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23)
- 2023(5594)
- 2022(4803)
- 2021(4603)
- 2020(3845)
- 2019(8566)
- 2018(8448)
- 2017(16344)
- 2016(9231)
- 2015(10524)
- 2014(10590)
- 2013(10473)
- 2012(9881)
- 2011(8675)
- 2010(9081)
- 2009(8763)
- 2008(8865)
- 2007(8026)
- 2006(7376)
- 2005(7174)
- 学科
- 管理(33535)
- 济(32769)
- 经济(32687)
- 业(28257)
- 企(24005)
- 企业(24005)
- 财(21042)
- 制(14977)
- 财政(12173)
- 农(11671)
- 中国(11387)
- 方法(10369)
- 体(10337)
- 政(9742)
- 业经(8996)
- 体制(8958)
- 数学(8497)
- 数学方法(8331)
- 务(8177)
- 财务(8147)
- 财务管理(8117)
- 地方(7793)
- 银(7717)
- 银行(7710)
- 企业财务(7664)
- 度(7422)
- 制度(7421)
- 行(7315)
- 税(6892)
- 农业(6875)
- 机构
- 学院(131240)
- 大学(130903)
- 济(54476)
- 经济(53171)
- 管理(46784)
- 研究(45898)
- 理学(38678)
- 理学院(38249)
- 管理学(37656)
- 管理学院(37405)
- 中国(36881)
- 财(36210)
- 京(27203)
- 科学(26270)
- 财经(24412)
- 所(24116)
- 经(21787)
- 江(21684)
- 中心(20892)
- 研究所(20779)
- 农(20417)
- 省(17946)
- 北京(17671)
- 财经大学(17640)
- 经济学(17298)
- 州(17206)
- 业大(16983)
- 院(16308)
- 范(16298)
- 师范(16162)
- 基金
- 项目(79318)
- 科学(62009)
- 研究(60643)
- 基金(56937)
- 家(48588)
- 国家(48173)
- 科学基金(41041)
- 社会(38848)
- 社会科(36676)
- 社会科学(36665)
- 省(32075)
- 基金项目(29593)
- 教育(28021)
- 划(25724)
- 自然(24895)
- 编号(24343)
- 自然科(24266)
- 自然科学(24257)
- 自然科学基金(23788)
- 资助(23330)
- 成果(22245)
- 制(21457)
- 重点(18300)
- 课题(18150)
- 部(18052)
- 性(17074)
- 发(16522)
- 创(16451)
- 国家社会(15947)
- 教育部(15791)
共检索到2206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祺
清代云南食盐专卖制度"官运制"的建立、运作过程中,反腐败是中央政府建立和运行这一制度的主要核心。但是出于反腐败的目的,盐课正额和作为食盐生产、运输成本的盈余的定额都被长期固定,造成了燃料价格上涨背景下的成本经费不足。由此官僚被迫长期挪用经费,中央政府也不得不允许官僚自主挪用,造成了贪腐的新机会,也引起了中央的对官员的不信任。但是中央对于地方财政状况却难以具体把握,经费定额越发固定,对亏课的官僚惩处也越严厉,官僚则不断将补偿亏课压力转嫁给百姓,激起百姓反抗。以此"官运制"的运作为线索,可知清朝的清代财政中官僚腐败与反腐的互动结构,即官僚在经费定额内的自主调配的必要性与中央对地方具体财政监管乏力的矛盾。最终,导致了社会矛盾的激化,"官运制"废止。
关键词:
盐政 食盐专卖 官运制 云南 清代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安德鲁·施莱弗 罗伯特·维什尼 孔雁
文章就腐败问题提出了两个论点。第一,政府机构和政治进程的结构是决定腐败程度的关键因素。软弱的政府因对其附属机构无法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导致了较高程度的腐败。第二,与税收相比,腐败的非法性和隐蔽性使其更容易受到扭曲,代价也更大。这些结论说明了为什么在一些欠发达国家,腐败程度如此之高,给发展带来的代价如此之大。
关键词:
腐败 贿赂 政府 垄断 竞争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武晓芬
清代及民国时期 ,由于云南是一个以地主经济为主 ,封建领主经济等多种经济并存的社会 ,云南的盐政经历了一系列相应的变化。这些盐政变化在某种程度上适应并促进了云南地方经济的发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旭光 孟卫东
文章利用一个关于生产个体项目选择、政府机构进入管制和不完善金融市场的模型研究了官僚作风和腐败对创业企业融资的影响,指出官僚作风和行政腐败是内生的,政府官僚作风滋生了行政腐败,揭示了官僚作风和腐败都阻止企业的活动,它们的存在恶化了金融市场的低效率和不完善性,影响金融市场的产出,这样也反过来强化了官僚作风和官僚腐败的负面效应,从而增加创业企业融资的成本,打击个体参与经济活动的积极性,影响企业创业融资的效率,阻碍创业企业的发展,破坏社会经济绩效。
关键词:
官僚作风 官僚腐败 创业融资 金融市场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君洁
结合我国财政分权的现状和政府官员的目标函数研究我国财政分权对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影响,发现:我国的财政分权是在制度供给失衡的环境下进行的,在对地方官员行为选择的影响上更多的是诱发其腐败的动机。消除我国财政分权这一消极后果的政策建议为:建立健全法律制度,增强地方官员的责任感,弱化其腐败倾向;根据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合理确定中央和地方的事权与财权,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减少地方官员的机会主义行为;发挥外界监督力量,增加地方官员腐败难度。
关键词:
财政分权 腐败 地方官员 治理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怀
中国权力腐败问题研究李怀文章认为,中国权力腐败问题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既有经济上和制度上的原因,也有社会心理和文化上的原因。为此,作者提供了一条综合治理腐败问题的新思路:(1)尽快推进政治体制改革,重构我国社会各级政治权力的科学体系;(2)建立...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敏 孔凡柱
从效用的角度出发,建立腐败问题的效用分析模型,分析风险规避者、风险中性者和风险偏好者的腐败行为选择模式,根据分析结果,提出腐败的治理对策。
关键词:
腐败 效用 代理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谷雪 马博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本文分析了中国转型期腐败行为的类型、程度和发展演变趋势,并运用制度分析法剖析了诱发腐败的动机结构、机会结构和软约束机构。作者认为,经过艰苦探索,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治理 善治 反腐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何增科
作者认为 ,经过艰苦探索 ,党和政府已经找到了在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条件下有效遏止腐败的新路 ,即依靠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并在这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最后 ,笔者就中国下一步如何进行反腐败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 ,从治理和善治的角度提出了一整套政策性建议。
关键词:
治理 善治 反腐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邹薇
腐败既是一个古老的现象,也是对当代经济发展进程具有显著影响的严峻的经济和社会问题。腐败既可能通过官员间的竞争而扩散;也可能通过消费者之间的竞争而扩散;在缺乏严明的法律制度的情况下,腐败现象就会滋长。中国封建官僚政治具有其特殊性质,决定了中国封建社会腐败长期蔓延的制度基础。腐败具有巨大的外部不经济性,腐败活动的社会成本远远超过其私人成本,腐败的社会收益又远远低于私人收益,私人把腐败活动的风险和成本转嫁给社会,是腐败猖獗和造成严重危害的根源。
关键词:
腐败 成本收益分析 制度因素 制度性努力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艾家凤
近年来,随着高校图书馆采购经费的不断增长,图书普遍实行政府采购后,出现了较为严重的腐败问题。根据人都是自利的且具有有限理性的这一经济人的理论,我们应当建立健全制度、加强监督、加大处罚力度,形成"制度使其不为,监督使其不能,处罚使其不敢"的机制,从而有效地防范图书采购中的腐败问题。
关键词:
图书采购 腐败 防范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延人 顾江
本文主要运用信息经济学基本理论从一个新的视角对转轨经济中官员的腐败行为加以解释。通过模型我们首先证明 ,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官僚集团的廉洁与效率可以同时达到。随后我们推出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统制经济中 ,统治者要有效地激励官员必然要以特权为手段 ,以效率为代价 ,而这恰恰构成了将来经济转轨过程中官员腐败的主要潜在因素。最后 ,我们可以看到 ,在统治者主导的制度变迁中 ,腐败主要来自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来自于统治者保持官僚集团内部效率的需要 ,二是来自于企业家与统治者在信息水平和激励能力上的差异 ,前者具有负效应而后者具有正效应。制度变迁的最终结果是使官僚集团的规模与统治者的信息水平一致 ,从而实...
关键词:
腐败 契约 官僚体制 激励机制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南旭光
关于腐败问题的研究是一个横跨政治学、经济学、法学等多个领域的、生动的研究主题。文章详细阐释了腐败的含义,从寻租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合谋理论、法经济理论、制度经济理论等五个方面回顾了关于腐败问题研究的重要理论视角,并在综述反腐败问题的文献基础上分析了腐败治理问题的思路。针对研究的现状,提出了可以作为研究视角的议题以及未来的研究方向,如社会声誉和腐败、分权和腐败、更多的经济治理方式选择、更多的实证和其他视角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