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124)
- 2023(6142)
- 2022(4455)
- 2021(4284)
- 2020(3204)
- 2019(7522)
- 2018(8172)
- 2017(13486)
- 2016(8715)
- 2015(9690)
- 2014(10146)
- 2013(8584)
- 2012(7438)
- 2011(6739)
- 2010(7099)
- 2009(6311)
- 2008(6371)
- 2007(5735)
- 2006(5544)
- 2005(5442)
- 学科
- 济(24716)
- 经济(24679)
- 教育(19390)
- 中国(16534)
- 管理(15298)
- 业(14316)
- 企(11114)
- 企业(11114)
- 农(9863)
- 制(9064)
- 理论(8933)
- 业经(8453)
- 教学(7910)
- 发(7681)
- 体(7678)
- 发展(7139)
- 展(7017)
- 学(7009)
- 财(6496)
- 体制(6279)
- 农业(6259)
- 地方(5957)
- 银(5073)
- 银行(5067)
- 方法(5054)
- 行(4905)
- 融(4856)
- 金融(4856)
- 研究(4406)
- 技术(4339)
- 机构
- 大学(107052)
- 学院(103498)
- 研究(42759)
- 济(35695)
- 经济(34660)
- 管理(29589)
- 教育(29156)
- 中国(26525)
- 范(25536)
- 师范(25419)
- 京(25163)
- 理学(24193)
- 理学院(23799)
- 科学(23754)
- 管理学(23172)
- 管理学院(22943)
- 所(21317)
- 师范大学(20997)
- 财(19376)
- 研究所(19106)
- 江(18669)
- 中心(17180)
- 北京(17129)
- 技术(15658)
- 职业(15592)
- 院(15361)
- 农(14810)
- 州(14373)
- 财经(13836)
- 经(12561)
- 基金
- 项目(60535)
- 研究(54463)
- 科学(48777)
- 基金(38955)
- 教育(33376)
- 家(32751)
- 国家(32269)
- 社会(31855)
- 社会科(29715)
- 社会科学(29708)
- 科学基金(26654)
- 编号(25737)
- 省(25289)
- 成果(24446)
- 划(22881)
- 课题(21718)
- 基金项目(19124)
- 年(18816)
- 规划(15788)
- 重点(15504)
- 性(15258)
- 发(15114)
- 项目编号(14961)
- 部(14764)
- 资助(14526)
- 度(14071)
- 自然(13626)
- 教育部(13458)
- 自然科(13286)
- 自然科学(13283)
共检索到182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立国
宗教改革运动中提出的“因信称义”原则,不仅促进了思想自由和理性精神的发展,而且为人人皆有权接受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路德、加尔文所提出的关于强迫义务教育的主张,促进了西方各国国民教育体制的建立,为欧美教育现代化提供了直接的历史基础。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贺国庆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对传统大学造成以下影响 :冲击了中世纪大学占垄断地位的经院主义课程 ;加快了大学世俗化的进程 ;大学由国际性机构转变为民族性的机构 ;学术自由的萌芽。中世纪欧洲大学变迁的史实表明 ,虽然大学改革最终完成于 19世纪初 ,但实际上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近代大学已具雏形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李希贵
党的十九大报告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同整个国家有一个从"大起来"到"强起来"的过程一样,我国教育事业也将经历一个从"有学上"到"上好学"、从"人力资源大国"到"人力资源强国"的过程。我们责无旁贷,在改革的"深水区",继续致力于教育的均衡和充分发展。从解决新时代教育所面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史朝
文化·教育·现代化──论东西方文化与日本教育的变革史朝从民族传统文化角度研究一国教育的现代化逐渐成为国内比较教育界的热点。而相应从东西方两种文化对一国教育的影响问题还未引起理论界的关注。本文旨在以日本这个“教育大国”作为研究对象,一是搞清日本是如何吸...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旭东
教育现代化是一个综合的体系,它的研究应当是一项跨时空、跨学科的研究。它所要涉及到的学科包括历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化学和社会学等当代“显学”。从历史学学科而言,教育现代化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一样是一个历史的动态的进程,它不只是一个纯粹的抽象的理论研究...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欧阳巩
建国以来,我国铁路建设和运输取得了显著成就,营业里程由解放初期的2.2万公里增到目前的5.2万公里,布局有所改善。据统计,从1950~1984年,铁路共完成货运量150.6亿吨,货物周转量10万亿吨公里;客运198.2亿人,旅客周转量2.5万亿人公里。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需要和国防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铁路建设和运输仍落后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其突出表现是铁路少、装备差、运输能力严重不足。现有1/4的区段、1/3的主要编组站利用率达到饱和,限制口有20多个,加之我国运输结构不合理、管理体制不适应,致使物不能畅其流,人不能便其行。成为影响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海涛
学制体现出一国教育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性质,中国近现代学制的建立与发展推动了中国教育近现代化的进程。但是我国现行学制仍是上个世纪50年代学制的延续,已严重滞后于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当前高等教育上的诸多弊端,如分类不清、定位不明、结构性的失衡、人才培养结构与社会需要脱节等,其症结多在于学制建设的滞后性。要使我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高等教育学制改革势在必行。出台高等教育分类标准、理顺各系统的关系、将高等教育融入终身教育体系等不失为有益策略。
关键词:
高等教育学制 改革 教育现代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周洪宇
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了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开启了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新征程。教育治理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基本内容,也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明确指出:"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优先发展教育,大力推进教育理念、体系、制度、内容、方法、治理现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袁昱明
在社会改革转型期,新一轮教育改革要解决一系列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在社会经济和教育系统内部,系统之间形成开放、灵活、均衡的架构,在教育对象、资源、场所、年限、体制等方面全面开放,建立教育公正和有质量的发展的终身学习系统。这些正是远程教育的特点。远程教育积累了规模效益、公共服务、资源共享、教育信息化、教学改革和实施大教育的经验、产品、系统和平台。但长期搁置远程教育发展中的很多问题会降低对教育改革的贡献度。将远程教育的发展迅速从生存期提升到发展期,发挥远程教育的同构性,实施业务流程再造,放大远程教育的功能,将高效推动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开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希平
"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确立的这一战略目标,令人振奋,更令教育工作者感到肩上责任之重。教育培养人才,人才创造世界。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滕志妍
西方国家在其教育世俗化的过程中,由于历史和现实因素的影响,对宗教与公共教育关系的处理采取了不同的政策,从而形成了有代表性的四种模式:以法国为代表的激进的排斥模式、以美国为代表的温和的分离模式、以英国为代表的积极的包容模式和以德国为代表的协调的伙伴模式。对于西方国家在长期历史中形成的应对这一问题的有益经验,我们应以科学的态度加以研究、学习和吸收。
关键词:
西方国家 宗教 公共教育 关系 政策模式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杨蓉 刘晨 薛德升
全球化语境主导的城市研究中,多样和异质的宗教既是文化流动的重要构成,也是表征移民身份和理解其日常行为实践的重要维度。论文回顾了近30 a来宗教地理视角下对于西方城市空间研究的主要成果,从宗教空间和宗教信仰群体的行为实践2个方面梳理宗教嵌入城市空间的主要方式、过程及其对城市空间的影响,总结出了以下4个方面的主要研究内容:①多种宗教场所在城市中不断涌现,其空间特征发生多样化变迁;②功能多样的宗教公共服务设施在公共空间中的作用日趋重要;③宗教信仰群体的居住社区显现出明显的空间特征;④宗教信仰群体通过具体的行为表征身份和认同。此外,多元文化共存的语境下的宗教更被视为引发空间争议的新来源,成为分析城市社会关系的重要依据。学者们认为在多元文化主义的西方社会,异质宗教的本地嵌入过程使原本"隐匿的"宗教场所逐渐浮现成为城市中"可见的"空间。这种异质宗教在城市中的视觉表征不仅改变了原有的城市空间秩序,也对社会关系提出新的挑战,成为了引发广泛争议的新来源。然而,国内人文地理学研究目前对上述话题鲜有涉及,期望本文所提供的西方研究进展对社会文化视角下理解中国城市全球化进程及其中的多元文化治理有所启示。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江莉莉 白凯
本文回顾并分析了近10年的宗教地理研究成果,主要梳理了以下3个方面的问题:①宗教活动选址、感官地理、人口构成与宗教地理分析尺度等方面的主要研究成绩和相对不足;②后世俗主义宗教地理研究的崛起;③在当前的4大全球性变化(城市化和社会不公、环境恶化、人口老龄化、人口快速流动)中,宗教应发挥的作用。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宁波市教育局承办、宁波大学和厦门大学协办的"2013年高等教育国际论坛"于11月1-3日在宁波市隆重召开。宁波市副市长张明华、浙江省教育厅厅长刘希平出席开幕式并致辞。教育部党组成员、部长助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