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487)
2023(15243)
2022(13210)
2021(12279)
2020(10178)
2019(23374)
2018(23110)
2017(43730)
2016(23769)
2015(26533)
2014(26261)
2013(25949)
2012(23861)
2011(21550)
2010(21318)
2009(19456)
2008(18669)
2007(16350)
2006(14319)
2005(11838)
作者
(70632)
(58817)
(58131)
(55258)
(37179)
(28372)
(26364)
(23060)
(22416)
(20531)
(20063)
(19711)
(18634)
(18204)
(18016)
(17882)
(17827)
(17235)
(16668)
(16522)
(14818)
(14128)
(14075)
(13450)
(13208)
(13021)
(12973)
(12908)
(11810)
(11765)
学科
(92034)
经济(91922)
(64919)
管理(63515)
(50395)
企业(50395)
方法(40926)
(35702)
数学(35242)
数学方法(34877)
中国(24163)
农业(23730)
业经(23335)
(21834)
(21704)
地方(21123)
(16752)
贸易(16742)
(16451)
(16223)
技术(14420)
理论(14411)
环境(14348)
(14319)
(13095)
银行(13024)
(12970)
财务(12907)
财务管理(12884)
(12866)
机构
大学(334078)
学院(332769)
管理(131814)
(126654)
经济(123807)
理学(115477)
理学院(114116)
研究(112770)
管理学(112077)
管理学院(111485)
中国(82137)
科学(74129)
(70908)
(67155)
业大(57466)
(56996)
(54919)
研究所(52728)
农业(52112)
中心(51677)
(47924)
(44998)
财经(44716)
师范(44448)
北京(44039)
(40805)
(40703)
(38684)
经济学(36962)
师范大学(36017)
基金
项目(239672)
科学(186494)
基金(172999)
研究(170238)
(153978)
国家(152399)
科学基金(129095)
社会(106552)
社会科(100576)
社会科学(100548)
(94697)
基金项目(93501)
自然(86046)
自然科(83982)
自然科学(83956)
自然科学基金(82429)
(79837)
教育(76759)
资助(69503)
编号(69270)
成果(54893)
重点(53493)
(51416)
(51280)
(49874)
课题(47055)
创新(46486)
科研(46212)
计划(45022)
大学(43651)
期刊
(138533)
经济(138533)
研究(92101)
(65219)
学报(62476)
中国(62240)
科学(54915)
大学(46237)
管理(44609)
农业(44011)
学学(43807)
(39653)
教育(34355)
(26229)
金融(26229)
业经(26163)
技术(25911)
(20890)
经济研究(20738)
财经(20372)
(18839)
问题(18684)
图书(18337)
科技(18330)
业大(17762)
(17334)
资源(15884)
理论(15346)
技术经济(14730)
农业大学(14538)
共检索到47340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倪绍敏  段亚鹏  罗奇  贺海芳  
"家国同构"——宗族组织有着与国家一样的组织制度,并有着更基础、更为广泛的影响。宗族组织不仅是宗族精神上的联系纽带,也影响着与之密切相关的族群的居住空间环境。宗族组织在村落群体格局、村庄的布局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罗溪"十八周"村落为例,对周氏宗族影响下的宗族历史变迁及宗族村落群体布局、祖居村格局的营建进行研究,以期探究宗族组织在村落营建格局方面的影响,为后续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游上  陈晖莉  江景峰  余紫薇  
民宿旅游是国际旅游中一个不可忽视的特色项目。少数民族独特的生活方式与在地文化是民宿聚落组织资本、关系资本、人力资本等智力资本的重要基础,也是其民宿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条件。本研究通过对云南拉祜族民宿聚落中的管理者进行调研,使用SPSS和Amo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证明少数民族民宿聚落中智力资本、组织绩效及其关系对民宿产业发展存在积极作用,据此提出了相应建议,希望为少数民族民宿聚落发展提供理论贡献和智力支撑。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张梦淼   肖灿   唐成君  
文章研究涉及的湘南宗族型传统村落地处湖南省南部,是以血缘关系和族谱为纽带,拥有完整的宗法礼制和生产关系的传统村落。选取湘南地区3个典型的宗族型传统村落为研究样本,将共享空间分为物质载体、社会交往、精神寄托、文化延续4种类型;结合社会网络分析法,基于村落、村民、游客3个维度构建空间网络模型,解读空间—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村落共享空间特征,探讨宗族文化对村庄有形实体空间的影响,以期为宗族型村落建设中的空间优化设计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仲凯  
2 0世纪 80年代以来 ,广东潮汕地区家族组织得以复兴 ,家族文化成为影响地方经济的重要非制度性因素。本文通过潮汕新联乡张氏五房家族组织的考察 ,在前人的基础上总结出潮汕地区家族组织的总体特征 ,并以此作为分析潮汕地区特殊的经济建构的文化原因。针对潮汕地区市场诚信缺失的现状 ,本文从家族文化的角度进行了深层次的分析 ,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钱云  杨雯  郦大方  
哈尼族是居住在我国西南山区的众多少数民族之一,长期以来保留了大量社会文化传统和独特的聚落形态,是乡土聚落研究中极有价值的研究对象。近年来受现代化进程的影响,哈尼族传统的聚落形态开始产生变化。本文基于乡土聚落形态演变理论,选择云南省勐海县曼冈寨为案例,充分利用测绘、访谈等研究方法,探讨了哈尼族血缘、政治、经济三种社会关系的变化与聚落形态演变的相互关系,为深入理解这一进程提供了良好的实证案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王录仓  李巍  
传统聚落由物质形态和精神形态构成。受高原高寒环境和独特民族地域文化的深刻影响,藏族村落的形成和发展具有独特的"地域基因",尤其是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和藏传佛教信仰对村落格局产生了深厚而久远的影响。因此站在历史的维度,探究部落与村落的关系,有助于深刻理解这种作用机制。甘南州碌曲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体的牧业县,具有悠久而厚重的部落历史,历史时期形成的部落体系,是村落范围和边界的基座;部落组织架构和隶属关系左右了村落的等级规模结构;部落经济基础深刻影响到"大分散、小聚合"的聚落空间组织。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部落组成,奠定了人口的归属感和认同感。在全民信教的背景下,每个部落都有自己的信仰载体——寺院,而寺院发挥的综合精神向心作用,影响了聚落的精神形态。部落—寺院—村落的"共生"效应,是藏区村落形成的特殊民族和地域因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成良  
宗族村落的农民集体行动表现出较强的组织性,这种强组织性以农民的血缘和地缘认同为基础,以情感和共同利益为纽带,形成一个自组织系统,在此基础上的农民集体行动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文章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对桂北一个宗族村落的集体行动进行深描,探究在多元主体互动中农民集体行动的复杂性:村组干部的主导,积极分子和第三种力量的介入,群众的共同参与,形成并引导着集体行动,从而在与不同主体的互动中选择有利于共同体的行动策略。政府对农民自组织集体行动要慎重对待,理性分析行动诉求,切忌将矛盾上升,不仅要稳妥地将问题解决在基层,还要警惕其他势力介入到群体性事件中,冲击社会稳定。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雅萱  
本文旨在使用明代山东济南府莱芜县亓氏的例子,说明该时期山东宗族内部"门"的系谱形成过程与宗族构建之间的关系。宗族系谱在成型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纸上的世系图,另一种则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谱系。在明代前期的山东,存在一个"户"下分"门"的情况,"户"是登记在官府应对差役的单位。在明代中后期宗族构建的过程中,原先"户"下的"门",便成为宗族内部的一种结构,是区别族人之间资格的重要依据。在族人使用"门"来区别亲疏远近的过程中,亓氏宗族内部作为成文的系谱也在不断完善,以至于完成了他们在万历年间的宗族构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任雅萱  
本文旨在使用明代山东济南府莱芜县亓氏的例子,说明该时期山东宗族内部"门"的系谱形成过程与宗族构建之间的关系。宗族系谱在成型过程中存在两种形式,一种是写在纸上的世系图,另一种则是存在于人们记忆中的谱系。在明代前期的山东,存在一个"户"下分"门"的情况,"户"是登记在官府应对差役的单位。在明代中后期宗族构建的过程中,原先"户"下的"门",便成为宗族内部的一种结构,是区别族人之间资格的重要依据。在族人使用"门"来区别亲疏远近的过程中,亓氏宗族内部作为成文的系谱也在不断完善,以至于完成了他们在万历年间的宗族构建。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黄一彪   龙登高  
元明时期浙江宗族的发展轨迹显著地带有国家和区域历史的烙印。宋元易代之际,金庭王氏通过依附元军、结交赵孟頫进而跻身军功家族。至明前中期,核心成员受政策影响,相继谪发卫所,旁支则通过粮长之职扩充土地,发展为士绅家族。明中叶以降,功名人数占据优势的士绅家族主导了宗族话语权。在上述过程中,明前中期与中后期的族谱编纂及祖先祭祀等方面的特征变化体现了家族权势转移与地方发展的路径关联。宗族整合的历程虽然体现出家族精英掌握着对祖先历史解释与塑造的权力,但也呈现了其深受现实背景乃至历史传统的约束。金庭王氏的案例说明,深受国家走向影响的多场家族活动持续推动着渐趋体系与规模的祖先认同与宗族祭祀的变迁,而这既促进了宗族建构的过程,同时又对宗族整合产生了难以直接逾越的路径依赖影响。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义波  付惠凯  
以中部农村的傅氏宗族为个案,细致描述了民国以来农村宗族权威主体、权威基础、权威表达和权威仪式变迁的过程,分析了变迁的具体内容。研究发现,农村宗族权威结构在整体性变迁的同时,其四个构成部分的变迁也具有异质性。理解宗族权威结构变迁的整体性和异质性共存的局面,需要将国家权力的全面介入和乡村生活的日常实践结合起来。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嵇平平  
村落家族文化对人口素质产生的负面影响,是造成农村人口素质较低的原因之一,笔者通过1993年夏对河北省西村的调查,引起一些思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刘昆  
文章以石家庄于家村为例,分析和探讨了传统聚落的文化景观及现状,提出要使聚落真正意义上"活下去",就必须在地域类型学的基础之上沿承有序的发展。更新与发展是必然趋势,意味着新与旧的并置是环境多样性的共生,也是走出目前困境的有效之路,因此更新设计在于满足现实的需求,但又需要着眼于未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亚鹏  张类坊  闵忠荣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会带来建筑文化的交融。传统建筑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同建筑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兼具两种建筑文化基因同时又进一步融合创新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和庐陵文化圈交汇处,其建筑形态同时受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土,经过吸纳、选择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侧重于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以珠溪村为例,从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交流的背景入手,首先从宏观上分析该地区文化产生交流的因素,其次从中观上分析传统村落布局特色,最后从微观上分析传统建筑的地域特色,以期进一步丰富江西传统建筑文化研究成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段亚鹏  张类坊  闵忠荣  
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必然会带来建筑文化的交融。传统建筑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物质载体,不同建筑文化交融碰撞过程中,兼具两种建筑文化基因同时又进一步融合创新产生出具有地域特色的建筑形态。江西省抚州市乐安县地处临川文化圈和庐陵文化圈交汇处,其建筑形态同时受两种建筑文化的影响,结合当地的风土,经过吸纳、选择与融合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本文侧重于文化交流的角度,采用文化地理学、文化传播学、比较文化学的方法,以珠溪村为例,从临川文化与庐陵文化交流的背景入手,首先从宏观上分析该地区文化产生交流的因素,其次从中观上分析传统村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