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01)
- 2023(11367)
- 2022(9180)
- 2021(8675)
- 2020(7094)
- 2019(16123)
- 2018(15339)
- 2017(29774)
- 2016(15266)
- 2015(17153)
- 2014(16534)
- 2013(16740)
- 2012(15772)
- 2011(14307)
- 2010(14308)
- 2009(13742)
- 2008(12456)
- 2007(11037)
- 2006(9948)
- 2005(9192)
- 学科
- 济(72401)
- 经济(72333)
- 农(50171)
- 业(49662)
- 管理(34778)
- 农业(33494)
- 中国(27657)
- 企(26735)
- 企业(26735)
- 方法(26522)
- 融(26286)
- 金融(26282)
- 数学(24627)
- 数学方法(24519)
- 银(24067)
- 银行(24066)
- 行(23466)
- 业经(20808)
- 地方(17699)
- 制(17422)
- 贸(16316)
- 贸易(16302)
- 财(16229)
- 易(16030)
- 发(12860)
- 农业经济(12641)
- 体(11998)
- 中国金融(11300)
- 发展(10598)
- 展(10587)
- 机构
- 学院(218541)
- 大学(213798)
- 济(107181)
- 经济(105519)
- 管理(84266)
- 研究(77973)
- 理学(72936)
- 理学院(72243)
- 管理学(71413)
- 管理学院(71030)
- 中国(69101)
- 农(52425)
- 财(45491)
- 京(43077)
- 科学(41970)
- 农业(39554)
- 中心(38863)
- 所(37682)
- 财经(36463)
- 经济学(34426)
- 业大(34383)
- 研究所(34131)
- 经(33598)
- 江(31350)
- 经济学院(31263)
- 范(27154)
- 财经大学(27056)
- 师范(26995)
- 北京(26975)
- 经济管理(26591)
- 基金
- 项目(146049)
- 科学(117731)
- 研究(112118)
- 基金(109994)
- 家(94229)
- 国家(93295)
- 科学基金(81055)
- 社会(77215)
- 社会科(73023)
- 社会科学(73008)
- 基金项目(57889)
- 省(56941)
- 教育(47971)
- 自然(47759)
- 自然科(46729)
- 自然科学(46718)
- 自然科学基金(45926)
- 划(45084)
- 编号(45014)
- 资助(43798)
- 成果(35258)
- 部(34392)
- 发(33884)
- 国家社会(33532)
- 重点(32160)
- 农(31364)
- 创(30909)
- 教育部(29822)
- 课题(29792)
- 人文(29510)
- 期刊
- 济(123051)
- 经济(123051)
- 研究(67031)
- 农(58502)
- 中国(46347)
- 农业(39756)
- 融(38796)
- 金融(38796)
- 科学(30579)
- 财(30540)
- 学报(30234)
- 业经(26013)
- 管理(25844)
- 大学(25022)
- 学学(24050)
- 经济研究(19093)
- 业(18310)
- 财经(17785)
- 问题(16793)
- 世界(15597)
- 技术(15440)
- 经(15337)
- 农村(15264)
- 村(15264)
- 教育(15111)
- 农业经济(14925)
- 贸(12727)
- 经济问题(12002)
- 版(11675)
- 国际(11396)
共检索到33743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云南 姚洋 Jeremy Foltz
本文分析了中国村庄宗族网络对家庭平滑消费的影响,并从农村正规融资与私人融资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运用包含宗族祠堂和家谱信息的独特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宗族网络的存在或其强度的增加为农村家庭提供了更完全的平滑消费;其原因是,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或信用合作社相对滞后,宗族外成员也并非完全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级别、风险偏好或偿还能力,宗族网络于是可被视为一种信用机制或担保机制,使得其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私人融资。这些发现表明了宗族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在农村平滑消费中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农村正式制度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关键词:
宗族网络 农村金融 平滑消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东杰 王军鹏 赵奎
基于个体未来收入不确定性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宗族网络成员间的转移支付、社会交往以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心理安全感扮演了重要的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为宗族网络成员提供了非正式社会保障功能;宗族网络越强的村庄,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概率越低;宗族网络对新农保参与的挤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进而提出要通过继续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新农保制度设计和推进新农保制度与宗族网络的协同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
关键词:
宗族 新农保 养老保险 社会资本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云南 姚洋
以农业部固定观察点调查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从宗族网络的角度考察了转型期间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行为。研究表明:(1)以家庭姓氏的人口比例衡量的宗族网络规模对家庭外出打工影响不大,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家庭的宗族网络强度。也就是说,相比于姓氏没有祠堂或家谱的家庭,外出打工的可能性在姓氏有祠堂或家谱的家庭中更高。(2)围绕着宗族网络而产生的赠送或往来礼金,为其成员的劳动力流动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险,从而促进外出打工。(3)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网络作为传统农村的典型特征,其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趋于弱化。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传统组织(如宗族)和现代制度(如市场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我们理...
关键词:
劳动力流动 宗族网络 社会保险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伍骏骞 齐秀琳 范丹 李谷成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宗族网络及其活动实现了普遍复兴,并且在农村经济改革、村民自治中发挥了行政体制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剖析宗族网络特质发现,宗族网络将通过自身权威和非正式权威制衡两条路径对村庄的权力结构进行重构,形成农户的集体行动,进而影响到农民的土地流转行为。进一步,本文基于243个村庄的区域全样本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宗族网络将对土地流转率产生正向显著的作用,而宗族网络将对土地流转价格产生负向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李荣彬
文章从社会网络视角出发,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CLDS)数据实证分析了宗族网络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族网络有助于村民的公共事务参与,地区宗族网络规模越大,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意愿就越强;信任水平和互动频率是宗族网络影响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两个重要途径;与宗族网络强度相比,宗族网络规模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中的作用更大;随着市场化的进一步发展,宗族网络对村民公共事务参与意愿的影响正不断减弱。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静 赵策 苏小娜
现有研究已经认识到了宗族网络等社会资本的重要作用,但没有阐述清楚宗族网络中的什么因素是影响农村企业创新的关键,也没有认识到农村创业者先前经验的调节作用和地区间差异。在资源匮乏的农村地区,宗族网络一方面可以通过信任与资源供给对企业创新产生积极影响;另一方面又可能因为排斥局外人、限制知识与人员流动而对企业创新产生负面影响。与此同时,先前经验越丰富的创业者越有意识和能力去调动宗族网络的正面影响。为此,文章基于社会资本理论构建宗族网络、企业创新水平以及农村创业者先前经验之间关系的理论分析框架,并用我国"千村调查"的微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1)总体而言,宗族规模对农村创业企业的创新水平的影响不显著,而宗族强度对企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2)农村创业者先前经验能强化宗族强度与创新水平之间的正向关系,发挥协同作用;也就是说,经验越丰富的创业者越能发挥宗族网络在创新中的积极作用。(3)在经济发展水平高或者宗族文化强的地区,宗族规模对农村创业企业的创新水平的负向影响更为显著,同时宗族强度的正向影响也更为突出。文章拓展了宗族网络的创新效应研究,对农村创业者如何平衡宗族网络的利弊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
宗族网络 企业创新 农村创业者 先前经验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云南 姚洋 Jeremy Foltz
本文通过构建宗族网络作用于农户迁移选择的模型,以农业部的固定观察点调查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宗族网络对村庄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宗族网络对缓解村庄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也就是说,相比没有祠堂或家谱的村庄,农户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有祠堂或家谱的村庄中更低。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族网络对低收入群农户劳动力流动的促进作用,使得他们从宗族网络中获益更多。我们还发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宗族网络对缩小收入差距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这表明,宗族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农村正式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互补作用。
关键词:
宗族网络 收入分配 劳动力迁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增文
户籍制度"松绑"之前,中国农村的家庭宗族网络一直承担着生产、分配和消费经济资源及负载着经济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代际传递功能。对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转移的研究是探寻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探究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打破其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相捆绑的"富二代"、"农二代"等身份给其带来的分配不公现象。鉴于此,笔者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农村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进行测度,发现其对下一代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骤降"到"骤升"的变化态势。要进一步消除由于家庭宗族网络带来的收入和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应强化农村市场信贷机制及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的投入力度,让...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成贵
本文对当代中国农村宗法制度进行了综合分析。文章把文化因素和社会人文条件纳入视野,剖析了农村宗族的变迁和重整的机理与过程;考察了宗族这一特殊组织的经济学涵义,认为对新制度经济学的研究而言,很少有像宗族这样有效的典型例子。此外,还综合分析了宗族的绩效和局限,及其创造性转化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蔡立雄
中国农村宗族制度的主要功能是生存保障功能和发展功能,宗族制度的兴衰与其功能的承担和发挥密切相关。建国初宗族制度的衰退是土改使宗族制度生存保障的必要性和能力大为下降的结果。1953年后集体化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农民丧失了生产积极性和灾年的自我保障能力,农民回归向宗族寻求生存保障,使宗族制度获得增强。1978年后发展成为农民参与经济活动的主要目的,宗族制度中以维持生存为目标的功能性制度失去了存在的必要性,但由于正式制度的不完善性,农民大量发掘宗族制度中有利发展的因素,宗族制度在短暂衰退后再度复兴。1990年代后期,中国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信用体系的发展以及新经济组织对宗族制度的有效替代,中国乡村...
关键词:
农村 宗族制度 功能 演化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邱丽
基于对江西沙湾村公共品供给的考察表明:宗族性村庄以宗族理事会为组织载体,通过收集、筛选和整合村民意见,充分回应和凝聚了村民公共品供给项目需求;通过申请政府资源、链接社会资源、整合村庄资源,有效地整合了村庄公共品供给项目资源;通过营造村庄群体舆论,形成群体压力,顺利推动了村庄公共品供给项目的落地和实施。
关键词:
公共品供给 宗族网络 作用机制 村庄动员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波 付惠凯
以中部农村的傅氏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民国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权威基础、权威表达和权威仪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变迁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农村宗族权威结构在整体性变迁的同时,其四个构成部分的变迁也具有异质性。理解宗族权威结构变迁的整体性和异质性共存的局面,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全面介入和乡村生活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关键词:
宗族 权威结构 社会变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贾晋 李雪峰 伍骏骞
本文综合讨论了村干部和宗族组织对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影响和作用机制,并且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理论分析假设进行了验证。研究结果表明:在农地产权配置和流转交易市场现实约束条件下,村干部和宗族组织作为村庄权威,均对农地流转具有显著影响。其中,以经商能人为代表的村干部对农户家庭农地有偿流转行为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宗族组织为维持组织网络结构稳定,对农地无偿流转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对有偿流转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此外,村干部和宗族组织显著抑制了农地撂荒现象的发生。本文的发现对理解村干部和宗族组织在农地流转市场化进程中的行为特点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宗族网络 村干部经商经历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5)400村和4000农户数据,本文分析了宗族网络对乡村企业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宗族网络作用随市场化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宗族网络对乡村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宗族网络发达的村庄拥有企业的数量明显低于宗族网络不发达村庄。(2)通过对宗族网络影响乡村企业作用机制的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相对成熟时期,宗族网络的短半径信任效应和短半径交易效应的作用更为突出,而产权保护效应的作用已经不甚明显。(3)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宗族网络在乡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经历了从促进到阻碍的转变。
关键词:
宗族网络 乡村企业 市场化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力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估计民间金融利率与宗族网络对民间借贷中隐性成本的影响,分析隐性成本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非现金补贴是民间借贷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隐性成本,在考虑隐性成本后,民间金融的真实利率会更高;民间借贷的隐性成本与借贷有无利息密切相关,无息借款的隐性成本显著低于有息借款的隐性成本,这表明隐性成本不只是一种道义补偿,还是一种风险补偿;宗族网络发挥着分担风险和加强信任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隐性成本和真实利率,从而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
关键词:
民间金融 隐性成本 非现金补贴 宗族网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