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769)
- 2023(9076)
- 2022(7396)
- 2021(6657)
- 2020(5789)
- 2019(12587)
- 2018(12538)
- 2017(24504)
- 2016(13212)
- 2015(14693)
- 2014(14594)
- 2013(14369)
- 2012(13028)
- 2011(11417)
- 2010(11793)
- 2009(11569)
- 2008(12018)
- 2007(11034)
- 2006(9938)
- 2005(9542)
- 学科
- 业(78792)
- 企(75299)
- 企业(75299)
- 管理(65457)
- 济(59647)
- 经济(59531)
- 财(27438)
- 业经(26463)
- 方法(23310)
- 农(21561)
- 务(21390)
- 财务(21370)
- 财务管理(21349)
- 企业财务(20296)
- 制(19448)
- 农业(15773)
- 技术(15754)
- 数学(15585)
- 数学方法(15488)
- 体(14853)
- 划(13861)
- 策(13760)
- 体制(13378)
- 中国(12420)
- 企业经济(12412)
- 和(11963)
- 经营(11761)
- 理论(11631)
- 技术管理(10701)
- 银(9732)
- 机构
- 学院(196922)
- 大学(190597)
- 济(86675)
- 经济(85104)
- 管理(83138)
- 理学(70432)
- 理学院(69879)
- 管理学(69269)
- 管理学院(68897)
- 研究(57392)
- 中国(49794)
- 财(46575)
- 京(39113)
- 财经(35510)
- 经(32014)
- 江(31955)
- 农(30770)
- 科学(30106)
- 所(27788)
- 中心(26915)
- 财经大学(25933)
- 经济学(25630)
- 业大(25458)
- 商学(24780)
- 商学院(24565)
- 州(24492)
- 北京(24368)
- 研究所(23971)
- 农业(23827)
- 经济学院(23058)
- 基金
- 项目(119564)
- 科学(97093)
- 研究(91981)
- 基金(89232)
- 家(74807)
- 国家(74074)
- 科学基金(66752)
- 社会(61502)
- 社会科(58378)
- 社会科学(58365)
- 省(47595)
- 基金项目(47235)
- 自然(41419)
- 教育(41048)
- 自然科(40483)
- 自然科学(40473)
- 自然科学基金(39864)
- 划(37729)
- 编号(36800)
- 资助(35379)
- 业(31380)
- 制(30571)
- 成果(29512)
- 创(28769)
- 部(27285)
- 重点(26075)
- 创新(25907)
- 国家社会(25534)
- 发(24971)
- 性(24798)
- 期刊
- 济(106391)
- 经济(106391)
- 研究(59851)
- 财(42962)
- 中国(40005)
- 管理(37895)
- 农(30888)
- 科学(23917)
- 学报(22090)
- 融(22050)
- 金融(22050)
- 农业(20777)
- 业经(19936)
- 财经(19079)
- 技术(18808)
- 大学(18671)
- 学学(18008)
- 经(16405)
- 经济研究(15507)
- 教育(14428)
- 问题(13596)
- 财会(13381)
- 业(13048)
- 技术经济(12088)
- 会计(11383)
- 现代(11139)
- 世界(10416)
- 贸(10169)
- 商业(9865)
- 经济管理(9742)
共检索到307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狄灵瑜 步丹璐
官员交流制度作为中国政治体制的一项重要安排是否有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以实现国有企业的有效治理呢?以2004—2016年控制权发生变化的478例国有企业为研究样本,实证分析了官员交流制度对低效率国企控制权转让概率的影响及经济后果。研究表明:官员交流会显著增加低效率国企控制权的转让概率,这一结论在区分不同交流官员类型后仍然成立;官员交流期间实现控制权转让的低效率国企,其经营业绩在转让后得到显著提升,从而达到有效治理目标;机制分析表明,如果低效率国企控制权发生变更前,企业所在省份的省委书记任期越长,那么交流官员任职后,其控制权被转让的概率越大。由此表明,官员交流有助于打破政企合谋"关系网",有利于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推行。
关键词:
官员交流 控制权转让 国有企业 产能过剩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记军 逯东 杨丹
本文以2003—2007年国有企业的股权转让数据为样本,考察了政府转让控制权的决策及控制权转让后的短期市场反应和中长期业绩表现。研究发现:(1)近几年来政府转让国有企业控制权的政治动机明显,而追求企业经营业绩的经济动机减弱,转让中倾向于保留规模大的和有战略意义的企业;(2)市场对国有股权转让事件总体上给出了积极评价,但因投资者能理性预期到政府转让控制权的政治顾虑,民营化带来的短期累积超额回报并不明显高于其他转让方式;(3)民营化确实提高了企业经营业绩,但终极控制权仍保留在政府内部的"换汤不换药"的控制权转让方式并没有显著改善企业业绩。尽管民营化带来了国企事后的业绩改善,但政府事前却因为政治顾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政府控制权 动机 民营化 业绩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赵璨 杨德明 曹伟
在国有企业改革的大背景下,国企高管的权力配置结构呈现出过度的控制权与残缺的行政权并存的特点。那么,国企高管特殊的权力配置结构是否会影响腐败行为呢?文章利用我国国有上市公司2007-2012年的相关数据,用高管是否被曝出腐败行为和公款吃喝来度量高管腐败,实证研究发现:控制权和行政权过大是诱发国企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而且行政权与控制权之间存在互补效应,即一种权力的提高会强化另一种权力与腐败的正相关关系。不难得出,国企改革的"半市场化"特征及由此派生的国企高管权力配置结构是诱发高管腐败的重要因素。因此,要解决国有企业腐败问题,须进行更加彻底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逐步取消国有企业高管的...
关键词:
高管腐败 控制权 行政权 国有企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孙芳伟
本文进一步补充和完善张维迎教授提出的"控制权损失不可补偿性假说",在此基础上指出,由于控制权收益的存在及其诸多特性,国有企业并购面临来自企业管理者的巨大阻力。因此,行政力量介入国有企业并购的过程是必需的,但行政力量介入国有企业并购只能以国有企业的非国有化为最终目标。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国有企业 并购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广乾 罗新新 刘莉 郑敏娜
以2015—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所有权特征和控制权配置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样本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深度、混合所有制制衡度以及非国有资本控制权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均最大,且东部地区样本公司混合所有制制衡度的临界值为0.4636,也大于全样本和非东部地区子样本。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郭海星 万迪昉
文章以中国制度环境为背景,研究了国有企业的收购与反收购动机。通过构建企业收购与反收购模型,考察了管理者控制权私人收益对并购动机的影响,结果发现如果政府干预补偿了管理者的控制权私人收益,则管理者越有动机进行反收购;如果政府干预降低了控制权私人收益,则管理者没有反收购动机。模型还发现管理者持股比率、公司规模、自然世界状态均对企业并购行为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控制权私人收益 政府干预 国有企业 并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维迎
本文提出的一个假说是,公有制经济中的重复建设和兼并障碍来自控制权的不可有偿转让性(或曰控制权损失的不可补偿性)。作者将企业收益分解为控制权收益和货币收益两部分。在公有制下,一方面,控制权收益由在职经理或相关的政府官员占有,而至少在法律意义上讲,货币收益归于“全体人民”,尽管在职经理和官员对货币收益拥有相当的事实上的占有权,但这种事实上的占有只能通过控制权来实现,失去了控制权,就失去了一切,而不仅仅是控制权收益;另一方面,私有股份公司中存在的缓解经理抵抗兼并的赎买机制并不存在。即使兼并带来的货币收益非常大,“全体人民”也不可能用“赎买”的方式贿赂经理和官员,这不仅是因为贿赂是非法的,更主要的是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传富 谈坚
本文在控制权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国有企业控制权特点的分析,构建了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模式,并对当前进行的股权分置问题进行理论分析,提出国有企业控制权未来发展方向。
关键词:
国有企业 控制权模式 股权分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童卫华
本文在国有企业高管人员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假设前提下,从理论上分析了其为什么乐意接受明显偏低的显性报酬(包括年薪、股权收入等)而不选择“另谋高就”的经济原因。研究表明,这主要是由于我国国有企业高管人员可以通过控制权收益来获得其人力资本的价值。同时,国有企业这种控制权收益激励模式不仅不能达到有效激励高管人员的目的,而且会导致高管人员利用其实际控制权损害股东利益、增加企业的交易费用、阻碍经理人市场的建立。
关键词:
高管人员 报酬 控制权收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方健雯 孙碧波
本文研究了国有企业经营者控制权收益与企业最优重组契约之间的关系。控制权收益的存在使企业内生的重组行为不足,但作为外部企业的兼并需求则过度。如果经营者的控制权收益可以进行交易和货币补偿,则企业的最优重组契约能够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关键词:
控制权收益 重组 最优契约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先兵
本文从控制权的定义出发,多角度探讨了国有企业改革中控制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和方向,以期对国有企业控制权改革的理论和实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控制权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蔡思婷
经过多年经济体制改革,当前国有垄断行业产权结构仍呈现国有股一股独大、股权高度集中的特点,由此产生了国有企业控制权配置失衡的治理现状。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阶段,探寻一种能够在国有企业产权结构多元化的前提下实现控制权合理配置的有效方式,将是未来改革中的重点。对此,本文提出了包括股权结构调整与资本体制改革的两种思路。
关键词:
国有企业 股权结构 控制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于小喆
在我国政府放权让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改革创新的过程中,经营者同时也掌握了对国有企业的经营控制权,形成了转型国家特有的内部人控制。由于我国企业内外部治理机制不完善,内部人控制往往会转化为严重的内部人控制问题。本文从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产生的背景、表现及特点入手,探讨治理国有企业内部人控制问题及完善控制权激励机制的有效对策。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万立全 魏宁 陈峻博
当前,绿色创新成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文章基于国企改革背景,以2010—2021年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国有控制权转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国有控制权转让显著抑制了企业绿色创新,且这种抑制作用主要影响企业实质性绿色创新;国有控制权转让后,非国有控股股东通过金融资产投资和降低社会责任水平抑制企业绿色创新。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股权制衡度和媒体关注度越高,国有控制权转让对企业绿色创新的抑制作用越弱。研究丰富了非国有股东经济后果和企业绿色创新影响因素的相关文献,为推进我国国企改革提供了新的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关键词:
国有控制权转让 绿色创新 控制权私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霍春辉 王书林
本文以1998~2007年在我国发生的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控制权转移给民营部门的数据为样本,采用财务指标评估法中的因子分析方法,考察了控制权转移前一年到后三年(1997~2010)企业绩效的变化情况。研究发现,从控制权转移前后的企业绩效来看,在短期内样本企业的平均绩效有所提升,但在控制权转移一年后开始滑落,这种趋势一直延续至控制权转移后的第三年。可见,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通过控制权转移而实现的民营化只在短期内改善了企业绩效,并没有真正提升企业的长期绩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的控制权转移是无效率的。国有企业在控制权转移过程中需要对民营企业接管国有股权的动机和控制权私人收益的问题予以关注。
关键词: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 控制权转移 效率检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