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94)
2023(13334)
2022(11018)
2021(10051)
2020(8499)
2019(18913)
2018(18064)
2017(34460)
2016(18319)
2015(20223)
2014(19617)
2013(19063)
2012(17552)
2011(15714)
2010(15853)
2009(15221)
2008(14191)
2007(12776)
2006(11442)
2005(10549)
作者
(54384)
(45208)
(45105)
(42501)
(28668)
(21943)
(20295)
(17451)
(17295)
(15918)
(15474)
(15125)
(14687)
(14353)
(14274)
(14111)
(13483)
(13419)
(13196)
(13038)
(11352)
(11068)
(10965)
(10344)
(10267)
(10061)
(10044)
(10044)
(9114)
(8998)
学科
(67309)
经济(67182)
管理(57591)
(56255)
(47638)
企业(47638)
(27918)
金融(27912)
方法(27383)
(25602)
银行(25556)
中国(25215)
(24684)
(23953)
数学(23689)
数学方法(23464)
(21731)
(19753)
业经(17668)
(15262)
财务(15231)
财务管理(15199)
(14926)
贸易(14914)
(14642)
(14625)
企业财务(14539)
(14249)
地方(13359)
农业(13256)
机构
大学(259866)
学院(256916)
(107476)
经济(105278)
管理(96686)
研究(90099)
理学(83324)
理学院(82390)
管理学(81000)
管理学院(80558)
中国(74319)
科学(54643)
(54315)
(53381)
(49600)
(45763)
中心(43257)
财经(41736)
研究所(41583)
业大(41232)
农业(39238)
(38885)
(37990)
经济学(34323)
北京(33899)
(32333)
财经大学(31409)
经济学院(31048)
(30774)
(30518)
基金
项目(176257)
科学(139149)
基金(131206)
研究(123208)
(117799)
国家(116505)
科学基金(98910)
社会(81487)
社会科(77292)
社会科学(77271)
基金项目(69260)
(67943)
自然(64978)
自然科(63519)
自然科学(63496)
自然科学基金(62454)
(57910)
教育(55565)
资助(52653)
编号(46949)
重点(40241)
(39058)
成果(38289)
(38190)
(37328)
(36552)
创新(35853)
国家社会(34920)
科研(34351)
教育部(33511)
期刊
(115737)
经济(115737)
研究(76199)
中国(55192)
学报(47816)
(45321)
(42269)
科学(41540)
(39566)
金融(39566)
管理(36698)
大学(36060)
学学(34419)
农业(29308)
教育(22819)
财经(21484)
经济研究(19345)
技术(18454)
(18352)
业经(18277)
(15322)
问题(14863)
(13786)
科技(12781)
业大(12753)
理论(12477)
(12405)
国际(12047)
世界(11586)
技术经济(11221)
共检索到3932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袁力  
宗族网络作为社会网络的一种,因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属性而成为农村最重要和稳定的网络之一。本文采用宗族网络和家庭借款行为的独特调研数据,系统分析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于:(1)尝试度量了宗族网络的规模和凝聚力;(2)实证检验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验证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的促进作用,从宗族网络的角度解释了家庭在民间金融市场的高参与率;(3)发现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借款的影响有随着户主年龄提高而增强的趋势;(4)探索了宗族网络促进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两种作用机制,即拓宽资金来源和缩短信任半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袁力  
宗族网络作为社会网络的一种,因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属性而成为农村最重要和稳定的网络之一。本文采用宗族网络和家庭借款行为的独特调研数据,系统分析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于:(1)尝试度量了宗族网络的规模和凝聚力;(2)实证检验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验证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的促进作用,从宗族网络的角度解释了家庭在民间金融市场的高参与率;(3)发现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借款的影响有随着户主年龄提高而增强的趋势;(4)探索了宗族网络促进家庭民间金融参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建浩  吴冰燕  李仲达  
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分析了朋友圈网络和宗族网络对于不同家庭借贷行为的异质效应。在考虑社会网络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家庭融资具有正向作用,在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朋友圈网络,但只影响获得借贷的可能性,而不影响具体的借贷额度;非正规渠道借贷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宗族网络,同时影响获得借贷的可能性和借贷额度。对于宗族网络而言,强度效应比规模效应更重要,即拥有以祠堂和家谱为宗族联系纽带的家庭更容易获得贷款,而以亲戚拜年人数测度的网络规模没有显著影响;相比"祠堂"载体,"家谱"载体所代表的宗族联系比较松散,但是覆盖范围更广,其对非正规借贷的影响更为稳...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力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估计民间金融利率与宗族网络对民间借贷中隐性成本的影响,分析隐性成本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非现金补贴是民间借贷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隐性成本,在考虑隐性成本后,民间金融的真实利率会更高;民间借贷的隐性成本与借贷有无利息密切相关,无息借款的隐性成本显著低于有息借款的隐性成本,这表明隐性成本不只是一种道义补偿,还是一种风险补偿;宗族网络发挥着分担风险和加强信任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隐性成本和真实利率,从而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崔顺伟  王婷婷  
论文主要分析了家庭的开放性人格特征对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采用了"大五"人格特征维度下的开放性维度衡量开放性人格特征,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发现家庭的价值观越开放,家庭参与金融市场投资的可能性越高;收入越高,开放性人格特征对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就越大。此外,开放性人格特征的边际效应从东部到西部递减,东北地区例外。论文还发现了从开放性人格特征到家庭金融参与的一条重要影响路径——课外阅读。最后指出,政府要重视开放性人格在金融市场投资中的作用,培养具有开放性人格的青年,为解决家庭金融市场参与率低、中国家庭储蓄率居高不下等问题提供一个可行的思路。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志超  杨皓然  张诚  
近年来,在金融服务覆盖广度和深度不断增长的同时,部分家庭仍面临数字鸿沟和金融排斥问题。本文从微观视角,基于2013—2019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实证分析社会网络对家庭金融排斥的影响。为克服内生性引起的偏误,本文运用面板固定效应和工具变量法进行估计。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有效降低家庭金融排斥概率。进一步分析发现:社会网络显著影响家庭投资类金融排斥,对家庭融资类金融排斥无显著性影响。机制分析表明:社会网络通过影响个体金融知识、经济金融信息关注度和投资风险偏好释放家庭金融需求,弥补正规金融发展不足,降低家庭金融排斥概率。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网络对农村地区、低教育水平和中低收入家庭金融排斥的缓解效果较为明显。本文研究为理解家庭金融和社会网络理论提供新的经验证据,同时为政府相关部门大力发展普惠金融、拓宽居民融资渠道提供理论依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增文  
户籍制度"松绑"之前,中国农村的家庭宗族网络一直承担着生产、分配和消费经济资源及负载着经济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代际传递功能。对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转移的研究是探寻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探究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打破其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相捆绑的"富二代"、"农二代"等身份给其带来的分配不公现象。鉴于此,笔者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农村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进行测度,发现其对下一代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骤降"到"骤升"的变化态势。要进一步消除由于家庭宗族网络带来的收入和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应强化农村市场信贷机制及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的投入力度,让...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江俊瑶   张雨航  
本文基于消费金融试点城市数据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构建双重差分模型和面板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消费金融发展对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消费金融发展能够有效且稳定地促进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在排除社会保障水平等混杂因素后的促进效果依旧显著;消费金融发展通过刚性支出的信贷支持、当期储蓄的消费转化等渠道,正向促进家庭网络购物消费行为,但消费担保的作用渠道不成立;高频互联网消费行为家庭的网络购物消费行为挤出实体消费,消费金融发展促进家庭实体消费行为向网络购物消费行为转移。最后提出深化消费金融体制改革、促进消费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以及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等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贾艳  何广文  
论文从社会网络的角度解释了其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后认为,社会网络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有促进作用。社会网络越强,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概率越高,其中我国城市家庭比农村家庭的金融资产配置更积极,而东部地区的家庭对金融资产配置的参与度和广度最高。另外,社会网络可通过提高家庭金融素养和降低风险感知度来促进家庭参与金融资产配置,对影响路径的研究是一种补充。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白明灏  
本文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将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和数字金融整合到一个框架构建数字金融指标来分析金融服务可获得性对家庭消费异质性影响及作用机制。结果表明,金融服务获得和数字金融都显著促进了家庭消费,尤其在我国农村家庭更为显著。此外,更好地获得融资使得家庭在教育的开支上远高于其他种类消费。因此,促进金融市场全面发展是刺激居民消费的重要举措。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张晓玫  董文奎  韩科飞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项目的数据,就普惠金融对家庭金融资产选择的影响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能够增加家庭参与股票市场和风险金融市场的概率,而且能够提高家庭配置股票资产和风险金融资产的比例。通过机制分析进一步表明,普惠金融通过影响家庭的金融素养,进而影响家庭的金融资产选择。此外,将样本细分为农村家庭和城镇家庭、高收入家庭和低收入家庭进行研究,发现普惠金融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的边际影响更大。因此,提高普惠金融水平能够促进家庭更合理地配置金融资产,而且这一政策效果在农村家庭和低收入家庭中更加显著。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粟勤  邓小艳  
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和2017年三期数据,运用固定效应面板logit模型,分析了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社会互动对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和参与深度有正向的显著影响,并运用工具变量方法进行了验证;社会互动通过信息获得机制、居民金融知识水平提高作用机制影响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互动对50岁以上的户主家庭、城市居民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的促进作用更大。研究结果为研究家庭风险金融市场参与提供了一个新的社会结构视角,政府及相关金融机构需重视社会互动的信息获得机制,提高居民金融知识水平,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永奇  单德朋  
依托"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背景,深入剖析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的内联关系意义重大。首先采用数据调查、Probit等多种命题研究分析方法,对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的影响渠道与作用机制进行研究;其次采用工具变量、倾向得分匹配、联立方程等多种回归检验方法对分析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农户创业与家庭金融投资间存在正向驱动关系,农户创业水平的提高引致家庭金融投资的新增。异质性分析显示,农户创业对于低收入、高房价及教育程度(初中)的农户而言,促进家庭金融投资的作用更加明显。根据解释机制中的相关内容可以看出,农户创业有利于提升财产收入、增加要素投入、刺激金融信贷,进而提升家庭金融投资意愿,社会资本则显著削弱了农户创业对家庭金融投资的正向影响。根据Shapley分解结果,发现生存型自我雇佣对农户家庭金融投资的促进作用更加明显。在乡村振兴实施过程中,进一步激发农户创业意愿,对于破除农户家庭金融市场的"有限参与"之谜、减缓农村"金融排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稳  桑林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社会医疗保险体制改革,不断拓宽居民财产性收入渠道。而居民家庭金融资产的增长和结构变化受收入水平、教育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其中社会医疗保险是家庭资产配置的重要影响因素。运用理论和实证的方法分析社会医疗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的最优社会医疗保障程度在60%左右,参保家庭持有风险金融资产的概率较未参保家庭显著高了3.5%,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升对家庭风险金融资产配置概率、规模和比重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社会医疗保险对家庭金融资产配置的主要影响机制是替代效应,即随着社会医疗保险保障水平的提高,家庭将安全资产转移到风险资产,从而提高家庭参与风险金融市场的深度和收益水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