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0)
2023(5431)
2022(4343)
2021(3932)
2020(2972)
2019(6581)
2018(6362)
2017(10920)
2016(6552)
2015(7480)
2014(7484)
2013(6907)
2012(6283)
2011(5694)
2010(5945)
2009(5441)
2008(5303)
2007(4818)
2006(4450)
2005(4126)
作者
(18001)
(14994)
(14885)
(14468)
(9577)
(7201)
(6690)
(5804)
(5756)
(5566)
(5101)
(5098)
(4951)
(4858)
(4831)
(4688)
(4685)
(4521)
(4490)
(4336)
(4001)
(3851)
(3753)
(3693)
(3470)
(3400)
(3362)
(3358)
(3154)
(2991)
学科
(21197)
经济(21167)
管理(16676)
(14039)
(10793)
企业(10793)
中国(8955)
(8622)
地方(7581)
教育(7229)
业经(6321)
理论(6206)
教学(6108)
农业(5760)
(5720)
方法(5462)
(4636)
(4549)
数学(4488)
(4457)
银行(4443)
数学方法(4361)
(4295)
(4227)
学法(4177)
教学法(4177)
(3996)
技术(3905)
地方经济(3887)
(3745)
机构
学院(85733)
大学(82400)
研究(29619)
(28708)
管理(28034)
经济(27801)
理学(23064)
理学院(22799)
管理学(22291)
中国(22191)
管理学院(22135)
科学(18105)
(17706)
(16298)
(15237)
(14946)
(14819)
中心(14165)
(13806)
师范(13648)
技术(13370)
研究所(13202)
(12786)
业大(12529)
职业(11920)
农业(11768)
(11758)
北京(11349)
(11247)
财经(11011)
基金
项目(55175)
研究(44707)
科学(42388)
基金(35492)
(30373)
国家(30037)
社会(26016)
科学基金(25271)
(25244)
社会科(24466)
社会科学(24462)
教育(23090)
(20443)
编号(19794)
基金项目(17935)
成果(17066)
课题(16244)
自然(14544)
自然科(14204)
自然科学(14200)
资助(14176)
(14140)
自然科学基金(13889)
(13375)
重点(13242)
(12435)
规划(11962)
项目编号(11615)
创新(11541)
(11486)
期刊
(37453)
经济(37453)
研究(28338)
中国(26920)
教育(23594)
(15421)
学报(13701)
管理(11542)
(11399)
科学(11389)
大学(10620)
农业(10349)
技术(10268)
学学(9527)
(9166)
金融(9166)
职业(8365)
业经(7283)
经济研究(5369)
图书(5349)
(5249)
论坛(5249)
技术教育(5223)
职业技术(5223)
职业技术教育(5223)
财经(5178)
(5103)
问题(4669)
(4559)
(4555)
共检索到1445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高文兵  
官产学研结合,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对高校人才培养将带来新的要求和挑战。西方发达国家比较成熟的官产学研合作模式,将为我们提供很好的借鉴。高校应主动调整办学理念,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重视自主创新,积极创设与政府、企业之间的对接平台;要推动制度供给,努力完善官产学研体系;在培养人才专业技术能力的同时,注重人文素质教育,有意识地提高创新型人才的人文素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周应中  
高职学校高水平建设具有高质量、特色化、发展性等关键特征,质量文化的培育与生成对其具有核心战略意义。我国高职学校已初步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质量文化,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但也存在现实局限。在推进高水平建设过程中,高职学校需要继承发扬良好的质量文化传统,优化培育与生成策略:理实研究一体,系统规划校本质量文化;价值向度交融,凸显质量文化人本理念;技术文化并济,侧重挖掘隐性心理要素;行动逻辑耦合,持续推进内部质量诊改。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礼静  
重庆市荣昌区职业教育中心校在示范校建设过程中,以服务区域畜牧特色产业为宗旨,注重畜牧兽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构建了"阶段式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观岗—跟岗—学岗—顶岗的过程,政、行、企、校协同培育个性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了大批高素质畜牧兽医专业技术技能人才,在助推区域畜牧特色产业发展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守攻  
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需要强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撑。作为首批经国务院批准的学位授予单位之一,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是我国林业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作为林业科研领域的国家队,本院在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
[期刊] 改革  [作者] 熊勇清  黄健柏  
从产业发展不同阶段供需变化的特点分析表明,市场培育严重滞后并过度依赖国际市场,背离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所面临的独特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同时也背离了我国新兴产业发展的现实国情,因此引发光伏产业危机。破解光伏产业"产能过剩"的务实之举从两方面着手:放眼全球市场,继续坚定实施光伏产业国际化战略的信心;积极培育国内市场,夯实战略性新兴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国内基础。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心颖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贫困问题则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集中表现。到2020年我国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已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推进决胜期的小康社会建设,难点与重点在于"全面",实现"全面"的焦点则在于低收入人口的脱贫。
关键词: 贫困户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孟源北  陈小娟  
工匠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是一项长期艰巨的任务,需要政府、学校、企业多方协同培育。从政府层面,要完善质量管理、知识产权保护、国家资格框架等体制机制和法律法规,夯实全社会崇尚工匠精神的基础;从学校层面,要将工匠精神渗透到品德教育、专业教育、校园文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强化学生工匠精神的培养和塑造;在企业层面,要充分利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现代学徒制等形式将工匠精神的培育与生产领域相融合,强化工匠精神的实践应用。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井明伦  李明娟  王小东  杜洪涛  侯文华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文化引领"要求,为农业高校指明了大学文化的前进方向;抓住"思想品德"这个大学文化之魂,提升精神文化育人的德育水平;实施产学研管协同培养高等农业人才战略,提升学术文化育人的专业水平;发挥制度文化育人的保障功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和专业水平相长;大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实现了"立德树人"培养目标。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杨文清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大学人文教育现状不容乐观。高等教育应引领大学生确立健康的人生追求与价值判断,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人文教育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李国英  陆善勇  
改革开放以来,加工贸易有力地促进了中国制造业的发展,推动了中国工业化的进程。但近年来中国面临制造业大而不强和加工贸易的低增值率、处于全球价值链低端的困境,究其深层次原因,基于综合优势战略视角,是因为二者偏离了综合优势发展路径。因此,在寻求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的新时代,中国加工贸易应从要素禀赋优势、分工创新优势和交易效率优势着手,培育综合优势发展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芳  
在竞争激烈的就业市场中,高职学生凭借其技术应用能力强、实践经验丰富等特点备受用人单位欢迎。然而,随着人才竞争的日益激烈,单纯具备技术和实践能力的高职学生已远不能满足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因此,培养具有职业核心能力的人才已经成为当前职业教育的未来走向。基于产学研过程培育是学校、企业和科研机构三个主体之间基于知识、技术和科研成果在相互吸入和输出过程中作用于学生主体,对学生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进行一一对接培育,进而建构高职学生的整体职业核心能力,以此应对就业市场对高质量复合型职业人才的需求,也为未来高职院校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做出有益探索。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晨  李川惠  
推进新型城镇化是中国现阶段的重点任务,其关键是通过城市群的发展模式探索新型城镇化的发展道路。文章首先以京津冀城市群为例梳理了当前城市群协同发展中存在的"三大落差"问题;其次,在剖析空间经济网络内涵的基础上,详细阐述了其影响城市群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最后,提出政府构建空间经济网络,保障其经济效应有效发挥的培育路径,为破解城市群协同的"三大落差"问题以及探索中国城市群发展模式提供启发。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青  
探索高校图书馆协同学术发明人培育高价值专利路径,促进研究价值产业化,赋能图书馆与学术研究的有效融合。图书馆专家馆员引导学术发明人挖掘专利数据、增加实施范例以提升专利技术成熟度,构建专利法律价值度、拓展经济价值域,从而跃迁专利产业价值。以THz生物传感器为例,揭示专利价值从技术价值点上升至技术价值域的增值过程,启迪图书情报工作审视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增值—知识转化的新认识。搭建高校图书馆协同发明创新主体培育高价值专利的无代理申请路径,促进高校专利转化,疏通研究力转化为生产力的堵点,拓展图书馆服务产学研新赛道,为图书馆参与学科创新提供答案。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马建  
行业特色型大学是面向重点行业的知识创新基地、技术创新基地、人才培养基地。新形势下,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现行业特色型大学新的发展,就是要用科学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总结过去、研究现在、谋划未来,深入思考"办什么样的教育、怎样办好教育"和"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样两个根本问题,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段世德  
科技金融是第一生产力和现代经济核心的结合,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推动力,人才是科技金融取得成效的基础和关键。科技金融人才的基本素质包括知识素质、业务素质、沟通素质、道德素质,需要长期培育和市场实践打磨才能形成。我国科技金融人才的培育受传统教育体制和培育模式的影响,存在人才属性把握不准、成长规律认识不清、培育组织模式不新、职业道德教育不强的问题,制约了人才素质的提升。要从建立科技金融人才培育制度、以市场导向组织人才培育、组建人才培育的社会网络、兼顾理论基础和实践动手教育、强化职业道德等方面优化人才培育,提升我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