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34)
- 2023(5672)
- 2022(4793)
- 2021(4413)
- 2020(3747)
- 2019(8393)
- 2018(8556)
- 2017(15171)
- 2016(8970)
- 2015(10231)
- 2014(10408)
- 2013(9984)
- 2012(9538)
- 2011(8777)
- 2010(8643)
- 2009(7961)
- 2008(7631)
- 2007(7034)
- 2006(6271)
- 2005(5736)
- 学科
- 济(29036)
- 经济(28993)
- 管理(21748)
- 业(16791)
- 企(13306)
- 企业(13306)
- 学(12098)
- 方法(10726)
- 数学(9069)
- 数学方法(8897)
- 中国(8883)
- 农(8762)
- 制(8501)
- 财(7937)
- 体(7174)
- 地方(6980)
- 融(6110)
- 金融(6103)
- 业经(6069)
- 理论(5998)
- 银(5790)
- 银行(5730)
- 农业(5584)
- 行(5568)
- 和(4789)
- 教育(4730)
- 环境(4706)
- 体制(4482)
- 贸(4421)
- 贸易(4418)
- 机构
- 大学(125159)
- 学院(124739)
- 研究(53888)
- 济(40537)
- 中国(39994)
- 科学(39533)
- 经济(39329)
- 管理(36917)
- 农(35219)
- 所(31291)
- 理学(30461)
- 理学院(29957)
- 京(29338)
- 研究所(28897)
- 管理学(28878)
- 管理学院(28690)
- 农业(28527)
- 业大(26001)
- 中心(23784)
- 省(21017)
- 江(20685)
- 院(20143)
- 财(19884)
- 室(18822)
- 北京(18770)
- 农业大学(17874)
- 技术(17562)
- 科学院(17458)
- 范(17148)
- 实验(16761)
- 基金
- 项目(87519)
- 科学(64963)
- 基金(59975)
- 家(58105)
- 国家(57667)
- 研究(55746)
- 科学基金(45000)
- 省(35841)
- 自然(32903)
- 自然科(32061)
- 自然科学(32043)
- 划(31672)
- 自然科学基金(31416)
- 基金项目(30858)
- 社会(30663)
- 社会科(28725)
- 社会科学(28717)
- 资助(25913)
- 教育(25013)
- 编号(21530)
- 重点(21528)
- 计划(21082)
- 科技(20176)
- 发(19237)
- 成果(18519)
- 科研(17632)
- 部(17601)
- 课题(17465)
- 创(17105)
- 创新(16238)
共检索到2001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梁涛,张秀梅,章申
于枯水期 (冬季和春季 )在官厅水库库区及永定河沿线 1 3个地点采集了表层水样品 ,分别测定了原水和过滤水中 N、P和重金属的含量 ,同时进一步分析了过滤水中不同形态氮的含量 ,初步探讨了枯水期官厅水库和永定河水体 N、P及重金属含量的分布规律及污染特征。研究结果表明 ,官厅水库库区及永定河沿线重金属基本没有污染 ,大多低于地表水 类标准 ,极个别样点超过 类但仍低于 类标准。 N、 P污染比较严重 ,大部分样点的总氮、总磷指标超过湖泊水库 类标准 ,个别样点甚至超过 类标准。不同地点 ,各形态 N的含量有显著差别 ,体现了外源污染的区域分布规律。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倩纯 胡维 葛刚 熊勇 赖劲虎 吴兰
通过监测鄱阳湖枯水期的主湖区、五河入湖口以及碟形湖表层水体氮、磷等营养浓度以及重金属含量变化,对鄱阳湖全湖的营养状况以及重金属污染现状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2010年枯水期的鄱阳湖流域表层水体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等含量较高,达富营养化水平,湖泊水质受总氮、氨态氮、总磷和pH的影响较大。且鄱阳湖水域的氮、磷等营养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研究结果进一步显示,饶河入湖口水体N、P污染最严重(TN 3.14mg/L;TP 0.25mg/L),修河入湖口污染程度次之(TN 1.34mg/L;TP 0.09mg/L),而南矶山碟形湖水体污染最小(TN 0.49mg/L;TP 0.05mg/L)。鄱阳湖表...
关键词:
鄱阳湖 重金属含量 富营养化 营养物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胡锡永 赖子尼 赵元凤 王超 魏泰莉 蒋万祥 杨婉玲 庞世勋
对珠江河口水体、沉积物和生物体中重金属镉(Cd)的含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水体中Cd含量范围在0.022~0.047 1 mg/L,并且Cd含量在时间上由高到低依次为:2月、5月、11月、8月,2月Cd含量显著高于5月、8月和11月(P
关键词:
珠江河口 水体 沉积物 鱼类 镉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蔡深文 倪朝辉 刘斌 颜雄 樊磊磊 刘杨
为了解赤水河鱼体重金属富集现状及其潜在的生态风险和食品安全,测定了赤水河茅台江段和赤水江段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蛇鮈(Saurogobio dabryi)和大口鲇(Silurus meriordinalis)肌肉和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分别使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Cu、Zn、Pb、Cd、Fe、Cr和Mn的含量,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As和Hg的含量。结果表明:大口鲇肌肉中Cu、Zn、Pb、Cd、Fe、Cr和Hg的含量高于黄颡鱼和蛇鮈,3种鱼类肝脏中的重金属含量
关键词:
赤水河 鱼类 重金属 污染风险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晖 张昭 李伟
利用多元统计方法研究了湖北梁子湖水体及底泥中12种微量元素和重金属(As,Ba,Co,Cr,Cu,Hg,Mn,Ni,Pb,Sb,Sr和Zn)的含量及空间格局,并通过饮用水及地表水质量标准及地质累积指数评价梁子湖水质及底泥状况。结果表明:梁子湖的水体质量较好,仅Cu是潜在污染物质;对湖泊底质而言,As是主要污染物质,Cu、Pb和Zn处在轻微的污染状态。空间格局显示:受人类活动的影响,湖泊水体中的重金属分布有较强的区域性,最大值出现在人类活动相对集中的梁子岛附近;在湖泊底泥中由于地质背景一致性而差别不大。相关分析表明,较之湖泊水体,湖泊底泥中的重金属元素的关系更密切,强相关性说明它们可能有共同的来...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晓辉 杨晨
基于70个表层土壤样品重金属实测含量,运用多元统计和地统计相结合的方法,对淮南矿区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分布特征和来源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重金属Cd、Cr、Cu、Ni、Pb和Hg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114、72.406、26.563、29.88、25.633、0.039mg/kg,均没有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其中Cd和Pb的平均含量超过了淮南市土壤背景值。各元素均有部分样品含量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一级标准和淮南市土壤背景值,以Cd、Hg和Pb相对较为显著,最大超标倍数分别为4.3、2.41和0.565。相关分析和因子分析结果显示,各元素超标部分的来源可分为两类,Cr、Cu和Ni...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匡盈 方凤满 姚有如 林跃胜 吴明宏 武慧君 王月
以同里国家湿地公园为研究区,探讨鸟类排泄物对河流底泥重金属全量及形态的影响。选取有鸟粪区域底泥和无鸟粪区域底泥样品,用元素分析仪测定C、N、H、S含量,ICP-OES测定重金属Cr、Ni、Cu、Zn和Co含量,运用Tessier五步法提取可交换态(F1)、碳酸盐结合态(F2)、铁锰氧化态(F3)、有机物结合态(F4)和残渣态(F5),并对两区域底泥潜在生态风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C、N、H、S含量在两区域无显著差异,但有鸟粪区域变异系数高于无鸟粪区域。Cr、Ni和Co均呈现有鸟粪区域显著高于无鸟粪区域(P=0.017,0.004,0.001<0.05)。同里湿地底泥重金属形态以残渣态为主,但有鸟粪区域底泥重金属有效态占比高于无鸟粪区域。潜在生态风险评估表明同里湿地底泥中5种重金属单因子潜在生态风险和综合潜在风险值均较低,但有鸟粪区域值较高,其潜在生态风险大于无鸟粪区域。综上,有鸟粪区域底泥的重金属含量以及生态风险高于无鸟粪区域,所以对该湿地鸟粪的清理很有必要。
关键词:
湿地 底泥 重金属 鸟粪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王淼 洪波 安传光 张玉平 孙振中
为研究不同时期杭州湾渔业资源多样性及生物数量分布特征,利用相对重要性指数、Jaccard相似性系数等分析方法对杭州湾东北部水域渔业资源种类组成、密度分布及多样性指数的空间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两时期共捕获40种渔业生物,其中丰水期捕获34种,枯水期捕获22种,两时期Jaccard相似性系数仅为40%,为中等不相似水平(middle nonsimilar level)。丰水期优势种为安氏白虾(exopalaemon annandalei)和棘头梅童鱼(collichthys lucidus),枯水期优势种为葛氏长臂虾(palaemon gravieri)、焦氏舌鳎(cynoglossus Jo...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范成五 熊元 秦松
为了弄清红枫湖水库消落区土壤养分状况,以期为消落区土壤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以贵州最大的人工湖泊红枫湖水库消落区典型土壤为对象,调查了消落区土壤中的养分状况及重金属含量。调查结果表明,消落区调查点的典型土壤全量养分、速效养分不高,重金属含量也处于较低水平。在重视引导、适量利用、正确管理的原则指导下,土壤中的氮、磷、钾养分、重金属不会大量向水体迁移,不会对水库水源带来污染。
关键词:
红枫湖 消落区 土壤养分 重金属 贵州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安艳玲 蒋浩 吴起鑫 杨瑞东 郎小芳 罗进
赤水河是长江上游唯一没有筑坝的一级支流,是长江上游珍惜特有鱼类自然保护区,被誉为美酒河、美景河、英雄河和生态河,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选取枯水期赤水河为研究对象,进行全流域的采样与分析,总计37个采样点。运用箱线图直观表现出各个水质指标的分布情况,并运用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得出赤水河枯水期的水质类别,进行水质定性评价,然后根据水质标识指数的变化分析了赤水河干流的水质空间分布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赤水河水质总体较为良好,流域总体水质标识指数X1.X2为1.6;干流的水质标识指数X1.X2为1.5;各个支流来看,桐梓河、古蔺河和习水河的水质标识指数X1.X2分别为1.5、1.7和1.5,均为Ⅰ类水,水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周航宇 付琪瑶 梁婉婷 宋沼鹏 侯继华
【目的】对油松叶、枝、根的氮、磷含量随水热变化的响应规律进行研究,有助于加深对我国暖温带地区森林植物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的认识。【方法】本文基于生态化学计量学理论,在我国天然油松林主要分布区选择7个代表性样点,对优势种油松叶、枝、根的氮、磷含量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油松叶、枝、根器官间氮、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叶的氮、磷含量均高于枝和根的氮、磷含量,其中当年生叶、当年生枝的氮、磷含量高于多年生叶、多年生枝的氮、磷含量。吸收根氮、磷含量高于次生根氮、磷含量。当年生叶、当年生枝的氮磷比低于多年生叶、多年生枝的氮磷比,次生根氮磷比高于吸收根氮磷比。(2)油松叶、枝、根的氮、磷含量的变异程度存在差异,整体变异系数范围为12.3%~44.4%,其中吸收根磷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多年生叶氮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3)油松不同器官的氮磷化学计量特征随环境变化的响应存在差异,油松多年生叶氮含量、多年生及当年生枝氮、磷含量随降水量的增加呈显著下降的趋势。多年生及当年生叶磷含量、枝磷含量均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上升的趋势。多年生及当年生叶氮磷比、枝氮磷比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下降的趋势。次生根磷含量随温度的升高呈显著上升的趋势,次生根氮磷比随温度升高呈显著下降的趋势。【结论】降水、温度对我国天然油松林优势物种油松叶、枝、根的氮磷化学计量特征有显著影响,不同器官应对这两个环境因子的响应趋势及适应机制不同。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刘伸伸 张震 何金铃 马友华 胡宏祥 张春格
为了治理氮、磷浓度过高造成的水体富营养化和工业过程中产生的重金属污染问题,水生植物有去除效果较显著、易于获得、有良好景观改善作用等优势而被广泛地应用于水体净化中。通过文献查阅和野外调查,综述了不同生活型水生植物的常见种类,阐释了其对氮、磷及重金属等消减作用的机制和差异性表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水生植物在水体净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研究展望。文章对于农业面源污染防治中水生植物的应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理论价值。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樊小林 姜井军 张一平 李玲
西安市郊供试菜园土壤和蔬菜中金属元素含量差异显著,近郊9块菜地土壤全量和DTPA态Pb,Cd,Cr,Cu,Zn,Mn的平均含量均大于对照,其中Pb,Cd累积量较大。在研究的11种蔬菜中,苋菜和韭菜的重金属累积量较大,而大辣子和西红柿的累积量较小。蔬菜吸收重金属除受元素有效性影响外,还受土壤和大气污染的干扰。
关键词:
重金属元素 郊区土壤 蔬菜 累积量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庄腾飞 柳云龙 章立佳 卢小遮 韩晓非
为揭示城市化、工业化等人为活动对土壤环境质量的影响,选择上海城郊结合部为研究区域,采用地统计学方法对表层土壤样品Cu、Zn、Pb、Cr、Mn 5种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结构和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土壤Cu、Cr、Mn、Pb、Zn均属中等变异,土壤Mn含量服从正态分布,土壤Cr、Cu、Pb、Zn含量服从对数正态分布;半方差函数模型拟合结果显示土壤Mn符合指数模型,土壤Cr、Cu、Pb、Zn符合线性模型、其中土壤Cu、Pb、Zn为纯块金效应模型,反映了城郊结合部土壤污染空间变异的复杂性。通过泛克里格插值可直观反应表层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分布特征,发现土壤Cr、Mn呈岛状,土壤Cu、Pb、Zn呈多岛...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窦明 谢平 姚堡垒 李桂秋
针对现状以及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不同调水方案下的水文条件,从可利用水资源量和水环境容量两个方面来研究中线调水对汉江下游枯水期水量和水质状况的影响。以人均月可利用水资源量和人均月水环境容量作为评价指标,提出相应的水安全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来定量评价调水前后汉江下游枯水期水安全的变化程度。研究结论认为:各调水方案对汉江下游水量安全的影响程度比水质安全大;调水对枯水期水安全影响较大的月份是12月、1月和2月,而11月、3月则要好一些;现状条件下的水安全评价结果都在"较为安全"级别以上,而各调水方案的实施对汉江下游水安全都有一定影响,其中以方案Ⅱ的影响最大,方案Ⅲ则由于引江济汉补偿工程的兴建,其水安全保障...
关键词:
南水北调工程 水安全 枯水期 汉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