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83)
2023(1869)
2022(1651)
2021(1551)
2020(1349)
2019(2841)
2018(2805)
2017(4725)
2016(2900)
2015(3309)
2014(3318)
2013(3187)
2012(3037)
2011(2837)
2010(3064)
2009(2923)
2008(2889)
2007(2732)
2006(2627)
2005(2642)
作者
(8287)
(6779)
(6709)
(6620)
(4300)
(3246)
(3038)
(2596)
(2580)
(2559)
(2368)
(2263)
(2254)
(2184)
(2131)
(2086)
(2055)
(1996)
(1993)
(1989)
(1983)
(1678)
(1646)
(1633)
(1633)
(1574)
(1535)
(1533)
(1452)
(1394)
学科
(8841)
经济(8817)
管理(6870)
(6156)
(4848)
企业(4848)
中国(4170)
(3261)
地方(3094)
(3068)
教育(2618)
(2596)
方法(2584)
(2584)
银行(2583)
(2574)
教学(2572)
(2503)
理论(2374)
业经(2273)
(2049)
金融(2049)
数学(2031)
(2007)
数学方法(1929)
制度(1902)
(1902)
农业(1889)
(1829)
(1632)
机构
大学(38546)
学院(37373)
研究(13435)
(12963)
经济(12508)
管理(12041)
中国(11146)
理学(9319)
理学院(9172)
管理学(8949)
管理学院(8849)
(8707)
(8340)
科学(8061)
(7880)
中心(7125)
(6743)
(6648)
师范(6602)
(6529)
(6506)
(6250)
研究所(5824)
北京(5597)
财经(5420)
师范大学(5173)
教育(4977)
业大(4924)
农业(4849)
(4728)
基金
项目(20476)
研究(15933)
科学(15567)
基金(13739)
(11699)
国家(11551)
科学基金(9706)
社会(9465)
社会科(8957)
社会科学(8956)
(8607)
教育(8031)
编号(7017)
成果(7008)
(6990)
基金项目(6772)
资助(5972)
自然(5800)
自然科(5689)
自然科学(5688)
自然科学基金(5565)
课题(5392)
重点(4693)
(4659)
(4394)
项目编号(4362)
(4273)
(4235)
大学(4043)
规划(4015)
期刊
(18562)
经济(18562)
研究(14559)
中国(11682)
教育(9366)
学报(7077)
(6700)
(6442)
图书(5985)
(5876)
金融(5876)
管理(5511)
大学(5418)
科学(5208)
书馆(4956)
图书馆(4956)
学学(4526)
农业(3759)
技术(3686)
财经(2936)
业经(2877)
(2609)
论坛(2609)
(2604)
(2526)
经济研究(2468)
问题(2445)
职业(2426)
理论(2214)
实践(2070)
共检索到7271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麒  
宗文堂本《艺文类聚》刊印年代问题,学界历来存在争议。由于此本之传世印本多被书贾割去跋文及落款以冒充早期刻本,故清代藏书家多视其为元刻;近代傅增湘先生据字体及雕工风格,认定其为明刻;建国后发现该本有完整跋文,落款为"明嘉靖九年"。本文以前人研究成果为基础,根据宗文堂本《艺文类聚》与现存最早之南宋本、与其关系最近之胡缵宗本比勘结果,发现不能仅据跋文落款,即断定宗文堂本《艺文类聚》刊于嘉靖九年,其具体刊印年代仍待进一步研究。研究中亦发现宗文堂本《艺文类聚》所据之底本别有来历,或为一未知宋元旧刻。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孙麒  
通过对《四库全书》本《艺文类聚》与该书现存其他版本进行校勘与研究,发现《四库全书》本之底本为原藏内府之明万历十五年王元贞刻本。底本进呈之时已经过校勘加工,文渊阁本、文津阁本在誊录过程中,均再次经过校订与复核。两相比较,文渊阁本校订颇为精细,非敷衍了事者,而文津阁本多臆改,文渊阁本优于文津阁本。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麒  
王元贞本《艺文类聚》刊印于明万历年间,学界历来颇存非议,认为其妄删"臆改"之处甚多。研究发现其底本为胡序本,刊印时曾参校过该书其他早期版本,又利用四部常见典籍及唐宋类书进行校勘,且自问世后屡经翻刻。是其底本可考,校勘有据,流传有序,在《艺文类聚》版本研究中具有一定价值。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麒  
关于明嘉靖小字本《艺文类聚》版本问题,历来众说纷纭,经实物考辨,目前发现胡序本、覆陆跋本及平阳本等三种,属同一版本系统。其中胡序本刻印精良;覆陆跋本为同一批刻工稍晚所刻,略有差异;平阳本系胡序本之翻刻本。小字本之底本与现存宋本颇有差别,或别有所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麒  
陈垣先生提出之"校勘四法"对校勘学深具指导意义,本文结合汪绍楹先生整理《艺文类聚》成果及笔者校勘实践,略述"校勘四法"在《艺文类聚》校勘中之实际应用,并将笔者发现之四种现象略作归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华蕾  
清嘉庆间松江沈氏古倪园刊《梅花喜神谱》,是传世孤本南宋景定间刻《梅花喜神谱》已知最早的翻刻本。本文以所见七部古倪园本为依据,在区分前后印本的基础上,细述该本面貌及与宋本的异同,辨析其底本异说,并推考了其刊刻因缘。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云  
《明史艺文志》经历了一个长期的编纂过程,之间产生多部成果。这些作品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一直为学者所研究,而尚有进一步探讨的必要。笔者借助新发现久已失传的清初学者黄虞稷的《明史艺文志稿》,及通过校理国图藏416卷抄本《明史》中的《艺文志》,从《志稿》所附四朝艺文的删削、条目的批改与微调、条目及小注删削等方面,对《志稿》到抄本《明史艺文志》这两部前后相承的作品之间的变化进行探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张云  
孙德谦为民国时期目录学名家,所著《金史艺文略》稿本现藏上海图书馆(以下简称"上图稿本")。国家图书馆所藏佚名《金史艺文略》稿本(以下简称"国图稿本"),经笔者考证,亦为孙氏手稿。经反复比勘,国图稿本乃初稿本,上图稿本为后出定本。国图稿本内容完整而过于简略,上图稿本内容丰富但集部脱佚殆尽,将二本参证互补,可窥作品全貌。孙氏此作于诸家补志中最为晚出,征引详备,体例完善,考证精审,成就最大。借助此书,我们可以对金源一代著述之盛有完整而详明的了解。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庄源  
清末民初,常州地区宝卷的刊印与传抄活动十分活跃,为后世留存了一批珍贵的宝卷坊本与抄本。文章使用文献梳理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题材对常州宝卷中的典型作品进行文本分析,重点关注宝卷背后的善书局与抄卷人,认为常州出版宝卷最多的乐善堂与培本堂善书局存在明显的关联性,而宝卷抄手吴云清与《古今宝卷汇编》的作者“鹅湖散人”也颇有渊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嘉  
作为其第二部补史艺文志,姚振宗的《三国艺文志》具有与众不同之处,其成就与不足作为姚氏目录学思想实践的一部分亦应当予以重视和研究。通过对姚氏补史艺文志的成就与不足的分析,揭示出姚氏目录学思想的特点,亦可体现出清代补史艺文志的特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何小平  
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围绕总百家之绪、溯学术之源、明簿录之体三个层面,论述了《汉书·艺文艺》的学术史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马春晖  
分析阐述了我国传统方志艺文志的目录学本性,总结了方志艺文志目录体系的特征,并在实例分析的基础上揭示了方志艺文志的目录学成就和学术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于兆军  
汴梁是北宋的绘画中心,同时也是北宋的刻书中心,汴梁绘画和汴梁雕版印刷事业的兴盛共同促进汴梁版画的繁荣。在汴梁,版画的雕印技术被广泛应用到生活中,佛经版画的刊印也较前代有很大的提高,版画作为书籍插图被成功运用,木版年画也因此得以发明。无论在题材开拓上,还是在应用形式的创新上汴梁版画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卓越  
朱绪曾的《开有益斋读书志》是清代读书志的典型著作,具有目录学著作的性质。以往学者对其著录体裁及学术价值很是认可,但就该志的撰写流播情况较少留意。为了弥补这方面的研究缺撼,本文着力考察《开有益斋读书志》撰写、流散、整理及刊印的过程,以期对该志的进一步研究有所裨益。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杨毅  
《玉海》初稿是王应麟第一部学术著作,之后所作的《汉艺文志考证》一书与《玉海》在分类、内容上都有大量相同之处。由分析可得,《汉艺文志考证》的成书与《玉海》密切相关,是《玉海》的文献编撰工作为《汉艺文志考证》进行专题研究打下了基础,而《汉艺文志考证》又对《玉海》中汉代文献典籍资料进行了深化与补充。由于二书编撰体例、主旨不同,在相似、相同之处仍可明显见出二者的差异,这些差异也正是二书的特色所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