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84)
- 2023(7239)
- 2022(5754)
- 2021(5097)
- 2020(4387)
- 2019(9784)
- 2018(9529)
- 2017(18757)
- 2016(9843)
- 2015(10957)
- 2014(10776)
- 2013(10842)
- 2012(9758)
- 2011(8188)
- 2010(8388)
- 2009(8012)
- 2008(8292)
- 2007(7560)
- 2006(6548)
- 2005(6309)
- 学科
- 业(68763)
- 企(66624)
- 企业(66624)
- 济(48894)
- 经济(48833)
- 管理(48552)
- 业经(24213)
- 财(21708)
- 方法(21316)
- 农(18712)
- 务(17281)
- 财务(17278)
- 财务管理(17267)
- 企业财务(16311)
- 技术(14677)
- 农业(14186)
- 数学(13878)
- 数学方法(13814)
- 贸(12963)
- 贸易(12959)
- 易(12732)
- 企业经济(12006)
- 策(11928)
- 出(11388)
- 划(11201)
- 经营(10716)
- 和(10452)
- 理论(10281)
- 制(10094)
- 技术管理(10053)
- 机构
- 学院(147161)
- 大学(139152)
- 济(66916)
- 经济(65946)
- 管理(64600)
- 理学(55393)
- 理学院(54953)
- 管理学(54542)
- 管理学院(54261)
- 研究(38977)
- 中国(33716)
- 财(32420)
- 京(27900)
- 财经(25541)
- 江(23305)
- 经(23178)
- 农(22479)
- 科学(20401)
- 商学(20147)
- 商学院(19984)
- 经济学(19813)
- 财经大学(18560)
- 业大(18443)
- 所(18242)
- 中心(18166)
- 经济学院(18121)
- 州(17987)
- 经济管理(17960)
- 农业(17564)
- 北京(16947)
- 基金
- 项目(90949)
- 科学(74592)
- 研究(70764)
- 基金(67984)
- 家(56298)
- 国家(55643)
- 科学基金(51049)
- 社会(48269)
- 社会科(45928)
- 社会科学(45917)
- 省(37012)
- 基金项目(36095)
- 自然(31262)
- 教育(31128)
- 自然科(30636)
- 自然科学(30631)
- 自然科学基金(30193)
- 编号(28494)
- 划(28374)
- 业(27750)
- 资助(26678)
- 创(23103)
- 成果(21478)
- 部(20381)
- 创新(20355)
- 国家社会(19942)
- 制(19939)
- 发(19933)
- 重点(19369)
- 人文(19048)
共检索到2230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戴治勇 田伟东 曹东篱 王明琳
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的《中国投资环境调查》数据和城市族谱数据,考察宗族文化对企业寻租支出的影响。研究表明,地区宗族文化越浓厚,企业寻租支出越多,该结论在解决内生性问题、改变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的度量方式后仍然稳健。进一步分析发现,宗族文化加深对自己人的特殊信任,有助于满足作为违法交易的寻租对信任、承诺和保密机制的要求;宗族文化的影响在不同的所有制、规模、区域和地方政府干预市场程度的企业样本中存在明显区别。本研究从传统文化的视角解释寻租可为反腐败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
宗族文化 寻租支出 特殊信任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潘越 翁若宇 纪翔阁 戴亦一
"亲属抱团"的家族化治理模式在中国家族企业中广泛存在,这不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更是根植于中国传统宗族观念下的文化现象。本文利用家族企业实际控制人籍贯地族谱数据,考察宗族文化对家族化治理模式的影响。结果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宗族观念越强,其亲属参与公司治理的程度越高,这一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后依然稳健;并且证实,宗族文化内含的亲属间信任及团结互惠是两条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实际控制人的宗族观念越强,亲属参与的差序格局愈明显;此外,宗族文化的影响在宗族影响力越大、外部监管环境越差时更突出,当实际控制人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拥有海外经历时则被削弱。最后本文发现,在宗族文化的影响下,亲属参与对股东与管理层间代理成本的缓解作用得到加强,有助于提高企业的成长性和市场表现。本研究为理解在正式制度有待完善背景下,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的增长奇迹提供了来自传统文化视角的证据。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薛胜昔 李燕丽 薛史星
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升级,推动经济高质量增长的关键因素。宗族文化浓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点,但是,研究宗族文化和企业创新之间关系的文献还很少。本文利用2010~2020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的数据,研究了宗族文化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宗族文化显著抑制了企业创新投入,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这一关系依然成立。机制检验发现,企业内部薪酬差距和股权激励是两条潜在的影响路径。分组检验表明,宗族文化对企业创新投入的抑制作用,在市场化程度高和民营企业中更明显。在民营企业中,这种抑制作用在非家族企业中更明显。研究还发现,宗族文化也会显著地抑制企业创新产出。本文揭示了宗族文化对企业创新投入存在显著的负面影响,证明了宗族文化对企业发展存在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存在消极影响的另一面。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陈豪 王轶 李红波
基于2005年全国1%人口调查、2010和2012年"北京大学中国家庭和个人跟踪调查"(CFPS)数据,本文以姓氏集中度代理宗族文化强度,研究并购双方所在地区宗族文化差异对企业并购收益的影响,发现宗族文化差异越大企业并购收益越高。进一步研究表明宗族文化不会显著影响地区内个体的思维方式或价值观念,但宗族的排外性使强宗族文化地区企业掌握了独有的社会关系网络和社会资本,收购强宗族文化地区企业有助于外地企业进入地方社会网络,吸收地方社会资本,增加市场竞争优势。基于这一现象构建投资策略,收益远超市场表现。本文研究结果对构建投资策略、企业并购决策具有价值。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孙文晶 王明伟 叶建华
以2007—2018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系统考察了宗族文化对民营企业创新行为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宗族文化显著促进了民营企业创新,缓解融资约束和降低代理成本是宗族文化影响企业创新的两条潜在路径。进一步研究显示,当宗族成员治理参与较高或地区市场化程度较低时,宗族文化的影响更为明显。在区分创新类型后发现,尽管宗族文化在总体上促进了企业创新,但并未提升创新质量,即宗族文化仅促进了企业的改进型创新,却未促进突破型创新。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淑春 林洲钰 林汉川
本文采用中国各地区族谱数据度量不同地区的宗族文化,考察宗族文化影响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地区宗族文化抑制了当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基于影响机制的探究发现,位于宗族文化氛围浓厚地区的企业表现出以姓氏趋同为特征的董事会结构、更低的人才国际化意愿和相对较低的创新投入。结合影响情境的考察发现,政府持股缓解了宗族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本文考察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渊源的新兴经济体如何发展数字经济和推进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命题,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淑春 林洲钰 林汉川
本文采用中国各地区族谱数据度量不同地区的宗族文化,考察宗族文化影响下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研究发现,地区宗族文化抑制了当地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水平。基于影响机制的探究发现,位于宗族文化氛围浓厚地区的企业表现出以姓氏趋同为特征的董事会结构、更低的人才国际化意愿和相对较低的创新投入。结合影响情境的考察发现,政府持股缓解了宗族文化对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抑制效应。本文考察了在中国这样一个有着浓厚传统文化渊源的新兴经济体如何发展数字经济和推进现代化转型的关键命题,具有理论和实践启示意义。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媛 王一晟 刘彬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强调族内成员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特质对于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大有裨益。鉴于此,本文利用家族企业注册所在地的族谱数据,探讨宗族文化对家族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宗族文化越浓厚,企业越愿意进行并购决策。其中,宗族关系网络是形成上述影响的内在机制。当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时,宗族文化越能促进企业的并购决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于距离“北上广深”城市更远的企业,宗族文化能够开辟一条新的信息渠道,弥补其信息劣势,因此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更为明显。当企业家为“本地人”时,能够最大化宗族文化的关系网络效用,为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本文从宗族文化的非正式制度视角丰富了企业并购决策的相关理论,扩展了社会网络的研究框架,为深入理解家族企业的飞速发展、引导关系网络健康发展和提高社会信任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宗族文化 非正式制度 并购决策 家族企业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袁媛 王一晟 刘彬
以血缘为纽带形成的宗族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其中,强调族内成员互惠互利、资源共享的特质对于缓解信息不对称、提高交易效率大有裨益。鉴于此,本文利用家族企业注册所在地的族谱数据,探讨宗族文化对家族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研究发现,地区宗族文化越浓厚,企业越愿意进行并购决策。其中,宗族关系网络是形成上述影响的内在机制。当地区社会信任水平越高时,宗族文化越能促进企业的并购决策。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对于距离“北上广深”城市更远的企业,宗族文化能够开辟一条新的信息渠道,弥补其信息劣势,因此对企业并购决策的影响更为明显。当企业家为“本地人”时,能够最大化宗族文化的关系网络效用,为企业的并购决策提供更多的帮助。本文从宗族文化的非正式制度视角丰富了企业并购决策的相关理论,扩展了社会网络的研究框架,为深入理解家族企业的飞速发展、引导关系网络健康发展和提高社会信任水平,提供了新的视角和经验证据。
关键词:
宗族文化 非正式制度 并购决策 家族企业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薛胜昔 李晓昱
企业慈善捐赠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形式之一,对推动共同富裕有着积极作用。宗族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宗族组织在传统慈善中一直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人均家谱数目作为宗族文化的衡量指标,以2007~2022年沪深两地上市的民营公司为样本,研究了宗族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影响。研究发现,一个地区宗族文化越浓厚,企业进行慈善捐赠的可能性越大,慈善捐赠金额越多,经过各种稳健性检验后结果不变。机制检验发现宗族文化中宗族慈善的传统,和宗族文化下企业对商业网络稳定性的追求,促进了企业慈善捐赠。分组检验发现,在资产规模较小,市场化程度较低地区的企业中,宗族文化对企业慈善捐赠的促进作用更大。本研究丰富了文化和财务学领域的文献,对发挥传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以推进共同富裕,有一定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毓鑫 王金波
作为非正式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对经济具有全面而深刻的影响。宗族观念在我国具有深厚的历史背景并对社会生活具有重要影响,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宗族观念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度量,理论分析了宗族观念对企业分红行为的影响机理,构建了衡量地区宗族观念水平差异的指标并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宗族观念可以影响企业的分红行为,这种影响程度随着企业所有权的异质性而变化,而宏观融资约束能减弱宗族观念对企业分红的抑制作用。
关键词:
宗族观念 分红 传统文化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5)400村和4000农户数据,本文分析了宗族网络对乡村企业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宗族网络作用随市场化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宗族网络对乡村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宗族网络发达的村庄拥有企业的数量明显低于宗族网络不发达村庄。(2)通过对宗族网络影响乡村企业作用机制的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相对成熟时期,宗族网络的短半径信任效应和短半径交易效应的作用更为突出,而产权保护效应的作用已经不甚明显。(3)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宗族网络在乡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经历了从促进到阻碍的转变。
关键词:
宗族网络 乡村企业 市场化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盛亦男 尚佳佳 郑浩冉
以血缘和亲缘为基础的宗族文化是中国乡土社会的主要文化特征,宗族文化不仅在流出地产生深远影响,还在流入地持续影响着流动人口的行为决策。基于2017年中国流动人口动态监测调查(CMDS2017)数据,使用Probit模型考察宗族文化对流动人口创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流出地宗族文化显著提升流动人口创业概率,其通过形成家乡社会网络和构建社会信任模式影响流动人口创业决策。进一步研究发现,宗族文化促进流动人口选择生存型创业,但是会损害机会型创业者的创业效果,城市正式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替代宗族文化的作用。应利用家乡网络社会组织平台,构建超越宗族内部信任的一般信任文化,积极探索建立中国传统文化和正式制度优势互补的作用机制,帮助流动人口进城创业并实现创业效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景艳 李旭东
根据2012—2018年各地社会信任与上市公司异地投资数据发现,社会信任与企业异地投资并不是简单的正相关关系,而是包含“倒U型”特征的非线性关系。为探究其原因,文章使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将社会信任进一步分为基于血缘地缘关系的特殊信任与基于非特定人群的普遍信任,探究这两种信任对企业异地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特殊信任与企业异地投资具有倒U型关系,在非国有制与投向中西部地区的企业样本中更为明显;普遍信任与企业异地投资存在正相关关系。市场的深化可以加强普遍信任的积极作用,弱化特殊信任的负面效应。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王剑锋 周子彦
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全国基线调查数据,论文首先研究了村庄公共支出在提高农户融资可得性中的作用,而后,又分别分析了村务公开程度、宗族组织发展水平对村庄公共支出融资效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村庄公共支出通过增加农户的投资水平以及信任水平,能够显著提高农户非正规融资的可得性。且随着村庄到县城距离的缩短,公共支出的正规融资效应愈发明显。另外,村务公开程度越高,公共支出效率及其融资效应会越强,而宗族组织的发展可能会降低公共支出效率,使公共支出的融资效应不再显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