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450)
2023(4952)
2022(4165)
2021(3981)
2020(3325)
2019(7541)
2018(7674)
2017(14000)
2016(7921)
2015(9158)
2014(9400)
2013(8733)
2012(8312)
2011(7207)
2010(7135)
2009(6569)
2008(6169)
2007(5538)
2006(4750)
2005(4220)
作者
(22160)
(18371)
(17912)
(17200)
(11490)
(8772)
(8451)
(7145)
(7086)
(6576)
(6332)
(6153)
(5981)
(5682)
(5582)
(5497)
(5442)
(5325)
(5304)
(5172)
(4733)
(4523)
(4366)
(4362)
(4155)
(4124)
(4082)
(3883)
(3808)
(3790)
学科
(25008)
经济(24968)
管理(18067)
(14441)
(11860)
企业(11860)
(9327)
地方(8564)
中国(8398)
方法(7482)
(7385)
理论(7177)
(7051)
(7044)
业经(6795)
教育(6121)
农业(5981)
(5921)
(5125)
数学(5062)
数学方法(4957)
(4539)
银行(4526)
教学(4391)
(4356)
(4327)
金融(4319)
文化(3813)
体制(3739)
环境(3692)
机构
学院(101375)
大学(99610)
研究(35932)
管理(34007)
(31976)
经济(30854)
理学(28281)
理学院(27808)
中国(27796)
管理学(27151)
管理学院(26935)
科学(23694)
(22972)
(20736)
(18188)
(17987)
中心(17434)
(17036)
师范(16843)
(16665)
业大(16504)
研究所(16472)
农业(16074)
(14244)
北京(14111)
技术(14080)
(13638)
师范大学(13352)
(13116)
财经(12218)
基金
项目(67793)
研究(52551)
科学(51703)
基金(45220)
(39516)
国家(39074)
科学基金(32380)
社会(30212)
(28976)
社会科(28187)
社会科学(28181)
基金项目(24411)
教育(24389)
(23943)
编号(23917)
自然(20503)
成果(20447)
自然科(19947)
自然科学(19940)
自然科学基金(19530)
资助(17422)
课题(17355)
重点(15287)
(15273)
(14704)
(14015)
项目编号(13934)
(13729)
(13137)
创新(12955)
期刊
(42632)
经济(42632)
研究(30613)
中国(26986)
(19564)
教育(19435)
学报(18269)
科学(15513)
(14207)
大学(13604)
农业(12850)
学学(12397)
管理(12204)
(9787)
金融(9787)
技术(9598)
业经(8316)
图书(8025)
(6696)
(6318)
职业(6265)
书馆(5943)
图书馆(5943)
(5905)
问题(5767)
财经(5694)
经济研究(5561)
(5532)
论坛(5532)
资源(5493)
共检索到1636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敬  陈洪  
为因应明清易代的历史变局,大批士林才彦在入清后剃发为僧,带动了士林逃禅风气的盛行。清初逃禅现象的文化内涵含摄着"逃入"与"逃出"两层意义,其间相反相成的关系呈现出独特的宗教属性和思想张力。作为号召士林、丛林的代表力量,复社群体与三峰派的合流不仅使清统治者感受到群体力量的潜在威胁,其文化影响亦与官方意识形态背道而驰。三峰派对复社逃禅士人的支持,背后的原因在于:对清军南下过程中的残忍杀戮和剃发令等高压政策导致的普遍性恶感;两宋以来部分禅宗大德疏离皇权、抵制异族统治的思想传统。而三峰派与复社群体长期互动形成的思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黄少辉  
宗教旅游是世界旅游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一些国家和地区,宗教旅游在旅游业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如佛教之国——泰国,全国建有三万余座佛寺,寺庙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佛教旅游成为该国的旅游特色;清真之国——沙特,每年有四、五百万伊斯兰教徒和游客到麦加圣地朝觐和旅游。据统计,全世界三大宗教的教徒达21亿人,几乎占世界人口的一半,他们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胡宇萌  
湖南一家零售企业的总经理,管理着几十家超市、百货,今年带着500多名员工分10次到许昌学习胖东来。"每次几十人,高层、中层、基层轮流来,每次都有收获,每次学习回去我们都能提升一大截。就是这样学,我们与胖东来的差距还是特别大。"这位总经理边说边摇头,"胖东来真不是想学就能学会的。"一名企业家一语道破玄机:"胖东来表面的东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刘桂瑶  
佛禅宗教是一种历史积淀的文化现象,对中日文学的影响深刻而广泛。许地山和川端康成小说创作中的主人公往往具有忍辱精进,顺应天命,循乎本心,富于牺牲精神,并意图以崇高的精神之爱超脱世俗苦难和有限人生的佛禅宗教人格,成为中日文学史上的特殊产物。这些主人公还体现着特定的文化意识和文化性格,内涵很丰富:既有民族文化的土壤,又有外来文化的渗透;既有时代文化的折光,又有理想文化的昭示。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余汝艺  梁留科  朱国兴  朱红兵  李德明  
旅游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上市成为提升景区发展力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在资本前景的诱惑下,诸多宗教型景区萌发上市冲动,而引发突破社会伦理的热议。文章围绕宗教景区上市背后的宗教文化资本化的话题,以宗教社会学、马克斯·韦伯的现代性等为理论基础,从宗教存在逻辑与资本逻辑间张力角度,分析旅游语境下的宗教文化资本化现象。结论认为,包括旅游资本在内的现代资本为宗教的发展提供支撑资源,但资本的理性、世俗性与宗教的感性、神圣性间存在不可调和的张力。单纯市场化的宗教旅游发展模式会消解宗教赖以存在的根基,因此不是宗教旅游发展的最佳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肖小英  肖保英  
禅宗文化是古印度佛教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它渗入到文学艺术、家具设计、生活习俗等各个领域,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设计中的很多理念是禅宗文化中的部分哲学思想的延续。文章从家具生态设计的回归自然、崇尚古朴反对奢华和为人类服务的观点为切入点,通过具体的设计案例分析,将禅宗文化的精髓应用于家具设计中去。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曹智颖  
宗教游憩是一种特殊的旅游休闲形式,值得特别关注。在高端旅游休闲市场启动的趋势下,对中高收入群体宗教游憩的需求特征进行研究,意义明显。通过抽样调查获得基础数据,用统计方法对长沙中高收入群体对宗教游憩的需求偏好特征住宿设施、素斋、宗教游憩项目、正式修行活动及购物偏好等几个方面进行归纳,用交叉分析方法从年龄、性别和职业等几方面进行了差异水平分析,还就中高收入群体的个性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得出了系统结论。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桂玲  
日本遣唐使将佛教从中国带回日本后,也将源自于中国的饮茶之风,带回了日本上流社会。在禅宗的影响下,早期日本茶道表现出鲜明的贵族化倾向。这直接促成了日本茶道独特文化内涵的形成。当佛教的正统地位被神道教取代之后,日本茶道得以从佛教中脱离出来,成为独立的文化样式。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朱义禄  
历史上因宗教活动而遗存下来的具象性、精神性的东西,几千年来就一直是人们观光的对象,构成了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天下名山僧占多”的俗语,点明了宗教与旅游资源之间的内在联系。名山无论在历史上还是在今天,一直是人们游览的胜地。宗教与旅游资源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是人所熟知的,但熟知的东西常常不是人们所真知的,即古语中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从熟知走向真知的途中迈出一大步,是本文的意图所在,但能否达到或达到什么程度,就不容我自己评说了。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张荣曦  许建平  
本文以美国Baylor大学为切入点,介绍并分析了宗教对美国教育的发生发展的深刻影响,宗教与文化教育的相互依存关系。美国社会和教育的高速发展导致教育逐渐摆脱宗教的控制与影响。美国主流社会的人人生而平等的宗教理念在教育领域只不过是无法实现的梦想。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周意元  张强  
在区间不确定环境下,针对具有否决权的成员与其他成员之间的合作,建立了具有区间支付的宗派对策。在区间核心中,非宗派成员得到的区间分配不能超过他对大联盟的边际贡献。给出了完全区间宗派对策的等价条件。当相应的区间减法可行时,完全区间宗派对策的区间核心中的分配可以通过两种单调区间分配方案扩张得到。算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书锋  
非主流文化一直对我们的生活发生影响,尤其是对旅游活动产生比较大的影响。以宗教与民俗为例,其从生活方式、思想观念以及文化差异与文化认同度诸多方面对人们外出旅游的动机、旅游吸引物的形成产生强烈影响。利用好这些影响因素,对构建和谐社会大有裨益。在正确面对人们各种不同宗教信仰的同时,积极进行正面的宣传,扩大对外民间交流,培养专业的旅游从业人员,客观评价历史文化人物与事件,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是对非主流文化对旅游活动影响的合理利用。
[期刊] 阿拉伯世界研究  [作者] 李海鹏  
德鲁兹派由什叶派伊斯玛仪支派演变而来,其信仰体系与宗教实践继承了中古时期伊斯兰宗教文化的丰富遗产。从中古至现代,逊尼派统治集团和宗教学者发布了大量针对德鲁兹派的敌意性宗教裁决,其部分原因是二者间的宗教文化差异与社会隔阂,而更为深刻的根源在于特定历史时期复杂的政治因素。进入现代以来,以沙基卜·艾尔斯兰、苏尔坦·艾特拉什、卡迈勒·琼布拉特为代表的德鲁兹派精英多次主动调整、重塑社群的自我认同,以适应因政治、社会、文化转型而带来的挑战。尽管德鲁兹精英的尝试未能克服教派面临的政治和社会困境,但从宗教、文化角度来看,这些尝试为根除中东地区教派主义的痼疾提供了重要启示。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挺平  
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旅游是一种文化活动,它们之间是一种互为补充、互相促进的关系。本文从多个角度论述宗教建筑的艺术性、以及宗教文化旅游的知识性、趣味性和广泛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陈冬华  胡晓莉  梁上坤  新夫  
目前公司治理研究对法律及管制等正式制度较多关注,对非正式制度的研究较少,本文探讨了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宗教传统对公司治理的影响。选2000年至2009年为观察期,以公司违规、盈余管理、审计意见类型衡量公司治理水平,检验了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宗教传统对其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上市公司所在地的宗教传统越强,其越少发生违规行为,也更少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宗教传统亦能够显著抑制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并且,上述关系在法律制度环境较好的地区更为明显,表明法律制度(正式制度)与宗教传统(非正式制度)存在一定的互补关系。本文提供了宗教传统可以显著提高公司治理质量的正面证据,拓展了对新兴和转型经济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