3770)
(3729)
(3605)
(3131)
(3131)
(3023)
(3016)
(2876)
(2849)
(2813)
(2803)
(2606)
(2597)
学科
(23603)
经济(23578)
管理(17491)
(12873)
地方(11482)
(9293)
企业(9293)
(8268)
(7681)
方法(7154)
(6480)
数学(6387)
数学方法(6326)
国家(6320)
中国(6111)
农业(5887)
财政(5404)
地方经济(5279)
业经(5062)
(4977)
贸易(4972)
(4733)
(4645)
工作(4373)
(4313)
环境(3839)
人事(3719)
(3719)
人事管理(3716)
(3633)
机构
学院(77399)
大学(76623)
(29531)
管理(29315)
经济(28818)
研究(26357)
理学(25233)
理学院(24860)
管理学(24531)
管理学院(24358)
中国(19647)
(16783)
科学(16026)
(15945)
中心(13058)
(12478)
(12232)
(12226)
师范(12168)
财经(11692)
(11303)
研究所(11142)
(10472)
北京(10295)
业大(10254)
(10227)
师范大学(9833)
(9804)
经济学(8868)
农业(8645)
基金
项目(54617)
科学(42779)
研究(42704)
基金(38526)
(32972)
国家(32678)
科学基金(28052)
社会(26592)
社会科(25054)
社会科学(25047)
(21874)
基金项目(21408)
教育(19069)
编号(18225)
(18205)
自然(17403)
自然科(16942)
自然科学(16938)
自然科学基金(16619)
成果(15039)
资助(14771)
(12852)
课题(12560)
重点(12068)
(11815)
(11210)
国家社会(10726)
(10697)
项目编号(10633)
(10602)
期刊
(36366)
经济(36366)
研究(25550)
中国(17017)
(13297)
(10504)
科学(10049)
学报(9740)
教育(9706)
管理(9402)
大学(7540)
农业(7115)
学学(6765)
业经(6459)
技术(6244)
(6035)
金融(6035)
经济研究(5820)
资源(5485)
图书(5273)
财经(5264)
问题(5007)
(4835)
(4539)
(4082)
书馆(3753)
图书馆(3753)
(3705)
论坛(3705)
现代(3681)
共检索到1186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步丹璐  狄灵瑜  
中央对地方的考核已从"唯GDP"逐步过渡到"把民生改善、社会进步、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考核内容,再也不能简单以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来论英雄"。而是否将地区GDP增长率作为考核指标会直接影响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进而影响地方政府职能的发挥。官员交流制度是中央针对地方官员治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安排,其能否在转变地方政府职能方面发挥积极作用?为了回答这一问题,文章以2008-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以上市公司股权投资和政府补助的相关关系作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行为的衡量指标,分析了官员交流制度对地区招商引资行为的影响以检验其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第一,官员交流制度的实施可以有效抑制企业通过股权投资获得政府补助的行为;第二,无论是垂直交流官员还是横向交流官员,其任期越长、地区资源禀赋越好,上述抑制作用越明显;第三,官员交流可以显著抵减政府补助对企业业绩的负向效应。文章证实了官员交流制度能在一定程度上正确引导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行为,有助于实现地方政府职能的转变。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徐贤春  
本文以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为分析框架 ,对地方政府职能和招商引资的行为进行了评析 ,探讨了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条件和效果 ,认为 :招商引资的确是地方政府进行经济管理的重要职能 ,其对经济发展和公共利益的改进起着关键作用。但是 ,地方政府在从事招商引资工作时应该始终着力于提供优良的公共服务和推进法治建设。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张钢  徐贤春  
地方政府绩效的合理评估 ,一直是困扰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难题。目前 ,在我国各地方出现的政府招商引资热潮 ,很大程度上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经济指标尤为密切。评估指标的偏差 ,诱使地方政府追逐“经济业绩” ,忽视本应承担的公共职能 ,并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本文通过构建一个委托—代理模型 ,对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动因进行讨论 ,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了地方政府绩效的合理评估问题 ,最后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成书  
招商引资已成为地方政府加快发展的共识。招商引资活动一方面向投资者提供投资地信息 ,另一方面说服投资者到本地投资 ,具有广告行为的效应。本文基于广告效应理论 ,分析了地方政府在追求招商引资收益最大化的情况下 ,招商引资的最优支出行为和招商引资市场在位者之间的策略性行为 ,并探讨招商引资市场中后进入者的最优进入策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邓慧慧  虞义华  
中国地方政府在分权体制和政绩考核压力下,通常都会采取吸引资本的方式来实现短期快速增长的目的。本文基于1994-2014年省级面板数据,应用空间计量模型考察我国地方政府为吸引资本,在税收方面的策略互动行为。主要发现包括:地方政府在主要收入来源的税种上,如增值税、所得税的税负水平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策略互补特征,证明地方政府通过税收竞争来争夺资源,进行招商引资活动。而营业税表现出显著的空间策略替代特征。怎样规范辖区竞争,改变地方政府减税策略互动行为模式,有效遏制恶性竞争,对地区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廖善章  陈松岭  
招商引资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但从长远看,地方政府的招商引资政策在演变过程中往往导致政策歧视,引起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的道德风险,进而造成政企双方道德风险的恶性循环,最终致使招商引资失败、投资企业受损、地方经济不可持续发展。为此,文章试图建立地方政府和投资企业的动态博弈模型对政企关系进行经济分析,拟为各地恰当的政策制定提供依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曹洪  
本文构建了一个多地区参与招商引资竞争模型,分析两种招商引资策略:优惠策略和公共产品策略的实施及其绩效。模型表明,优惠策略是一种囚徒困境博弈,将导致一个地区的社会福利的下降;而公共产品策略则是一种帕累托改善。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竞争策略演变的路径是在原有的优惠政策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向公共产品策略上的转移。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胡志伟  
2002年,江西GDP增幅高达10.5%,远高于全国平均增长率,实现了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开门红。而全省招商引资额大幅增长,是经济增长的强大引擎。但进一步研究不难发现,江西的招商引资是政府主导型的,在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隐藏着不利于该项工作持续发展的因素: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介明  
欠发达地区政府应把招商引资工作作为加快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通过招商引资,实现本地区经济社会跨越式的发展。欠发达地区招商引资工作中政府要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既要保证地方经济加快发展,又要保证经济发展,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健康发展,而不是人为造成的短期的热效应。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琪  汤玉刚  
笔者以厦门PX项目事件为例,以房地产财政收入制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政府的行为逻辑。研究发现,随着住宅开发和交易的完成,现有的房地产财政收入制度对地方政府改善环境质量的激励将会消失,开征以存量房地产价值为税基的房产税成为可选的改革路径,以雾霾为标志的环境问题是"发展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后果之一。由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受到自身财政利益的驱动,因而通过合理设计财政收入制度能够激励政府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谢晓波   黄炯  
长三角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资竞争中存在明显的过度竞争问题,主要表现在地价过低、税收过于优惠、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等方面。过度竞争既影响了整体的经济效率也影响了社会公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地区间的利益冲突、现行的政府考核机制以及地区间协调机制的缺乏。规范招商引资竞争的可行对策措施有:改革现行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准确定位政府在招商引资中的地位、转变招商引资方式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宋琪  汤玉刚  
笔者以厦门PX项目事件为例,以房地产财政收入制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城市政府的行为逻辑。研究发现,随着住宅开发和交易的完成,现有的房地产财政收入制度对地方政府改善环境质量的激励将会消失,开征以存量房地产价值为税基的房产税成为可选的改革路径,以雾霾为标志的环境问题是"发展型地方政府"行为模式的后果之一。由于地方政府的行为受到自身财政利益的驱动,因而通过合理设计财政收入制度能够激励政府实现有效的环境治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金龙  马骏  
作为一种新兴的绩效管理工具,平衡计分卡具有许多优越性,在发达国家的企业和政府部门中应用得比较成功。文章鉴于当前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的诸多弊端,有必要引入平衡计分卡,并适当修正其框架和指标体系,以提高其在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绩效评估的可行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马相东  张文魁  刘丁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历经外资为主、外资内资并重、"双招双引"三大阶段,其现行优惠政策主要包括税收优惠、土地保障、财政奖励、金融支持等十大方面,共同特征是"惠强惠大惠新",其中,"惠强惠大"正面临国内国际公平竞争原则的新挑战。发达国家地方政府也有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甚至有政府补贴。不过,其优惠"标的物",更加倾向于支持新增就业、中小微企业和新兴产业发展,即"惠民惠小惠新"。借鉴国际经验,未来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优惠政策的调整和优化路径包括:进一步优化所有企业的投资环境,由"特惠"逐步向"普惠"转向;加强平等竞争意识,由"惠强惠大"逐步向"惠民惠小"转向;深入贯彻创新发展理念,继续保留和进一步加大"惠新"力度。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朱悦龙  刘瑜  
阐释美国学者JohnP.Blair和RishiKumar的经济结果分析模型,对分析模型进行修正,成为我国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前期基础分析理论,提出模型运用的操作步骤和相应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